- 麥克白讀后感 推薦度:
- 《麥克白》讀后感 推薦度:
- 讀《麥克白》有感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麥克白讀后感
讀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后感吧。那么你會寫讀后感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麥克白讀后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麥克白讀后感1
《麥克白》在莎士比亞的悲劇中占有獨特地位。四大悲劇《哈姆雷特》、《奧塞羅》、《李爾王》的主人公都是代表真、善、美的高尚人物,《麥克白》所寫的卻是一個野心家、陰謀家。麥克白是蘇格蘭一員立過赫赫戰(zhàn)功的大將,野心驅(qū)使他覬覦王位,他和夫人合謀把來家作客的確國王鄧肯殺死,又嫁禍于其侍衛(wèi),篡奪了王位。即位后他整日寢食不安,驚恐疑慮,深怕別人知道他弒君之罪 ,于是不斷殺戳臣下,迫害他們的家屬,實行血腥挑戰(zhàn)。最后 鄧肯的長子馬爾康率領(lǐng)蘇格蘭將士回來,戰(zhàn)場上麥克白還想垂死掙扎,但這個人早已喪失了當(dāng)年大將的英雄氣概,因眾判親離而被殺。
莎士比亞為什么把這樣一個反面人物作為悲劇的主人公呢?原來他塑造麥克白這一形象是具有深刻意義的,體現(xiàn)了莎士比亞的政治理想和人文主義思想。
《麥克白》的悲劇往往借取歷史題材,從封建時代錯綜復(fù)雜的斗爭中,尋找對于當(dāng)代具有政治意義的`歷史教訓(xùn),表達自己的政治愿望。由于權(quán)欲熏心而墮落的麥克白就是一個概括性強又具獨特個性的典型人物,他代表的是英國封建貴族階級,同時還具有資本原始積累時期冒險家的特征,實際上正是英國14——16世紀(jì)幾代國王、女王血腥統(tǒng)治的寫照。莎士比亞通過這個人物,嚴(yán)厲批判了封建暴政和暴君,揭示出野心之為害,表達了主張中央集權(quán)、國家統(tǒng)一、君主賢明的政治思想,體現(xiàn)了當(dāng)時英國新興資產(chǎn)階級的要求。
麥克白的問世,使悲劇的內(nèi)涵更為豐富了。從希臘、羅馬時代起,悲劇總是以正面人物、英雄人為主人公,以他們的失敗、被摧殘來激發(fā)人們“恐懼與憐憫”,進而產(chǎn)生崇高感、渴望感,從而凈化精神世界。在這一點上,麥克白似乎違背了悲劇的傳統(tǒng),但實際上,莎士比亞從他人文主義的立場出發(fā),使悲劇的效應(yīng)得到充分的發(fā)揮。
人的內(nèi)心本來就是一個完整的復(fù)雜的世界,麥克白這一形象的意義在于揭示了社會生活的丑惡面。麥克白并非天生的惡人,他有過從善的愿望,權(quán)力斗爭與權(quán)力欲促使他第一次殺人時,他有過猶豫,犯罪后更有過追悔、自責(zé),良心時時敦促他罷手,但權(quán)力斗爭又使他欲罷不能,他在一次次的矛盾痛苦中一次又一次的殺人,在罪惡的深淵中越陷越深。因此人們在觀看這一悲劇時,固然痛恨麥克白的兇殘,為他的罪行所震驚、恐懼,同時也會感到他的可憐與可悲。這樣劇本就促使人們?nèi)ニ伎肌叭撕我詴兂梢矮F”?莎士比亞的人文主義立場,正是從這一點出發(fā),而指向了社會政治。社會由人心這面鏡子得到了曲折的反映,也由于善惡在人心這一方寸土地的劇烈搏斗,由于毀滅了自己的尖銳矛盾,而顯得更為驚心動魄,耐人尋味。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文學(xué)史家稱《麥克白》是悲劇中心理描寫的杰作。
麥克白讀后感2
二十多年前,那本藍綠色封面的《麥克白》,那時候叫《馬克白斯》,是作為《羅密歐與茱麗葉》的掩護從單位圖書室借出來的,圖書管理員一邊登記一邊懷疑地打量著我:“借這些書家里大人知道嗎?能看明白嗎?“又把《羅密歐與茱麗葉》抽出來抖了抖,14歲的我己經(jīng)和管理員有5年的“斗爭”經(jīng)驗了,我是從容的:“幫家里大人借書!睍匀皇墙璩鰜砹,然而看明白了么?我想是明白了那時要明白的,“以不義開始的事情,必須用罪惡使它鞏固”,類似于“一個謊言,需要無數(shù)個謊言來掩蓋”,沒有金鋼鉆別攬瓷器活,如果有野心,卻缺少相應(yīng)的奸惡;欲望大,但又不屑于宵小的手段;不愿玩弄機詐,卻又想作非分的攫奪;沒有麥克白夫人那樣的“政委”,那么還是偃旗息鼓,做一個平庸的充滿“人情的乳臭”味兒的好人吧,我的道德準(zhǔn)則就這么確立了。
時間是如何改變?nèi)说哪?“時間會刺破青春表面的彩飾,會在美人的額上掘深溝淺槽”,同時,“無數(shù)人事的`變化孕育在時間的胚胎里”。莎翁時代的倫理道德秩序,麥克白沒有恪守的“本分”,他所尊重與放任的欲望,在這個鼓吹“自我實現(xiàn)”的時代已經(jīng)全然不是問題;把時間的坐標(biāo)再縮小一些,初讀《麥克白》至今的二十五年間,胼手砥足獨立生活在人間叢林,而今重讀這個故事, “我的習(xí)慣于殺戮的思想,再也沒有什么悲慘的事情可以使它驚悚了!丙溈税椎钠鹗潞褪〔⒉皇且粓霰瘎,一個功高蓋主的貴族將軍,在命運女神的誘發(fā)下,面對并忠實于潛意識里對權(quán)利的欲望,他的失敗不是因為馬爾康帶來的英格蘭大軍,不是被滅門的麥克德夫的復(fù)仇火焰,而是他骨子里無法突破的那個當(dāng)下“世俗的禁忌法則”,“在這種事情上,我們往往逃不過現(xiàn)實的裁判……他生前的美德,將要像天使一般發(fā)出喇叭一樣清澈的聲音,向世人昭告我的弒君重罪”,麥克白從起意到身亡,內(nèi)心沒有停止過對自己的審判,他也因此失去了正常的感官,失去了睡眠,失去了朋友,直至失去了妻子,“流血必須引起流血”,深陷血泊的麥克白選擇了涉血前行,面對滅亡;這是一出求仁得仁的正劇,拋開其中的殺戮和鮮血,無謂悲喜,今天關(guān)于這個故事,我讀到的是一句話:“命運和性情是一種概念的兩個名字”。在我們試圖將心中脫穎欲出的本性付諸于生活的時候,我們是否有力量打破可能悖逆的世俗的禁忌法則,坦然面對所有的結(jié)果?
《麥克白》據(jù)說是莎翁在彼時的新英王詹姆士一世授意下創(chuàng)作的,故事原型來源是編撰于1587年的《霍林斯赫徳編年史》,首演做為丹麥國王訪英時的招待演出,莎翁為詹姆士一世奉獻了一顆大彩蛋:那位高貴正義、不屑命運女神誘惑,拒絕了麥克白拉攏最后遭到暗殺的班柯將軍,乃是詹姆士一世的先祖。
麥克白讀后感3
莎士比亞的著名悲劇《麥克白》講述的是主人公麥克白從忠臣到暴君的轉(zhuǎn)變以及他墮落與毀滅的故事。
人們常說,麥克白是一個十足的惡人——弒君、篡位、兇殘、暴虐、嗜殺……幾乎一無是處。但是如果你們翻開《麥克白》的劇本細細閱讀一下,會發(fā)現(xiàn)真相其實不然,麥克白最初的時候是一名驍勇善戰(zhàn)且赤膽忠心的蘇格蘭大將,曾幾乎憑一己之力平定了一場叛亂。
麥克白是蘇格蘭王室,國王鄧肯的表弟。身為王室貴族,麥克白自然不免有一些覬覦王位的念頭。但是,這只是一個潛伏于內(nèi)心深處的一點點野心,或許連麥克白自己都不知道。
每個潛藏的野心都會因某種外在的因素而一觸而發(fā)。真正觸發(fā)麥克白這種念頭的,則是那次在荒原他和另一員大將班柯與三個女巫的邂逅。三個女巫對麥克白說:“萬福,麥克白!祝福你,葛萊密斯爵士!萬福,麥克白!祝福你,考特爵士!萬福,麥克白,未來的君王!”她們又對班柯說:“祝福!祝福!祝福!比麥克白低微,可是你的地位在他之上。不像麥克白那樣幸運,可是比他更有福。你雖然不是君王,你的子孫將要君臨一國。”本來麥克白不相信鬼神,對這些話語只會付諸一笑,可是,偏偏一場巧合激發(fā)了麥克白的野心。麥克白剛剛轉(zhuǎn)身,便看見一個大臣騎馬飛馳而來,告訴他考特爵士通敵叛國,已經(jīng)被鄧肯王斬殺。大臣告訴他,國王因他戰(zhàn)功赫赫而將考特爵士轉(zhuǎn)封給了他,而且國王晚上將去他家住宿。麥克白很高興,與此同時他也覺得似乎那些女巫的預(yù)言真的不是空穴來風(fēng),自己真的有可能成為未來的君王。一個潛藏的野心浮上了表面,麥克白也從此走出了他從忠臣到暴君的第一步。
但是,以不義得來的王位必須以罪惡加以鞏固。麥克白登上王位后,想起了女巫們對班柯所說的話語,他覺得十分驚恐懼,便派刺客去暗殺班柯和他的兒子弗里恩斯。班柯雖然死了,但弗里恩斯卻逃去了,這也從此成為麥克白的一塊心病。麥克白為了確保自己統(tǒng)治的穩(wěn)定,又去拜訪了那三個女巫。這次女巫派鬼魂對他預(yù)言,說麥克白要留心費埔爵士麥克德夫,還說麥克白可以將所有人類的力量付諸一笑,沒有婦人所生的人能傷害麥克白,并且麥克白永遠不會被擊敗,除非勃南的森林有朝一日向麥克白的首都鄧西嫩移動。麥克白很高興,但為了確保自己的絕對安全,他又派刺客襲擊了麥克德夫的城堡,把麥克德夫的妻兒殺得一干二凈,但麥克德夫已經(jīng)逃往了英格蘭。這一輪的殺戮過后,麥克白成為了一個十足的'暴君。
麥克白的命運是悲劇性的,他原是一個忠臣,女巫的蠱惑,夫人的慫恿,激發(fā)了他的野心,讓他變得邪惡,最終篡奪了王位。為了鞏固自己的王位,他又大開殺戒,成為了一個千夫所指的暴君。麥克白就這樣一步步地墮落,變得越來越陰邪,直到最后被正義之師所討伐。莎士比亞的這部悲劇揭示了人心的罪惡:一個看似心無邪念的人也可能會因種種外在因素而一步步墮落,直到自取滅亡,自我毀滅,就像麥克白一樣。
麥克白讀后感4
“我為什么要學(xué)那些羅馬人的傻樣子,死在自己的劍上呢?我的劍應(yīng)該是為殺敵而用的!边@是莎士比亞筆下的任務(wù)麥克白所說的話。在《麥克白》這篇戲劇中,麥克白從一個忠心耿耿和屢建奇功的將軍變?yōu)闅埧岬谋┚,最后被打敗。這一蛻變過程無不吸引著我,莎士比亞四大悲劇之一《麥克白》給我?guī)淼檬潜瘋退伎肌?/p>
莎士比亞生活在文藝復(fù)興的時期,擺脫教會對人們思想的束縛,“達到作為神學(xué)和經(jīng)學(xué)哲學(xué)基礎(chǔ)的一切權(quán)威和傳統(tǒng)教條”等觀點不斷被提出,許多優(yōu)秀作品不斷出現(xiàn)。《麥克白》就在這樣的時代誕生的。讀過《麥克白》之后,不禁發(fā)出疑問:是什么讓麥克白從一位忠心的臣子變成參保的君主?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他周圍的人的影響是不可避免的。女巫的出現(xiàn)以及預(yù)言燃起了麥克白對權(quán)利的渴望。他決定刺殺鄧肯國王是,他內(nèi)心是掙扎的,但是他的妻子卻一昧的教唆他去做這件不義之事。妻子的支持讓他決定這是理所當(dāng)然的,于是麥克白開始了他的殺人之路。一個人會受到身邊人的影響。人不肯每時每刻都頭腦清晰,會迷茫會掙扎。此時,需要的是身邊的人給予幫助,而不是需要一個把自己推進火海的人。除此之外,還有的是內(nèi)在原因,面對權(quán)利的誘惑,更重要的是內(nèi)心的堅定。麥克白原本是一位屢獲奇功的將軍,而面對權(quán)利和他人的教唆時卻不能堅定自己的內(nèi)心。他掙扎過,迷茫過,害怕過,但正義的曙光并不能將他照耀,將他喚醒。從此,我們失去了一位忠心的將軍,多了一個殘忍的暴君。《麥克白》本身就是一部戲劇,許多人也許都喜歡通過舞臺了解其中的悲哀。但我更喜歡感受字里行間的那種氣息,那種悲傷,掙扎,黑暗的氣息……
該劇大膽批評了封建制度的殘暴黑暗,以及對人性的禁錮,強烈反映了新興的資產(chǎn)階級希望建立新型的社會關(guān)系和倫理思想的要求。這種對理想的追求值得讓我們學(xué)習(xí)。社會的進步思想也需要不斷更新。封建的舊思想阻擋不了我們前進的'腳步。
作品是當(dāng)時社會的寫照,這說的一點也不錯,通過這個作品讓我深刻感受到當(dāng)時社會的動蕩,黑暗的籠罩,光明的渴望?赐赀@部劇,我深刻的明白了:一個人可以有欲望,但卻不能膨脹。一個人的野心會蒙蔽人性的雙眼,終將導(dǎo)致一個人的滅亡。足夠大的野心甚至可以毀滅世界,我們所能做的是在欲望面前把握尺寸,控制住自己。黑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沒有沖破黑暗的決心。封建制度對于人們的毒害是十分的嚴(yán)重,它是一根插在社會心臟的一顆毒刺。只有忍痛拔去,才有以后的復(fù)原!尔溈税住愤@部戲劇讓后來的人們可以深入的了解封建社會的狀況,給現(xiàn)代的人們一個重要的借鑒。
忽然想起紀(jì)伯倫曾說過一句話:“我們已經(jīng)走得太遠,以至于我們忘記了為什么而出發(fā)!蔽覀儜(yīng)該控制自身的欲望,不忘初心,不讓野心控制住我們。我們要做的是使世界少一個墜入深淵的麥克白。
麥克白讀后感5
相對于《奧賽羅》和《李爾王》,《麥克白》給我的感想不是那么深刻——可能是因為沒有觸及我的痛點?嗯,應(yīng)該是這樣,因為我這個人,平庸又沒有野心,所以對于野心造成的悲劇,感想就不是那么深刻吧。
其實我并不討厭野心,野心換個字眼其實就是夢想,兩者在我看來是一樣的。
所以野心在我看來并不是壞事,一個人有了野心就是有了夢想,有了這樣的東西,才會有努力的動力、指引前進的方向,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我覺得野心絲毫沒有壞處。
只是,過猶不及,適度的野心讓人發(fā)奮,而過多的野心恐怕就會招致毀滅,而太沒有野心的人則不會有什么成就——又應(yīng)了中庸的道理,人生在世,所追尋的永遠都是中庸,而這偏偏又是最難的。
《麥克白》這個故事,我覺得是想告訴我們膨脹的野心會帶來怎么樣可怕的后果吧,麥克白本身就已經(jīng)夠尊貴、擁有的夠多了,可偏偏他的不知足、對國王之位的覬覦讓他做出了許多違背良心道德事情,而最終也為此付出了代價。
所以我在想,野心本身無罪,但是為了達成野心所選擇的手段、做出的事情,卻是有善惡對錯之分的'。
用合理的手段做正確的事,通過正確的方式達成野心,那就并沒有任何罪惡;而一旦走了彎路,用了錯誤的方法、罪惡的手段去達成野心,那就是錯了。
做人要有野心,也要有道德的約束,在道德的約束下用合法合理合情的手段去達成自己的野心,那邊皆大歡喜,大概如是而已。
而麥克白和他的夫人,應(yīng)該是一類人,麥克白夫人的野心比麥克白更厲害、罪惡感更少,但他們其實是相似的,而最后這種相似導(dǎo)致了悲劇——我在想,是否在這對夫妻的身上,莎翁也在探求一種和諧,怎樣的夫妻能夠更長久更幸福,到底是性格相似的還是性格互補的?
從故事的發(fā)展可以看出來,在故事最初,麥克白對夫人的感情很深,什么事情都可以跟夫人商量,大概也正是因為他們天性中的相似,他們的感情更好、相處更合得來,但是也因為這種相似,他們太清楚對方的弱點和缺陷,所以到最后感情磨滅的也特別快。
而同樣的情況也出現(xiàn)在《李爾王》中的法蘭西國王和科迪莉亞(善的相似,結(jié)果陰陽兩隔)、里甘和康沃爾公爵(惡的相似,最后雙雙殞命)身上。
而若說互補的好,似乎也不盡然。
性格互補,就是性格天差地別,有時候甚至相處不到一起去,連感情都很難培養(yǎng),比如《李爾王》里面戈納瑞和奧爾巴尼公爵,就是完全相反的兩個人,一直都是同床異夢,最后也是悲劇收場。
所以,到底怎樣的兩個人,才能得到幸福?我覺得我大概得去再研究下喜劇再來得出結(jié)論了,悲劇故事里,所有的都是悲劇。
不過套用小魚一句話,比起《李爾王》和《奧賽羅》,《麥克白》的結(jié)局我覺得不算悲,到有幾分正劇的感覺,就是那種正義終將戰(zhàn)勝邪惡的勝利感,看到結(jié)局的時候并沒有那么悲涼。
麥克白讀后感6
一般公認(rèn)的莎士比亞四大悲劇是:《麥克白》,《奧賽羅》,《李爾王》和《哈姆雷特》。作為莎士比亞最杰出的乃至文藝復(fù)興時期最突出的四部悲劇,這一直被認(rèn)為是悲劇的圭臬。
在我看來這是莎士比亞四大悲劇中最杰出最-陰-郁最血腥的一部悲劇。書中最經(jīng)典的就是麥克白夫婦,尤其是麥克白夫人。在這部劇中,人的欲望展現(xiàn)的淋漓盡致,也成為一切罪惡的根源。麥克白的悲劇不是命運的原因,就算沒有三個女巫的預(yù)言,我想還是有別的誘因會讓他做出一系列發(fā)指的行為。因為深埋在他心底的欲望,一定很早就有。魔由心生,是心里強大的欲望魔力戰(zhàn)勝了道德,人倫,最終把他推上了不歸之路。
與其說Macbeth受了三個女巫的引誘,不如說是三個女巫的預(yù)言與他內(nèi)心的想法剛好相吻合,成為了整個事件的導(dǎo)火索,如果沒有那個預(yù)言,事件同樣會以另一種方式進行,由另一個導(dǎo)火索引發(fā)。人的.欲望是一個可怕的東西,它確實像一個黑洞,吸引著你一直往里走,等你懊悔,回頭時,才發(fā)現(xiàn)已無力挽回,對于macbeth夫婦都是這樣,不過他們的結(jié)局,讀完之后,一方面為他們罪有應(yīng)得大快人心;另一方面,可憐他們用最后那僅存的王位來不斷安撫自己早已冰冷了的內(nèi)心。突然想到了“命運”這個詞,我相信命運,但不是迷信。命運要用事實來說話,而不是預(yù)知猜測。
麥克白是有野心的英雄,他在夫人的慫恿下謀殺鄧肯,做了國王。為掩人耳目和防止他人奪位,他一步步害死了鄧肯的侍衛(wèi),害死了班柯,害死了貴族麥克德夫的妻子和小孩?謶趾筒乱墒果溈税仔睦镌絹碓接泄,也越來越冷酷。麥克白夫人神經(jīng)失常而自殺,對他也是一大刺激。在眾叛親離的情況下,麥克白面對鄧肯之子和他請來的英格蘭援軍的圍攻,落得削首的下場。《麥克白》的成功之處有三:其一,麥克白形象的特殊悲劇性,心理描寫真實而細膩。在莎士比亞的筆下,麥克白由一個高貴前途無量的英雄人物,在野心與權(quán)力的誘惑下變成了一個舉國聲討的歷史罪人,展現(xiàn)出了麥克白形象的特殊悲劇性。女巫的預(yù)言、妻子的慫恿、野心的驅(qū)使使麥克白走上了弒君的邪途,坐上王位后,權(quán)勢的貪戀使其人性徹底泯滅,不僅殺害了侍衛(wèi),就連班柯和麥克德夫的家人也慘遭毒手?梢婝溈税椎谋瘎∈怯赏獠亢蛢(nèi)部兩方面共同作用下造成的。劇本中作者通過大膽而文藝的言語表達深刻的展現(xiàn)了人物的心理。
該劇大膽地批判了封建制度的殘酷黑暗及對人性的禁錮,強烈反映了新興的資產(chǎn)階級希望建立新型的社會關(guān)系和倫理思想的要求。
作品是當(dāng)時社會的寫照,這說得一點也不錯,通過這部作品我就深刻感受到當(dāng)時社會的動蕩,黑暗的籠罩,光明的渴望?赐赀@本劇,我深刻的明白了:一個人的可以有欲望,但卻不能膨脹。一個人的野心會蒙蔽人性的雙眼,終將導(dǎo)致一個人的滅亡。
麥克白讀后感7
《麥克白》講述了蘇格蘭大將麥克白因為聽信巫女的預(yù)言而弒君謀反當(dāng)上了蘇格蘭的國王,同時又因為懼怕命運而殺害自己的好友,導(dǎo)致眾叛親離,麥克白最終也沒有逃脫所謂的“命運”。
“命運”是什么東西?當(dāng)巫女預(yù)言麥克白將會當(dāng)上考特爵士并最終成為蘇格蘭王的時候,麥克白是不信的,然而隨后的消息卻是鄧肯冊封其為考特爵士,于是麥克白開始相信巫女的預(yù)言了。麥克白相信自己命中注定會成為蘇格蘭王,在這種信念的支撐下,麥克白弒君謀反,在這一過程中,麥克白身上原有的忠誠、善良等信念最終沒有敵過權(quán)力的誘惑。
麥克白如愿以償?shù)陌淹跷晃赵诹俗约菏种。他以“命運”的名義殺戮,卻又想反抗“命運”。正是因為麥克白相信了巫女的預(yù)言,所以才弒君,同時他也相信了巫女關(guān)于班柯的后代將為國王的預(yù)言,所以才想殺掉班柯及其子。這種行為的結(jié)果是悲哀的,因為刺客最終也沒有殺掉班柯的兒子,在麥克白看來,這似乎在應(yīng)驗所謂的“命運”。
于是麥克白再次求教于巫女,幽靈告訴他“沒有一個婦人所生下的人可以傷害麥克白”,“除非有一天勃南的樹林會向鄧西嫩高山移動”,否則麥克白不會失敗。于是麥克白勇敢、殘忍的接受了王子馬爾康帶領(lǐng)的英格蘭軍隊的挑戰(zhàn)。最終麥克白失敗了,似乎是因為“勃南的樹林移動了”,而且麥克白也是死在所謂的“非婦人所生”的人手上,這一切似乎都在證明命運如滔滔河流般不可逆轉(zhuǎn)。
《麥克白》的行文始終存在著“命運”這一暗線,然而,何謂“命運”?難道命運不是自己選擇的.嗎?如果麥克白不相信巫女的預(yù)言,很難想象他會弒君謀反。那樣這場悲劇還會存在嗎?我堅持認(rèn)為,所謂的“命運”其實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無論如何,選擇都是人們自己作出的。麥克白對權(quán)力的野心使其輕而易舉的相信了巫女的對自己有利的預(yù)言,但是卻又想反抗對自己不利的“命運”,這不失為一種諷刺。我們無法責(zé)怪麥克白,因為這對每個人來說都可能是抵御不住的誘惑。很多情況下,“命運”只是借口,為我們做出的選擇進行辯護的借口。成功者可以用“命運”來為自己的成就披上神圣的外衣,外人(甚至是其自己)往往就忽略了其為成功所付出的代價;失敗者可以用“命運”來為自己的失敗尋找借口,外人(甚至是其自己)往往就忽略了其所犯的錯誤本身。
在巫女作出對班柯的預(yù)言時,班柯曾經(jīng)說“魔鬼為了要陷害我們起見,往往故意向我們說真話,在小事情上取得我們的信任,然后在重要的關(guān)頭我們便會墮入他的圈套!边@番言論可謂一語中的。而沙翁最終并沒有說明班柯后代的命運,這可能也是作者對麥克白相信命運的諷刺吧。
麥克白讀后感8
莎士比亞的經(jīng)典悲劇《麥克白》堪稱是世界文學(xué)史上的一部巨作。它巧妙地向讀者展現(xiàn)了命運、志向、野心、人性及迷信對一個人一生的影響。麥克白曾經(jīng)是一個英勇、有野心的人,在凱旋而歸后,因巫師的預(yù)言和國王過分的贊譽使他改變了,他從一個忠實的臣子變成了一個弒君的逆賊,他使用了不正當(dāng)?shù)氖侄问棺约旱巧贤跷弧K?dāng)上國王后開始了他的暴政,他先后殺害了他的好友、臣子及他們的家人,最終使他走向滅亡。
《麥克白》是一部經(jīng)典的悲劇,但讀完之后并沒有一種悲傷的感覺。也許許多人都會覺得麥克白的滅亡是罪有應(yīng)得,但是這種罪有應(yīng)得展現(xiàn)出來的就是一種命運、人性以及這個國家的悲哀。
起初的麥克白,他并不是一個人人唾棄、禽獸不如的逆賊,而是一個勇士,一個為國打了勝仗的英雄。是什么使他走向了這條不歸路?首先,是他的野心。麥克白的野心之所以燃燒,主要是因為巫師的預(yù)言,所以麥克白才會認(rèn)為他將成為蘇格蘭的國王。因此,他才會殺鄧肯,以這種不正當(dāng)?shù)氖侄螉Z取王位。巫師的預(yù)言在這里起到了催化劑的作用,使得麥克白內(nèi)心深處最陰暗的.野心燃燒了起來。也正是因為他野心的燃燒,才使得他人性泯滅。麥克白在妻子的煽動和激將下,麥克白最終還是做出了這罪惡的舉動,殺掉了鄧肯這個好國王。所以,麥克白妻子的煽動性也是至關(guān)重要的。
麥克白良心的泯滅是和他的妻子分不開的,因此這讓我們不得不聯(lián)想到那句話: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后總有一個能干的女人。麥克白夫人的確是一個能干的女人,她的能干把她的丈夫推上了王位,也同時把她的丈夫推近了無底的深淵。
要是麥克白因為刺殺了鄧肯而感到良心不安,那么他刺殺班柯還有麥克德夫的家人就沒有罪惡感。麥克白刺殺班柯是因為他感受到了班柯對他的威脅,使他必須殺了他。麥克白殺害麥克德夫的家人,同樣也是因為感受到威脅,不過幸運的是,麥克德夫逃走了。如果說當(dāng)上國王前的麥克白還有一些良知,那么當(dāng)上國王后的麥克白就連人性都泯滅了。麥克白為了保住他的王位而大開殺戒,使得蘇格蘭的許多貴族離開這個國家。麥克白的不安還是來源于他的迷信,他過分信賴巫師,認(rèn)為巫師說的話都是對的,這使他自己也走上絕路。
雖然《麥克白》堪稱悲劇,但是整部戲劇中并沒有悲的色彩。也許許多人認(rèn)為麥克白和他的夫人最后的結(jié)局是罪有應(yīng)得,但是麥克白只是那個時代的代表。莎翁是在用麥克白這個人物代表那個時代的悲哀。雖然麥克白是暴君,但是繼任的馬爾康也許會比麥克白更糟糕。莎翁向我們展現(xiàn)的不僅僅是人性的悲哀,也是那個時代的悲哀。
麥克白讀后感9
讀了《麥克白》之后,我的心情沉重下來。
麥克白功名顯赫,本來獲得許多榮譽,本來能安度一聲,只因為三個女巫的預(yù)言,便使得自己落得了凄慘的結(jié)局。真是因為他遇見了三個女巫嗎?不,女巫的預(yù)言只是一根導(dǎo)火線,真正的原因是他內(nèi)心的欲望。
女巫說他會成為未來的國王,他便不擇手段地想要成為國王。內(nèi)心的欲望之火,卻被女巫一句話點燃了。于是,欲望之火愈燒愈烈,最終,玩火自焚,他被自己的欲望殺死了。
麥克白之死,告訴我們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欲望。自身的欲望能成為自己積極向上的動力,也能成為懸在頭頂?shù)囊话训。有的人想要升職,想要高官厚祿,便努力奮斗,最終達到自身的所想;有的人想要金錢,便鋌而走險,去偷、去搶,最終走上一條不歸路。欲《哈姆雷特》、《麥克白》、《李爾王》、和《奧賽羅》,而《麥克白》是最短也是最悲慘的一部,講述了一位戰(zhàn)爭英雄在妻子的挑唆下淪為懊悔無及的罪人的故事。
麥克白是莎士比亞筆下"最深刻和最成熟的邪惡形象",他的性格具有雙重性和復(fù)雜性,他的靈魂原本有善與美的一面,然而在野心和欲望的不斷吞噬下,他善良的本性漸漸泯滅,取而代之的是心底不斷滋長的邪惡念頭。他一面作惡,一面恐懼、悔恨,但是野心和欲望占了上風(fēng),最終"正不壓邪",導(dǎo)致了麥克白悲劇的命運。
《麥克白》情節(jié)較為簡單,作者卻不惜濃墨重彩,在據(jù)本中使用大量的獨白來刻畫麥克白的心理活動,從而把筆鋒從殘忍的謀殺轉(zhuǎn)到"誅心"上來,通過對麥克白日夜飽受良心的譴責(zé),身陷痛苦而不能自拔,直至精神失常這一過程的描寫,揭露了人性的丑惡和陰暗,發(fā)人深省。莎士比亞善于運用意象烘托劇情。這出悲劇的主導(dǎo)意象是血和黑暗。麥克白在暗殺國王后冷酷而狂妄地說:"大洋里所有的水,能夠洗凈我手上的血跡嗎?不,恐怕我這一手的血,倒要把一碧無垠的海水染成一片殷虹呢。"整個劇本充沛著主人公內(nèi)心的恐懼和痛苦,籠罩著黑暗和邪惡。然而光明終歸要沖破黑暗,善終歸要戰(zhàn)勝惡。正義的力量浩浩蕩蕩,最終推翻了暴君的統(tǒng)治。這個故事雖然情節(jié)悲慘,但結(jié)局卻較作者其他悲劇更讓人看到正義和希望。
莎士比亞運用高超的描寫手法,生動地展現(xiàn)了一個原本尚存善念的`人墮落為殺人惡魔的過程。麥克白自己造成了自己的悲劇。每一幕獨白即是他內(nèi)心的斗爭,是善與惡的斗爭,是良心與野心的斗爭,是理智與欲望的斗爭。
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誘惑的世界,面對誘惑,我們良心的天平也會左右搖擺,內(nèi)心相矛盾的兩個"自我"也會斗爭,我們應(yīng)該堅持善良的本性,做一個從善的人。
【麥克白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麥克白》心得04-09
《麥克白》讀后感01-27
麥克白讀后感11-05
《麥克白》讀后感03-29
《麥克白》的讀書筆記01-03
麥克白讀后感筆記07-19
麥克白讀后感(精選34篇)04-17
《麥克白》讀后感(7篇)11-21
《麥克白》讀后感15篇02-11
《麥克白》讀后感4篇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