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哲學簡史》讀后感(精選21篇)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于自己的讀書感悟,是時候寫一篇讀后感好好記錄一下了。但是讀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國哲學簡史》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
《中國哲學簡史》讀后感 1
剛讀完馮友蘭的《中國哲學簡史》,先說一下對這本書的理解和感受,再說一下我個人的讀書觀。
我沒有看過其他人寫的中國哲學史,只是從《陳寅恪講國學》中了解到,陳寅恪對馮友蘭的這本評價非常高,覺得它真正發(fā)揮了“了解之同情”的態(tài)度,客觀而公正地去看待中國歷代的哲學觀點。雖然沒有對比,但是我也能感受到它態(tài)度的客觀、公正,對待各家觀點不做過多個人的評判,只是用通俗易懂、直白淺顯、清晰流暢的語言,將中國歷史歷代的大哲學家、著名學派(儒、道、墨、法、陰陽、佛、新道家、禪宗、新儒家)及其主要觀點娓娓道來。他不對讀者的判斷施加任何影響,態(tài)度嚴謹、風格樸實,再加上簡潔語言的魅力,讀起來沒有任何壓迫感。任何人讀完后,都可以從中選取自己喜歡的、認同的學派,去針對性地找相關著作來研讀。不管作為一位哲學史研究者還是作為書的作者,馮大師的這種風格,都是值得推崇的。也難怪這本書在哲學史著作里,堪稱最經典。
因為書叫《簡史》,所以對各家觀點和哲學家本人的.生平都沒有做深入的介紹。單從入門角度來看,已經能勾起人的興趣了。在看書之前,我不知道儒學在各個朝代都得到了不同的重視和新的闡釋,也不知道禪宗原來是佛學和道家的結合。老莊學說宏大但晦澀隱秘,向郭注解卻把老莊哲學解釋得非常高明而又進步,讓我想要深入探究。道教的產生原來是因為佛教進入中國后,引發(fā)了大眾對民族宗教缺失的憤怒感。新儒學和先秦儒學差別非常大,到底哪個更高明眾說紛紜。中國人并不是沒有對封建禮教的反抗和個人獨立意識的追求,魏晉名士的“風流”佳話一直在歷史長河中閃閃發(fā)光——但也可能正是因為缺乏才顯得可貴吧。
馮大師說,哲學是對人生有系統(tǒng)的反思的學科。我可能在這方面比較晚熟,一直到目前奔三的年紀了,才發(fā)現自己漸漸開始選擇性地去相信和實踐某些哲學學派的觀點,在這個過程中清晰了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以西方客觀主義、自由主義為主。在我讀書的過程中,對于所有文學/哲學書籍中我看到的觀點,我理解其由于歷史環(huán)境的局限而不可避免的弱點,都會從現代社會的角度去選擇稱贊或批判。而現實中我遇到的每個人都有跟我觀點不一致的地方,因為大家都有各自思想的選擇和歸依。我會理解這種差異,不會以自己信奉的為真理而要求人人如此,但對于明顯落后和愚昧的觀念也會不留情面地批判。
這是我目前的讀書觀/處事觀。不求完全正確,但求用自己獨立的理性認知,去實踐自己的觀念,完成自己在人生中最重要的任務——成為自己。
《中國哲學簡史》讀后感 2
這些天讀了馮友蘭的《中國哲學簡史》,才發(fā)覺原來自己對中國的哲學思想一竅不通。雖然看不懂,但是感覺從這只有300來頁的書本里看到了中國的哲學思想在中華上下5000千年的歷史的發(fā)展脈絡。
馮在著本書里講了中國歷史上的各家:儒家,法家,道家,名家,墨家~~~其實我也不清楚怎么去說,哲學的東西真是好難懂。〔贿^他的這本書已經寫得比較通俗易懂了。是我看到過的哲學書中最好讀的(雖然沒有看過幾本,呵呵~)
在這本書的第一句:哲學在中國文化中所占的地位,歷來可以與宗教在其他文化中的地位相比。我們大概可以了解到中國哲學在重要性。
從這本書了解了八卦的由來,各個思想學派的發(fā)展歷史,各個學派中的代表人物。中國的哲學的精神,儒家文化何以在中國能有如此的地位,自我感覺各家的思想就是一個相互吸收和借鑒的歷史,不知哲學是否都是形而上的`,或許哲學就是這樣吧。我認為任何時代的思想都會受到自己所處的時代的各方面的條件的影響,特別是物質方面的條件,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哲學思想在經濟的發(fā)展中也有意或無意地隨著發(fā)展。
書上也說了些東方的哲學思想和西方的哲學思想的差別,畢竟兩者的物質,地理歷史等各方面的基礎不同,所以理所當然地有差別。但是兩者都是人類的優(yōu)秀的文明的一部份,如果能把兩者優(yōu)秀的成分相結合利用,正如本書上所說的中過哲學上負的方法和西方哲學正的方法相結合,才能產生未來的哲學。
雖然自己簡直就是沒有水平,但是還幻想達到拋磚引玉的效果!希望大家能體諒,或許當我看這本書第二次的時候會有所感悟!
《中國哲學簡史》讀后感 3
”哲學“這個詞,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似乎不夠了解,它卻充滿神秘色彩。而它在我心中是個很崇高,很神圣,同時也是一個含義深厚的詞。假期我在家中反復的看這本書,但總是感覺不太明白,似懂非懂。哲學它是一個充滿科學權威的領域,令人仰視它。許多事情學了哲學才能真正明白;學了哲學可以使人變得聰明,腦子活、眼睛亮、辦法多”,“不管什么時候、干什么工作都會給你方向、給你思路、給你辦法”。所以哲學給人帶來的魅力是無窮的。
讀了馮友蘭的《中國哲學簡史》,從宏觀上對中國哲學從古至今的發(fā)展有了認識,原本的一些困惑也逐漸有了答案。任何事物都有個起源,中國人的思想也不例外。通過閱讀這本書我知道了人們常說的哲學是讓人聰明而有智慧的學問,這種說法是學習哲學的最大誤區(qū)。因為沒有學過哲學的人并不一定不聰明,而學過哲學的人也并不一定就聰明。事實上哲學是讓人知道自己沒有智慧因而去追求和熱愛智慧的學問。學習哲學就是“上路”。踏上愛智慧的思想之路。哲學史的學習過程就是與前人在思想上進行對話的過程。因為盡管哲學家已經不在,但是哲學家們解決問題的方式卻永遠不會過時。他們?yōu)楹笕颂峁┝烁鞣N各樣可供選擇的可能方式。放假的時候,爸爸也推薦了這本書給我。當時很不了解,覺得這本書很枯燥很乏味?赡墁F在的我們對讀懂這本書很難,但是我們可以領略到哲學的龐大氣場和魅力,它可以讓我們懂得很多做人做事的根本原理。能夠提升我們的價值觀和擴寬知識面。
書中說,哲學的功能不是為了增進正面的知識,而是為了提高人的心靈,超越現實世界,體驗高于道德的價值。書中還說,人不需要宗教化,但是人必須哲學化,當人哲學化了,他也就得到了宗教提供的最高福分。面對壓力與日俱增、經濟急速發(fā)展的現代社會,面對期望與現實的強烈沖擊,我們很多人無法在疲憊與焦躁中尋找到內心的安寧。書中說:“教的作用,就是使人吧事實上已經不同程度上在做的事做完全……一個人若是把他所明白的'完全做到了,他就是圣人!边@一個看上去似乎不高的要求正凝聚了千百年來君子修身的理想。該做的事完全做到了,即使是最平凡的事,做“完全”了便是至善,在我們的心中就不會再有遺憾,也就不會再有失望。我想,到了那時,我們的教學中也就不會存在“好生”與“差生”的概念了。
我很感激這本書,因為它激活了我的思想,它讓我認識到即使是在這樣一個學生時代,但仍然需要了解哲學。因為哲學是最具條理化和反思性的思維活動,它可以幫助我們整理紛亂的思緒,尋覓萌芽中的未來希望,在其中我們也可以學會。
我很慶幸我能讀到這本書,它讓我的靈魂得到了一次洗禮和凈化。也讓我真真的了解了哲學。雖然不是很明白,但也讓我受益匪淺。
《中國哲學簡史》讀后感 4
中國哲學簡史,是中國近現代著名哲學家馮友蘭的傳世名作。在沒看這本書之前,我對哲學的了解大概就僅限于神秘、晦澀與深奧了——當時的我,甚至以為哲學是各門學科中最無用的一個。直到我翻開了這本《中國哲學簡史》。
有人說,好書就是會讓你在看后反思很長一段時間;有人說,好書就是會讓你在看到中途時便大徹大悟;但這本書不一樣,我在翻開它第一頁的目錄時,便醍醐灌頂了。
“我所說的哲學,就是對于人生的有系統(tǒng)的反思的思想。”的確!
哲學,其實就是一個人過完一生后,想要對自己的生活做一個總結時發(fā)現的規(guī)律總合。而由于一個人他不可能不活在生活中(或許有人會說莊子的“喪我喪耦”不活在生活中,但我認為其實那一種“人”已不再是人了,他只是大道的一種具象化的體現),因此,哲學離我們其實并不遠,甚至無處不在。
第一頁的醍醐灌頂讓我對這本書產生了巨大的興趣。很快,我便開始研究起了目錄——于是我便知道了為什么這本書被歷史學家陳來先生贊譽為“在世界上還沒有見過第二本這樣的書”。
蓋因首先,它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本,將所有的哲學學派、理論、觀點都收集、理解、展示出來的.書了,光是這點,便可以勝過其之前的任何古代哲學書;其次,它也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本,將東西方的哲學觀念進行比較、討論、融會貫通的書了,這一點也同樣使它成為了中國哲學史上一座巨大的里程碑。
翻開里頁,我又一次震撼到了!如果說上面所述兩點只能讓馮友蘭成為中國近現代哲學史上的一代宗師的話,那么現在,他可以說是開山鼻祖了。在這本書中,他不僅清楚闡述了各個哲學觀念,還對其進行了延伸探討以及比較討論,例如:在第九章介紹《老子》思想時,他不僅將《老子》所謂道解釋為了哲學家們?yōu)榱诉M一步解釋“名”而所假設帶來的結果,還與西方“形而上學”進行了比較分析,看完不禁覺受益匪淺。
《中國哲學簡史》,真好!
《中國哲學簡史》讀后感 5
人必須先說很多話,然后保持靜默。哲學的任務不是增加實際上的知識,而是提高精神的境界。連續(xù)兩遍閱讀了本書,精神境界有沒提高,不敢肯定,只是對中國哲學中國文化有了淺顯的記憶,也只能是記憶,因為還不能通透地去了解各家的哲學思想,從而做為現世的行為準則行動指南。
哲學是對人生系統(tǒng)反思的思想。中國哲學當是中國人的`哲學思想。中國的地理環(huán)境是大陸國家,經濟以農業(yè)為主,人們不能離開土地。因此上農,家族倫理制度就成為中國哲學產生的基礎。司馬談把先秦諸子分為六家 ? 陰陽 儒 ?墨 名 道 法。儒家是一些精通典籍的知識分子組成,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鬃邮堑谝粋老師,主張仁,愛。推行忠恕之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是他的思想。孟子主張人性善,并把儒家對個人修為的要求上升到國家層面,說民為貴,社稷次之。王若不賢可推翻之。孟子是儒家理想主義,而荀子就儒家現實主義,主人性惡論,需用智才能到善。荀子的兩個學生韓非子、李斯是法家代表,講究勢 法 術幫助秦國統(tǒng)一天下。墨家墨子主要是非儒非攻兼愛。愛無差別,混淆殺人和殺盜,是俠客的祖先。名家是著名的辨論家,公孫龍、惠施是代表 有 名與實 自馬非馬的理論。道家是隱者,代表是楊朱 老子 莊子。講究無為,道可道非常道,認識自然規(guī)律,要想強大須先示弱,夫為不爭而爭天下。陰陽家代表鄒衍宇宙陰陽五行構成對各家都有影響。秦國用法家思想統(tǒng)一六國但不施仁政而亡,漢初黃老之學興盛,道家無為思想,使人民休養(yǎng)生息。后董仲舒獨尊儒術,禁固人的思想,天下趨于保守,對婦人的貞操要求就從此始,并使儒家驅于正統(tǒng)。在后漢時期,佛教引入中國,對中國哲學產生刺激作用,促成本地宗教道教的產生,又和道家思想結合產生禪宗,既惠能六祖靜默的哲學。唐朝韓愈為恢復儒家思想,進而形成道學,為阻止皇帝迎法門寺佛指舍利,而一朝被貶潮陽。到宋朝以程家兄弟為代表的稱為新儒家。有程朱理學和陸王心學。
西方哲學的引入,必使中西結合,而中國哲學的出世入世也會為世界哲學做出貢獻。
馮友蘭先生寫此書是上世紀四十年代,時天下仍大亂,其比喻說當時形勢和春秋戰(zhàn)國的形勢更為嚴峻,為避戰(zhàn)亂也曾西南聯大到昆明。他在書的最后說的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下境界。唯有不斷修行,才能到達更高境界。
《中國哲學簡史》讀后感 6
從孔子開始,儒家將實行仁的方法稱為“忠恕之道”!氨M己為人”即為“忠”,這是忠恕之道的肯定方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為“恕”,這是忠恕之道的否定方面?鬃佑伞巴萍杭叭恕钡恼穹矫嫱普摮錾鲜龅览,這說明忠恕之道的本源便是在探討“人己關系”。
對孔子而言,他對于人己關系的探索多是建立在“道德價值”的基礎之上的。他強調心中之“仁道”,以此對人的道德生活作出約束,通過行仁來履行人在社會中的責任和義務。孔子希望通過道德準則使人們對彼此身體動作背后的動機達成共識,進而在互相充分了解的前提下達到人己關系的和諧。在孔子的觀念里,他并沒有明晰地將人、己看作兩個分別獨立的個體,而是站在社會群體的宏觀角度提出了一種理想的社會狀態(tài),而這種社會狀態(tài)需要人己雙方的配合來實現。
在儒家學派的另一位領頭人孟子這里,人己關系已然有了新的解釋。孟子認為天地萬物都處于一個不斷發(fā)展和轉化的過程中,因此他將人己關系著重解釋為一個人在與他人交往過程中自身“存心養(yǎng)氣”,不斷提升自我修養(yǎng)的歷程。孟子強調的“天人合一”也是說一個人要完善自我,妥當地順應天地不斷發(fā)展和轉化的過程,與天地真正地融為一體。
于此,孔子和孟子的思想便出現了交集!墩撜Z·子罕》中說:“子四絕: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從孔子這四個“絕學”中,我們可以顯然地看到,他也不會被一成不變的理論概念束縛,從而可以靈活地處理人際關系。從孟子開始,中國哲學的政治功能變淡了些許,哲人們開始強調人作為獨立個體的自我意識,哲學逐漸偏離了完全的政治工具。
然而,在道家這里,人己關系又有了不一樣的色彩。因為道家的“人己關系”算得上是在“物我關系”的基礎上衍生而來的,所以在莊子的闡述中,人己關系的圖式已基本有了完善的體系。莊子在《人間世》中提出“先存諸己而后存諸人”,他認為,在人己關系中,我們必須先充實自己,才有余暇去糾正他人的.行為。很明顯,這與孔子的理論有著本質的差別。孔子從意欲出發(fā),以形式化規(guī)范達到天下大同;而莊子從利他出發(fā),強調人的獨立性和平等性,為人際交往的實踐提出思路。綜上,孔子的思想更像一種政治理念,而莊子則以為世人提供處世之道見長。
無論儒道,我們都可以看出,千百年前的智慧哲人們就已經將人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置于社會群體的大環(huán)境中探討處世之道了。人己關系無疑是比物我關系更實在的哲學議題,在當今方法論大行其道的哲學環(huán)境中,我們是否應重新沉下心來討論哲學實踐的可能性,這同樣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中國哲學簡史》讀后感 7
哲學一詞,源自于希臘語,意為“熱愛智慧”。人們總會認為哲學是個晦澀難懂的概念,但是在馮友蘭的《中國哲學簡史》一書中,我卻真切地體會到了哲學的魅力所在。
在書中,作者呈現給我了一個在紛繁亂世出現的文化盛世。在那樣一個生產力極端低下,戰(zhàn)端頻起的年代,諸子百家或是游走于各國諸侯之間抒發(fā)自己的治國之道,或是在一方著書教學,或是學以致用,或是為戰(zhàn)爭或者和平和努力?梢哉f,中國文化在一定程度上達到了高峰。儒家、道家的很多學問思想,我們至今仍在沿用。比如《論語》中的許多道理,為一代又一代的人提供了為人處世的基本準則。無論是“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的誠懇態(tài)度,“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的處事方法,亦或是初中語文課本中提到的幾則關于讀書的言論,都為我們的人生指引了道路。我們現在的許多思想,所做的很多決策都深受那一時期的影響。
當然,馮先生提到的不只是《論語》,也不只是儒法道三家的理論,他按照中國哲學發(fā)展的脈絡,將各個時期的哲學脈絡編制成了一張巨大的知識網。
書中關于海洋國家和大陸國家的.章節(jié)尤其令我印象深刻。書中說,希臘人生活在海洋國家,靠商業(yè)維持其繁榮,于是他們發(fā)展了數學和數理推理,為發(fā)展商業(yè)奠定下了基礎。也因為他們是商人的緣故,他們有較多的機會見識到不同民族的人,于是他們慣于變化,不怕新奇,不斷地汲取其他民族的文化知識。為了使貨物更加暢銷,沿海國家不斷地改革創(chuàng)新,作為其中之一的英國率先發(fā)動了工業(yè)革命。我想,世間萬物必有其自然的因果規(guī)律。海洋國家因為沿海,所以發(fā)展商業(yè)。因為發(fā)展商業(yè),所以發(fā)明數學,所以發(fā)動工業(yè)革命。這一連串的過程都應該歸功與哲學。同樣的,中國人過去是農,思想較為落后,這也可以解釋中國為什么沒有發(fā)動工業(yè)革命,沒有率先進入工業(yè)化的現代世界。中國人也有許多著名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四大發(fā)明也傳入世界各國。但是更多的中國人歸于純樸自然,很容易滿足,因為農的生活方式就是順乎自然的。中國人不想變化,也無從想象變化。當其他的國家逐漸開始興起發(fā)達,中國人才開始覺醒,開始追趕。我想,是哲學讓人類擁有了縝密的思維,一步一步地成就了繁榮的今天。
哲學家并非先天就擁有智慧,而是在不斷地熱愛并追求著智慧。正如作者所說,哲學的功能不是為了增進正面的知識,而是為了提高人的心靈,超越現實世界,體驗高于道德的價值。其實哲學并不是高高在上,高不可攀的學問,事實上它就蘊藏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我想,我們應該在哲學的指引下更加智慧地生活。
《中國哲學簡史》讀后感 8
當我拿到這本書時就對這本書沒有產生好感,而老師也說這本書是要“啃”讀的,然而這樣的書完全不對我的口味。改變是從某些同學的摘錄開始的,或許只是對其中的部分內容開始感興趣,也沒有想把這本書的每個字都研究透,但我還是有了一些不多的感想。
OK,那么我們開講。
首先是儒家的一些我看到的東西:積極入世!胺e極入世”倡導“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貧賤不能移”的個人健康人格,提出了“舍生取義”的人生最高道德標準,從而打造了整個民族的強健精神支柱和充滿浩然正氣的民族性格,完整地構建了全民族的道德體系,加上儒家“德治愛民”的政治文化、“孝悌和親”的'倫理文化、“文質彬彬”的禮樂文化,“遠神近人”的人本取向,仍滲透在中國社會文化的各個方面,一直是中華民族在人文理想方面的寶貴精神財富。
然后是道家的“出世”。我對于道家的出世到不是很了解,主要了解它主張的“無為”。一開始認為“無為”是無所作為,讀過書的相關部分后大致了解到,無為是指經過有為的思考,以時勢、趨勢的判斷做出順勢而為的行為,以我的理解,簡單來說就是要做好屬于自己本分的事就夠了,也算是簡單地實現了“無為”的意義。
我最欣賞的是:“以出世的態(tài)度做人,以入世的態(tài)度做事”。(《出世做人入世做事》)
我還想說一個比較傳奇的人物——王守仁。這個人明顯是精通哲學的,而且可能是哲學界的一位大佬,他精通儒家、道家、佛家,同時還是心學 的集大成者。“心學”的觀念就是由他提出。
最開始,有人向他講授“格物致知”之學,王守仁甚喜。之后他遍讀朱熹的著作,思考宋儒所謂“物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具至理”的學說。為了實踐朱熹的“格物致知”,有一次他下決心窮竹之理,“格”了七天七夜的竹子,什么都沒有發(fā)現,人卻因此病倒。從此,王守仁對“格物”學說產生了極大的懷疑。這就是中國哲學史上是著名的“守仁格竹”。
接著就是他的悟道之路。自他被貶后他父親對他說:“既然朝廷委命于你,就有責任在身,你還是上任去吧!彪S后他踏上路途,來到貴州龍場,“萬山叢薄,苗、僚雜居”,龍場在當時還是未開化的地區(qū)。王守仁沒有氣餒,根據風俗開化教導當地人,受到民眾愛戴。在這個時期,他對《大學》的中心思想有了新的領悟。王守仁認識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誤也”。他在這段時期寫了“教條示龍場諸生”,史稱龍場悟道。(《明朝那些事》)
我想表達的是,關于哲學,不能一味的去盲信追求別人所想的觀念,真正的悟道還是得通過自己的悟性。
《中國哲學簡史》讀后感 9
馮先生在他的《中國哲學簡史》中大批墨子是一個極端功利主義者,這也是傳統(tǒng)儒家批評墨家的主要切入點。但是,墨子和他的思想當真如此功利嗎?
墨子的污名主要來源于《墨子·兼愛》中這樣一句話:“欲天下治,而惡其亂,當兼相愛、交相利,此圣王之法,天下之治道也,不可不務也!比藗冋J為墨子是抱著“交相利”的目的去進行“兼相愛”,因此人們攻擊他披著“仁義”的外表而追求“互利”,兼愛只是對將得利益的預先投資。這是對墨子哲學中心思想的最大誤解。
孟子曾用如下語句概括墨子的思想:“孟子日:‘楊子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墨子兼愛,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墨子與極端功利主義的矛盾由此而來。我們可以明晰地意識到,極端功利主義者的一切行徑都建立在以自我為中心的基礎上,給作為利益相關的當事人的自己帶來利益或快樂。但顯然墨子不是以自我為中心的,而是以他人為中心的。他甘愿自己“摩頂放踵”忍受痛苦,從而實現“利天下”,去滿足他人的利益。
由此看來,墨子有著固定不變的志向,即實現天下人的'幸福、快樂,“交相利”是為了天下人幸?鞓罚袄煜隆币彩菫榱颂煜氯诵腋?鞓。只不過他提出了多種實現這個志向的途徑,“兼相愛”是最理想化的途徑,“摩頂放踵”是走投無路時他和他的門徒也愿意去做的途徑。相比于那些空洞的說教,墨子這位游俠顯然要實際得多,也真誠得多。如果說墨子是功利主義者,那豈不意味著胸懷天下也變成了功利主義?
然而,對墨子的最大敵手——孔子來說,儒家學派倒真是有“利”的思想存在的。這種“利”被儒家稱作“回報”。這種“回報”常在家族關系之間被單獨強調,子女回報父母養(yǎng)育之恩要單獨拿出來說,“養(yǎng)兒防老”也要單獨拿出來說,因為正是憑借父子之間的互相“回報”來維持著家族生命的延續(xù)。這樣看來,儒家過于強調大我與小我間的關系,又怎能不稱其“以自我為中心”呢?由此看來,這種被外在規(guī)則而非內心道德所驅使的家族禮制關系便更多的表現為“利益關系”了。
無論是西方哲學還是儒家哲學,他們都過于強調“我”和社會部分人的利益,同時,這部分人必須是和“我”利益相關的人,它可以具體表現為一個階級或一個家族。但是墨子卻和他們完全相反。墨子深刻地貫徹了“利他”思想,他為社會最底層人民發(fā)聲,說出的恰恰是超越自我利益的,最真誠、最淳樸的想望。政治哲學對于普羅大眾的功能性在哪里,或許這也是一個需要我們仔細思考的問題。
《中國哲學簡史》讀后感 10
“儒家者流蓋出于文士,墨家者流蓋出于武士,道家者流蓋出于隱者,名家者流蓋出于辯者,陰陽家者流蓋出于方士,法家者流蓋處于法術之士!瘪T友蘭先生在他的《中國哲學簡史》中如上對各家起源做出了解釋。在劉歆關于此的理論的基礎上,馮先生的總結歸納顯然更為詳實具體,清晰地記敘了中國古代官師轉換的變化趨勢。
中國的“哲學”不過是后人給古人智慧思想的一個統(tǒng)稱,這些靈光乍現間的談論構成了中國零散的哲學體系。中國哲學門類眾多的根本原因是思想的出發(fā)點不同,正如馮先生所述,掌握不同技能,有著不同人生選擇的官員們隨著封建王朝的沒落轉而開創(chuàng)私學,各家私學有著不同的談論目的'、內容發(fā)展,因此逐漸演化成不同門類的哲學思想。這些思想的內核存在原則性的差異,但又因為生長于同一個時代背景,故彼此之間又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這就造就了中國哲學各家之間的同一性和差異性。
在對中國哲學發(fā)展史的研究中,少不了在宏觀上進行中西方哲學體系的對比。造成這種差異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哲學起源初期中西方不同的社會環(huán)境。
西方哲學多起源于人與宇宙間的矛盾。對于西方哲學來說,哲學思想空前發(fā)展的前提是社會經濟的繁榮。譬如西方哲學的開端——古希臘哲學,它發(fā)展的鼎盛時期正是奴隸制城邦的興盛期,人民物質生活的富足提供了一個適于哲學思考的社會環(huán)境,神話和宗教開始不能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人們開始渴望對宇宙間操縱世界運行的超自然力量有更深的認識,渴望探索變化現象背后的不變。更深一步的認知使古希臘人開始將理性作為認識宇宙萬物、了解人與社會發(fā)展的出發(fā)點。這便是西方哲學的雛形。
而中國哲學多起源于生活中的矛盾。在大多數古代哲人們生活的時代,他們仍需要為了生存耗費一些精力。為了擺脫肉身的苦痛,人們?yōu)樽约航⒘艘黄裉以,這些對話和思考使人們在精神上得到徹底的解脫。于是,就連談天地萬物,談宇宙自然,也都建立在了為解決生活矛盾的基礎上。因此,中國哲學具有更加顯著的功能性。中國古人們從實際出發(fā),將人文主義作為認識世界的基礎出發(fā)點。綜上看來,還是思想出發(fā)點的不同形成了中西方哲學文化的差異。
中國哲學無疑是世界哲學史上獨樹一幟的一種獨特思想,正是這種獨特的社會背景和思想出發(fā)點造就了它的不同尋常。兩千年延續(xù)不斷的封建帝制使其間的哲學思想無可能有太多的波瀾,過早引入的政治的斗爭也使中國哲學更向政治哲學趨近,正是這多方面因素促成了熠熠生輝的中國哲學,給予后人無比天才的智慧。
《中國哲學簡史》讀后感 11
中國哲學與西方哲學不同所在的很大一點就是中國哲學中模糊的邏輯概念,中國哲學家們確實從未嘗試通過系統(tǒng)且完整的形式邏輯論述來闡明觀點。但公孫龍通過漢字構建起的邏輯思維模式足以稱得上是打開了中國哲學的邏輯大門,后期的墨家和道家才在此基礎上發(fā)展出了一套獨特的中國哲學邏輯體系。
公孫龍的思想理論多圍繞著“名實關系”而展開,在百家爭鳴的時代,出于論辯的需要,“名辯學”的地位陡然提升,以名家為中心的名辯思潮愈演愈烈。雖說當時大多數的思想家都認為公孫龍一類的“辯者”只不過是在單純地玩文字游戲,但不可否認的.是,這種無限趨近“純粹理性”的思想無疑將中國哲學帶入了新的世界。
公孫龍以“正名實”的思想為中心論題,在《名實論》中奠定了他的學說中邏輯思想體系的理論基礎,探究事物的同一性,確定事物的內涵和外延。接著,公孫龍在他“白馬非馬”“離堅白”等理論中進一步表現了邏輯思想的具體運用。公孫龍的思想理論對后世造成了極大影響,包括《易傳》對《易經》中八卦概念的詳細闡釋和規(guī)定,還有后來《墨子》和《荀子》中“明是非之分,審治亂之紀,明同異之處,察名實之理”的主旨,都體現了名家這種辯證邏輯的影響。
中國早期的哲學邏輯很大程度上是對“天道”和“人道”邏輯關系的探索。譬如說,道家通過追求人的自由存在圣神的心理境界中接觸“天道”,而儒家則渴望從社會倫理關系上找尋到“天道”。自名家以后,我們能發(fā)現,各家的思想觀念都被內在的邏輯所驅使,不同的思想突然被聯系在了一起,人們找到了一個理解百家思想的突破口,即不變的邏輯。
在哲學思想發(fā)展的相同時期,古希臘的哲學家們也開始將思想重心放在探討思維過程本身恒定不變的規(guī)律上,這種不變的規(guī)律即為邏輯。從柏拉圖的“理念論”到亞里士多德的“范疇論”,哲人們無一不渴望尋求到一種至真的理論,依靠它去解決萬事萬物所存在的一切問題。無論古今中外,人們對真理的追尋從未改變,而我們首先要明確,“真理”一定是建立在“邏輯”的基礎上的,只有掌握了某些思維規(guī)律和客觀規(guī)律,才能說得到了真理。
在對“天道”和“人道”的追求中,公孫龍確確實實為中國哲人的思維開辟了一塊凈土,他的思想對中國哲學理論的提出有著開創(chuàng)意義,同時,他的論辯技巧和邏輯推理方式也為后期中國哲學完善體系的建設奠定了深厚的基礎。邏輯的缺失是中國哲學向來被人所詬病的方面,這也給了我們一定的啟發(fā),為新哲學的發(fā)展指明了方向。
《中國哲學簡史》讀后感 12
作為道家第三階段的代表人物,莊子沿襲了楊朱逃避的處世方法和老子揭示宇宙事物變化規(guī)律的企圖,并由此衍生出自己對于“全生避害”的獨立思想。只不過他的“避”并不是像揚子一樣逃離人世、離群索居,而是創(chuàng)造出一套“取消自我”的理論。這種看似與天地自然融為一體的逃避,實質上不如稱為一種“降維攻擊”。
楊朱從百家爭鳴的時代中感受到了深深的社會矛盾,進而開始逃避社會,逃避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這奠定了道家思想的中心,而到了莊子這里,他很大程度地將這種逃避發(fā)揮成了追求“絕對自由”。起初,受老子的影響,莊子把自己的思想重心放在生存之道上,譬如《養(yǎng)生主》中的“善刀而藏”,告訴人收斂鋒芒;再入《達生》中“始乎故,長乎性,成乎命”,告訴人與物遷移的道理。但逐漸地,莊子發(fā)現再多的'“養(yǎng)生之道”也不能在亂世中完全地保護一個人的性命,這只能讓人獲得“相對自由”,而若想獲得他渴望的“絕對自由”,必須自己創(chuàng)造一個世界,這便是莊子的“降維攻擊”。
莊子實現“降維攻擊”的途徑是進行了“思想升維”,他以一個更高的觀點看待世間萬物,建立了“視下”的體系,將自己與自然融為一體,仿佛達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用今天的話說,此刻的莊子擁有了“上帝視角”。于是他才可以“齊物”,因為物我已然失去區(qū)別,天地一體;取消了自我,自然做到“無己、無功、無名”,于是他才可以達到“真逍遙”。
莊子的學說總是與現代自然科學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或許是因為它們都是通過追溯最古老和廣大的時間、空間,從而定位到人類文化,以人類的智能性價值為切入點,探討一個理想社會應有的樣子。說回莊子思想上的“降維攻擊”,他以這種傳奇的方式使自己逃避到了高于宇宙萬物的另一個空間中,也許這便是他的哲學思想充滿科學色彩的根本原因。
相比于陶淵明等“肉體隱者”,莊子這個“精神隱者”似乎隱退的更徹底。陶淵明只是成功躲避了官場的束縛而達到了“相對自由”,可莊子已然徹頭徹尾地滌凈了靈魂,達到了“絕對自由”。雖說二人都對自然抱有一種純潔至極的崇敬,但陶淵明崇敬的是自然帶給他的平淡穩(wěn)定,而莊子所愛的卻是參與到自然變化中去的樂趣。
在莊子對自由的追求中同時飽含著他對宇宙意識和個人意識的追求,這也是千百年來世世代代中國人未曾停止過的追求。幸而有莊子將它加入到中國哲學的議題范圍當中,并向我們提出了這個問題最徹底的解決方式,即實現“思想的升維”。
《中國哲學簡史》讀后感 13
中國哲學中非常常見的議題之一便是“命”。各家學派對“命”的闡述各有不同,甚至連對這個字眼的釋義都有很大區(qū)別。
孔子或許是最早對“命”的概念提出闡釋的人!白釉唬骸崾形宥居趯W,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感,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本褪窃谶@里,孔子首次提出了“知命”的概念。他認為,“命”是指人們所能控制的范圍以外的東西,而“知命”則是這在人已經做好自己能夠做的一切以后,平靜地、無可奈何地接受那些仍然要來到的、不可避免的東西。這是一種對“不可為”之事的妥協,結合孔子的其他思想,我們可以看出,孔子在他的時代中所提出的思想理論多強調結果而忽略過程。
而墨家對“命”的認識則大有不同。墨子認為“命”即是“前定的命運”,并認為不應提倡有關“命”說法,因為過于相信前定的命運會造成人們的懶惰,輕易把自己委于命運,這并不利于個人發(fā)展。不可否認,墨家此種說法主要是為了對抗儒家而提出的,且基于墨家學派有“天志”“明鬼”的思想存在,他們對于“命”的解釋似乎局限了一些。
到了孟子這里,“命”又被賦予了更深層的意味。孟子引入了“性”的概念來補充闡釋“命”,君子所不確認的`性,即自然本性,就被孟子歸為“命”。他呼吁人以“性”這一內在道德力量突破“命”,通往正確的價值導向。孟子認為,人不斷將內在的“性”充分發(fā)展,即會逐漸認識到自身所完成的“配義與道”其實就是對天命的延伸。在這前提下,人所努力進行的道德發(fā)展,就與“命”緊緊聯系在一起,在一種神圣的境界中轉化為了天命的意義。
在孟子的理論中熠熠生輝的是他強烈的生命關懷思想,這也可以從他的政治觀念中看出。他主張“施仁政”、“謹庠序之效”、“民貴君輕”都巧妙地將“王道”和“仁”結合在一起。孟子總是從人民的角度出發(fā),立足于使人民得到更好地生活條件,發(fā)展“愛人”的思想,進而達到“護生”的目的。究其根源,這種生命關懷也是關于“命”的闡釋和教誨。
孟子在維護人民生存權利,保障人民生命質量的基礎上,更進一步發(fā)展出人類對生命的感情。孟子試圖用“仁、義、禮、智”的道德原則提高人們精神境界的純良,從而引發(fā)人民對生命的尊重與關愛。從此開始,中國哲學的歷史上閃爍起了人性的光輝。在一代代偉大哲人的深思中,中國哲學不斷發(fā)展,不斷完善,才筑起了現今看來如此輝煌的哲學帝國。
《中國哲學簡史》讀后感 14
中國哲學起于“農”,祖先們在春種秋收的自然規(guī)律中覺醒,寒來暑往,日月盈虛,于是便有了“反者道之動”,進而完善出了“中庸之道”。這個理論貫徹了中華民族的價值觀念,于是我們格外重視此間原則,在繁盛時不忘謹慎常存,在黑暗時不忘靜候光明。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這句話出自老子《道德經》的第四十章,意思是說道的運動循環(huán)往復,道的作用微妙柔弱。此句基本上有兩個方面的含義:一個是物極必反,另一個是相反相成。
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各類事物的究極之境終歸都是返璞于自然。譬如書法,初學者起先臨摹名家,按照約定的章法規(guī)范去練習,而習到最后,待你忘了這些條框約束,于手中紙筆渾然一體,才真正做到了爐火純青。再譬如寫作也是一樣,好的文章絕非華美辭藻的堆砌,而是以簡潔清晰的`敘事,渾厚深邃的思想流傳于世。杜甫堪為詩圣,便是他那樸實而真摯的詩文,沒有任何金雕玉飾,卻是字字滴血字字含淚的真大義。
這便是中國人講究的“物極必反”,因此我們的中庸之道講究凡事總要差那么一點,“不及比太過好,不做比做得過多好”;因此我們才覺得“大成若缺,大盈若沖”,我們才會提出“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的道理。也正是因此,中國文化才更加強調謙遜和低調的美好品質。
中華民族有著有異于其他民族的堅韌,這也和中國哲學的發(fā)展密不可分。在天災人禍面前,我們堅信千百年前祖先的智慧教誨!跋喾聪喑伞北闶歉嬖V人們,你得先俯下去,為了更好地勃發(fā)。無論說天人合一,內圣外王,還是儒道互補,中國傳統(tǒng)文化究其主旨都離不開正反比較的敘述。智慧哲人們總能從兩個相對立的事物中找到關聯,不是非黑即白,而是相反相成,這才是中國哲學要義。
“物極必反,相反相成”,這在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可以用矛盾的觀點來解釋。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這就是物極必反。矛盾雙方相互依賴,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為前提,雙方共處于一個統(tǒng)一體中,這就是相反相成。相比于西方哲學用大量的定義去闡述這個道理,中國哲學家們用更簡練,更靈性的方式記錄了這個源于天地自然的哲學觀念,即“反者道之動”。在思考人于宇宙關系的過程中,很明顯,這種起源于直覺的暗示的確為中國哲學的發(fā)展提供了一條筆直而明確的捷徑。
《中國哲學簡史》讀后感 15
《中國哲學簡史》寫道:哲學是對人生的系統(tǒng)反思。
哲學家說到“宇宙”時,所指的是一切存在的整體,相當于中國哲學家惠施所說的“大一”,給它一個定義,乃是:“至大無外。”任何人,任何事物,都在宇宙之中。當一個人對宇宙進行思索時,他就是在反思。
古希臘雅典哲學家蘇格拉底說過一句很有名的話:認識你自己。這句話被稱為“哲學的源頭”,因為想要認識自身并不容易,而想要認識自己,我們就要不斷地對人生進行反思,并且把自己的思想系統(tǒng)的表述出來。
其實,有關人生的學說、宇宙的學說以及知識的學說,都在這樣的思考中產生。
有的哲學家認為,在思考前,必須先對思索進行思索。我認為,這個樣子就會陷入了一個惡性循環(huán),只有一個一個問題思考,解決,才能繼續(xù)思考。在《中國哲學簡史》中寫道:其實,我們用來思考的.器官只有一個,如果我們懷疑自己對人生和宇宙思考的能力,我們也同樣有理由懷疑自己對思索進行思索的能力。
人無論是自己思索或是與別人談論,都是在人生之中。我們對宇宙進行思索或與人談論它,都是在其中進行反思。
禪師像尋常人那樣生活,做尋常人做事情,經過從迷到悟的過程,他已把肉體的性情放下,而進入禪定的境界。而在此之后,他還要離開禪定的境界,重返世俗人間。這就是修身養(yǎng)性,禪師其實也是煩人,只不過他們的境界已經不是尋常人可比的,因為他現在的所作所為雖然和別人一樣,但他對任何事物都沒有滯著。
新的儒家強調修養(yǎng)須下功夫。雖說人的最終目標是無所用心,但為達到無所用心,還是要用很大氣力的。
內圣外王,是一個人想成為的最高境界。對自身修身養(yǎng)性,在外可以獨當一面,冷靜且完美的處理事務,而這種地步,也就是圣人了。一位圣人,就要有包容天下的胸懷,而一個人只為一己私利,不顧他人,就是小人。這就是圣人與小人的差距。
做人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就像腌蘿卜,要一點一點的入味,讀書也一樣,慢慢品味,理解深層含義。
人性本善?本惡?
《中國哲學簡史》讀后感 16
古人說,“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钡覄偪吹健吨袊軐W簡史》這本書時卻沒有什么感情。書的封面是米白色,上面有金色的“馮友蘭作品精選”七字,很普通,給人的第一感覺是寧靜,平淡。書在手里沒有什么感覺,就匆匆放進抽屜,直到閱讀課時才拿出來,當時記得還是現場拆封面。
讀這本書的最初感覺是無聊,可以用“好看的想讓人睡覺”來形容。書里面有一些是引用古文,沒有給你注釋,讓你自己思考,第一次看著差點睡著了,并沒有沉浸在書中的海洋里。就像生物老師說的:“書中的每一個字都認識,都拼在一起你便不知!闭軐W也是這道理,因為從來沒有讀過這本書,感覺很陌生。
漸漸地,我進入書的境界中,慢慢的融入在書中,書中有許多的精華,你唯有“啃讀”才會知道其中的意蘊。讀完書才明白“啃讀”與“悅讀”不同,讀過這本書與沒讀過這本書是不一樣的——里面有“哲學”的知識,可以豐富思維,增長見識,讓人更加智慧。書中有很多歷史知識等,讀起來也別有一般滋味。哲學就像物理一樣,在生活中處處可見,都以不同形式與時代、社會、政治、人生聯系在一起。
書中的許多觀點令我佩服,就像書中所說的:“哲學不僅是知識,更重要的是,它是生命的體驗!彼嬖V我們需要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用新的眼光來認識哲學。在宇宙間,萬事萬物存在都有它的理由,我們應順應自然,明白宇宙的每一事物存在的.緣由。
要說不喜歡這本書那是不可能的,議論中夾著少許的描寫,內容顯得并不太枯燥。但因為書中還有許多古文,看不懂,愛恨有加。書中講述了許多哲學,儒家、道家、法家……不止國內的,還有國外的,甚至貫穿整個世界。真是太奇妙了!
哲學是什么?一切源泉來自哲學,這本書有太多太多值得我們談論的東西。例如:“人沒有私欲,他的內心像一面明鏡。”這句話警醒我們:把自己的內心磨礪得像明鏡一般,時刻提醒自己不犯錯誤,明白自己所做的一切,不被心中的貪婪所迷惑。
書中精華太多,多得我們都不知從何處說起;哲學的應用范圍太廣,大到國家大事,小到生活瑣事,簡直無所不包,是天地間最大的學問,值得我們一生去追尋!
《中國哲學簡史》讀后感 17
孟子曰:“揚子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边@句話是孟子對楊朱的評價,也側面體現了楊朱的基本思想之一:“輕物重生”。那么,我們是否要做到輕物重生呢?
在回答問題之前,我想我們得討論一下“物”與“生”。“物”即為物質。我們日常生活中到處都是物質的影子,如:金錢、名利、地位、珍貴的物品等,他們都是物質。物質在我們生活中的地位無疑是巨大的:我們的衣食住行,我們能否得到別人的尊重,我們能否行駛更大的權力,能否滿足自己的虛榮心等這些都與物質息息相關。假設說,物質消失了,那么我們的生活可能會寸步難行。于是,“物”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接下來就是“生”。“生”很好理解,那就是我們的生命。生命的'重要性大家都明白——沒了生命,就什么也沒有了。就仿佛是失去水源的魚,失掉了一切,自然也包括“物”。
由此可見,“生”的確比“物”更重要。那么楊朱的“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是從何而來了。只是,我對此仍有點異議。我認為,還有比“生”更重要的東西,那就是“義”。
《魚我所欲也》中,孟子曰:“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顧患有所不辟也”,生命是我想要的,但我還有比生命更貴重的東西,所以有些災禍我不躲避。這里孟子所說的比生更貴重的東西,就是指“義”!傲x”的解釋繁雜多樣,每個人的心中都不盡相同,但肯定會有相同的一點——不違背自己的道德底線!假使讓一位有“義”的人去為了生命而做一些卑微茍且,違背他們內心的事,那么他們一定會覺得生不如死。故此,在這種情形中,“義”更重于生。
每一個人對于自己國家的熱愛,都應該是心中的道德底線。國家的恥辱,滅亡,使得屈原縱身投入汨羅江,這也是屈原“義”的體現。所以,我對于楊朱的“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并不認同。
當“生”與“物”出現了碰撞時,“生”比“物”更加貴重,那些因錢財的短暫失去,偏激之下自殺了斷的人,死的并不值得;而當“生”與“義”擦出了火花,那么“義”要更領先于“生”,那些因更好的物質生活而背叛了自己的靈魂的人,也不值得!
我們應該做到“輕物重生”,但更應該做到“輕生重義”!這就是我的觀點。
《中國哲學簡史》讀后感 18
“你是誰?”“你從哪里來?”“你要到哪里去?”過去聽人說這是哲學里的三大問題。然后還看過的是唯心主義,唯物主義的一些理論。而在看這本書之后,我才知道哲學的意義遠不止如此。哲學是個說太深奧不懂得也能理解皮毛,說簡單卻絕對不簡單的東西。我覺得它更像是你思想的過程中的各種深究,特別特別深刻的那種,深刻到我們這些人懶得去思考,只能留給專門思考這些的人去思考了。
這是一本深入淺出,包含知識眾多的哲學讀物。涉及古今中外、文化、思想、宗教、精神等多個方面。從古代的各種學說到西方哲學的影響,無一不說,內容雖然多,看起來卻一點都不覺講得籠統(tǒng)。
眾多說法中總是會有許些相駁的,可是誰說的都有道理。就像孟子和荀子的說法,人性本善也好人性本惡也罷,只要我們在需要的時候懂得哪些是應該做到的,哪些是不應該去做的就好了。在這個基礎之上,你才可以努力從自然境界、功利境界,向道德境界與天地境界進發(fā)。
這本書我原本就陸陸續(xù)續(xù),反反復復看了很長時間,擱置了好多一段時間,昨日突然拿起來,把后面的一部分草草的看完。雖然每一章講的是一種學說的哲學看法與理解,可章章之間是息息相關的。所以我只能承認我沒怎么用心去看,之前看過的那些,也沒記得多少。
再者我對于文言文太不感冒,大多找白話文看。好在這本書里白話文很多,文言文也有不少令我理解的。就像看詩詞一樣,小時候學習的時候覺得特別費力,現在再看,有的默默一想便知道就是這個意思,想記住也不是那么難了。其實終歸是那會沒成長,不理解不懂的原因。于這本書里的一些道理,也是這樣,該懂的`懂了,不懂的還是不懂,也有一些東西自己是知道的,卻還是做不到。修行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啊。修到了就得道了。
故,這樣的一本書是適合看很多遍的。要慢慢的反復的去讀,去思考,才能明白更深處的東西。
“人必須先說很多話,然后保持靜默。”這是書里的最后一句話,我理解為,人生在世,必須要去尋找一些答案,必要的不必要的,我們會在逐漸的知曉中成長,獲得一些感悟,讓自己的內心變得更加豐富,更加強大。要經過了這些沉淀的過程,心才算是真正的安靜平和起來了。
《中國哲學簡史》讀后感 19
看《中國哲學簡史》看的非常吃力,不要說能讀到什么,有什么領悟,能把這本書大致瀏覽一下翻一遍,都是件痛苦的事情?催@書最大的感覺就是,在這書之前,應該對百家各自的書籍有過涉獵,不然只是看對百家的歸納總結和評論,會讓人措手不及,眼睛和心靈都飽受折磨。
在讀這本書的時候,對儒家和道家稍微熟悉一點,是當年高考奠定的基礎,為了高考,對《論語》、《孟子》、《莊子》的內容都有較為認真的學習,所以讀這些的時候,感覺像遇到老熟人,至少知道其中大意和主旨?戳吮緯,發(fā)現自己以前的理解更加片面一些,沒有將儒家作為一個體系去理解那些內容,更多的只是從字面意思去了解儒家思想。一個是從面到點的分析,一個是從點到面的探索,兩個不同的境界,所探究出來的深意當然不可相比。比如“唯女子與小人難養(yǎng)也”,以前理解的小人,會跟現今社會上通俗理解的小人混為一談,雖然知道這兩個小人肯定不是一個意思,但我猜想現在通俗理解的小人,應該很大緣由是從這引申過去的。讀完這本書我更加理解了這小人的含義已經此話的緣由。在儒家體系,遵循的是三綱五常(三綱: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五常:仁、義、禮、智、信。)的倫理關系,而各階級有有不同等級的,按照士、農、工、商各自排序。而小人是平民老百姓,是不在這序列以內的,他們沒有獲得教育的資源,不知道深明大義為何物,唯利益而趨,女子也是如此。所以孔子說,不要跟女子和小人講道理,是講不通的。
喜歡馮老對哲學的態(tài)度。一直以來都覺得高深莫測,哲學是可以給人新的'知識的。但馮老說,哲學不是增加積極的知識,而是在于提高心靈的境界,獲得高于道德的價值。這樣,我感覺我對哲學可以更加大膽一些,應該不會將其束之高閣。
看完這本書,感覺更多的是對中國各種文化的一種解析、概括,而這些影響著每一位中國人的所思所想、處世哲學,有人認可儒家克己復禮,有人喜歡道家灑脫隨心,有人喜歡名家善于辯論,也有人崇拜心學內圣外王。不同的思想會造就不同的人生,哪個信仰的多些,人生哲學就會往那個方向多靠一些。
《中國哲學簡史》讀后感 20
馮友蘭先生系上世紀中國知名的哲學家。初讀馮先生的《中國哲學簡史》是四年前吧,因內容與先前所讀的哲學迥異,再加之有大量生澀的古文,所以就放下了。在讀《南渡北歸》時,方知馮先生1924年始清華大學哲學教授,后到西南聯合大學任教,新中國后馮在清華大學任教,涉及諸多相關內容。近段重讀《南》書時,尾部出現一段梁漱溟先生評價馮先生的話,讓我十分警覺。稱馮友蘭曾經諂媚過江青,馮的品行是墨家,實踐的是功利主義。將我對馮先生博大的哲學、國學知識和文人獨具品格的崇拜,從高空跌落谷底。先不說馮先生在那個特殊年代,放棄了文人獨立自由的品格,諂媚江青,出于什么目的,馮先生在上世紀中國哲學界當屬大咖級的地位,這是不爭的事實。他的哲學思想一定有可讀性,就再次捧起了這本《中國哲學簡史》。為了便于印證或糾偏,同時在讀希金斯的《世界哲學簡史》。
西方人說中國古時有哲學思想,但沒有哲學家。那么,古時希臘知名的哲學家有柏拉圖及其師傅蘇格拉底和學生亞里斯多得三人。馮友蘭先生從希臘和中國在地球所處的位置進行了分析。他說:希臘是海洋性國家而中國是大陸性國家。海洋性國家崇尚貿易,追求利潤。隨利而逐的個性蕩漾著平等和自由。而大陸性國家的中國,以農為本視商為末,重本抑末鄙視商業(yè)。那么,我可不可以這樣認為,由于土地固定的羈絆,形成以家庭為單元,世代家族相伴誕生的.是森嚴的長幼尊卑等級觀念。當時,耕種土地是非常依靠經驗相傳,看天的營生。而哲學思辨恰巧是無需經驗積累的心智活動。遵循傳統(tǒng),恪守春生夏長秋收冬儲的四季交替,由此自然會出現“君臣、父子、夫妻”和“仁、義、禮、智、信”的“三綱五!。無論儒家的孔子還是道家的老子為了揚名立業(yè),只能順應國家和民生大的環(huán)境,研究相適應的哲學思想。
儒家順應的是“治國”和“平天下”,道家順應的是“修身”和“齊家”。至此,中國古時哲學思想多了低頭研思具體的人間實事,少了仰望星空思考上帝和來生輪回無形無影形而上的層面。這種農業(yè)民族的特性,也許就是有哲學思想沒有哲學家的重要成因。這一結論可能有些牽強,但這個成因于我十分重要,先前一直困擾著我,或許是讀這兩本書的收獲之一。
《中國哲學簡史》讀后感 21
夜深人靜,卻沒有睡意,我又翻開了床頭那本馮友蘭先生的《中國哲學簡史》。我與這本書初次相見于大學的圖書館,后來又在陜西渭南的書店購買了1996年的新版本。白色的封面,給人一種平淡、寧靜的感覺。
《中國哲學簡史》是中國著名哲學家馮友蘭的傳世名作。這本書通過講述中國哲學的'發(fā)展歷程,展示了中國哲學的主要思想和觀點。作者在書中深入淺出地分析了中國哲學的主要特點,包括注重道德倫理、強調個人修養(yǎng)、強調社會和諧等方面。
書中說,哲學的功能不是為了增進正面的知識,而是為了提高人的心靈,超越現實世界,體驗高于道德的價值。面對壓力與日俱增、經濟急速發(fā)展的現代社會,面對期望與現實的強烈沖擊,我們很多人無法在疲憊與焦躁中尋找到內心的安寧。書中說:“教的作用,就是使人把事實上已經不同程度上在做的事做完全……一個人若是把他所明白的完全做到了,他就是圣人!边@一個看上去似乎不高的要求正凝聚了千百年來君子修身的理想。該做的事完全做到了,即使是最平凡的事,做“完全”了便是至善,我們的心中就不會再有遺憾。我想,到了那時,我們的教學中也就不會有“好學生”與“差學生”的標簽了。
《中國哲學簡史》從春秋開始直至民國,縱論哲學數千年,但其主體毫無疑問是春秋戰(zhàn)國。春秋戰(zhàn)國,這個偉大的時代,哲人先驅們,在艱苦生活中把深邃的目光投向浩瀚的星空,對人生、對社會進行系統(tǒng)反思,形成了光耀千載的思想。
“人必須先說很多話,然后保持靜默!边@是書里的最后一句話。人生在世,必須要去尋找一些答案,必要的、不必要的,我們會在逐漸知曉中成長,獲得一些感悟,讓自己的內心變得更加豐富、強大。要經歷這些沉淀的過程,心才算是真正地安靜平和起來。
【《中國哲學簡史》讀后感】相關文章:
《中國哲學簡史》簡介06-08
《中國哲學簡史》讀書筆記02-20
《中國哲學簡史》讀后感03-25
中國哲學簡史讀后感04-06
中國哲學簡史讀后感08-22
讀《中國哲學簡史》有感05-06
中國哲學簡史讀書心得05-29
中國哲學簡史讀后感優(yōu)秀11-07
《中國哲學簡史》讀后感6篇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