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智慧》讀后感范文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后,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后感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后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育的智慧》讀后感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育的智慧》讀后感范文1
這學期,我讀了肖川教授寫的《教育的智慧與真情》一書,這對我觸動很大,讓我在一年來又重新養(yǎng)成了一個好習慣:多看書,看一些經典的書。
肖教授的書讀來完全沒有已往教育類書籍教條式的說教,而是用隨筆的形式娓娓道來。讀來就象是一位朋友就坐在我對面,將他對教育的理解和真情向我娓娓道來,既讓我沉浸在對教育理論的沉思中,又讓我對他獨到的教育理解而豁然開朗;既像一個導師一樣給我指明教育的方向,又像一個知心朋友一樣向我傾訴他對教育的感悟,讓我不斷地激起對教育的熱愛和追求。在既有理論高度又有實踐的活潑中更深地去感悟我們的教育,使我對教育有了一個更深層次的理解。
第一次看到如此美的書。而且是越看越美,它美在作者的率真的性情,美在作者正直的品格,美在作者寬廣的胸懷,美在作者博大的學識,美在作者雋永的文筆。一切的一切,除了美還是美?嘤谖墓P的羞澀,才學的疏淺,很難將看書時內心深處的激靈用語言表達出來,躍然紙上。下面只能對書中幾處自己感受至深的精彩之處,談談自己的感受。
一、教育的方向原來是由教師決定的。
“教育的方向不是由政府文件決定的,也不是課程標準決定的,更不是由教科書和學生決定的,而是由教師決定的!边@句話讓我很震驚,也不禁產生了質疑:教師真的有那么大的能耐嗎?我們能嗎?我馬上想到了這么多年來在考試這根指揮棒的指導下,我們教師使出渾身解數(shù),往指揮棒所指的地方努力地擠、沖、拼,盡最大的力讓學生考出最高分。作為老師,我們最終的教育目的不是培養(yǎng)出高材生嗎?然而,用分數(shù)衡量太唯一,一個優(yōu)秀的學生,其優(yōu)秀之處除了學習,還有性格,更重要的還有品德。所以,肖川教授講:作為教師,我們首先是一個教育者,其次才是一門課程的老師。”正因為他有了這一觀點,才敢斷言教師決定教育的方向?晌覀兊睦蠋煟y道不知德育為首這一道理嗎?可為什么面對分數(shù),還是如此地放不下呢?真慚愧!作為一線的教師,在推進素質教育這么多年,在新課程改革這么久的今天,這陳舊的思想依然如此根深蒂固地要植于我的腦中,而且,自己還總認為在不斷地改革,還在為自己取得的一點微不足道成績而沾沾自喜。直到今天,看了這段話,我才知道,我教育的方向關沒有完全對,我還是把課程擺在首位,把教育擺在第二。“一語驚醒夢中人”,我明白了,方向對了,路就在腳下。我會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的。
二、《教師的解放》這一節(jié)道出了教師的心聲。
當社會各界呼吁要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yè)負擔時,可誰曾呼吁也為負擔過重,勞動強度過大的'教師也減輕一下負擔?
肖教授在《教師的解放》一節(jié)中,就教師負擔過重的原因進行了分析,大概有:
1、教師的編制過緊,
2、社會對教育的期望過高,
3、一些職能部門經常對學校指手畫腳,吆三喝四,各種接待,檢查,考評,應接不暇,簡直把學校當成濫施淫威的場所。
4、學校人際關系不夠單純,一些“扶持一小攝,打擊一大片”的制度,措施,使得教師之間產生了惡性競爭,產生了不應有的內耗,耗費了教師的精氣神,毒化了人際關系。
5、教師教育觀念陳舊落后,對學生要求過苛,管得太多,缺乏等待的心情。
6、學校生活缺乏挑戰(zhàn)性和活力。
7、教師的教育素養(yǎng)和能力不夠理想,有待提高。
想想以前,曾經是“沙發(fā)上的土豆”,連電視都懶得看,何況是書?偶爾約朋友打打乒乓球,唱唱歌,在其他老師的眼里竟成了奢侈之事。想想學生的書包是輕了,可對教學質量的要求卻提高了。常為找不到更好的路子而焦慮萬分;為期末即將而來的成績抽查而失眠;再想想一天到晚在學校里忙得團團轉,回到家里卻還是一腦的空虛,想想一次評估后,老師們輪流休病假,再想想那些個“恨鐵不成鋼”的孩子們,在沒有教不會的學生的精神禁錮下,我們的老師的心理壓力會是多大?
面對種種的負擔,只有調整自己的心態(tài),在大量的工作面前,何不想個“偷懶”的方法,巧干,在無法拉牛上樹的情況下何不讓牛在樹下吃草?在忙碌了一天后,何不讓疲憊的身心在音樂中得到舒緩?抑或在書海中忘卻?在競爭激烈的制度面前,何不把名利放在一旁?追求一種平平淡淡才是真的境界?非得地名利面前爭個頭破血流?還是那句話說得好:當我們無法改變社會的時候,只能改變自己。但愿肖教授的話十分靈驗,能使這件刻不容緩的事情,馬上得到解決。我也相信,教師的解放指日可待。
愿所有的教師,用自己的智慧,在教育這片沃土上撒播真情,讓生命之花得到醇美的滋養(yǎng),開得更迷人更燦爛!
《教育的智慧》讀后感范文2
莎士比亞說"好在書籍是全人類的營養(yǎng)品",有了它就為我們指出了一條明朗的道路,《教育的智慧從哪里來》讀后感。寒假拜讀了王曉春老師所著的《今天怎樣做教師》,給我這個在教育崗位苦苦摸索的新教師送來了一劑沁人心脾的良藥這本書從教師問題、學生問題、師生關系問題、管理問題等方面都給我們做了個專業(yè)化的展示:
如"主要不靠"嘴"教育孩子?康氖乔榫常康氖切袆。""我們無法改天換地,但是沒有人能阻止我們?yōu)楦奶鞊Q地貢獻一份力量,只要我們不放棄理想。""正是家長的溺愛,教會了孩子自私和不孝。""我們的教育就是這樣,大家除了考試分數(shù)什么也看不見,本該家庭教育解決的品德問題推到學校,本該幼兒園、中小學解決的品德問題推給大學。難怪我們老得"加強學生思想品德教育",因為家庭教育的基礎就沒打好,學校要不斷"補課";因為學校一邊"加強"某種教育,一邊同時把隱患推給高一級學校,在應試的瘋狂中,實際上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制造"的問題往往比"解決"的問題還要多,最后壓力都加到社會…""熱愛生活是熱愛學習的前提。""保持好奇式的探究心態(tài),是制怒的最好辦法之一""這可能是特點而非缺點。""我不贊成教師做學生"靈魂的工程師"。因為到底什么樣的"靈魂"最有利于他將來在社會上發(fā)展,你并不一定清楚。再說,你對自己的"靈魂"就那么自信嗎?"…像書中這些酣暢淋漓的名言警句,闡述的這些觀點,恰恰是我們這些青年教師說欠缺的,讓人深思。
人們給予教師許許多多榮耀的稱譽。"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yè),讀后感《《教育的'智慧從哪里來》讀后感》。"、"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等等,尤其是中國儒家將尊師敬孔的思想發(fā)揮到極致,"天地君親師"、"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影響浸潤了中華文明幾千年。然而今天教師也不再擁有令人真正崇敬的榮耀和光環(huán)。重塑教師形象,還教師與教育最本真的面目,是我們每一個人民教師神圣的職責和不可推卸的義務。那么站在21世紀的今天,尤其是在新課改背景下的今天,我們理想中的教師應該是怎樣的呢?在我們的心中應該建立起什么樣的教師形象呢?讀了王曉春老師的《今天怎樣做教師》也許能給我們一些啟示。
"有人說,教師的生命像一個長長的句子,艱辛是定語,耐心是狀語,熱情是補語;又有人說,教師的生命像一個根號,一疊疊作業(yè)本為他的青春無數(shù)開平方。"其實這些都只說了一半。因為,對于幸福教育的教師來說,教育不是犧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復,而是創(chuàng)造;教育不是謀生的手段,而是生活本身。"我則認為:教育首先是一種服務,教師是一種帶有濃厚服務性質的職業(yè)。一種為每一個學生健康成長提供幫助的服務,一種為社會培養(yǎng)健康健全的人類的服務。也惟有如此,作為教師心懷一種服務思想,才可能從過去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誤區(qū)中走出來,走進學生,親近學生,關心愛護學生,蹲下來悉心聆聽他們的心聲,熟悉他們的呼吸,也只有這樣才能為他們提供最切合實際的東西,才能為他們鋪設好最適合他們的道路,讓他們能夠在及時的肯定和鼓勵聲中他們張揚個性,茁壯成長。其次,當代的教師還要樹立這樣的觀念:"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一名好教師,一名愛學生的教師,會將學生放在平等地位,信任他們,尊重他們,視他們?yōu)樽约旱呐笥押凸餐角笳胬淼幕锇椤V挥羞@樣才能達到真正的教學相長。再次,作為當代的教師還應該"善思"帕斯卡爾說:"人是一根思想的蘆葦。"笛卡爾說:"我思故我在。"教師應該是個思想者。我們在教育教學工作中,要做個有心人,去認真總結教育的得與失。
以上就是我讀完王曉春老師的《今天怎樣做教師》后的幾點不成熟的感想。最后套用這樣一句話作為結尾:"我是一個行者,步履輕盈,在教育的路上,我的臉上帶著笑容,我的心中充滿陽光,我的行囊中為教育準備了一切:澎湃的熱情、寬容的胸襟、迷人的書香、思考的大腦。"在今后的教育教學中,我一定會嚴格的要求我自己,盡早的做一名智慧型的教師。
《教育的智慧》讀后感范文3
我想,對每一位老師來說,后進生都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在我們帶的班級里,我們操心最多的,是后進生,他們不但讓我們在教學上用盡渾身解數(shù)之后屢嘗敗北之苦,感嘆他們腦構造的堅固——怎么就教不會呢?而且還經常和我們在日常班級管理上斗智斗勇,趁你看不見上課偷偷拉著學習好的同桌說話,課下你一不注意就三五成群在校園里追逐打鬧,班級那點點量化管理分幾乎都是被他們給三番五次折騰沒的,一不小心還給你摔個人仰馬翻,鼻涕眼淚一大把的哭哭啼啼給你看。所以,后進生,是我作為一名老師、一名班主任最頭疼的問題。
該怎么面對他們?用什么樣的教育方式才有效果?當老師的這幾年里,我一直在向老師教師學習,并結合自己的實踐不斷摸索,假期里看了李鎮(zhèn)西老師的《教育的智慧》,給了我很多的啟示:
首先是化批評為表揚。李鎮(zhèn)西老師說:“批評是教育的重要方法,但是,有時候表揚會更有效,富有智慧的教師,哪怕是在學生犯了錯誤的時候也能夠找到學生可以鼓勵和表揚的地方,巧妙的將批評轉化為表揚,從而達到觸動學生心靈教育學生的目的!蔽业钠馐潜容^急躁的,每次看見學生犯錯誤,總是忍不住大聲批評他們,但是我發(fā)現(xiàn)這樣時間長了,很多后進生就習以為常,引不起他們任何的反思,在今后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會向李老師學習,巧妙將批評化為表揚,相信效果一定會很好。
其次是用幽默夸張的話語引導后進學生。在這幾年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發(fā)現(xiàn)所有的孩子們都喜歡老師說幽默夸張的語言,所以在批評后進生的時候我也會故意用幽默夸張的語言來達到效果。有時候個別學生上課說話,我就會停下來說:“我聽見八十只青蛙在呱呱呱!焙⒆觽兒逄么笮Γν曛蠡旧蠒察o下來,偶爾還有個別同學再偷偷說話,我就會說:“還有一只小青蛙在呱呱”學生立馬能安靜下來。課下個別調皮的后進生出去追逐打鬧出現(xiàn)“小事故”的時候——一般當他們哇哇大哭,一把鼻涕一把淚來找我告狀的時候,我都會先用幽默的語言安撫學生的情緒“哎呀,你的鼻涕都快一米那么長了,快用老師的‘愛心牌衛(wèi)生紙’擦擦……”“你的眼睛比小白兔的還紅了,快給我看看……”很多孩子立馬就破涕為笑,羞羞答答的開始躲,從自己受委屈的情緒中走出來,知道自己又犯錯了,幽默的語言不僅把孩子從一個消極的情緒中拉出來,還馬上讓孩子自己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
然后是多給后進生機會表現(xiàn)。李鎮(zhèn)西老師在書中說:“后進生其心靈深處或多或少也有著美好道德的萌芽!薄敖逃叩拿髦呛椭腔郏谟谝龑А筮M生’經常進行靈魂的搏斗,讓他們不但善于發(fā)現(xiàn)自己的可貴之處,更勇于用‘高尚的我’戰(zhàn)勝卑下的我。”其實每個學生都渴望得到肯定。我發(fā)現(xiàn)后進生多多少少都是有些自卑的,去年期末考試之前,我為了鼓勵學生,就在班里說:“認真聽課,好好復習,優(yōu)秀的同學和進步的同學都有獎狀的!苯Y果我話音還沒落,就響起一聲悠悠的嘆息“唉,沒有我的份……”這是一個很陽光很調皮的坐在第一排的男生說的,語調很夸張。我說:“怎么會,你好好努力,進步就有!彼貏e認真的對我說:“可是我學習不好啊!蔽野矒崃怂镁茫詈蠹s定,進步十分左右就發(fā)獎狀。還有一次上下午放學之后,有幾個后進生在教室里補作業(yè),寫完之后,我在黑板上抄了幾道練習題,本來是想直接給他們講的,結果我習慣性的問了一句:“誰會舉手。”幾個孩子爭先恐后的`回答,跟平時課堂上沉悶的表現(xiàn)判若兩人。通過這幾件事我發(fā)現(xiàn)后進生也想表現(xiàn),可是,由于他們的基礎等各方面的原因,課堂上還沒等他們思考出答案,優(yōu)等生就已經回答完畢了,久而久之,他們越發(fā)養(yǎng)成了不思考的習慣。所以,平時我總是會盡力給后進生表現(xiàn)的機會,雖然他們還是后進生,但是起碼讓他們學會進行一些思考,一點一點慢慢進步。并且照顧了他們的自尊。
因,課堂上還沒等他們思考出答案,優(yōu)等生就已經回答完畢了,久而久之,他們越發(fā)養(yǎng)成了不思考的習慣。所以,平時我總是會盡力給后進生表現(xiàn)的機會,雖然他們還是后進生,但是起碼讓他們學會進行一些思考,一點一點慢慢進步。并且照顧了他們的自尊。
最后是把教育主動權交給學生。李鎮(zhèn)西老師說:“后進生的自我教育很難一勞永逸,犯錯—認錯—改錯—又犯錯—又認錯……這是后進生普遍存在的循環(huán),教育者應該容忍后進生的一次次‘舊病復發(fā)’,與此同時,要繼續(xù)充滿熱情和信心地鼓勵學生一次次戰(zhàn)勝自己,并引導學生從自己‘犯錯周期’逐步延長或者錯誤程度逐漸減低的過程中,看到自己點點滴滴的進步,體驗進步的快樂,進而增強逐漸進步的信心!边@一條是我尤其應該注意學習的,很多時候,對待后進生,我的耐心不夠,總是希望他們快一點,再快一點,很不得他們立刻變得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人見人愛花見花開,以后,我要向李老師學習,學會容忍他們“舊病復發(fā)”,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他們,等待他們的“犯錯周期”逐漸延長……
最后,借用李老師在《教育的智慧》中我很喜歡的一段話來結束:我們不能做超出我們能力和責任范圍的事,我們只能在我們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盡可能把我們的工作做好——這樣,即使個別學生最終沒有被“教好”,我們也問心無愧!
《教育的智慧》讀后感范文4
利用假期時間,根據(jù)個人的教學情況和面臨的實際問題,拜讀了《教學機智——教育智慧的意蘊》教育專著讀后感。讀完之后頓覺收益非淺,在這些書中,作者力圖將學生如何學習以及教師如何有效地教導學生、管理課堂的方法和信息提供給教育工作者,使我們能更易于把握新的研究成果和教學發(fā)展趨勢,有效地形成和學生的互動,共同成長。作者多次強調了學生的優(yōu)秀是教育出來的,告訴我們:“每個孩子都有其獨特的天賦和可塑性,只要讓他們置身于教育的氛圍中,只要讓他們感覺到是被需要、被愛的,即使是問題學生也能培養(yǎng)好的修養(yǎng)”。
在這本書中,作者可謂是站在教師的角度,推心置腹的和我們在討論一個個教學管理中常會遇到的問題,細致地幫助每一位閱讀者從問題入手剖析平時的管理。一遍通讀,仿佛也在經歷著一次重新認識自己、審視自己的過程。試問自己的工作中有沒有在匆忙的工作中停下來看一看自己…在閱讀中,發(fā)現(xiàn)原來在面對同樣問題時它為我們提供了一種更有效的解決方法,開拓了新的思路,使原來覺得無從下手解決的問題處理起來也有章可循。不僅如此,書中所提供的55個細節(jié)從微處入手,卻是處處切中要害,就像是為我們的教師管理提供了工作指南,如良好的學習習慣、社交禮儀、社會公德等方面的細節(jié),將這些教育的細微之處羅列出清單,提醒我們在與孩子的相處中注意自己怎樣以身作則,幫助我們在孩子的德育中一一落實。
最近也一直在讀《教學機智——教育智慧的意蘊》這本書,起初讀這本書時感到有點吃力,總是抓不住書中的語句,但很快我就被書里生動的例子所吸引。我很容易就從這些例子當中體驗到我在和兒子、學生相處時的一些感受,并進而反思這些時刻自己的表現(xiàn)。而這正是這本書的魅力所在。凡當過父母的人都有這樣的體驗,我們總是對寶寶睡房的聲音非常敏感,非常注意聆聽,這難道不令人驚訝嗎?即使我們的周圍很喧鬧,我們也總是能聽到遠處睡房里孩子在小床上的動靜。但是,我們究竟聽到了什么呢?哭聲嗎?叫喚嗎?可即使沒有任何聲音的時候,我們仍然會決定去看看。我們以為孩子會安詳著蜷縮著睡在小床的一角,可是,我們看到的竟然是一張完完全全地仰著的期盼的小臉。臉上放射出微笑,手臂舒展開來,一副憨態(tài)可掬的樣子。沒有一句話,沒有一點聲音,但是我們仍然聽到了召喚!這是一種力量,這是每個孩子所擁有的征服那位能“聽到”的人的力量。讀到這里,我想到了《倚天屠龍記》里的金毛獅王謝遜,迷失本性,殺人如麻,正狂性大作,要殺人之際,一聲嬰兒的啼哭即喚醒了他。孩子這種召喚成人的力量究竟來自哪里呢?也許來自孩子的脆弱性和可能性。我們伴隨孩子出生、發(fā)展、成長,孩子的柔弱性呼喚我們,使我們反思什么是對孩子好的,孩子發(fā)展的可能性呼喚我們反思,我們有能力使自己成為什么樣的人,使我們共同擁有的世界成為什么樣子的。孩子們對我們而言就是世界,傾聽孩子的呼喚即是傾聽世界對我們的呼喚。而我們是否聆聽到了孩子的召喚呢?所以,“教師替代父母”的關系可以幫我們更好的理解教師的職責和教育的本質,這是這本書所有理論展開的基礎。那么,教師的責任來自哪里呢?就來自傾聽孩子的.召喚并在實踐中做出對孩子好的行為來,這就是本書所要講的教育機智的核心。家長們、教師們,你們聽到了孩子內心的召喚嗎?那其實也是我們心里的召喚。
所以作者說“不了解自己的兒童時代的成人是不可能理解孩子的”。孩子們的召喚幫我們了解自己,認識自己,明確自己的方向。所以“教育學意向不僅是我們生活哲學的表現(xiàn),也體現(xiàn)了我們是誰,我們在做什么,我們是如何以積極思考的方式面對世界的。”那么我們該如何聆聽孩子的呼喚,表現(xiàn)出怎樣的行動來呢?當我們這樣問的時候,便產生了教育反思。這也是這本書要教給我們的教育機智。反思與行動有什么關系?文章當中有一段生動精彩的描述足以說明這一點,引用如下:翁大鐵在他的《緊緊地擁抱》的詩篇中描述了他的孩子是怎樣在臥室一直召喚他過去行晚安吻的。父親大喊‘好了,我就來’。但是他正快要做完手頭的活兒,然后又做這做那,之后他過去回應孩子的召喚。
當翁大鐵慢慢地走過臥室的門前時,他看到了他的小家伙:“他站在那兒,手臂張開,等待著一個緊緊地擁抱。咧著嘴笑著!蔽檀箬F對父母擁抱孩子的方式作了精彩的描述。接著,幾乎是一種事后的反思,兩行簡短的句子結束了詩篇:在我走進去之前,他像那樣,他在那兒站了多久?“教育學首先召喚我們行動,之后又召喚我們對我們的行動作出思考。與孩子們一道生活以及反思我們與孩子們生活的方式,這兩者都是我們的教育性生存的表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