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奇跡讀書心得
我們有一些啟發(fā)后,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有利于培養(yǎng)我們思考的習慣。那么如何寫心得體會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育的奇跡讀書心得,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教育的奇跡讀書心得1
最近讀了一本書《教育的奇跡》,里面講述了十八個令人難忘的故事,我被其中的一個故事震撼了。
他是霍金,一位偉大的物理天才,被人們稱為“宇宙之王”。他所撰寫的《時間簡史》在全球也擁有著無數(shù)的讀者,霍金本人也躋身世界頂級的科學家之列,但是命運對他十分殘酷,21歲的他在劍橋大學讀研究生時,不幸患上了肌肉萎縮癥,不久完全癱瘓。1985年,霍金又因患肺炎做了穿氣管手術,失去了說話的能力。在疾病的折磨下,他的身體嚴重變形,頭只能向右傾斜,肩膀也是左低右高,雙手緊緊并在當中,握著手掌大小的擬聲器鍵盤,兩只腳只能向內扭曲著。嘴已經變成s型,要是略帶微笑,馬上就會出現(xiàn)“齜牙咧嘴”的樣子。看書、寫字都需要別人的幫助。醫(yī)生斷言他只能活2年,但是他卻創(chuàng)造了醫(yī)學史上的奇跡,堅強的活了下來,而且是40年,多么驚人的數(shù)字啊!由此可見,霍金這40年將是何等的艱辛。
從古至今,多少人在逆境中成長,在艱苦中奮斗,他們都是經過多少的坎坷和磨難,才達到光輝的.頂點;艚鹗悄婢吵刹诺牡浞叮驗樗菓{著堅強不屈的毅力和戰(zhàn)勝困難的信心才成功的。
霍金這位生活強者、科學巨匠,永遠是我敬佩的人,我佩服他,他能用一個常人不能想象的毅力和感恩的心戰(zhàn)勝病魔,并且不斷求索,實現(xiàn)了自己的價值。
我要向霍金學習,他教會了我不管什么時候都要保持著一顆樂觀、感恩的心。在生活中不管遇到什么困難和挫折,都不能放棄,要堅持到底,要勇于克服困難和挫折,這樣才會到達勝利的終點!
教育的奇跡讀書心得2
近來我有幸拜讀了《教育就是培養(yǎng)習慣》一書,書里面關于養(yǎng)成教育的一些深刻見解,讓我受益匪淺。本書是一本關于養(yǎng)成教育的專著,不僅科學嚴謹,而且實用新穎。我深深贊同作者的教育觀點:教育就是培養(yǎng)習慣,習慣必須從小養(yǎng)成。
“有的孩子做作業(yè),邊做邊玩,心思不能集中在作業(yè)上”,“有的孩子上課聽講靜不下心來,一會兒跟同學說話,一會兒玩手中的東西,一會兒看看窗外”相信很多老師在管教孩子方面都有過這些難題,有時還真讓我們對這些孩子們無可奈何。我認為,良好的行為習慣是造就一個人一生幸福的基石,從小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是我們做老師的責任,我們應更多的去關注一下他們的學習以及平時在校的生活習慣。當然學校也根據(jù)學生實際情況制定了許多好的有關細節(jié)教育的要求目的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的習慣。
良好的習慣是可以養(yǎng)成的,習慣養(yǎng)成之后看上去很簡單,但是養(yǎng)成的過程卻不是簡單的。如果養(yǎng)成了不良習慣,要把它轉化成良好的習慣,就要經過一個痛苦的`過程。為了不讓孩子經歷這種痛苦的磨練,我們從一開始就要教育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作為一名小學教師,你的一言一行都逃不過孩子的眼睛,孩子們現(xiàn)在的模仿能力是最佳時期,他們會模仿你的一言一行,所以要想讓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教師首先要嚴于律己,從我做起,為人師表,言行一致。當然孩子的良好習慣的培養(yǎng)不是學校單方面就能做到的他需要家庭、學校以及社會的相互配合。
就那我們班的吳妙研同學來說,她以前逃過半天學這對于一個三年級的學生來說是多么惡歷的行為。問其原因才知道由于家庭作業(yè)沒有完成不敢來上學,怕老師告訴家長,自己回家又挨打了。通過了解我知道她和媽媽的關系很糟因為每當她犯錯誤時媽媽就會打她,而爸爸又在很遠的地方工作無法照顧她,因此她就對媽媽產生了恐懼的心理。
事后我找到她的媽媽通過我們相互溝通如何教育孩子,慢慢的她們母女的感情融洽了許多,學習上也進步了。如果我們對這件事情抱著無所謂的態(tài)度,孩子就有可能經常性的逃學形成習慣,到那時在去糾正它將會是一件很難的事。正如人們經常說的“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習慣的力量強大而頑固不可融化,習慣一旦形成,終其一生,便難以改變。這里講的“本性”,當然不是人與生俱來的,很大程度上,是在后天養(yǎng)成的,也就是說,與自我長期來的習慣是密不可分的。
正如書中原序部分提到的我國古代第一部系統(tǒng)論述家庭教育的專著《顏氏家訓》就十分強調教育應從小抓起。顏之推說:“識人顏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誨,使為則為,使止則止,比及歲數(shù),可省笞罰!逼渲刑N涵著一個習慣養(yǎng)成的道理。習慣的力量是一種頑固而巨大的力量,也就是說習慣一但養(yǎng)成那么就很難在改變。當然好的習慣是讓人們享受終生的,如果一個學生學習很認真那么他踏上社會后工作、生活、做人處事都將會是一個嚴謹、負責任的人。
因此我認為,良好習慣的培養(yǎng)應滲透到教育教學中去與學科知識有機相溶來滲透做人道理,來養(yǎng)成學生的基本習慣。作為教師,應當擔負起相關責任以及承擔相應的任務。
教育的奇跡讀書心得3
關鍵詞:積極的期望;機會;鼓勵
鑒于本書的啟發(fā),我想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對學生的教育應從三方面來考慮。
一、積極的期望
教師要相信學生,對學生有美好的期望,使學生也對自己產生期望。特別是班上一些調皮、經常闖禍的學生,我們更應該對他們有所期待,相信他們的本性是好的。只是需要我們去進行教育,使他們能夠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積極地改正。那他們以后一定會發(fā)展得更健康、更和善、更正直、更堅強。如果我們仔細地觀察他們,總會驚喜地發(fā)現(xiàn),他們身上具有許多優(yōu)點:他可能缺乏紀律觀,但他卻非常愛好勞動,喜歡幫助班主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甚至可以做一些臟而累的事。如,無論刮風下雨每天為班級走廊拖地,無論多臟,對班級衛(wèi)生角定時清理;也許他可能學習成績并不好,但是,他非常喜歡計算機,做的Photoshop作品非常有新意。在學生身上存在著的閃光點就是我們給予他們期待最大的動力。和成人相比,目前班上學生的思想是不定向的,他們不受束縛,無章可循,心理上很少受標準的約束,所以當我們班主任給學生傳遞的是積極的期待時,學生就會感受到,并按好的標準去要求自己、約束自己,就會促使其向好的方向發(fā)展。反之,則會加速其向壞的方向發(fā)展。
二、機會
教師要讓學生有成功的體驗,不斷體驗到成功的學生會越來越好,而不斷體驗到失敗的學生則會越來越差。我班上有個學生性格比較沖動,以為解決與班上同學的矛盾最好的方式就是打架,結果吃了處分,但他學習成績還可以。有一次,電工教師要班主任推薦幾名學生去從事電工電子的實踐,作為備選人員去參加市級的競賽。于是我就找到該同學并把我想找他去參加培訓的想法跟他說了一下。他得知這一消息后,喜不自禁,同時流露出不自信的表情,說:“我真沒想到,像我這種有處分的人,也能去參加培訓!蔽艺f:“你的處分該讓它過去的就讓它過去,重要的是現(xiàn)在,是將來。這是個可以展示你能力的機會,同時可以用你良好的表現(xiàn)為你早日撤銷處分增加籌碼。”他聽了深受感動。以后每次夜自修需要去實驗室練習技能的時候,他總是很有禮貌地跟我先打個招呼再出去。在練習中遇到困難的時候,回到教室后他就會冥思苦想,想努力去解決問題,而不是想著放棄。這種情況下,我總是會鼓勵他,讓他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大膽地去問指導教師。通過他的周記,我能夠感受到他思想上的進步。他清楚地認識到以前用打架的方式來解決問題是那么的幼稚,F(xiàn)在他考慮問題越來越全面,與同學的關系也越來越融洽。更重要的是,通過前段時間去參加市級技能大賽,雖然沒有得獎,但他對自己是越來越有信心。
三、鼓勵
教師既要給學生創(chuàng)造成功的機會,也要及時給予鼓勵性的評價,使學生的信心越來越足,行為也越來越自覺。班上有個學生期中考試數(shù)學考了49分,我鼓勵他說:“數(shù)學是一門比較難學的科目,大家的基礎都差不多。這次沒考好不要緊,通過你以后的努力,爭取期末考試能夠在及格的基礎上考得更好!睆倪@以后,他夜自修上總是能夠把作業(yè)及時地做完,但有時候還是會有所松懈,而且一旦松懈,一時半會兒很難有心思做作業(yè)。遇到這種情況,我總是會鼓勵他:“遇到作業(yè)上的問題要努力去解答,而不是想著怎么逃避掉。另外,你有你自己的優(yōu)點,作業(yè)不會做也不會去抄其他同學的作業(yè)。你可以試著去把老師讓大家記的課堂筆記拿出來先看懂了再去做作業(yè)!敝螅泻脦状我棺孕薜臅r候,全班學生都在冥思苦想數(shù)學作業(yè)的.時候,他看著筆記二十幾分鐘就把作業(yè)做完了。當時我都不敢相信。所以,數(shù)學作業(yè)本發(fā)下來的時候,我會特意看看他做的作業(yè)正確率是多少。不出所料,基本上都是對的。只是個別題目因為不夠細心而做錯了。雖然還沒有期末考試,但我相信該學生在數(shù)學考試上肯定會取得好成績的。學習上的鼓勵,帶動了勞動上的積極性。隨著天氣變得越來越寒冷,我真擔心該學生在打掃樓層公共平臺的時候會有所松懈。但出乎意料的是,再冷的天氣,他都會準時叫上班上其他同學去打掃,讓我深受感動。
正是在積極的期待與鼓勵下,使這些所謂的“問題學生”漸漸走向了成功。對于涉足社會實踐甚少的學生而言,讓他們體會到成功的感受意義更加重大。作為學生,他們缺少困難和失敗的挫折與磨煉,缺少從失敗到成功的體驗,也缺少足夠的經受失敗的心理準備和心理承受能力。失敗和挫折往往使他們一蹶不振,失去前進的動力。大多數(shù)差生的出現(xiàn)就是學習中的困難與挫折使他們失去了學習的信心與動力,進而失去了學習興趣。他們在經歷了多次挫折和失敗后,缺乏自信,做任何事情都覺得沒意思,更不敢去學生會鍛煉與磨煉自己。如此惡性循環(huán),形成一個“我是失敗者”的心態(tài)。要促使這些學生重新振作起來,關鍵的一點,是要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心態(tài),讓他們覺得自己還是對社會有用的人。教師的鼓勵無疑會激勵他們進一步學會做人、做事與學習,成功的體驗會讓他們逐漸形成積極的心態(tài),為以后踏入社會,適應社會打下結實的基礎。
教育的奇跡讀書心得4
讀完了《愛的教育》,我深深得陷入了沉思,愛的教育是什么?我在書的封面找到了答案:素質教育就是"愛的教育",對父母的愛、對老師的愛、對同學的愛是孩子做人的根本,也是其他素質的基礎。
《愛的教育》里沒有乏味的說教,也沒有豪言壯語,更沒有轟轟烈烈的英雄事跡。它所寫的只是一些平凡而善良的人物:像賣炭人、小石匠、鐵匠的兒子、少年鼓手、帶病上課的教師……以及他們的平凡的日常生活。正是這些看似平凡、實則真實可信的記敘,把讀者帶入一個愛的世界,讓我們在愛中受到教育。這本書里充滿了愛。充滿了讓人羨慕的愛。
在我們的教育中,"愛的教育"這四個字,說來容易,做起來又是何等的困難!首先,在大多數(shù)人的腦海里沒有"愛的教育"這個概念。所以,在我們的生活中,沒有愛的教育。正因為我們缺乏愛的教育,才使我們的生活里少了一些愛。對父母的愛、對老師的愛、對同學的愛,這是我們缺少的,這是我們需要尋找的。有了這些愛,我們的生活才會充滿了愛。
在《愛的教育》中,我走入了學生的生活,目睹了他們是怎樣學習、生活,怎樣去愛。他們的愛里有寬容,有謙讓,有親情,有友誼!稅鄣慕逃吩谠V說崇高純真的人性之愛就是一種最為真誠的教育,而教育使愛在升華。雖然,每個人的人生閱歷不同,但是你會從《愛的教育》中,體會到曾經經歷過的那些類似的`情感,可我們對此的態(tài)度行為可能不同。
年輕出任教職時,滿腔熱誠的愛,希望能夠全心全力扮演"為人師表"角色,然而在專業(yè)經驗不足、缺乏教學經驗、也沒有好的方法之下,曾經以「教師的權威」,用教鞭管教學生,以致傷了學生的心。也曾為了虛榮,逼迫學生在各項比賽中斤斤計較分數(shù),以爭取許多"虛偽的榮譽"。甚至以"分數(shù)"來看待孩子,也以"外表"來衡量孩子,更以"聽話與否"來評價孩子,每每憶及此事,不禁全身顫抖,慚愧不已。
不斷的調整心態(tài)和做法,也為孩子多付出一份關心與愛心與真心,發(fā)現(xiàn)孩子們總會相對的給予"回饋"。因此有"愛的教育",才有"美"的回憶。
我的體會:
一、以教育為主題的美麗、可愛又動人的故事,應該很多,發(fā)生在你我大家的身上,大家都在從事教育工作,而且是基層的教育工作人員,所接觸到、感受到的故事應該最多,也最深刻,只是大家都沒有把他記錄下來而已,如果有機會加以整理,如同本書一樣,一定叫好又叫座的一本好書。
二、我們不要過分執(zhí)著一個觀念、一種行為模式、一種習慣,而要常求突破,要從不同角度,正、反方面整體思考來解決問題。我們應該養(yǎng)成反省思考的習慣,對任何事都要下功夫,才不至于被外界所困惑。
三、看過的書頗多,很少再回味一遍,重新再來;寫過的報告、資料也不少,也很少再重新翻開研讀,事實上偶而重新品味一番,個中滋味又當從何說起?只能意會不能言傳。我們經常在不知不覺當中只顧往前沖,忽略了反省與自覺的功夫,也常常在不知不覺當中,忽略了別人的感受。
四、時代的產物中,造就了很多的讀書人很會讀書,很多學生光會讀書,不會讀人;只會做事、不會做人,個人過度重視,忽視;;是學術界的巨人,卻是生活中的侏儒;可以和電腦、機器、實驗室對話,卻無法與人溝通。
從事教育工作,針對教育問題而言,通常也是值得思考的問題,到底哪些是"要"或者是"不要"?這個問題值得探討和研究。
一、教師的"要":
。ㄒ唬┙處熞逃灰柍猓航逃且龑Ф皇枪噍敚晫W生為「有」而不是「無」。訓斥則不容許學生說「不」,教育則潛移默化。
。ǘ┝私鈱W生、認識學生、適時的贊美和接納、鼓勵與協(xié)助,培養(yǎng)學生挫折和容忍的價值判斷能力等等,讓學生快樂成長、茁壯,更會利用各種機會和家長取得聯(lián)系,適時的提供教養(yǎng)子女的咨詢與方法,共同為學生的未來而努力。
。ㄈ┙處熞斫馊诵裕阂私鈱W生的感受,學生的反應、學生的心聲也該仔細的聆聽看看。
(四)教師要多憐愛和鼓勵
。ㄎ澹┙處熞獙I(yè),專業(yè)的精神表現(xiàn)在對國家、社會、學校、學生、教師與家長之認知
二、教師的"不要":
。ㄒ唬┙處煵灰J為這行業(yè)是鐵飯碗!打不破,要珍惜羽毛。
(二)教師不要訓斥與灌輸,不強迫學生學習。
(三)教師不要妄想"教育萬能",不是萬能丹也不是特效藥,有其極限。
。ㄋ模┙處煵灰^分執(zhí)著"立竿見影",潛移默化的過程導向,注重人格的培養(yǎng),身心健康的引導。
(五)教師不要悲觀,要樂觀以對,充滿希望與理想。
啟發(fā):
。ㄒ唬┒嚓P心我們的學生,有愛的教育,才有美好的回憶。
。ǘ﹫允貚徫,默默耕耘、盡一己之力。
。ㄈ⿲W習型組織的體會:1、系統(tǒng)思考2、自我增進3、改善心智模式4、團隊學習。
。ㄋ模┲R經濟的時代,教師要上進好學、多求取新經驗,落實教學工作。
。ㄎ澹┙處煂I(yè)成長進德修養(yǎng),教師專業(yè)自主工作理念的實踐,必須落實在教育工作上,表現(xiàn)在各科教學工作上、表現(xiàn)在日常生活教育當中,以收到身教言教的效果。
在《愛的教育》中,我找到了愛,在愛中找到了教育。
教育的奇跡讀書心得5
假期里,再一次拜讀了郭思樂教授的《教育走向生本》,使我在思想上又有了深一層的認識。生本教育體系的理念就是:“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它是一種能讓師生產生快樂的“靈丹妙藥”,從而讓學生喜歡學習,教師喜歡教育教學工作。郭教授在《教育走向生本》中說:“快樂的感受是人更好學習的情感基礎?鞓返娜兆邮谷寺斆,使人產生心理的興奮和生理的活躍。在興奮中,他會獲得最高的學習效率和最好的學習效果!碑斠环N教育為孩子、家庭、學校、社會帶來了快樂與幸福的時候,我們還有什么理由來反對它呢?教師作為課堂的組織者、指導者和主持人的角色出現(xiàn),使學生完全發(fā)揮自己的學習潛力。生本教育最主要是注重教學的交付,教師盡快地讓學生自己活動起來,去獲得知識和解決問題,把可以托付的教學托付給學生,它是一種依靠學生、為學生設計的教育思路和教學方式,它要求教師在課堂中努力創(chuàng)設一個優(yōu)良的課堂氣氛,把學生的個性、想象、創(chuàng)造的潛能開發(fā)出來,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權利,發(fā)揮學生的個性,允許學生根據(jù)學習需要,或獨立學習,或小組合作。
我們一定要轉變教育觀念,變“師本”為“生本”。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只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一個引導者,而且要也一直在朝這個方向努力。努力引領學生去生產知識,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應盡可能地引導孩子自己去發(fā)現(xiàn)問題,自己去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不給學生過多的干預,給他們學習盡可能多的自主,最后讓他們成功地解決問題。這樣,他們才能全身心地投入。而孩子一旦全情投入,那收獲一定是豐碩的。
生本教育,一種美好而理想的境界。在日常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們一定要重視這一理念,它也將成為我們今后不斷追求與努力的目標。
教育的奇跡讀書心得6
暑假里我在學校發(fā)了一本李鎮(zhèn)西老師的力作《愛心與教育》李鎮(zhèn)西的大名,如雷貫耳。他的著作《愛心與教育》很早就聽說過,假期中有幸拜讀此著作,讓我明白了“愛是教育的主題,愛是教育的泉!
我以前只知道教育需要“愛”,卻不知道如何才能更好地表達這份愛。一直以來,我認為“嚴”才是真正的愛,因為有句俗話說得好:“嚴是愛,松是害。”所以,在我的課堂中,我決不允許學生有絲毫的怠慢,哪怕回一下頭,我都認為這是違反課堂紀律的?戳死铈(zhèn)西老師的“童心是師愛的源泉”,才喚醒了我心中尚未完全泯滅的童心。我才真正認識到那是因為我缺少一份童心。一直以來,我一貫以成人的標準來衡量學生,以成人的眼光來看待學生,希望他們變成我想象中的學生“小大人”,個個成為懂事、聽話、尊敬老師、孝敬父母、多學習少玩的完美類型。孩子們成了我制造的模具中的工具。孩子們需要的是什么?我了解嗎?不,我并不知道。而李老師呢?他能夠在教育學生時“向學生學習”,他能夠大聲疾呼并真誠的實踐著“請尊重學生的選舉權”,他努力追求著“成為學生最知心的朋友”“回答學生最關心的問題”,他勇于在學生面前承認自己的錯誤,李老師說得好:“教育是心靈的藝術。如果我們承認教育的對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過程便決不是一種技巧的施展,而應該充滿人情味;教育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應該充滿著對人的理解、尊重和感染,應該體現(xiàn)出民主與平等的現(xiàn)代意識。雖然就學科知識、專業(yè)能力、認識水平來說,教師遠在學生之上,但就人格而言,師生之間是天然平等的;教師和學生不但是在人格上、感情上平等的朋友,而且也是在求知道路上共同探索、前進的、平等的志同道合者”!x著李老師的文字,感悟著他的心靈,回憶著自己的教學行為,我陷入了沉思:“親其師,信其道”,古人尚卻明白的道理,可我……實在汗顏。學生成了學習的機器,學習的樂趣又從何說起,學生的個性該如何發(fā)展?學生是有差異的,有的文靜、有的好動;有的乖巧、有的調皮……好玩是他們的天性,只有在玩中學、樂中學,才能真正激發(fā)他們學習的積極性。我們?yōu)槭裁床蛔尯⒆訉W海無涯“樂”作舟呢?為什么一直讓他們徜徉在“苦!敝心?我們有什么理由剝奪他們的天性呢?
現(xiàn)在,我才明白把一個個天真活潑的小學生教成“小大人”式的學生,是悲哀。因為我們剝奪了他們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童話般的童年。作為教師,在面對學生時要保持一顆童心,以自己的童心喚起學生的童心,以自己的愛心喚起學生的愛心。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走進學生的心靈,才能夠表達我們對他們的`愛。也只有這樣我們才有資格談我們的教育。我們要創(chuàng)設平等、民主、和諧的教育氛圍,放下自己的架子,用愛心營造積極健康、生動活潑、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讓愛心成為照耀學生心靈的陽光,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人格,使學生的素質得到全面和諧的發(fā)展。
老師工作有著枯燥重復的特點,每天要面對大量繁雜、瑣碎的學生問題,若不能以平常心態(tài)對待周圍變化的事物,久而久之脾氣會變壞。如果急噪不能克制自己,變得激動,訓斥學生,憑主觀臆斷妄下結論,會挫傷學生自尊,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而失控,導致心理失衡現(xiàn)象。我們要認識到我們的任務是去幫助每一個學生成功,對其不規(guī)范行為,只有引導,認真去做思想工作。我們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向李鎮(zhèn)西老師學習,做到邊教邊學,隨時反省自己的言行,要有敢于認錯糾錯的勇氣,這對自己發(fā)展很有利,同時我們只有寬容學生的錯誤,給他們愛,用自己的美好心靈去醫(yī)治其心靈創(chuàng)傷,他們今后才會寬容別人的錯誤。要知道:我們對孩子的方式,也是孩子對待我們和別人的方式。所以我們要拋開一切“面子”的事,具有良好的素養(yǎng),從學生角度去思考,調整好自己的情緒,及時將一觸即發(fā)的矛盾緩沖過來,增進師生情感。
教育的奇跡讀書心得7
最近讀了《教師行為的50個細節(jié)》,通過讀書讓我覺得,讀書是一種幸福,一種樂趣,更是一種享受。讀這些教育專著時,我邊看邊與自己平時的教育實際相比較,不禁有了感觸,有了共鳴。這些書在教我將來如何成為一個好老師的同時,也教會了我們如何做人。以下是我的一些體會:
一、教師教育行為細節(jié)
育人是教師工作的重要內容。教師的教育行為要發(fā)揮理想的效果,必須擺脫枯燥與乏味的單一說教,關注自身行為的細節(jié),從細小之處來影響學生。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的教育片段,常常源自與不經意間的'一個細節(jié)。一句平常不過的話,一個細小不過的動作,都有可能給學生的心靈烙下痕跡。一次無意的非言語行為失誤,一句脫口而出的傷人之語,則有可能疏遠師生之間的關系,使教育產生的真實影響與預期的目標背道而馳。
二、教師教學行為細節(jié)
課堂是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主陣地,課堂教學是教師的基本教學工作。教師在課堂中的教學行為,能夠對學生產生教育影響,這些行為也體現(xiàn)了教師個人的基本素養(yǎng)。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表現(xiàn)出來的行為細節(jié),不管是言語行為,還是非言語行為,不管是有意表現(xiàn)出來的行為,還是無意流露出來的行為,都可能對學生的課堂學習,乃至日常生活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以教師在課堂上的言語行為為例,假如教師表現(xiàn)出得當?shù)难哉Z行為,那么就能夠感染學生,引導學生的情緒變化,激發(fā)學生學習知識的興趣和熱情;假如教師表現(xiàn)出失當?shù)难哉Z行為,那么就有可能打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疏遠師生之間的情感,影響課堂教學的質量。
三、教師管理行為細節(jié)
在學校教育世界里,教師經常承擔著管理者的角色。在課堂教學中,要進行課堂管理或者教學管理;在課余與學生的互動中,要進行學生管理。教師在管理課堂、管理學生的過程中,也要注意自己的行為細節(jié),努力從細節(jié)之處做好管理工作。教師與學生打交道比較多,尤其要注意管理自己的管理行為細節(jié)。
四、教師學習行為細節(jié)
古人云,"活到老,學到老"。在社會生活節(jié)奏加快,知識激增的當代,作為以"傳道、授業(yè)、解惑"為己任的教師,需要抓住各種學習的機會,不斷充實自己的知識,提高自己的素養(yǎng),促進自己的專業(yè)發(fā)展。因而,不管參加有組織的學習活動還是自我學習,教師都要管理好自己的行為細節(jié),提高學習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五、教師日常行為細節(jié)
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做到為人師表,在校園之中的日常行為,也要時時注意細節(jié),以免給學生傳遞不良信息。在很多時候,教師日常的行為細節(jié),就是對學生的一次次"身教",而且這種教育比""言教更具影響力。
教育的奇跡讀書心得8
本質上講,閱讀是自我建設與自我塑造的過程。曾國藩說:“人之氣質,由于天生,本難改變,唯讀書則可變化氣質!比松碇|譬如一座房子,生來都是毛坯房,通過閱讀構建裝修,靈魂居住期間才會潤澤舒適。那么為什么閱讀?自然而然地成為重要問題。
讀了《中國教室的奇跡》中的幸福第四課“赴一場與好書的約會”之后,我也深深地有了感觸。俞玉梅為了能讓孩子們愛上讀書,精心設計了很多辦法,如:打通生活與學習的“任督二脈”;讓孩子明白,閱讀是最美得人生姿態(tài),告訴孩子“為什么閱讀”;讓攀比閱讀之風席卷教室;帶孩子與朝陽清風一起讀書等。
書籍為人類插上改變命運的翅膀,閱讀是獲取智慧的最有效的途徑。一個老師曾經問他的學生:“讀書為了什么?”有的同學說:“為了給自己將來找條出路!庇械耐瑢W說:“為了能發(fā)財致富。”??最后只見一個同學站起來大聲說道:“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個學生就是近代中國史上的傳奇人物——周恩來,當年他還只是一個十二三歲的少年。
周恩來,一代總理的成長緣于讀書,讀書賦予了他知識,讀書使他淵博,讀書使他通曉古今,懂得了治國之道。
杜甫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币淮娙说某砷L緣于讀書,讀書讓他豪情滿懷,讀書讓他立志報國,讀書讓他感悟到百姓的疾苦,寫下了千百首感人肺腑的詩篇,成為受后人稱頌的“詩史”。
一位位有志之士,一代代天之嬌子,他們工作于不同的領域,成長于不同的年代,生活在不同的國度,但是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信念:讀書。我無法保證讀書便可以成為詩人,更無法保證能成為總理,但是我可以保證在書中每個人都可以收獲許多原來沒有的東西。
一本書,一本再普通不過的書能改變一個人的一生,從此伴著這個人快樂地成長著,我想大概這就是書的魔力所在,這就是為什么無數(shù)成功人士熱愛讀書的原因吧!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不讀書又怎么能進步呢?人之所以富有,首先應該是心靈的充實和純潔,其次才是房子,車子和錢財。發(fā)達國家之所以發(fā)達,第一位的是,公民的受教育程度,科技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國家的競爭力,沒有一個文盲眾多的國家成為富強的國家。一個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如果浮躁到連書都不愿意讀,猖狂到視讀書人為另類而不齒的地步,那這個人,這個民族,這個國家也離崩潰不遠了!從主觀上來看,功利化,世俗化思想的泛濫是讀書人越來越少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某些人的眼里,哪些灰暗的書本中只有‘顏如玉’,或是‘黃金屋’。功利,世俗,浮躁化傾向日盛,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者眾,推杯換盞整天喝得頭昏腦漲,天昏地暗者眾,而坐下來踏踏實實讀書學習充實自己者寥寥。
教育的奇跡讀書心得9
暑假里心血來潮,買了好多茶葉,大紅袍、龍井、碧螺春、鐵觀音、正山小種。于是,忙里偷閑(此"忙"為帶孩子忙),沏上一杯好茶,捧上一本好書,品香、品味、品讀!
身為教師,便離不開教育的主旋律,而教育的樂章,要用愛去譜寫。幾本書中,朱永新老師主編的一本《教育的奇跡》,讓我很受感動。此書由四個篇章組成,分別是"家庭教育的奇跡"、"教師的教育奇跡"、"自我教育的奇跡"和"學校教育的奇跡"。這些奇跡的誕生都來自于一個"愛"字,唯有愛能化腐朽為神奇。
周弘用愛將失聰?shù)呐畠褐苕面门囵B(yǎng)成一位令人驚嘆的神童;胡厚培用愛將弱智的兒子舟舟培養(yǎng)成世界唯一的弱智指揮;榮曉鳴用愛將先天腦癱的兒子榮博征服美國名校;名師孫維剛用愛澆灌學生心靈的成長;校長劉京海用愛鼓舞學生走向成功;"再生父母"李圣珍老師用愛感化學生人性的尊嚴……一個個教育的奇跡,實在讓人震撼,為之感動。特別是李圣珍老師的人性教育故事,讓我久久不能平靜。李老師的教育理念是愛孩子,愛教育,提倡人性的高貴和尊嚴。在這愛的教育理念下,李老師魔術般地轉化了無數(shù)的"問題少年"和所謂的"差生"。憑著一顆熱忱的心和一份真誠的愛,李老師把一個個"動物"變成了人,她是孩子信賴的好母親,是學生欽佩的好老師,是年輕人喜歡的大朋友。一位平凡的母親,卻被成千上萬的孩子視為"再生父母"。這份愛是何等的溫暖,何等的的神奇,何等的偉大呀!
感動書中的奇跡,也便細想身邊的教育。作為一名教師,我們身邊也不乏有些性格怪異、思想偏激、行為散漫、調皮搗蛋的學生。對于這些學生的成因,我們似乎了解的太少。沒有像李老師那樣細致入微地了解學生形成的'原因,自然不能對癥下藥,對學生的教育效果自然也就收效甚微了。每一個孩子都渴望愛,被父母愛,被老師愛,被社會愛。愛是無限的,讓我們像那些用愛創(chuàng)造奇跡的前輩們學習,用自己真誠的愛,呵護每一顆幼小的心,讓他們在愛的暖流中健康、快樂、幸福的成長,讓他們的夢想插上美麗的翅膀,勇敢地飛翔!相信努力,定能成功,也讓我們一起用愛創(chuàng)造教育的奇跡吧!
教育的奇跡讀書心得10
《教育漫話》是紳士教育論最系統(tǒng)的代表作,為培養(yǎng)世俗世事人材,是由英國的教育家約翰洛克所提出的,它是教育歷史上的重大轉折。作者從體育、德育、智育三方面論述了自己的教育觀點,內容給人感覺很與眾不同,非常具體實在。讀《教育漫話》可以讓我們聯(lián)想到很多現(xiàn)實生活中的例子,對于我們現(xiàn)代教育辦學教學都有很高的啟發(fā)和反省。
首先他根據(jù)自己的醫(yī)學知識,提出了有關兒童身體健康的具體建議,我認為這些建議主要是針對父母而言,因為一個人的健康是建立在兒童時期身體素質的基礎之上的,由此我們也應當認識到學前教育把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聯(lián)系在一起是顯得尤關重要的。作者認為父母在孩子的兒童時期就應當采用最簡單最自然的方式來對待他們,不可把他們培養(yǎng)成溫室里的花朵,雖然那樣他(她)們可以生長的很茂盛,但那樣反而減弱了他們的天生的抵抗力。例如,根據(jù)心理上研究,適應現(xiàn)象表現(xiàn)在所有的感覺之中。因此作者提出無論冬夏,兒童的衣著不可過暖,主張每天用冷水洗他的腳,鞋子也應該做的薄,不要帶手套,甚至可以洗冷水。ɡ渌τ趲椭眢w衰弱的人恢復健康是很靈驗的,那么身體比較健康的人用冷水浴的方法去增強和鍛煉性格也是非常管用的)。
長此以往,身體對于外界的刺激便會有了一定的適應,子女的身體素質也便有了相應的提高。聯(lián)系到我們生活之中,我們常常會聽到:窮人家的孩子不易得小病,根據(jù)作者的思維那就解釋的很有道理,因為窮孩子從小便在那樣一中受餓受凍的環(huán)境當中生活他們對于自然惡劣變化的抵抗力自然高于衣食富足家孩子的抵抗力。作者在書中非常注重對孩子身體健康有益的細節(jié),他強調不可讓孩子喝酒或烈性飲料;不可給兒童任何藥物去為他防御疾;女孩子的衣服不可穿的過緊;臥床應該是硬的這樣利與身體;然而應該保證兒童充足的睡眠時間(因為睡眠不足,精神萎靡以及由此而來的經常性的周身不適既影響自我感覺也影響智力發(fā)展。在書中,作者在對兒童健康方面首先提出兒童應當多吸新鮮空氣,觀察研究發(fā)現(xiàn):如果學生整個夏季呼吸的都是飽含禾本科植物和草地植物的植物殺菌素的空氣,他就不會患受寒疾病例如,咽喉炎,氣管炎,呼吸道黏膜炎等。這一點給予我們深刻的反醒和思考:我國學校尤其是幼兒園及小學所在地方環(huán)境是如何的呢?如果環(huán)境沒有達到利于兒童成長的標準,那么是否可能損害學生的生理健康呢?作為家庭,學校,社會的成員應該如何去改善和提高我們的環(huán)境(這不僅是兒童健康成長的需要同時也是我們人類生存的關鍵因素)?
其次,作者在書中論述了他認為在紳士教育中最重要的一方面——德育。作者認為在教育兒童的時候,應該避免鞭笞,那樣會使得壞習慣壓抑的越深,爆發(fā)的越猛,同時也會使得兒童愛好的事物反遭兒童的厭惡,而且會形成一種奴隸式的教育,養(yǎng)成奴隸式的脾氣;相反在孩子小的時候就應當盡量使的他們的心理能夠感受到名譽和羞辱,當孩子初次犯了錯誤的時候,最好的方法就是教師或者父母在那邪惡的的傾向一出現(xiàn)時應當表示驚愕的態(tài)度,或者對他們說"你怎么會做出這樣的事呢?真的令我失望。"這種暗示性的話語可以引導孩子自己去認識錯誤;然而當孩子出色的完成一件事情的時候老師或者父母可以在眾人面前引為自豪的`表揚他(她);這樣一來,孩子便會懂得如何去維護自己的名譽。當然對于這一點父母或者教師不可盲目的表揚他們,那樣也會養(yǎng)成小孩字的虛榮心。
但總的來說,作者的這種教育方法是值得我們借鑒的:責罰和體罰對于兒童來說都是噩夢,我們應該把孩子當成理性的人,用理性的方式去對待他們,教他們用理性的思維去思考問題。作者認要把孩子的幸福奠定在德行與良好的教養(yǎng)上面,而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舉止行為禮儀關鍵在于不斷的去訓練他們使得這些優(yōu)雅的舉止都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培養(yǎng)的成效就在于早早的培養(yǎng)他們,也就是一個人的兒童時期是顯得至關重要的。在這一方面我覺得給我們的啟發(fā)就是:有些利于孩子健康成長的好習慣例如,早起早睡我們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不斷的去訓練孩子使之養(yǎng)成,但是有些習慣我們還是應當以理性的方式去教育他們,我們要學會和孩子談判。
教育的奇跡讀書心得11
每月的青年教師讀書心得交流是我們相互學習取長補短的良好契機,3月份的讀書交流很多優(yōu)秀教師與大家分享了自己的讀書體會,同時也進一步加深了自己對這本書的理解!督逃械男睦硇愤@本書把晦澀難懂的心理學的規(guī)律、效應和法則用淺顯的語言、生動的故事、有趣的實驗以及案例來介紹,閱讀時能讓我激活自己熟悉的真實經歷,在沒有讀過這本書之前對這些突發(fā)情況總有這樣那樣的困擾,讀了這本書后里面的很多心理學知識以及指導讓我感受到智慧的啟迪。以下是我對這部分內容的一些心得體會。
1、思維定勢——柳暗花明又一村
思維定勢也稱慣性思維,是指在實踐中獲得的穩(wěn)定的、定型化了的思維方式。例如書中提到的一個事例:小明的爸爸有3個兒子,老大叫大樂,老二叫二樂,那老三叫什么呢?由于思維定勢很多人的答案會是三樂,但正確答案應該是小明,因為題目中明確說到小明的爸爸有三個兒子。因此可見思維定勢對問題解決既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我們一旦形成了習慣的思維定勢,就會習慣地順著定勢的思維去思考問題,不愿也不會轉個方向、換個角度想問題。
事有本末,物有終始。歸根結底還是思想決定行為,之所以有習慣,是因為養(yǎng)成了慣性思維。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思維定勢的影響也是無處不在,比如學生經常受做題經驗的影響,照搬或機械套用某個公式或解題辦法而常常張冠李戴或者舍近求遠。因為最先得到的信息會在我們的腦子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由此而產生的“第一印象”就像沉入海底的錨一樣,把我們的思維固定起來。因此教師應當創(chuàng)設能夠提供自由思維空間的情境,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進行思考,打破定勢的影響。
2、連鎖塑造效應效應——小步子,大目標
書中講到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對恩愛的夫妻,丈夫從不愿意做家務,為此妻子很是苦惱。有一天,妻子受到高人的啟發(fā),終于用一個巧妙的辦法改變了丈夫。那到底是什么方法呢?其實很簡單,就是有一天妻子上班前把米洗好,放進電飯煲里。而下班時她故意晚回家一會兒,并給丈夫打電話“我現(xiàn)在不能回家,你只需要插上電源,我們就能及時吃到晚餐了!闭煞蛴X得這很簡單,就爽快地答應了。妻子回到家后熱烈的擁抱了丈夫,并對他的行為大加夸贊。
這樣過了一段時間后,妻子又把米洗好,但是不放進電飯煲,要求丈夫放進電飯煲并插上電源。丈夫覺得這并不以前麻煩多少,于是每天還是按妻子的吩咐把飯煮好。慢慢的妻子留下的工作越來越多,而且每次都會因為丈夫小小的進步大加夸贊。于是丈夫在不知不覺中改變了自己的行為,同時也潛移默化的改變了對做家務的態(tài)度,每天主動地承擔了許多家務。故事中妻子的做法在心理學上就叫“連鎖塑造效應”。它的原理很簡單,就是在訓練之前我們首先要把大目標分解成若干個小目標,被訓練對象每完成一個小目標我們都要及時對其進行獎勵,獎勵可以是物質的,也可以是精神的,通過獎勵促使其最終完成大目標。
這一原理在教學中的應用:很多學生貪玩,不能安靜坐下來學習,針對這種情況不妨利用連鎖塑造。開始時,只讓他學習10分鐘,完成后,允許他做15分鐘他喜歡的事情作獎勵。經過一段時間,他已經能夠堅持10分鐘學習之后,就要求他連續(xù)學習15分鐘,如能達到,就讓他自由活動10分鐘或者其他獎勵。這樣逐步要求,使他不斷增加認真學習的時間,逐步使他能夠堅持較長時間認真學習。適當利用這一原理可以學習新的行為、消除已有的不良行為。
當老師覺得學生的某個習慣很不好需要糾正時,或者是希望培養(yǎng)學生的某一個好習慣,就應該根據(jù)學生的情況制定一個他稍稍努力就能達到的一個個小目標,這樣逐漸進步,慢慢地接近你和學生都想達到的那個大目標。一個人的習慣行為是在長期的生活中逐漸形成的,因此,不良的習慣行為不會一下子就消除;健康的行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要有對學生進行長期連鎖塑造的觀念,有意識地一步步的培養(yǎng)與鞏固孩學生的行為習慣,千萬不可急于求成。
瀏覽這本書時無意看到書中書簽上有這樣一句話好的教師都是出色的自我教育者,這本書無疑給了我很大的幫助,希望在這本書的伴隨與指引下我能一步一步更加成熟。
教育的奇跡讀書心得12
一、洛克印象:
洛克的全名是約翰洛克,是有名的英國資產積極思想家和教育家。1632年出生于一個小地主家庭。父親是一個嚴格的清教徒,內戰(zhàn)中站在議會一邊,他們父子關系極好,父親對他的政治態(tài)度和教育思想很有影響。1644年他入偉士敏士特學校受中學教育,那里的經院主義教育使他十分反感。他在《教育漫話》中反對機械的學習、反對靠文法學語文,就出自他的切身體驗。1659年入劍橋大學攻讀哲學、自然科學,深受培根和笛卡兒著作的影響,一度愛好化學和氣象學實驗。他喜神學,因無真正的職業(yè)性神職機會,轉而習醫(yī),打算以醫(yī)為業(yè)。1661年畢業(yè)后留校任教。
洛克的著作有《文官論》《論自然的法則》《論寬容》《政府論》《人類理解論》《教育漫話》《論基督教的合理性》《關于理解的指導》《自然哲學基礎》。此外,他還為工業(yè)和殖民地事務委員會擬了一份《工作學校草案》。
洛克的治學觀點有唯物和唯心兩重性。他著重研究了認識論。他在他的《人類理解論》第一卷中探討了觀念起源問題。他認為,觀念和原則同藝術和科學一樣,不是天賦的。心靈原像一塊白板入一個暗室、一個空箱,或像一張白紙,其中沒有任何字樣、任何觀念。他的裝備和知識材料來自經驗。人類的知識都建立在經驗之上,發(fā)源于經驗。人類的觀念來源首先是感覺,此外還有反省。人類理解首要的機能是心靈能接受所感受的印象,這是外在的對象通過感官所造成的;蛩旧矸词∧切┯∠髸r所造成的。他是一個唯物主義的感覺論者,又是一個感覺論的二元論者。
洛克的教育思想除散見于《人類理解論》和《工作學校草案》以外,集中在他的《教育漫話》一書中!督逃挕废群笞g為法、荷、瑞典、德、意等國文字,在這部著作中,他詳細審定了紳士教育的性質、目的、內容和方法。這部著作,反映了新興的資產階級的要求,批判了當時英國的傳統(tǒng)教育,提倡較廣泛的、切合實用的教學內容和方法,并在體育、德育和智育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有價值的建議。他的教育思想主流是進步的,但也有人民的因素,他提出的許多具體措施有很多正確的成分。
二、健康的身體:健全的精神和知識的載體(摘錄)
有健康的身體方有健全的精神,這是對于人生的一個簡短而充分的描繪。
身體和精神有一方面不健康的人,即使有了別的種種,也是徒然。不善于用心的人,決不能遵循正當?shù)耐緩;身體孱弱的人,即使有了正當?shù)耐緩揭矝Q不能獲得進展。
我敢說我們日常所見的人,他們之所以或好或壞,或有用或無用,十分之九都是他們的教育所決定的。人類之所以有千差萬別,便是由于教育之故。
我們幼小時所得的印象,哪怕極微極小,小到幾乎覺察不出,都有極大極長久的影響;正如江河的源泉一樣,水性很弱,一點點人力便可以把它導入他途,使河流的根本方向改變;從根源上引導一下,河流的終極流向途徑,就會截然不同。
我們要工作,要有幸福,必須先有健康;我們能忍耐勞苦,要在世界上做個人物,也必須先有強健的體格。
第一件當心事,是兒童無論冬夏春秋,衣著都不可太暖。初生時,人的面孔同其他部位一樣嬌嫩,因為長期袒露,所以比其他部位更經受得起風寒了。
只有睡眠是兒童可以充分享受的,只有睡眠最能增進兒童的生長與健康。
早起頂有益于健康。
多吸新鮮空氣,多運動,多睡眠;食物要清淡,酒類或烈性的飲料不可喝,藥物要用得極少,最好是不用;衣服不可過暖過緊,尤其是頭部和足部要涼爽,腳習慣冷水,應與水接觸。
孩子年齡增長,自由便隨之而來,無須永遠受人監(jiān)護。這時,學校家長最要緊的是給孩子良好的原則與牢固的好習慣,這是最要緊和最可靠的。一切告誡與規(guī)勸及原則的重申,無論如何反復叮嚀,除非形成了習慣,全是不中用的。
孩子的飲食宜極清淡簡單,兩三歲前,應該禁止肉食。三四歲以前完全禁止肉食,一切疾病定可以大大避免,而健康與強壯的體制基礎也一定可以確切地奠定下來。
孩子的臥床,應該是堅硬的,寧可用絮絨,不可用羽絨。硬床可以鍛煉身體;至于每夜睡在羽絨被褥里,那是消融體魄的,是虛弱的原因,短命的先兆。這種不經意的舒適,會潛移默化地削弱人的體質,引起許多疾病。況且習慣睡硬床的人,外出旅行等能夠適應不好的睡眠條件。將身體習慣為隨遇而安,是人的一種大幸,也是成就事業(yè)的一個重要條件。
三、良好強健的心理素質:人生海洋中沖浪的堅船(摘錄)
心理強健的主要標準:能克制自己的欲望,能不顧自己的好惡傾向而嚴格順從正確的理性指導。能在理性航標的指引下,毅然與愿望背道而馳。
我們在教養(yǎng)子女中的一個重大錯誤,就是沒有注意到這一點:精神在最孱弱,可塑性最強的時候,沒有讓他們習慣于約束,服從于理智,沒有按應該形成的樣子去塑造。對子女本能的愛常常成為溺愛,沒有規(guī)則的約束,形成了不良習慣,以后便成為一塊變形磚,沒法子派用場。幼兒要母親的奶頭,兒童要糖果,青年要愛人……人的不同年齡段,有不同的欲望,這不是錯處。錯的是欲望脫開理智,產生不適當?shù)挠,或對正確的欲望產生不適當?shù)亩取H鐑和鸵獝廴耍悴贿m當;要把所有的糖果都歸自己,便不適度。不適當和不適度放縱下去,就成習慣,遺害無窮。
從搖籃中開始,就要培養(yǎng)孩子這樣一種習慣:去爭取自己該得到的東西,不是爭取自己想得到而不該得到的東西。不要因為孩子的哭鬧而違原則屈從,他們就會學會得不到也能心理平衡,他們就不會有非分之想,以及為達到非分之想而哭鬧,正象他們不會哭著要月亮一樣。
管教兒童,要從極小時開始。你要在孩子長大后服從你,首先要他在兒童時服從你。隨著孩子的長大,你就要以理服人,假以詞色。如果再強力迫脅,則必然招致失敗。方法正確,小時孩子是你的"仆人",大了成為你的朋友;方法不當,大了以后會成為你的"敵人",會厭惡你,可能心里會暗暗劃算:"爸爸,你什么時候才死呢?"
另一方面,要警惕一種相反的傾向:兒童被管束太嚴,精神沮喪頹唐,失去活力和勤奮,那樣更糟糕。放蕩的青年,常生龍活虎一般,精神飽滿。一但上了軌道,常?梢宰兂梢恍┠芨蓚ゴ蟮娜宋。
心情沮喪的兒童則不然,他們的態(tài)度是怯懦的,精神是抑郁的,很不易振作起來,作出什么事業(yè)。
要避免上述兩方面的矛盾,需要一種重要的技巧。誰要找出這樣一種方法:一方面使兒童的心情安逸、活潑、自由,同時又能使他們抑制非分的欲望,這就算懂得教育的真正秘訣了。
對兒童獎勵與懲罰都要慎用。懲罰的目的是為了知錯改錯,這主要體現(xiàn)在心理的認知上,如果不能觸及心理,這種懲罰便是無用的,如果使被懲罰者不但未感羞愧,而且產生反感,那就是一種徹底的失敗。
四、知識和技能教育
讀書、寫字和學問,是必要的,但卻不應該成為首要的事物。如果有人不把一個有德行的人或者有智慧的人看得遠比一個大學者更為可貴,那么他是一個非常愚蠢的家伙。
學問當然得有,但應該放在第二位,只能作為輔助更重要的品質之用。
對本質良好的人來說,學問對于德行與智慧都是大有幫助的,然而我們也得承認,對本質不良的人來說,學問就只會促使他們變得更加愚蠢,或者變成更壞的人。
閱讀……兒童到了能夠說話的時候,就應當開始學習閱讀。
一定要多加注意,決不可把讀書當作他的一種工作,也不可讓他把讀書看成一項任務。
讓他們自己向往學習,追求學習如同追求另一種游戲或娛樂。但決不可把學習當作他們的一項任務,也不可讓學習成為他們的一種煩惱。
兒童的身上,是不應背負任何工作之類的嚴肅事情的,因為他們的心智和身體都承受不了。
不要強迫兒童學習,也不要因此斥責他;要盡可能地誘導他去學習閱讀,不要把學習作為他的一種工作。寧可讓他晚一年學會閱讀,也不可讓他因此對學習產生憎惡心理。
當這些溫和的方法使得他逐漸能夠閱讀時,便應當為他選擇一本淺顯、有趣而又適合他的能力的書,讓他在閱讀中得到樂趣,從而吸引他,使他能夠從讀書的辛勞中得到回報,不過所選的書不應在他的頭腦中充塞純粹無用、華而不實的東西,或者打下邪惡與愚蠢的基礎。
每一個兒童去閱讀他完全不能理解的章節(jié)段落,其中能有什么樂趣、能受到什么鼓勵呢?
教學方法
其實教師應該考慮到,自己的責任是讓兒童養(yǎng)成習慣,而不是怒氣沖沖地向兒童灌輸規(guī)則,規(guī)則對人生的指導是沒有多大用處的,至少對兒童沒有用處,因為兒童根本記不住規(guī)則。
在兒童年紀還很小的時候,兒童所學習的東西本身都很困難,教師的重大作用和技巧就在于盡可能讓一切事情變得容易,而尤其是在語言的學習上,最沒有理由為難兒童。
兒童的心智是狹窄與脆弱的,通常一次只能容納一種思想。一個兒童的頭腦里一旦有了什么想法,馬上就會被這種想法填滿,尤其是在帶有情緒的時候。
兒童的心智天生就是散漫不定的。只要是新奇的東西,都會吸引他們;無論看到什么新奇的東西,他們都急于要去嘗試,過后卻很快就膩了。
要想讓兒童的心靈接受你的教導,增長知識,就應該食使之保持安以平靜。你不可能在一個戰(zhàn)栗的.心靈上寫上美觀平整的文字,正如你不可能在一張震動的紙上寫上美觀平整的文字。
不在意、不經心、不穩(wěn)定、易走神,那都是兒童本身固有的缺陷,因此,只要沒有發(fā)現(xiàn)他們是故意所為,便應溫和地予以提醒,假以時日逐漸地克服。
兒童對導師具有的敬畏心理,應該經常通過導師對兒童表現(xiàn)出來的慈愛與善意來得到緩和,這種關愛之情能夠激發(fā)他們去盡自己的責任,使他們樂于服從導師的指令。這樣,兒童與導師相處的時候才會感到輕松自在,而惟有這樣的心態(tài)之下,心靈才能接收新的信息,接納那些印象。
洛克在外語學習、寫作、人文教育課程、語言表達能力、自然科學、出國學習等方面都進行了一定的探討論述,閱讀之后都會有一定的啟發(fā)。
五、賞識教育讀書
當今學生不缺溝通不乏激勵少的是管教,我認為有一定的道理。如何管教好學生,把握不好尺度,則"寬嚴皆誤"。這的確是一門學問。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孫云曉認為,在提倡表揚、獎勵、賞識的同時,不應該忽視"懲罰"在教育中的積極作用。讓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懂得為自己的過失負責,感到一種責任。一個能承擔責任的人,才是現(xiàn)代人。他認為,教育本就是十八般武藝,表揚批評獎勵懲罰,什么都應該有。沒有懲罰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沒有懲罰的教育是一種虛弱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負責任的教育。
此言甚善。這很容易令人想起家長和老師紛紛效仿的"賞識教育"。其實,賞識教育并不能包治百病。
現(xiàn)在,獨生子女占很大比例,家長的注意力和愛自然都傾注在孩子身上,有的家庭對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順,特別在物質上不斷滿足。結果過分的寵愛,無休止的滿足,漸漸使孩子養(yǎng)成了自私自利、任性乃至放蕩不羈的性格。在孩子心中就會形成"沒有什么是不可能的"的概念,因此,只要他渴望得到的,就會毫無顧忌地去抓、去取。有的家庭過分保護孩子,一切事情父母都包辦代替,甚至把做力所能及的家務都看成潛在的危險,因此孩子的全部探索都變成了在父母精心照管下的附屬活動,由于沒有獨立的實踐機會,動手能力大大減弱。
另一方面由于獨生子女沒有兄弟姐妹共同生活的訓練,他們雖然常聽到父母教育他們要互相幫助,但這對于他們而言只是一個概念,并沒有真正的行動。
試想,如果用"賞識教育"來教育這樣的孩子,只會使他們更加不能正確地評價自己,更加狂妄、放任自流和孤僻。
即使孩子是各方面表現(xiàn)都優(yōu)異的"好孩子",過度地夸獎和賞識他們,可能會帶來以下不良的影響:一是增加孩子的依賴性。越是夸獎,孩子就越依賴大人們的選擇來決定什么是對什么是錯,而不是形成自己的判斷;二是會剝奪孩子的自豪感。兒童教育專家瑪莉琳古特曼認為,那些小時候經常受到父母表揚的孩子,在他們步入生活后很可能會遇到更多的失望。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不再會很容易地接受父母那種表面上的夸獎。過分"賞識"你的孩子,必然滑向溺愛的沼澤,對孩子有百害無一益,結果會害了孩子。
因此,教師和家長應該根據(jù)不同的性格特點,實施不同的教育方法,使孩子形成健康的人格。孩子犯了錯誤,在不傷害其自尊的前提下實施"懲罰",嚴格管教,是必要的。如果孩子性格孤僻,就應該鼓勵他多參加集體活動;如果孩子動手能力不強,就應該鼓勵他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等等。
實際上,"懲罰"教育也好,賞識教育也好,只是若干教育方法中的一種,還要與嚴格教育、挫折教育等并行,沒有一種方法適用于所有孩子。
《教育漫話》讀書心得相關文章:
1、《教育漫話》教師讀書筆記
2、《審美教育書簡》教師讀書筆記
3、《迷戀人的成長》讀書筆記
4、中學教師讀書筆記摘抄
兒童本身都有豐富的想象力,如果他在生活中很少遇到這個不許動、那個不能那樣做之類的限制,并且他早早地接觸了書籍,能從書籍這扇窗中望出去,看到現(xiàn)實以外的世界,那么想象力就可以得到正常發(fā)展。
有人說過,兒童是天生的哲學家,我十分相信這句話,只有在一個自由的靈魂中,才能產生真正的自我思考,才能產生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這種力量,必須在幼兒期萌發(fā)、茁壯,否則就會萎縮。
經常有人問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想象力,其實想象力不用培養(yǎng),不限制就是培養(yǎng)。在教育上,并非家長做得越多越好,有時恰恰相反。尤其在培養(yǎng)孩子想象力方面,“少就是多”是一條黃金法則。檢驗孩子在家中是否獲得了尊重和自由,家庭是否為他提供了一個放飛想象的空間,這里有一道簡單的自我測驗題:當孩子不小心闖了禍,如打了杯子或碰翻電腦,他的第一個反應是為那損壞的東西而難過,出現(xiàn)內疚情緒,還是急于看你的臉色,出現(xiàn)辯解的行為?
教育的奇跡讀書心得13
寒假里我認真地閱讀了彭興順的《教育就是喚醒》這本書,讀后讓我感觸頗深。正如書中開篇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說:"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是的,教育就是"喚醒",一詞用的十分貼切,教育就是喚醒人們心靈最美好的東西,喚醒人們自主創(chuàng)新意識,喚醒人們對生命價值的深切感悟,也喚醒我們對教育的思索,對今后工作的思索。
教師要首先調整好自己的心態(tài),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為學生做好榜樣,用美德占據(jù)孩子的心靈。教師的師德要在愛中體現(xiàn)。教師對學生的是一種特殊的情感,是一種無私的愛。教師要具有無私的愛,必須高度重視個人修養(yǎng),端正教學思想,更新知識結構,以高尚的人格、淵博的知識、博大無私的愛去感染學生,成為學生心中的楷模。每個孩子都是母親的寶貝,在過去許多年的小學教育工作中,我對自己的學生也如同對自己的女兒那樣,這使我深深體會到,情系學生,像母親一般熱忱地愛每個孩子,孩子才會親近你,這樣你才會感到人生有意義,學生身體健康,快樂,學習進步,你就感覺到工作的快樂。
教師要寬容的對待每一位孩子,當然也要嚴寬適度。對學生的承諾要兌現(xiàn),講誠信,懂得感恩?傊蠛⒆幼龅降淖约菏紫纫龊茫艜䴙槿藥煴,為學生樹立楷模,才能談及教育。
作為小學教師對學生的習慣養(yǎng)成教育是十分重要的,這關系到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生活,所以我們更要注意孩子的習慣養(yǎng)成。一個人成長過程要接受三方面的教育,即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只有這三方面的教育一致互相配合,保持教育影響的一致性、連續(xù)性,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所以教師一定做好學生的在校習慣養(yǎng)成教育,并且與家長共同,使之積極配合做好其他的教育工作。
教師不僅要有淵博的學問,教給學生有用的知識,更要教會他們思考,教會擁有知識的方法;不僅要有一顆慈母之心,將自己所有的愛都奉獻給我們的學生,還要用自己高尚的師德去影響學生;不僅要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還要平等公正的對待每一位學生;不僅要不斷鼓勵每一位學生,給予他們自信,還要不斷發(fā)現(xiàn)學生進步的軌跡,肯定他們努力的結果……讓我們給孩子多一些寬容,少一些訓斥;多一些關愛,少一些冷漠;多一些欣賞,少一些打擊,那么你的.寬容、關愛、欣賞就會澆灌出一片生機和蔥綠,讓每一塊金子都閃閃發(fā)光。
做老師的目的不是為了讓人記住,更不是為了讓學生感謝,但讓學生終身難忘的好老師,就是對從事這份職業(yè)的最高獎賞。教師的工作是寂寞的,更多的時候,我們會在燈下面對潔白的四壁,靜靜地守候寂寞,撲去心靈的塵土去守望教育,構筑教育的理想;更多的時候,我們會在黑夜里瞑思苦想,悄悄地等待成長,揮去眼前擋住我們前進的細沙,追求教育的真諦。
讀完這本書細細反思,正如書中自序所說,我感覺到教育就是一份責任,也是一份壓力,更是一份動力。對每一位孩子不敢說放棄,也不能說放棄,我們所要做的就是激勵喚醒,讓每一花蕾努力綻放……
教育的奇跡讀書心得14
最近讀了《教育的55個細節(jié)》和《愛的教育》,通過讀書讓我覺得,讀書是一種幸福,一種樂趣,更是一種享受。讀這些教育專著時,我邊看邊與自己平時的教育實際相比較,不禁有了感觸,有了共鳴。這些書在教我如何當一個好老師的同時,也教會了我們如何做人。以下是我的一些體會:
一、做一個不斷進取的學者
海納百川,才有了大海的浩瀚無邊。一個真正優(yōu)秀的教師,就應該是一個不斷進取的學者,向前輩學習,向優(yōu)秀者學習,甚至向我們的學生學習。陶淵明說:勤學如春起之苗,不見其增,日有所長;輟學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日有所虧。堅持不懈,就會天天成長。教師作為知識的傳播者、人才的培養(yǎng)者,就更應該勤奮的讀書學習。最終達到一種境界:讀書內化為自己的精神需要,讀書成為自己的一種生活習慣,讀書成為自己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教師讀書不同一般人讀書,要活讀書、讀活書、讀書活;要帶著問題讀書,深入思考、大膽懷疑、努力實踐、勇于創(chuàng)新。學習的方面要博而精,要有自己的主觀選擇。如讀教育名著,與大師對話,和名校交流,拜專家為師,以學者為友等等。不僅學大師們的理論精髓和實踐經驗,更要學習他們不迷信權威的創(chuàng)新精神,學習他們不懈追求探索的人生境界和獻身事業(yè)的人格力量。同時要懂得把學習內容轉化積淀為自己的綜合素養(yǎng)和創(chuàng)造能力,這樣才能提高自己的'業(yè)務水平,提升追求的境界。許多專家也給我們提供了經驗和指導意見。
李海林校長總結的讀書方法是:在身邊尋找問題——帶著問題讀書——通過讀書找到解決問題的觀點、立場、方法———用書中找到的觀點、立場、方法解決現(xiàn)實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改善自己的行為。融會貫通,學以致用,值得大家借鑒。
特級教師宋如郊認為:"讀書學習這個過程貴在堅持和得法。"他總結出一線教師讀書的要點:
第一,讀書要堅持這樣的習慣:
1。勤,天天讀一點。
2。博,各種書都看一點;
3。新,追蹤前沿的新信息;
4。思,回味咀嚼。勤,是保障;博,是寬度;新,是銳度;思,是深度。
第二,讀書要堅持內化:
1。由數(shù)量上的積累進而形成質量上的積淀;
2。將資源轉化為能量。即將所讀內容有效轉化,為己所用,變成自己的專業(yè)思想和技能。
第三,讀書要堅持務本:"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論語》
1。即重點要突出,教育理論和本專業(yè)的著述是讀書的重點,數(shù)量上要保證,時間上要傾斜,整合上要優(yōu)先;
2。返"本",即經典著作要常常"回頭看",常讀常新,像《葉圣陶文集》這類著作應該多看幾遍,每一遍都有新收獲。
在教育新形勢下,做一個與時俱進的教者,學習是唯一的途徑:學習,學習,再學習;以平常的心態(tài)對待學習,不急功近利,不心浮氣躁;從錯誤_中學習,在合作中學習,在探究中學習。
二、做一個有思想的教者
人沒有了思想,根本就屬于酒囊飯袋、行尸走肉。教師沒有了思想,就不能稱其為教育者。教育需要思想。教育不光需要有思想的教育學者,有思想的行政管理者,更需要有成千上萬有思想的教師做一個有思想的教育者,具有兩方面的意義:一是用思想去重塑我們的教育行為,"觀念改變行動,行動改變命運"。二是用思想陶冶學生的心靈。只有思想才能滋養(yǎng)豐富的心靈和厚重的人格。在教育世界中,倘若有豐富的思想熠熠生輝,倘若有豐富的思想相互碰撞,淌若有高尚、豐富、獨到、深刻的思想來鼓舞人心,我們的工作,我們的人生,才更有趣味,更有魅力,我們才真正無愧于上蒼給予我們的不可重復,不可替代,無比珍貴的生命。
三、做一個寬容的智者
在《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中有一條就是寬容,在《中國教師缺什么》一書中有這樣一句話我很欣賞:土地寬容了種子,才擁有了收獲;大海寬容了江河,才擁有了浩瀚;天空寬容了云霞,才擁有了神采;人生寬容了遺憾,才擁有了未來。寬容意味著承認兒童的差異,承認兒童的未完成狀態(tài)。教育應從寬容開始。寬容地對待自己的學生,你會得到退一步海闊天空的喜悅;教師寬容地對待自己的學生,意味著他的教育思想更加深刻,教育手段更加成熟;教師寬容地對待自己的學生時,就是科學地看待教育過程。正如陶行知先生說的:"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里有愛迪生。"
對待工作如此,對待人生也是如此,人生在世,難免有許多不如意,同事相處、朋友相交,難免有一些誤會,但如果能用寬容的心對待一切,那么,你就是生活的智者。
有人說,人生有三大境界,一是物質人生,二是藝術人生,三是宗教人生。宗教人生我們這些凡夫俗子可能一輩子也達不到,但追求一種快樂的讓心靈釋放的藝術人生還是可以做到的,那就是多讀書。作為教師,尤其要多讀教育類書籍。愿讀書能讓我們的人生充滿智慧。
教育的奇跡讀書心得15
《教育的奇跡》是一部平易近人的著作,他通過一些偉人小時候的故事,告訴我們其實這些偉人小時候和我們平常的孩子小時候是那樣的相似,只不過是他們遇到他們人生中的伯樂,讓他們最終成才。讀完這部書之后,感觸也挺大。
《教育的奇跡》主要講了教育的驚人作用,一些當代的人物曾經是父母、老師眼中的"差等生"、"笨小孩"、"問題孩子"、"殘疾孩子"等,但是,他們后來卻成功了:牛頓——被人瞧不起的"差等生"、愛迪生——不受老師歡迎的"糊涂蟲"、達爾文——愛"說謊"的"討厭鬼"、愛因斯坦——連續(xù)考試不及格的"愚笨兒",這些不好的"頭銜"根本沒有影響他們成才。這是為什么?顯然,是教育在起作用。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個聰明的孩子,老師也希望自已的學生個個是天才。但是,什么樣的孩子才是聰明的孩子的?讓孩子上各種名目繁多的才藝培訓班,就能塑造出天才嗎?為了培養(yǎng)自己的孩子,父母不惜重金,可教育是否僅僅是錢的問題?這就是中國式的傳統(tǒng)教育和外國教育的不同,國外更注重對孩子的天真可愛的保留,更尊重孩子的選擇,讓他們有充分發(fā)揮自己聰明才智的'天地。教育家周弘說:"沒有種不好的莊稼,只有不會種莊稼的農民。"實際上,我覺得只有健康成長才可能成才,無法健康成長的孩子是不可能成才的。本書要告訴我們的道理是,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和老師。雖然不是絕對,但也父母和老師的教育會對孩子起著絕對的作用。老師、家長們應該學習各種教育理論,幫助孩子成長,而不是一味地給孩子過高的壓力,強迫孩子去成長。希望就在眼前,秘密就在身邊,打開此書,悉心閱讀,你會發(fā)現(xiàn)——天才就在身邊!
美國教育家老卡爾﹒威特說:"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v觀有史以來的偉人和天才,他們有著這樣或那樣的缺點,倘若能給他們以再高明一些的教育,那他們一定會更偉大、更健康、更和善、更寬大、更出色、更聰明、更正直、更博學、更謙虛和更堅強。一言以蔽之,只要滿懷虔誠的心態(tài),施以更加優(yōu)良的教育方法,這些人就會成為更加盡善盡美的偉人和天才。"是呀,每個孩子都有著各自不同的優(yōu)點,就看你能不能發(fā)現(xiàn)他們的優(yōu)點并且好好地挖掘他和培養(yǎng)他了。如果我們細細分析一下這些"笨小孩""問題孩子",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他們并不是一切都笨,一切都差,一切都有問題,他們身上也有"閃光點"。如果每一位父母仔細地觀察自己的孩子,總會驚喜地發(fā)現(xiàn),孩子身上具有許多優(yōu)點,也許他可能缺乏紀律觀,但是,他卻非常愛好勞動,喜歡幫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也許他可能學習成績并不好,但是,他非常喜歡畫畫,畫的作品非常有新意。在孩子上身上其實有著異乎尋常的潛能,關鍵是父母和老師們如何去挖掘。如果我們每一位老師和父母能夠帶著賞識的眼光去看待去孩子,總會發(fā)現(xiàn),其實我們的孩子就是一個天才孩子。
記得著名教育家夏丏尊說:教育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能稱其為池塘。沒有情感,沒有愛,也就沒有教育。然而,在我們現(xiàn)實的教育生活中,缺乏愛心的現(xiàn)象實在太多:當學生有化解不開的思想問題時,不是努力捕捉,認真發(fā)現(xiàn),耐心引導,而是視而不見,或者冷嘲熱諷,大潑冷水;當學生有不遵守紀律的行為,我們不是循循善誘,而是毫不留情,大聲呵斥,甚至揮以拳頭;當學生成績有波動,不是和他一起分析原因,熱情鼓勵,而是公開批評,使他懊喪不已,使孩子那顆稚嫩的心一次次地受到打擊……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在我們的冷眼之前,可能就有牛頓;在我們的棍棒之下,可能就有瓦特;在我們的惡語之中,可能就有愛迪生。"是啊,從某種意義上說,成材與否是人的潛力發(fā)掘和發(fā)展的必然,是人的一種不應受到抹殺的天性,而我們有許許多多的同仁在有意無意中,卻摧毀了這種必然,踐踏了這種天性,"創(chuàng)造"了一個個不該發(fā)生、令人痛心的"奇跡"!我國童話大王鄭淵潔說:"差生是差老師和差家長聯(lián)手締造的。"這句話一針見血地指出了父母和老師在教育中的責任。因此,父母首先要端正的是自己的態(tài)度,"壞孩子""笨孩子""差孩子""問題孩子"這些定性的詞都不能隨便用在孩子的身上,只有把每一個孩子當成"好孩子""聰明孩子""優(yōu)秀孩子""正常孩子"來對待,他們才可能成為父母期待成為的人。
讀完這本書,我不禁思緒萬千:對于我們教師來說,沒有什么比愛心更重要的。對此,我深有同感。在我看來這些七八歲的孩子都應該是快樂幸福的,而這學期,有一個班的一個學生卻和別的孩子不一樣,沉默寡言,課間還躲在角落里,上課不愿發(fā)言,性格孤僻,行為也較為散漫,學習成績也不太好。為什么陽光般的年齡卻是如此默然呢?我在腦子里畫了一個大大的問號。于是,我決定去了解一下她的家庭,希望從那里能得到答案。通過我的了解,她三歲時,父母離異,她跟著父親過,父親沒有固定工作,經常找一些人在家里酗酒、打麻將,很多家務活都得她干。即使這樣,父親一不順心還要打她。在學校里,她總覺得老師、同學歧視她,對她冷淡,因而自卑心理嚴重。教師的愛應該像陽光照射在每一個孩子的身上,溫暖每一顆還十分稚嫩的心,特別是那些心靈受過傷害的學生。父母離異,家庭變故給她的心靈造成了很大的創(chuàng)傷,使她不能像正常學生那樣得到父母的撫愛和家庭的溫暖,許多要求得不到滿足,不愿和人交往,膽小,天常日久成為班上的后進生。心理學認為,教師對學生誠摯熱愛的情感,能夠感染打動學生,乃至轉化為學生的心理動力,影響其品德的形成和個性發(fā)展的方向。因此教師要以身作則,關心教育這樣的孩子,并利用自身特殊的地位,協(xié)調好離異雙方和孩子的關系。我決心以行動去溫暖她,消除她的自卑心理,喚起她的自尊。在這過程中,不是我一個人的努力,而是要號召全班同學和家長共同協(xié)助和配合,一起來幫助她走出迷茫,邁向成功。這個學生漸漸地變了,性格開朗了,學習成績也上來了,特別是和同學們一起玩了。
每個孩子身上都有自己的閃光點,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需要學會去賞識每一個孩子,發(fā)現(xiàn)他們身上的這些閃光點,多給孩子一些寬容,讓他們在老師愛的眼光中充滿自信,健康、快樂地成長;我相信:愛,會創(chuàng)造教育的奇跡呢!
【教育的奇跡讀書心得】相關文章:
《教育的奇跡》讀書筆記(通用15篇)03-29
《教育的奇跡》讀后感03-25
教育的奇跡讀后感03-27
教育的奇跡讀后感(精選5篇)11-27
羅恩老師的奇跡教育讀書筆記01-05
《羅恩老師的奇跡教育》讀書筆記01-09
《羅恩老師奇跡教育》讀書筆記06-15
讀羅恩老師的奇跡教育有感04-01
羅恩老師的奇跡教育讀后感01-13
讀《奇跡》有感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