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慘世界》讀后感【精】
讀完一本經(jīng)典名著后,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后感呢?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悲慘世界》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
《悲慘世界》讀后感1
雨果這部名著的題目就讓人感覺沉重,悲慘世界,就像我們的人生,歡樂的事情總是那么少,而憂愁的事情又是那么多。人生不如意事,常十有八九。生存本身,到底是一件讓人快樂的事,還是一件無比沉重的事呢。
這部由人民文學出版社1984年3月出版的《悲慘世界》共五部,每一部都有一個名稱,最后一部的名稱便是《冉阿讓》。雖然這部書塑造了許許多多來自社會各階層的人物形象,比如芳汀、珂賽特、馬呂斯、德納第夫婦等等,但最打動我的人,還是冉阿讓。
他曾經(jīng)是一個苦役犯,他從監(jiān)獄里逃了出來,一生背負著罪的包袱,但他有著善良的心,一顆比任何人都善良的心。他熱心地幫助別人,他關心被生活所迫已經(jīng)淪為暗娼的芳汀,他前去解救被德納第夫婦任意欺凌的小珂賽特,他甚至放走了一直想要抓他的沙威。
可是,當他撫養(yǎng)長大的珂賽特嫁給了馬呂斯后,他卻感覺自己仍然是一個有罪的人,無法和珂賽特生活在一起,因為這樣,他的良心會感到不安。于是,他讓珂賽特不再稱呼他父親,自己離開了珂賽特一家。
得知真相的珂賽特和馬呂斯迅速找到了冉阿讓,而此時冉阿讓已經(jīng)快要死去了,這位內心強大的人,在生命的最后說出的是這樣充滿溫情的句子,因為他看到了珂賽特,他唯一的親人,他對珂賽特說:
“……珂賽特,你還記得在孟費眉,在樹林里,你多么害怕,你還記得當時我提起水桶把嗎?那是第一次我接觸到你可憐的小手,它是冰涼的!啊!當時你的手凍得通紅,小姐,現(xiàn)在你的手是雪白的了。還有你的大娃娃!你記得嗎?你叫她卡特琳。你后悔沒有把她帶進修女院!有時你真令我發(fā)笑,我可愛的天使!下雨的時候,你把草莖放在水溝里看著它們漂去。有一天,我買了一個柳條拍子和一個黃藍綠三色的羽毛球給你。你忘了這些事了。你小時候多調皮!你玩著。你把櫻桃放在耳朵里。這些都是過去的事了。我和我的孩子經(jīng)過的森林,我們一起在下面散步的樹木,我們一起藏身的修女院,種種游戲,童年時代歡暢的嬉笑,都已經(jīng)消失了。……”
他一生不曾娶妻,不曾生子,然而,在他生命的最后,卻有著珂賽特相伴,從這個角度看,他又是幸福的。
在冉阿讓的墓碑上,寫下了這樣的幾句話:
“他安息了。盡管命運多舛,
他仍偷生。失去了他的天使他就喪生;
事情是自然而然地發(fā)生,
就如同夜幕降臨,白日西沉。”
《悲慘世界》讀后感2
當看見最后的冉阿讓,陪伴著那蕩滌靈魂的銀燭臺,寧靜而安詳?shù)亻]上了雙眼,我終于止不住淚流滿面。
這本書充斥著善良與邪惡,虛偽與真誠,堅守與迷失。矛盾面淋漓盡致的展現(xiàn)總是令我們不禁心痛,我們的世界似乎還盈滿單純與信任,不能體會人情冷漠下冉阿讓的絕望。出獄后的冉阿讓,背負著囚犯的身份,承受著世人的排擠,又開始了顛沛流離的生活。人們帶著防備、恐懼的目光破碎了他微乎其微的希望,在他再次彷徨、再次墮落之際幸運地遇上了這位善良的教父,給予了他生的希望和人的尊嚴?扇桨⒆屧僖淮蔚膼盒哉孤锻的昧私谈傅膬蓚銀燭臺,被警察緝拿帶回教父的收養(yǎng)所時,卻獲得教父真誠的包容,他不僅不計較冉阿讓偷拿了銀燭臺,反而將那一對銀燭臺送給他,并叮囑到:“答應我,一定要把這些錢用到好的地方,讓自己過得好一些!边@一刻。冉阿讓終于幡然醒悟,體會到了愛與寬容的力量。
愛與寬容便是小說所要表達的主題,世態(tài)再炎涼,也會有善的棲身所。即使世界充滿了矛盾對立,但是只要我們堅守自己、堅守本心,擁有愛與寬容的力量,善良終會將邪惡打敗,虛偽終將幻滅,真誠的心將會永恒;蛟S,當你為自由,為幸福堅持戰(zhàn)斗的同時,可能滄海桑田、容顏易逝,甚至犧牲了自己,就像冉阿讓,就像許許多多堅守愛的人們,即使他們失去了許多,但他們的力量會一直庇佑那些懵懂的孩子們勇敢成長。
冉阿讓的內心被圣潔的愛洗禮,他學會了愛人,學會了忘記仇恨,淡化苦楚,他的內心得到了救贖,不再流浪。他去了一個遙遠的地方,改名換姓,重新做人,大濟蒼生。他救濟走投無路的芳汀,立誓照顧她的遺孤珂賽特,又救珂賽特于德納第夫婦的魔掌之下,然后撫養(yǎng)她成人。為了使一些陌生的人不再受到傷害。他不惜一次又一次地鋌而走險,不惜暴露自己曾是苦役犯的身份,因而被當時黑暗社會的忠實守衛(wèi)者冷酷的沙威盯上。為了珂賽特的幸福,他放棄了現(xiàn)時的安逸,有過上了東躲西藏的痛苦生活,最終珂賽特也得到了自己的幸福。
真正令我痛心的是,冉阿讓為那么多無親無故的人們付出著,卻一次次受到排擠、不理解。人非圣賢,孰能無過?我們需要學會原諒,學會接受。他們也是人,比起那些虛偽貪婪卻茍且偷生的人們,或許他們更能體現(xiàn)真正的人性。
我的內心一直有一個聲音在吶喊,為什么不能寬容他,寬容這個一直寬容別人的人,因為無知所以恐懼,因為懂得所以慈悲。人生在世,慈悲為懷,多一些理解,多一份寬容,我們的內心才能被真正的洗滌。
《悲慘世界》讀后感3
巴黎的夜,雨果輕輕寫下一個故事;長沙的雨,我再一次讀起這個故事。它是強烈的,深刻的,沉默的。像無夢的睡眠,像無雨的夏日,像無雪的冬天。
冉阿讓是少有的,讓我這樣淚點極高的人感動了的人物。我想借一句泰戈爾的話送給他,如果他能收到的話——“我想我將為你憂傷,還將用金色的詩歌鑄成你的形象,供養(yǎng)在我心里!
冉阿讓,你寂寞么?在那暗無天日的地方呆了十九年,在無人知曉的情形下過了十九年,在冷清靜寂的房間里老去,你一定是寂寞的吧。那么長那么苦那么累的生活沒有磨滅掉你的希望,你卻在后來的富足幸福的勝利里那樣快的老去。打倒你的,是寂寞吧。是親人不理解的寂寞,是沒有了對手的寂寞,是深深藏匿在心底里的寂寞,是歷盡滄桑無所求的寂寞——真正催人老的不是無情的歲月,而是吞噬人靈魂的寂寞。你有這樣多的值得任何偉大的人歌頌的善良與胸懷,但是我只想說,我心疼你的寂寞。與世界不同的人,必定是孤獨的,因為高尚而孤獨,因為孤獨而更加高尚。
作為冉阿讓的故事背景,雨果用精細的筆觸描繪了一個龐大的復雜的黑暗的社會,并借卞福汝主教之口將腐朽的一面嘲笑的淋漓盡致。他說,“人的智慧確實了不得,講虛榮連墳墓也不放過!薄吧系郯芽諝饬艚o人,法律卻讓人出錢買空氣。我不想指責法律,但我要頌揚上帝!薄霸诰竦难劬磥,人心比任何地方都更眩目,也更黑暗:精神的眼睛所注視著的任何東西,也沒有人心這樣可怕,這樣復雜,這樣神秘,這樣無邊無際!比桨⒆尞吷欧畹囊彩侵鹘痰囊痪湓挘骸澳x開那個痛苦的地方,如果對人懷著仇恨和激憤的念頭,那么您是值得可憐的;如果懷著慈善,溫良而和平的念頭,那么您就勝過我們任何人!
我敬仰冉阿讓,敬仰卞福汝主教,更敬仰雨果—這樣一位文學巨匠,是他讓我知道,人,或許被誤解被欺侮被追捧被追殺,或許犯過錯傷過人,或許背著洗不掉的污點,但是有一樣東西是不滅的,那就是靈魂。
主教救贖了冉阿讓的靈魂,冉阿讓救贖了呂馬斯的靈魂,雨果救贖了這個世界的很多靈魂。而他的靈魂,也必將在天堂以慈愛仁厚的目光注視著或善或惡或丑的人們,他的善良正直的心,也必將安靜的放著濯凈心靈的光芒,經(jīng)世不息。
《悲慘世界》讀后感4
“夜,沒有星光,一片漆黑,在黑暗中,可能有一個站著的天使展開翅膀,在等待著這個靈魂。”
我合上了這本書。
最近,我一直在讀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的著名小說《悲慘世界》。這本書描寫的是冉·阿讓的一生,從他出獄到又陷入困境,直到好心的卞福汝教主好心收留他,然后在主教的感化之下洗心革面……十年后,他靠自己的努力當上市長,并救助了許多窮人。但是,就連他的好意也常常會被人們誤解……然而,在法國大革命的戰(zhàn)場上,有人又看見了他的身影,他英勇無畏,冒著槍林彈雨去幫助人們……
多么悲慘的人生!冉·阿讓當初進監(jiān)獄只是用拳頭砸碎了一塊玻璃,拿走了一塊面包!只是這樣,他就在監(jiān)獄里度過了19年!冉·阿讓出獄后,洗心革面,想為社會做出貢獻,但是沒有一個人能理解他,冉·阿讓的苦難遭遇是千千萬萬勞動者悲慘生活的縮影!
世界上有千千萬萬 被資本家殘酷的奴役勞動人們,文中寫道“是呀,什么樣的苦都吃過,囚犯穿的紅衣服,腳上拖鐵球,睡覺只有一塊木板,,受熱,受冷,做苦工,挨棍子!病在床上也得拖著鏈子。還不如一條狗快樂呢!”從這句話中,可以看出什么?可以看出,當時的社會是多么的糟糕!對待些犯人,用的方法是折磨,讓他們連狗都不如,他們還是人!為什么要用那么殘忍的方式來對待他們?
這個社會上,還有什么公平的事?人人平等,不管是窮人還是貴族,他們都是人,只是物質上的東西讓他們有了區(qū)別。然而,在法國大革命前,社會還停留在不平等社會,法國大革命之后,社會有明顯的改善。
雖然我們現(xiàn)在提倡造就人人平等的社會,但是現(xiàn)在的社會真的是那樣嗎?我們這一代的人還是相當自私自利!面對他人的求助,我們不但不伸出援手,還躲避;騎車撞傷他人不但不背負責任,卻逃之夭夭……這些是多么丑惡的行為!這是我們這一代人和整個社會都應當反省的!
只要人人都獻出一份愛,整個社會將會變得更美好,我希望社會上不要出現(xiàn)像唐納第夫婦一樣陰險狡猾、貪婪卑鄙的人,如果我們把自己的愛奉獻給每一個像冉阿讓一樣需要愛的人,那么,我們的世界就會處處充滿愛。
《悲慘世界》讀后感5
服刑19年的重刑犯,為什么能在一瞬間洗凈了他罪惡的靈魂?當他的死對頭面臨死刑的危險時,他為什么會寬厚地救了他一命?為了一個可憐的小女孩,他是如何逃過警方的重重追緝,代她找到終身的幸福的?一切的疑問正是《悲慘世界》為你留下的謎題。生存在“善與惡”的永恒主題中,《悲慘世界》以其獨特的魅力贏得了一代又一代人們的喜愛,成為世界文學殿堂中一道絢麗多彩的風景。 在這部作品中,作者將同情的眼光投向在社會底層苦苦求生的人們,對資本主義社會的黑暗進行了有力的揭露和批判。
雨果以他細膩的文筆,淋漓盡致地描繪了處于水深火熱的人們地獄般的生活。 雖然他們的命運是悲慘的,但是他們的心靈是高尚的,他們心里都有一個強有力的信念——愛。有了這種愛,一切都變得美好;有了這種愛就能抵抗痛苦,消滅痛苦。米里哀主教就是一位博愛的化身,他的寬容、仁慈,使冉阿讓重新燃起對生活的希望,一心向善。那位冉阿讓救過的老人不也是充滿著愛嗎?他知恩圖報,當冉阿讓身處絕境時,幫助他度過了危險。這正是作者想告訴我們的: “只有愛,才能消滅世界上一切的不幸。”
在現(xiàn)實生活中,愛也是到處可見的。博大的母愛,慈祥的父愛,同學們之間的友愛……曾經(jīng)有一則小故事令我深深震撼。
故事發(fā)生在越美戰(zhàn)爭時期。一位美國記者正得意洋洋地欣賞他所拍攝的照片,猛然間,他發(fā)現(xiàn)有一個女人倒地的姿勢不同于大多數(shù)人順著腳步的慣性往前栽倒的,而是往下蹲。這位記者在驚訝之余仔細端詳辨別后,發(fā)現(xiàn)她懷里抱著一個幼小的嬰兒;如果她往前撲倒,就會壓傷嬰兒;往下蹲則不但壓不著孩子,而且還能以自己的血肉之軀作為遮擋身后飛彈的屏障。這位母親在中彈倒地的一瞬,竟能超越物理的慣性,收住狂奔的腳步,做出保護孩子的最佳姿勢——這是多么悲壯的母愛啊!當她的孩子遭受肉體或靈魂的滅頂之災時,她卻可以義無反顧地獻出自己的生命。
我歌唱母愛,歌唱這無與倫比的至愛! 愛或是一句親切的問候,或是嚴厲的責罵,或是人們之間的互幫互助,愛或許還是一個微小的動作……
冉阿讓死了,他安詳?shù)亻]上了他的雙眼,然而在他身后,卻留下了一曲曲用愛編織的篇章,久久流傳……
《悲慘世界》讀后感6
這就是《悲慘世界》的結尾,冉阿讓和這個悲慘而又黑暗的世界告別了。但是,本性并不壞的冉阿讓卻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中。
我手捧著維克多·雨果的代表作津津有味地看著:失業(yè)工人冉阿讓因為生活貧因,偷了一塊面包,被抓住監(jiān)獄,他因多次逃獄,延長刑期。出獄后,冉阿讓受教主的感化立志從善,他對許許多多的人做出了無數(shù)的貢獻,對自己幫助過的人毫無所求,對犯了錯誤的人寬宏大量。終于他當上了事長。然而,歷盡種種曲折又被抓進監(jiān)獄……
當我讀到這里時,我讀不下去了,我的淚水奪眶而出,我深深地被感動了。這時我想起了一句話:“人非圣賢,孰能無過!泵總人都會犯錯誤,冉阿讓也不例外,為什么,人們就不能像米里哀教主一樣有一顆寬容的心,原諒他的過去呢?每個人都會犯錯誤,犯錯誤是人生必經(jīng)之路,我們不應該將目光局限于犯錯誤的人身上,應該把目光放遠一點,把心放寬一點。
這時,我不禁聯(lián)想到自己。
記得那次去小姨家,我看到了小姨家的電視機上擺放著兩只閃著銀光的水晶天鵝擺設,覺得非常有趣,便伸手從電視機上取下來。“嘭……”水晶擺設竟然讓我打碎了,當時因為沒人在家,我以為這樣就可以瞞天過海了,可是,這件事卻被媽媽知道了,他拉著我,非要我和小姨道歉,媽媽把我拉到小姨跟前,要讓我把事情的經(jīng)過一五一十告訴小姨:“我…我…,小姨,對不起!”我低著頭,不敢望小姨!霸趺蠢玻俊毙∫堂嗣业念^問,這時,我已經(jīng)落淚了,眼淚不由地流下來。小姨知道了這件事后,并沒有罵我,還表揚了我勇于承認錯誤是個好孩子……我又再次落淚了,我被小姨的那顆寬容的心所感動了。
感動是什么?感動是心靈深處涌起并波動全身每一條神經(jīng)的震顫,是心弦在真善美的彈撥下奏出的美妙音樂,是平靜的情感之湖投進一粒石子泛起的陣陣漣漪,是心與心的感應,是絢麗多彩的人性之光。我不正是被冉阿讓,米里哀教主、小姨這些人物所感動嗎?
于是要學會感動。
學會感動,讓世人有一顆寬容的心。
學會感動,讓世人不再冷漠。
學會感動,讓世上充滿光明,溫暖……
《悲慘世界》讀后感7
這個世上,凡是偉大的人都有一個高尚的靈魂。而冉阿讓,正是這樣一個偉大的人。
有一位老人被壓在車下,整個車子的重量都壓在他的胸口上,此時除非誰去把車子從下面撐起來,否則無法把他救出來。誰有那么大的力量呢?人們都知道只有一個正在被通緝的苦役犯——冉阿讓,才有那么大的力量。當時身為“馬德蘭市長”的冉阿讓正在旁邊,可他要是去救的話,等于承認自己就是冉阿讓?梢遣痪然蚴窃侏q豫幾分鐘的話,那位老人就會死去。就在這千鈞一發(fā)的時刻,他還是冒著可能被認出來的危險救下了老人。
又有一位老人,他被別人冤枉頂替冉阿讓被捕。當身為“馬德蘭市長”的冉阿讓知道后再一次猶豫了。因為他知道真正的冉阿讓就是他自己!但如果他不承認的話,沒有第二個人會知道。況且他還是一個了不起的“市長”。而那位老人只不過是個年過半百、毫無用處的人而已。可就在宣布那位老人有罪的時候,他竟公然承認自己就是冉阿讓!為此他放棄了一切已得到的地位與榮華,以再一次進那已經(jīng)呆了19年的牢房為代價,救下了那位又是毫無血緣關系的人!
看到這里,我被深深地震撼了。與當時黑暗、丑惡的社會現(xiàn)象相對應的,竟是一顆如此善良、無私的心;以及那么高尚的道德品質。為了使一些陌生人不受到傷害,他竟然一次次地挺而走險,甚至甘愿付出自己的生命。要知道這是要付出多么巨大的勇氣和力量啊!這一切都向我們展示了一個靈魂的高尚!
作者想告訴我們的是:做一個真正的自己,任何刻意的偽裝都將被識破,虛偽在事實面前只有被革滅。另一種是無論在什么情況下都能永保光明、善良、寬容的擁有高尚情操的人。洗新革面后的冉阿讓變得寬大、善良。正是那個慈悲為懷的心感化了冷酷、固執(zhí),曾一味追捕他的警長沙威。
是的,愛或是一句親切的問候,或是嚴厲的責罵,或是人們之間的互幫互助,愛或許還是一個微小的動作……
冉阿讓死了,他安詳?shù)拈]上了他的雙眼。然而,在他的身后卻留下了一曲曲用愛編織的篇章,久久流傳……
《悲慘世界》讀后感8
《悲慘世界》,顧名思義寫的就是一個十分悲慘的世界。這世界之所以悲慘,是因為人的心里充滿著恨。
故事主人公冉阿讓因為一次偷竊而開始了他長達19年的苦役生活。當他想著要改過的時候,人們卻歧視排斥他,讓他感受不到一絲的溫暖。甚至當一位好心人告訴他冬天不要睡在室外的長凳上時,他冷漠地回答:“我在監(jiān)獄冷冰冰的地板睡了19年,現(xiàn)在睡這里有什么區(qū)別呢?”冉阿讓的回答無疑讓人感到更加寒冷。是啊,這個世界給他的愛太少,留在他心里的,是滿滿的悲傷和憤恨。
但幸好這時候,和藹的神父出現(xiàn)了。他不僅沒有像別人那樣排斥冉阿讓,還把他當成了朋友,哪怕當冉阿讓偷走了他寶貴的銀器。他的感化使冉阿讓第一次感受到了世間的溫暖,就像一個一直住在冰冷地底下的種子感受到了陽光,然后慢慢地開始發(fā)芽。
冉阿讓心里愛的種子就是這樣被播種的。當他開始準備過另一段人生的時候,柯賽特出現(xiàn)了。她的出現(xiàn),無疑是冉阿讓人生的轉折。從孤零零的一個人,變成了形影不離的兩個人,從為自己著想,到什么事都從柯賽特出發(fā)?沦愄貪补嗔巳桨⒆尩男闹N,讓他一發(fā)不可收拾地長起來。
柯賽特的健康成長,不僅是冉阿讓的功勞,更是她母親的功勞。她的母親芳汀深深地愛著她,但卻沒有能力照顧她。只好獨自一人在外工作來供養(yǎng)她?上佩e了人,德納第夫婦根本沒有好好對待柯賽特。后來他們更逼芳汀入絕境。是的,他們愛自己的家人,但那種愛是自私的愛。因為他們對柯賽特,對任何別的人都沒有一點愛心。
真正的愛,是像冉阿讓那樣的,用自己的力量去愛這個世界,愛這個世界的人。因此他才會拼命就馬呂斯并同意柯賽特和馬呂斯的婚事,默默地給予窮人們一些生活資助,在生命的最后時間忍下心不去找柯賽特……
如果說神父當時對冉阿讓的愛是一種寬容的愛,馬呂斯對柯賽特是一種情戀的愛,那么冉阿讓對世界的愛,就是一種大愛。
世上如果沒有了這些感情,就只是一個空殼罷了。所以說,沒有愛的世界,是個悲慘世界。
如今我們身邊還有很多需要愛的人們,當我們享受別人的關愛時,別忘了用愛去滋潤仇恨的心靈,用愛去擁抱本無情的世界。像神父那樣,去寬容;像冉阿讓那樣,去付出。
愛的世界不悲慘。播種愛的種子,讓世界成為愛的世界。
《悲慘世界》讀后感9
讀完《悲慘世界》,我在思考――“書中真是一個只有悲慘的世界嗎?”
當冉阿讓走出圍困他十九年那黑暗的監(jiān)獄后,他過得并不快樂。大家懷疑他,厭惡他,酒館不讓進,旅店老板亦趕他出來。長途跋涉的他,腹空乏力,卻無處可去,幸好遇見慈祥的米里艾主教。善良的主教不僅給予他食物,還給他提供了舒適的客房,甚至在其偷了銀碟子準備逃跑時原諒他,并贈與一對貴重的銀燭臺――“你再也不是壞人了,請用這些銀碟子做個正正經(jīng)經(jīng)的人。”我終于相信,人是可以改變人的,正如主教以寬大、仁慈深深感化了冉阿讓,給了他無限的希望,使他徹底悔悟,開始新的生活。樂于助人,見義勇為得到人民的愛戴,搖身一變成了受人尊敬的市長。
還有可憐的女工――芳汀,為了自謀生活,將自己的'女兒寄養(yǎng)在了惡棍德拿第家中。德納第夫婦以各種理由向她索要著女兒生活必須的“費用”。這個在苦難中打滾的母親啊,善良而單純,為了自己的女兒,不惜賣掉最寶貴的頭發(fā)和牙齒,最后連生命也獻給了她。
說到善惡,主教、芳汀以及后來的冉阿讓,他們都是善良的人。縱然這個世界存在各種各樣的悲慘,可他們卻依然為這個世界點綴了一份溫暖!
在面對貧窮潦倒、世態(tài)炎涼時,有的人會向德納第一樣,他們自私、貪婪、卑鄙,在遇到利益的誘惑時,會欺騙甚至迫害他人。這樣的人并不鮮見,他們?yōu)檫_到目的不擇手段,如汪精衛(wèi)為了保全自己,不惜向日本人屈膝,背叛了民族;郴州市委書記為了自己的貪心,放棄了集體的利益;還有美國為了石油,對伊拉克悍然發(fā)動戰(zhàn)爭……但可喜的是,現(xiàn)實之中,還有另一種人。他們擁有的是光明正大,無己無私,善良的心。就像洪戰(zhàn)輝,他可以稱得上是“愛的使者”,背父求醫(yī),帶妹讀書……他不求回報,他甚至在自己困難的時候去資助別人,他就是中華民族美德的繼承者,我們的社會就需要這樣的人!
《悲慘世界》不僅以細膩的文筆鋪敘了在資本主義社會最低階層的人們的生活寫照,也對愛、善與惡進行了描繪。我不禁感慨故事的結尾——
“冉阿讓真的死了嗎?”
“不,他已經(jīng)用生命豎立起了人們心中屬于善良的豐碑”。
《悲慘世界》讀后感10
今天終于看完了《悲慘世界》,心中感慨萬千,激動不已,但卻不知如何表達我的心情。從前,我只知道這是世界名著,是雨果的作品,也有過幾次想嘗試閱讀,可是看到厚厚的四大本我就動搖了,終于我還是強迫自己認真閱讀,想不到我還真得入迷了,不知不覺,仿佛自己就生活在那個19世紀的法國了。這不愧是世界名著,它的美是由內而外的,越靠近就越理解,就越愛不釋手。
主人公讓。瓦爾讓曾經(jīng)說過:昔日,為了生存,我偷過一塊面包;今天為了生存,我不愿意盜竊一個名字。這是主人公悲慘的命運和崇高的人格。為了姐姐的孩子們活下來,不得已他偷了一塊面包,卻被判為夜間盜竊民宅被送上法庭,做了19年的苦役。在這19年里,他的靈魂上升了,也下降了,正如作者所說:陽光從一側進去了,黑暗也從另一側進去了。偷了幾次東西后,得到主教的感化和教誨,他開始行善,以馬德蘭的名字救災濟貧,造福人民,撫養(yǎng)珂賽特健康成長,原諒沙威,救過馬利尤斯這一切好事都掩蓋了真實的自己讓。瓦爾讓。
或許博愛才是《悲慘世界》的主旨,一個容忍貧窮的社會,一個容許地獄的宗教,一個容許戰(zhàn)爭的人類,這真的是一個悲慘的世界。讓。瓦爾讓因偷盜被判刑19年的悲慘命運,芳婷因貧困孤寂而扔下孤女淪落風塵的悲劇,調皮機靈無家可歸的少年加弗洛什的犧牲這一切的悲劇都與這個悲慘的社會息息相關。因此在這樣一種社會里,愛就如同冬夜里的一個暖爐,溫暖冰凍的心。讓。瓦爾讓對珂賽特有愛,才會使得珂賽特純潔美麗的如百合花。芳婷為了給養(yǎng)他鄉(xiāng)的女兒,賣掉了自己漂亮的門牙,賣掉了自己美麗的頭發(fā),到最后,竟然賣了自己的身體和尊嚴,這種愛令人肅然起敬。
他把馬呂斯從死亡絕地救出,并向馬呂斯坦白了自己的身份而遭至誤解,從而一個人孤獨的承受痛苦 和屈辱。幸好,作者做了巧妙的安排,在冉阿讓生命將要走向終點時,馬呂斯得知事情真相后和珂賽特及時出現(xiàn)在老人的面前,讓老人在愛的守護下從從容容地走完了最后一程。
自己沒有寫讀后感的習慣,往往都是食而不知其味,但這本書讀后收獲甚多,因此就留個紀念吧!19世紀法國的世界是悲慘的,但有像主人公讓。瓦爾讓那樣撒播愛的人,因此,悲慘就會過去。今天,我們的世界是美好的,博愛更是我們的信念。
世間萬物,有生有滅,輪回不息;
人世百態(tài),有哭有笑,才是人生。
《悲慘世界》讀后感11
這是一部感人肺腑的書,它使我孜孜不倦,它使我受益匪淺。通過它,我受到了深刻的啟迪。
《悲慘世界》主要講了:"主人公冉阿讓因偷了一個面包被關了五年,在五年里他天天想著牢外的七個孩子,四次越獄,不幸都被抓了回去,罪行也由此增加到了十九年。十九年后,冉阿讓從監(jiān)獄里出來,沒有人要收留他,他無助之下來到了一位好心的教主的家中。在教主的教導之下,他深受感化,決心從善,他遠走異鄉(xiāng),從此改名為“馬德蘭”,因為他的善良,當上了當?shù)氐氖虚L,成為巨富后,幫助了許多有困難的人……
讀完了這本書,最使我感動的畫面是:冉阿讓出獄后沒人肯收留他,而這位好心的教主卻是毫無猶豫的留下了冉阿讓,還把自己的房間讓給了他,到了第二天,不識好歹的冉阿讓悄悄拿走了一只銀器。大家可想而知,銀器的價值非同小可,甚至一只銀器就能養(yǎng)活一個人?墒遣恍业氖侨桨⒆屢幌伦泳捅谎策壍木l(wèi)逮住了,冉阿讓本以為他的一生就要在牢房里度過了,但是善解人意的教主不但將冉阿讓的罪名免去了,還把另一對銀器也送給了冉阿讓。
正是這位教主的諄諄教導,使得冉阿讓邁向了成功的第一步,冉阿讓的心靈是純潔的,但是由于金錢的誘惑使他失去了理智,他才會想去偷、去拿,事后,教主的一番平凡的話,一些發(fā)人深省的舉動,感動了冉阿讓,從而體現(xiàn)了主人公冉阿讓知錯能改的品質,好心的教主使冉阿讓內心充滿了愧疚,他愧疚自己不用那雙力所能及的手去創(chuàng)造自己的未來,雖難大家總認為世界如此不公平,但是哪個人不是靠自己的雙手去開創(chuàng)未來的呢?受到教主的感化,冉阿讓決心去幫助有困難的人,從此深受愛戴,成為家喻戶曉的市長。
冉阿讓的一生在痛苦、艱難中不斷的掙扎,雖然他的生活很不公平,但他努力從善,幫助別人,為困難的人們的生活開創(chuàng)了一條生路,他的精神可加。手捧書靜思默想,他的精神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
我們要珍惜這個公平合理的時代,學習冉阿讓自強不息的精神,創(chuàng)造出一番新天地。
《悲慘世界》讀后感12
《悲慘世界》是法國著名小說家雨果的代表作,描繪了18世紀法國社會下層人物的不幸與苦難。
《悲慘世界》主人公冉阿讓是窮苦人家的孩子,住在其姐姐家,因偷一片面包竟坐牢19年,長期的牢獄生活使他有了一身過人的臂力。從監(jiān)獄里出來的冉阿讓化名為馬德蘭,因為人慷慨大方,所以被推選為市長。而在他為救老人竟頂起一輛馬車之后,警方偵探沙威想起了一個名叫冉阿讓的苦役犯。當馬德蘭正準備幫助玻璃廠里一個患有嚴重胃病的女工芳汀將她的私生女珂賽特接回來,讓她們母女團聚時,他得知“冉阿讓”已被警方抓住了,兩天后將在阿拉斯開庭審理。馬德蘭為了不讓一個無辜者為自己承擔責擔罪名,趕到法庭上承認自己就是真正的冉阿讓。入獄后他先后兩次逃跑,為了照顧8歲的珂賽特,從此生活在修道院中。許多年后,年輕有為的馬呂斯向珂賽特表白了自己的愛情,冉阿讓也就了被當做間諜逮捕的沙威和負傷昏迷的馬呂斯。馬呂斯康復后與珂賽特結了婚。后來,馬呂斯和珂賽特去看望奄奄一息的冉阿讓。臨終時,冉阿讓把那對銀燭臺交給了珂賽特。冉阿讓被埋葬了,墓碑上沒有名字。
冉阿讓一開始19年的牢獄生活決定了他一生的命運:艱苦、潦倒。他為了獲得幸福、自由的生活,一開始就與那時法國的黑暗生活作拼搏。他為了信守諾言,不甘心一輩子在牢獄里度過,終于逃出獄去,撫養(yǎng)8歲的珂賽特,這些都反映出他一諾千金、持之以恒的特點。
據(jù)說《悲慘世界》是以真實的事件為藍本而創(chuàng)作的。18世紀初,一個貧困的農民因偷了一片面包被判5年苦役。出獄后又因為身份證的問題而不能就業(yè),這些都深深觸動了雨果。他把這個事件作為小說主人公冉阿讓的故事藍本,并讓冉阿讓終身遭到法律的迫害,這樣做的目的在于揭露那時法國一個觸目驚心的社會現(xiàn)實——下層人民的悲慘命運。所以,《悲慘世界》也成為人民愛不釋手的社會名著,被譽為是“現(xiàn)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相結合的藝術珍品!
《悲慘世界》是雨果的一部傳世之作,最能代表雨果的藝術風格。這本書展現(xiàn)了窮人的悲劇、透視了底層人民的悲慘的命運,是一部浪漫主義杰作。
《悲慘世界》讀后感13
主人公冉阿讓原是個誠實的工人,一直幫助窮困的姐姐撫養(yǎng)七個可憐的孩子,有年冬天由于找不到工作,為了不讓孩子餓死而偷了一塊面包,被判了五年徒刑,又因不堪忍受獄中之苦四次逃跑,刑期加到十九年。出獄之后,苦役犯的罪名永遠地附在他身上,他找不到工作,連住宿的地方都沒有。后來他受到一位主教的感化決心棄“惡”從善。他改名換姓埋頭工作,終于成了大富翁,并且當上了市長。他樂善好施,興辦福利,救助孤寡,然而執(zhí)法者卻不放過他。他為了不連累無辜的人毅然上法庭承認自己的真實姓名,并為救助孤女而再次逃離監(jiān)獄的魔爪。然而當局不容他,社會不容他,連他辛辛苦苦帶大的孤女也誤解他。他多次舍己救人,最后卻在孤寂中走向死亡。
這無疑是當時黑暗世界的悲慘典型,在當時的社會中,人們麻木了,被金錢和權利沖昏了頭腦。這本書中,冉阿讓的形象在我的面前高大起來,在當時的社會是多么巨大,但那時的統(tǒng)治者的行為和本質,導致了整個法國人民的品質低俗,思想的封建。冉阿讓在一位主教的感化下棄惡從善,說明他的本質還是善良的,他也是為了救幾個孩子而入獄的,但那無理荒謬的法律使他永遠帶上了苦役犯的罪名,獄中的鐵門鎖上了他的自由,同時也鎖上了他的良知。那位主教的心胸是何等的寬廣,試問當今社會能有幾人像他那樣用慈悲去對待一個苦役犯?他用慈悲融化了鎖住冉阿讓心中的那把鎖。冉阿讓的善良在黑暗的社會面前是蒼白無力的,他自身的改變最終并沒能改變他的命運。他的精神是我所不能比的,他在我面前就是個巨人,他在誤解中死去,卻沒有一句怨言。也許現(xiàn)在再也找不出這樣的人了吧!我同情他,但我更敬佩他,我也憐憫當今社會的人們,為了利益可以不惜友情甚至是親情來換取。在公交車上,一位步履蹣跚的老人扶著扶手卻無一人讓坐。為什么呢?膽怯?不好意思?還是根本不當一回事?心里想著:別人都不讓,我為什么要讓啊,好不容易坐一會,還要讓她坐?那請大家想想,當你白發(fā)蒼蒼的時候,也無一人讓坐,你是什么感受?老人們已經(jīng)為社會奉獻了他們的青春,換了的卻是這個嗎?
然而阿讓的遭遇只是那是社會中眾多窮困人民的一個,時代在變,我們也在變。但我不想看到“悲慘世界”在當今社會再度發(fā)生!
一本書,一個大智慧。
《悲慘世界》讀后感14
陰暗的囚牢里,一個衣衫襤褸的囚犯獨自凄苦而茫然的坐著。年僅2歲的他只因饑餓的孩子而打碎一塊玻璃,拿走一塊面包而被判了年的苦役。后因想念自己的家人,不堪監(jiān)獄的勞苦,多次越獄,又被追加到9年的苦役。陰暗潮濕的監(jiān)獄里,只有墻縫中露出的一縷微光照在他絕望的臉上。
這個不幸的囚犯就是法國偉大的作家最著名的作品里的主人公——冉阿讓。他經(jīng)歷了長期的牢獄子苦,終于獲得了自由,當他一所說有的走上社會而又陷入衣食無著的困境時,受到了主教的關照,然而,由于冉阿讓犯有前科,盡管他有著強健的身體,仍無法被社會所接受,就連他的好意有時也往往回遭到人們的誤解……冉阿讓又一次被捕了,他被戴上終身的紅帽子,在船上服苦役,一個海員在修理桅桿時不慎掉進大海,冉阿讓不顧安危救了他,自己卻失足掉進了大海,后來在法國大革命的戰(zhàn)場上,有人又看見過冉阿讓的身影,他英勇無謂,在槍林彈雨中戰(zhàn)斗救助別人……
夜,沒有星光,一片漆黑,在黑暗中,可能有一個站著的天使展開著雙翅,在等待著這個靈魂
其實,在當今社會也不乏有一些為了眼前利益而不擇手段的卑鄙小人。如一些憑借職權貪污受賄者;在重大賽事中為得到好成績而服用興奮劑者;還有小到考試作弊的人……
作者想告訴我們的是:做一個真正的自己,任何刻意的偽裝都將被識破,虛偽在事實面前只有被革滅。另一種是無論在什么情況下都能永保光明、善良、寬容的擁有高尚情操的人。洗新革面后的冉阿讓變得寬大、善良。正是那個慈悲為懷的心感化了冷酷、固執(zhí),曾一味追捕他的警長沙威。
每個人都有愛。但有的人只愛自己,愛自己的親人,愛自己所擁有的一切。而冉阿讓的愛卻是給世上所有可憐的人、貧窮的人、值得同情的人、值得尊敬的人的。
冉阿讓離開了悲慘的黑暗的世界,但他的為人,做事都深深印在我的心中。愿我們身邊多一些主教般光明的使者,愿他們像純潔的天使般永遠守護著人們心中那份慈悲為懷的心,更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加入到助人為樂、見義勇為的隊伍中來。社會需要這樣的人,世界需要這樣的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創(chuàng)造我們的生活,創(chuàng)造出一個善良、和睦、光明的世界。
《悲慘世界》讀后感15
流亡在大西洋上的蓋納西島,一八六一年六月三十日上午八時半,維克多·雨果,法蘭西一代文豪,完成了他的長篇小說《悲慘世界》。
這是一軸輝煌的畫卷。
畫幅的卷首可上溯到卞福汝主教經(jīng)歷的一七九三年大革命高潮的年代,卷末直延伸到馬呂斯所參加的一八三二年巴黎人民起義。
在這里,整整將近半個世紀歷史過程中廣闊的社會生活畫面,都一一展現(xiàn)了出來:外省偏僻的小城,濱海的新興工業(yè)城鎮(zhèn),可怕的法庭,黑暗的監(jiān)獄,巴黎悲慘的貧民窟,陰暗的修道院,恐怖的墳場,郊區(qū)寒愴的客店,保王派的沙龍,資產階級的家庭,大學生聚集的拉丁區(qū),慘厲絕倫的滑鐵盧戰(zhàn)場,戰(zhàn)火紛飛的街壘,藏污納垢的下水道……
這一漫長浩大的畫軸中每一個場景,無不栩栩如生,其細部也真切入微,而畫幅的形象又是那么鮮明突出,色彩是那么濃重瑰麗,氣勢是那么磅礴浩大,堪稱文學史上現(xiàn)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結合的典范。
小說中的畫面描繪,遠遠超出了表現(xiàn)歷史背景與敘述人物故事經(jīng)歷的需要,雨果有意識要為后世留下史筆,他所描繪的這個世紀兩大歷史事件滑鐵盧戰(zhàn)役與一八三二年巴黎起義,就是極為輝煌的兩例。
更主要的是,他要在小說里寫出“本世紀”的歷史之流迂回曲折、起伏跌宕的巨變,并且在全部歷史景象與過程的中心,安置一個觸目驚心的社會現(xiàn)實,即下層人民悲慘的命運。
在他看來,大革命后的半個世紀的不同階段,下層人民的處境同樣都悲慘艱難,并無變化,他以冉阿讓、芳汀與珂賽特的故事說明了這一點。
他在小說的序里就指出了“本世紀”的三個問題:“貧窮使男子潦倒,饑餓使婦女墮落,黑暗使兒童羸弱”。
因此,可以說,作者要繪制的就是那個時代中窮人悲慘生活的畫卷。
這是一部雄渾的史詩,是一個人的史詩,但又不限于個人的意義。
主人公冉阿讓的經(jīng)歷具有明顯的奧德修斯式的傳奇性,他一生的道路是那么坎坷,他所遇到的厄運與磨難是那么嚴峻,他的生活中充滿了那么多驚險,所有這一切都不下于古代史詩《奧德修記》中主人公的歷險。
【《悲慘世界》讀后感【精】】相關文章:
《悲慘世界》讀書心得03-16
悲慘世界閱讀心得03-13
【精】《百萬英鎊》讀后感04-01
《生命生命》讀后感【精】03-24
【精】柳林風聲讀后感04-11
【精】《我與地壇》讀后感03-25
神秘島讀后感【精】04-11
我的大學讀后感【精】04-10
白雪公主讀后感【精】04-09
愚公移山讀后感【精】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