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原狼》讀后感(精選13篇)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后感了,F(xiàn)在你是否對讀后感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荒原狼》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
《荒原狼》讀后感 篇1
今天偶爾間讀了一部小說《荒原狼》讀完后心里,有無限感慨。
《荒原狼》是瑞士作家黑塞的一部著作,主人公哈里,是一名學識淵博的學者,一生與文學打交道,在外人的眼里,他是一個溫文爾雅的的好人。可是他的內心卻有一個困擾他多年的秘密——他心中不僅有人性還有一匹桀驁不馴的荒原狼。
狼性直率但沖動粗暴,人性文雅但敏感虛偽。這兩種性格完全不合的交織成為了一個完整的人,他想在50歲的時候終結自己的生命。當臨近50歲的時候他覺得他即將死在冰冷的剃須刀下,讓他感覺寒冷恐懼。
這時他只有在街上盲目的走來走去。平時他去總去酒吧喝喝酒,但是這時候他去的時候遇到志同道合的好友,經過一番交談以后,他徹底失望了,他覺得人性的偽善。
他自從離婚后每天都是喝酒,讀書,缺乏與人交流,后來在“魔劇院”遇到了善解人意的赫爾米娜,在她的指導下他感受到了食物、跳舞、性愛這些感官值了,最后在“魔劇院”充滿各種可能性的冒險活動中又一次切實的感受到了生活的荒謬。
總之讀完《荒原狼》我的感受是每個人都是獨特的人,也許我的心里也有一匹荒原狼吧。作為一個普通人,我很難在我的一生中有很大的成就。但是我應該追求更多的平和。
《荒原狼》讀后感 篇2
人本就是多面的。普通意義上的正常人是多面之間維持了一個平衡,精神分裂者是多面的失控。
生活中,我們常常會為了某幾個小時的虛度光陰和與社會上成功學所講的勤奮、正能量、熱情、堅持等雞湯背道而馳而自責、懊悔,產生更大的沉沒成本。
生活中,我們可能常常會在心里說,我不喜歡這樣的自己,我不喜歡我剛才那樣的表現(xiàn),我不喜歡我的缺陷,我的不完美。
生活中,我們也常會幻想,如果我怎么怎么樣該多好,要是那樣是不是就會好一點?
可我們似乎很少去選擇接納,也許你會說,放過自己不就是一種接納嗎?不不,放過是不再糾纏在犯過的錯誤和問題上,但這些錯和問題、本性中負能量的、懶惰的、貪心的、焦躁的等用所有社會上公認的不好的詞來形容的那些面對你來說依舊是痛苦的存在。
解決這些問題,首先就要承認你身體里住著很多的你,好的不好的,善良的,可惡的,敏感的,決斷的,多愁傷感的,……所有的這些才構成了一個完整的你。你以為的缺陷其實是你的缺一不可。
雖然有這么多的面,但這些面都只是你手里的棋子,這些棋子,想怎么下,下在哪個位置,怎么安排,完全取決于你,諾,你看,變成了一場策略游戲。
不要排斥小看任何一枚棋子,就像你討厭的那些不如意的自己,不如想想怎么合理安排,在什么時刻發(fā)揮哪枚棋子比較適合。首先要承認那些不一樣的你的存在,然后選擇接納,爾后合理安排你的棋局,使之發(fā)揮最大的效益,這才是每個我應該做的。
哪有完美的自己,只有更完善的棋局。
《荒原狼》讀后感 篇3
人性究竟有幾個側面?如何應對內在的矛盾體之間激烈的沖突?理智與情感,冷漠與熱情,抽離旁觀與全身心投入這種種靈魂的極端究竟要怎樣調和才能坦然的自處而不必忍受心靈的煎熬呢?
赫爾曼·黑塞正是在《荒原狼》這部自傳體小說中,通過大量的內心獨白寫照來向我們逐層剖析問題的內核。
現(xiàn)實生活中的我們,雖然遠去了戰(zhàn)爭的陰影,生活在一個包容、豐富的社會環(huán)境下,但隨著經濟、科學的高速發(fā)展伴之以精神文化碩果的緩慢穩(wěn)進,各種社會矛盾沖突仍愈發(fā)激化。
我們想保持本真赤誠,卻不得不在職場上圓滑世故;我們渴望靜下來享受心靈的交流,卻不得不面對網絡時代海量襲來的龐雜信息;我們想秉持精神、信仰、理想的追求,卻不得不接受以金錢、名譽、地位作為衡量標準的普世價值觀。
小說主人公最后在魔劇院的暢游中,頓悟到了一條出路——反復去體會生存的痛苦,將這場人生游戲玩得更好些,“總有一天會學會笑”!
《荒原狼》讀后感 篇4
今天的午休,睡的非常深沉,深沉到遲遲無法醒來,醒來了又不知身在何處。這是一種很奇妙的感覺,我是誰?我在哪?這兩個問題其實并不好笑。漸漸從那種虛無中清醒過來,于是我又是我了,現(xiàn)在又是現(xiàn)在了,然而又突然變得悵然若失了。還是這個世界,還是這個人生,我不能是別人,經歷過的不會重新經歷,要面對的還要必須面對。
剛剛讀完黑塞的荒原狼,最后的幾十頁讀的很急,一心想要一口氣看出個究竟,然而看得越急仿佛越看不明白,似乎有一根看不清的線在眼前飄著,迎著風一把沒有抓到,卻又在另一邊閃現(xiàn)。
一個人的體內到底有多少個靈魂,哪一個才是真正的自己,人生的意義究竟是什么,永恒在哪里,精神與現(xiàn)實矛盾嗎,智慧的追求會比欲望的滿足更神圣嗎,人身上的動物性可鄙嗎,人與人是不同的嗎,會有多不同,完全被理解可能嗎,什么是真實,什么又是虛幻呢。
這本書反復問著無盡的問題,這些問題其實一直存在,很難回答或者沒有答案,就像你體內存在的一匹荒原狼,游走在文明邊緣,不常出現(xiàn),但卻偶爾提醒著你,你其實不是你,不是別人看起來的那個樣子,不是別人要你成為的那個樣子,不是你自己想要成為的那個樣子,也不是你自己以為的那個樣子。
《荒原狼》讀后感 篇5
什么是經典?什么樣的書能夠成為經典?我想,經典應該是是受人歡迎的。難道說在網絡上的受人追捧的小說就是經典嗎?顯然不是,因為它們很快就會過氣。真正的經典應該像一顆鉆石“鉆石恒久遠,一顆永流傳”,盡管可能會一度蒙上灰塵無人問津,但經典就是經典,它有深度,有氣魄,有意義,發(fā)出了時代的聲音。最近,在瀏覽諾貝爾文學獎的獲獎書目中,我偶然地發(fā)現(xiàn)了《荒原狼》,這部作品充滿魔幻意味和人文主義,同時也直擊兩次世界大戰(zhàn)間人們內心矛盾的心理變化。它深深吸引了我,一口氣讀完,想要一吐心中的所感,于是作下了這篇讀《荒原狼》有感。
這篇文章的故事是圍繞主人公的內心矛盾來展開的。主人公哈里,是一名學識淵博的學者,一生與文學打交道,在外邊看,他是個溫文爾雅的好人?墒窃谒膬刃膮s藏著一個困擾他許多年的秘密——他心中不僅有人性,還生活著一只荒原狼,一只桀驁不馴的荒原狼。狼性直率但沖動粗暴,人性文雅但敏感虛偽。這兩種完全不合的性格交織卻成了一個完整的人。但他很痛苦,想要找到解脫的方法——自殺,他想在50歲的時候終結自己的生命,他感覺很滿足,對50年的生命有了目標。50歲臨近,當他發(fā)覺他即將死于冰冷的剃須刀片下,他感到寒冷恐懼,不得不到街上盲目地走動。平時他總會去酒吧喝喝酒,但這一天,他碰到了之前志同道合的好友,一番訪問后,他徹底失望了,同時他也發(fā)覺人性的偽善。就當他絕望之時,他發(fā)現(xiàn)的“魔劇院”,也邂逅了漂亮善解人意又機靈狡猾的酒吧女。他陷入了愛河,每天都盼望著與她相見,甚至為了她學習了他之前不屑的流行舞。酒吧女嘲笑他從來不會享受生活,并帶領他走進了她的生活,帶他享受生活——參加舞會,盡管舞步不瀟灑,但哈里真正愛上了這種生活。直到魔劇院的遭遇,使他徹底認識到了狼性不曾消失,只不過在蟄伏,正是因為突然爆發(fā)的狼性,使得他錯殺了自己心愛的人。他感到無比后悔,在魔劇院主人的帶領下,在幻真幻假的迷霧中,他找到了自我,并救贖了自己;蛟S這一切都是夢,無論如何50歲成為了他新的開始。
這篇文章之所以能打動我,首先是它精妙絕倫的人物描寫,一毫一厘刻畫得很入骨,仿佛我們的心能隨著主人公一起跳動;其次是它有深刻的歷史和文學意義,他魔幻浪漫的手法有一種特別的美,這種美讓我不能自拔。美學大師朱光潛在《考據,批評與欣賞》中提出了欣賞一種美,不僅要有聯(lián)想和快感,還應該有批評和考究。《荒原狼》是在兩次世界大戰(zhàn)的間歇期寫成的,經歷了戰(zhàn)火帶來的精神和物質創(chuàng)傷,那個時候的人們的矛盾是普遍而深刻的,這種矛盾有很多方面,文章中的“人性”和“狼性”的矛盾具有聯(lián)想和深入思考的意義,同時這也是許多矛盾面的映射。作者將這個時代的隱痛用筆和紙,用藝術寫入文學史和歷史的篇章,是具有重要意義的,這就是他經久不衰的原因之一。
從大題材內容的方面來看,《荒原狼》這部作品足以稱得上是一部悲劇。按照亞里士多德的看法,悲劇應該有由福轉禍的結構,結局應該是悲慘的。同時,理想的悲劇主角應該是“和我們自己類似”的好人,為著小過失而遭受著大禍,不是罪有應得,也不是完全無過錯。從亞里士多德的觀點來看《荒原狼》的確是一部悲劇。
那么,作為悲劇的《荒原狼》,它的意義在哪?由悲劇引發(fā)的情緒應該是不健康的,比如說哀憐和恐懼或者其他使我們正義感受到很大打擊的情感。悲劇“激起”它們,讓他們“發(fā)散”掉,就像膿包一樣,把它戳穿,讓他發(fā)散掉,就減輕了它的毒性。悲劇也是這樣,所以悲劇效果上,是在人的心理上產生健康的作用。我們也可以認識到,人心中有一些原始的欲望“狼性”和文明社會的道德法律不相容,被壓抑而不及時疏導,可能會成為許多精神病的病根!痘脑恰吠ㄟ^對這些“原始欲望的升華”將這些問題擺上臺面,讓人們意識到,并在不知不覺中減輕了自己的毒性,實在是厲害!
“鉆石恒久遠,一顆永流傳”,《荒原狼》這部作品在我心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推動我思想的開拓和成熟。正如之前所聯(lián)想,批評,考究,欣賞的那樣《荒原狼》在我心中的確算得上是一部經典,或許時間會證明這一切。
《荒原狼》讀后感 篇6
自稱“老男人”,是一大批中年男人樂此不疲的事,這個稱謂,是中年男人躲避依然身強力壯的事實,通過承認自己衰老來享受一些年輕時所無法得到東西,比如一些和閑情逸致有關的事物。承認自己老,和王朔“我是流氓我怕誰”的思路一致,是對現(xiàn)實壓力的本能反抗。人老了,盡可以說“我歷經滄!币允就ㄍ,而實際上,這仍不過是中年男人的自欺欺人罷了。
我們身邊的“老男人”其實一點兒也不老,相反,“男人四十一枝花”在這個時代得到了最好的驗證。你搞不清楚這些“老男人”倚老賣老的目的在哪兒,是吸引女性的一種語言撒嬌呢,還是自戀的別樣呈現(xiàn)?每次“老男人”之間的相聚,都充斥著煙霧繚繞、酒氣熏天,席間遍布歡聲笑語,或許,自詡為老,不過是正話反說,想表明自己依然年輕仍然可以縱情聲色而已。
真正的老男人,應有一顆舊靈魂,就像黑塞在他那部著名的《荒原狼》中描述的哈勒爾一樣。他嚴肅、拘謹、常常心不在焉,他膽怯孤獨、急躁不安、臉龐冷靜又憂慮,他把自己關在狹窄的小房間里,拒絕與外界交往,他的審美與價值觀已經固化,排斥一切新鮮事物。他以“荒原狼”自居,和現(xiàn)在的男人以“老男人”自稱,有異曲同工之處。
“誰嘗過另外一種充滿險惡的日子的滋味,嘗過痛風病的苦痛,嘗過激烈的頭疼,這種疼痛的部位在眼球后面,它把眼睛和耳朵的每一個活動都從快樂變成痛苦;誰經歷過靈魂死亡的日子,內心空虛和絕望的兇險日子!痹诠諣柕淖允隼,他敘述了這顆舊靈魂的累累傷痕,擁有這樣的靈魂,才有資格說自己是一位老男人吧。
老男人對愛情通常是嗤之以鼻的,如同毛姆曾說過的那樣,一個男人允許自己在愛情方面恣意妄為的年齡應該控制在35歲之前。按照毛姆的說法,男人35歲之后再為愛情神魂顛倒,完全是不成熟的表現(xiàn)。誰會想到像哈勒爾這樣的老男人,還會被愛情擊中呢?當哈勒爾遇到赫爾米娜,他那封閉的內心城堡被迅速攻陷,固有的觀念土崩瓦解。赫爾米娜是漂亮不假,男人都喜歡漂亮的姑娘不假,但讓哈勒爾愛上赫爾米娜的真正原因,卻是因為她懂得他那顆舊靈魂究竟需要什么樣的撫慰。
她懂得他內心的秘密,她一眼就能看穿他的心靈動向,而他深深為此折服與沉迷。對于來自她的命令,他感到自己只能去執(zhí)行,內心不但不進行反抗反而歡呼雀躍著服從。這不是受虐型人格的體現(xiàn),而是黑塞與張愛玲一樣,擁有了對人性的高層次認知,“因為懂得,所以慈悲”!痘脑恰肥呛谌诙位橐鍪『蟮淖髌罚諣柕撵`魂之傷,很大程度上也是黑塞的靈魂之傷。愈合這個故事內外兩個靈魂傷口的,嚴格說來,不是年輕貌美的異性,也不是因為愛情,而是懂得。
赫爾米娜以及她介紹給哈勒爾的情人瑪麗亞,在一段時間內改變了哈勒爾,她倆在哈勒爾的靈魂廢墟上建造著美麗的花園,這座花園生長著各種奇異的花朵,這些花朵散發(fā)著由欲望、愛、依賴等復雜情感構成的馨香。哈勒爾驚奇地觀察著自己情感世界的裂變,他難以相信卻無力拒絕,舊有的拘謹性格讓他排斥情感新世界中冒出的新芽,但春風打開心門所帶來的摻雜著困惑的快感又讓他沉溺其中。老男人戀愛如老房子失火,哈勒爾沒救了,后來他因為嫉妒而“狼性”大發(fā)將赫爾米娜殺死的結局,也驗證了一條存在于人們內心深處的情感規(guī)則:不要輕易觸碰那些受傷的靈魂,除非能夠真正給它以天堂般永恒的安慰。
在現(xiàn)實生活中,也有這樣的戀愛禁忌:不要輕易愛上老男人,因為他們的愛多數(shù)用完了,因為無愛可用變成了愛無能。但現(xiàn)在的女孩子選擇老男人,也不是全部為了找愛而去的,所以,也無所謂他的靈魂是新是舊。只是,這樣的情感雙向選擇到最后都會變成一種游戲,而且是那種清湯寡水的無聊游戲。
成為老男人沒關系,以老男人自嘲就沒什么值得大說特說的了,這篇文字想告訴讀者的是,年齡可以變老,別讓你的靈魂變老,盡量保持它年輕且不被傷痕布滿,這樣它才能幫助你感受和體會這世界上無法用物質衡量但卻奇妙無比的愛情、親情以及其他。
《荒原狼》讀后感 篇7
《荒原狼》是二十世紀著名瑞士籍德裔作家赫爾曼。黑塞(1877—1962)的名著之一,發(fā)表于1927年六月。小說問世后,先后被譯成二十種文字,在文學界和讀者中引起強烈反響。
黑塞出生于德國西南部的小城卡爾夫的一個牧師家庭,是在具有濃厚宗教色彩和東方精神的環(huán)境中長大的。他的小說大多以青年為描寫對象,反映他們的生活、苦悶、彷徨與探索。而《荒原狼》描寫的是中年藝術家的精神危機。小說主人公哈里。哈勒爾自稱荒原狼,一只“迷了路來到我們城里,來到家畜群中的荒原狼!毕旅婢妥屛医榻B一下這匹荒原狼吧。
哈爾勒年輕時曾想有所作為,做一番高尚而有永恒價值的事業(yè),他富有正義感,具有人道主義思想。但是在現(xiàn)實生活中,他的理想破滅了;他反對互相殘殺的戰(zhàn)爭,反對狹隘的民族沙文主義和軍國主義,卻招來一片詆毀與謾罵他到處看到庸俗鄙陋之輩,追名逐利之徒,各黨各派為私利而傾軋。社會上道德淪喪,文化墮落,什么東西都發(fā)出一股腐朽的臭味。荒原狼與這個社會格格不入,在他看來,周圍的一切都只不過是一場猴戲。他感到非常煩躁痛苦,他煩躁不安,無家可歸,“啊,在我們的世界……要找到神靈的痕跡是多么困難啊!在這個世界,我沒有一絲快樂,在這樣的世界,我怎能不做一只荒原狼,一個潦倒的隱士者!
他很悲觀,但他的悲觀主義的基礎不是鄙視人世,而是鄙視自己,他把自己所能做到的尖刻、批判、厭惡和憎恨,全部發(fā)泄在自己身上,而對其他人,對周圍世界,他始終勇敢而嚴肅地嘗試著去熱愛,因為“愛他人”就像恨自己一樣深深地印在他的心靈上?墒撬智宄嘶钪,不愛自己就不可能愛別人。而憎恨自己,最終會導致可怕的孤立和絕望。
從來沒有一個人想荒原狼那樣深切而強烈地需要獨立。他越來越獨立了,沒有人能命令他,他自由而獨立地確定自己的言行和取舍。但是在已經到手的自由中,哈里突然覺察到,他的自由就是死亡。周圍的一切使他陷入寂寞,世人都和他沒有任何關系,連他自己也與自己無關了。他在變得越來越稀薄的沒有交往、孤苦伶仃的空氣中慢慢窒息而亡。但是,死亡之路無時不通,死亡之門永遠敞開著這種想法,反而給他以力量,使他有興趣,甚至是好奇地飽嘗痛苦和逆境。
赫爾米娜是一個形象棋子,也是荒原狼的理解者。她是哈里心中的女性性格,是創(chuàng)造力與智慧之源,在這里是他調和矛盾之旅的向導。
“面對充滿暴力與謊言的世界,我要向人的靈魂發(fā)出我作為詩人的呼吁,只能以我自己為例,描寫我自己的存在與痛苦,從而希望得到志同道合者的理解,而被其他人蔑視。”這是黑塞說的話。而荒原狼恰是他本人第二次婚姻觸礁后的寫照。
《荒原狼》讀后感 篇8
赫爾曼黑塞的《荒原狼》(1927)是20世紀小說的經典之作。小說曾經在西方,尤其在美國多次引發(fā)討論熱潮,比如20年代面世時,40年代二戰(zhàn)結束時,以及60年代青年反叛運動時。至今,研究黑塞依然是一種超越國界的國際現(xiàn)象,各種討論層出不窮,從各個角度不斷挖掘黑塞小說的意義。
故事中的的主人公哈勒爾是個正直的作家,他鄙視現(xiàn)代社會生活方式,常常閉門不出,令人窒息的空氣使他陷于精神分裂的境地。一天他偶爾讀到一本《評荒原狼》的小書,頓覺大夢初醒,認為自己就是一個“人性”和“狼性”并存的荒原狼。之后他應邀參加聚會,發(fā)現(xiàn)與會者都有狹隘的民族主義觀點,而他的反戰(zhàn)言論遭到斥責,更覺自己孤獨;回家時他遇到酒吧女郎赫米納,經赫米納介紹他又結識了音樂人帕布洛和一姑娘瑪麗亞,他在音樂和感官享受中忘卻了一切煩惱和憂慮。但當他看到赫米納和帕布洛親近時,便“狼性”大發(fā),出于嫉妒將赫米納殺死。作者說這部作品寫人的性格沖突,不是為了讓人絕望,找不到出路,而是為了尋找一種解決方式,但我以為,對于常人來說,正是對自己看得太清楚的時候,才太了解自己的每一個側面,而不知所措。而《荒原狼》則更多是內心活動的描寫。比如赫米納在書中大講道理,一個女人能如此的理解荒原狼?其實這個女人只不過是哈勒爾的一個影子,一個象征,在書的棋子的成分大于女主角的成分!靶宰印焙蜁姓劦骄、藝術和“不朽者”的地方,描繪了荒原狼痛苦世界的對立面,那是一個正面的、歡暢的、超越個人的時間和有信仰的世界。小說中大量運用了夢幻形式,把知識分子的內心世界淋漓盡致地展示出來。這本書敘述的雖然是痛苦和困境,但它絕不是關于一個絕望者,而是關于一個有信心的人的書。
當然也有許多人說,黑塞的小說不太容易讀,也非常不好理解。認同這種觀點,但我也愿意從黑塞的出生生平經歷的角度來分享一點自己的感想。黑塞出生于一個篤信宗教的家庭,父親是宗教史學家,母親是傳教士的女兒,而他本人少年時也在修道院的神學院讀書,雖然后來逃出了神學院,但是家庭與宗教的影響始終如影隨行,伴隨一生。他終生不可擺脫地受著宗教的深刻影響與束縛,另一方面又極力掙扎逃開這種宿命的牽引,再加上當時社會意識思潮的沖擊與婚姻生活的危機,黑塞陷入精神危機之中。在這部自傳性質的小說中,作者借主人公的故事表達的也是這種陷入精神危機的情緒,以及努力探尋出路,自療并以啟發(fā)陷入同樣危機的人們。在社會壓力與規(guī)則的束縛下,主人公自身自稱是荒原狼,是人性與狼性的混合體。這樣的人物內心沖突而痛苦,用現(xiàn)在的話來形容是精神分裂癥患者,是一個臆想的瘋子。在社會約定俗成的'秩序中間,他像在走鋼絲,一不小心墜入懸崖----他痛恨卻又無法擺脫,和小時候在神學院里學習并逃走情形一樣。
黑塞對這種人類精神悖論的探討,對殘酷現(xiàn)實的分析,常讓人想到現(xiàn)實中那些為利益、為物欲的自私和道德的無底線,人類的未來將走向何方,人還是獸?返回內心,返回靈魂的故鄉(xiāng),或許《荒原狼》給出了一個鮮明而深刻的答案,這個世界并非人類唯我獨尊的世界,或者還存在一個完全不同的平行世界。再向前走一步,人類痛苦的永恒存在,主人強烈的自我意識反思背后,當心中有頭惡狼時,人性的覺醒是自我拯救的唯一藥方。這部作品幾十年魅力不消,時間也證明了這種探索與討論的存在價值。
《荒原狼》讀后感 篇9
這是一本奇特的書,不知為何,它在我的中學時代就已經出現(xiàn)在家里了。那本書極厚,暗紅色封面上,寫著白色的“荒原狼”標題。它被隨手丟在客廳的某個角落,放在我的一堆書的最頂端。但是,它安然無恙。
顯然,它是從圖書館里借出來的。可是那個時代的我,極度羞澀的我,怎么會看這樣的書?一部來自德國黑塞的“狂人自傳”。它存留在永遠被老師贊揚的我的桌子上,仿佛是從那時就潛伏在我體內的一枝荊棘。
眼前的這本書薄而硬朗,亞光富有顆粒感的硬皮封面上,灰色的底色上刻著“荒原狼”三個字。它仿佛是穿過歲月來到我手中的塵埃,它仿佛再次在黑暗中露出雪白的牙齒。那清冷的光芒讓我從喧囂的冬季里安靜下來,黑色的小鳥在窗外唿地一聲飛過。這一次,我與你是怎樣重逢的?我少年時代的朋友。慢慢走過長長的書廊,咖啡的清香濃郁而彌漫,我讀了《悉達多》,然后發(fā)現(xiàn)了你,《荒原狼》。其實《悉達多》也是《荒原狼》的一部分,他們都是黑塞的自白,他們都是黑塞。
德國作家赫爾曼.黑塞,在兩本小書中用富有節(jié)奏的筆觸,描繪了孤獨、絕望、撕裂、探究、臣服的心之路!断み_多》有著印度哲學的豁達與睿智,悉達多如河流般重生!痘脑恰穮s充滿了苦楚,那徘徊在人間邊緣的無家可歸的流浪者,最后在人與狼的分裂重疊的幻覺中燃燒成為灰燼。閱讀的過程,仿佛與黑塞一起經歷了層層的磨難,是痛苦而愉悅的。
每一本書,都是艱難的心之路。他人走遍世界,丹尼卻愿獨坐一角,去經歷曲折而充滿奇遇的心之路,它永遠幽暗深遠,它永遠暗藏光芒,它是冰山的底層,它是深海的暗流。黑塞仿佛打開了一扇門,在那里,孤獨光芒萬丈。
寫作是孤獨的。有人說,丹尼在寫作方面有鐵一般的意志,執(zhí)著、持久、耐力驚人。不,那是因為寫作就是丹尼的黑巧克力,如果你愛吃黑巧克力,你就會發(fā)現(xiàn)它的苦澀中蘊含著豐富的質感,它將喚醒你所有的味蕾,釋放最多的多巴胺。所以,丹尼寫作,不需要毅力,也不需要堅持,只是在品嘗黑巧克力。
這濃郁的苦澀,有時也來自于年輕設計師的作品與創(chuàng)作過程。
《荒原狼》讀后感 篇10
花了三個多小時看完了黑塞的《荒原狼》,一開始,共鳴灼燒著理智,幾乎讓我在安靜的房間里叫出來。后來終于漸漸平靜下來,這才是閱讀應該有的狀態(tài)。前半部分多次提到尼采,這個一再地毀滅自己以重建自己、反抗世俗也反抗自身的悲劇英雄,和主人公哈里內心的矛盾有著相似之處。對于哈里而言,向外則世界一片腐朽之狀,就連科學、藝術也裝模作樣。向內則心靈一片荒蕪之景,孤獨和痛苦占據著它的全部。他時時進行自毀式的自我審視,人性和狼性的時而沖撞時而融合讓他感到困惑和迷茫。這兩種情緒輪流奴役著他,他與現(xiàn)代文明格格不入,厭世感也不斷加強。
在書中穿插的《論荒原狼》這篇文章中提到一個概念——自殺者(并非只包括真正自盡的人,而是那些以自殺為本性的人),其中的一些描述我覺得很恰當,摘錄如下:
這類人有一個特征:即對他們來說,命中注定自殺是他們最為可能的死亡方式,至少他們是這樣想象的。這種情緒總是在少年時期就表現(xiàn)出來,而且伴隨他們整整一生……另一方面,所有自殺者都熟悉如何抵制自殺的誘惑。他們每個人在靈魂的某個角落清楚地知道,自殺雖然是一條出路,然而卻是一條不太體面、不太合法的緊急出路,從根本上說,讓生命來戰(zhàn)勝自己、擺布自己,比用自己的手結束生命高尚得多,美好得多。這種認識、這種虧心感促進大部分自殺者持久地和各種誘惑作斗爭。他們苦斗著,如同慣竊和他的惡習做斗爭一樣。
哈里也是自殺者之一,他自從與前妻離婚之后就整日靠喝酒、讀書度日,缺乏與人的交流,后來又在一個小城里認識了赫爾米娜(她是他某種程度上的同類),在她的指引下感受食物、跳舞、性愛這些感官之樂,最后在魔劇院充滿各種可能性的冒險活動中又一次切實地感受了生活的荒謬無稽。
其中,作者還安排了歌德、莫扎特這兩位象征著永恒信仰的大人物和哈里進行對話,他們褪去了偉人的光芒,以一種戲謔的口吻回答哈里的疑問!坝哪偸墙g刑架下的幽默”,作者借莫扎特之口說道,其實也就是種苦中作樂的黑色幽默。
經歷了這一系列事情后,哈里醒悟了:“我總有一天會更好地學會玩這人生游戲。我總有一天會學會笑。”于是他留下了記錄心路過程的自傳,離開了租處,繼續(xù)把心中邪惡的苦難忍受到生命終結。整本書在淡淡的苦澀中結束了。
順便說句,序言里譯者把荒原狼的精神危機歸因于資本主義社會中物質利益的驅使,精神道德不受重視,人道思想受到摧殘云云,間接地為社會主義唱了一曲贊歌。(好官方的感覺)然而在哪里不是這樣?不管社會形態(tài)怎樣,高度物化的現(xiàn)代社會的陰影里,荒原狼們總是無處不在。
《荒原狼》讀后感 篇11
讀完荒原狼有幾天的時間了,當時讀完特別無語,什么呀,這結局昏慌的快趕上《1984》了,好歹人《1984》還算有個能夠理解的結局,這,什么呀!去網上找評論,看了這本書的背景和別人對于這本書的分析,將將有些明白,這幾天再看了看榮格的心理學,又有了新的認識。
之前看到赫爾米娜出現(xiàn)之后,二人之間的交往和情感變化,就覺得赫爾米娜這人根本不存在,只是哈里自己的幻想而已。其實現(xiàn)在看來,整本書中的人物大部分都不存在,整本書是黑塞的獨白,則全書的角色都是黑塞人格中的一部分,是其完整人格的分解。以分析心理學的原型來看,荒原狼、哈里本身代表陰影,瑪利亞是阿尼姆,莫扎特和歌德則是智者的形象。
而赫爾米娜則是哈里的對立面,兩個人同時都深感自己的缺陷,都深感對方是自己的補充。當對立面出現(xiàn)的時候,如果能夠和諧共處,則天下太平、國泰民安,但又談何容易,所以玉石俱焚,哈里從一開始、一直、到最后,注定會殺死赫爾米娜,作為其最終結局。
這幾個人分別代表著人格中相互沖突、相互補充的成分,但其不是獨立的,其作為一個整體反映了黑塞本人內心的沖突與矛盾,內心巨大的不穩(wěn)定。其原因也在小說中反映出來。哈里作為一戰(zhàn)后的反戰(zhàn)知識分子,其對于戰(zhàn)爭的反對與周圍的人的思想格格不入,這對其心理造成了巨大的打擊。其不為社會所接受的理念使其喪失了歸屬感和認同感,這些感官對于其心理造成的擾亂超過了他的承受能力,哈里一度精神崩潰的邊緣。
我們回來說哈里殺死赫爾米娜而后在莫扎特的引導下思想得到重生,開始決定重新投入生活,我確總不這么想。從出版人序中看出,哈里離開了那座城市,若是去到新的城市,開始新的生活是否會像剛來這座城市時一樣。歷史總是在繞圈,我又回到了那個很悲觀的路徑選擇理論。就像《改變》里面說的那樣,如果沒有第二序改變,單在本系統(tǒng)內是無法發(fā)生質的改變的,就像貴族士族階級無法拯救東漢命運一樣。哈里的命運不過是總在不斷的循環(huán)。
赫爾米娜的死似乎從她出現(xiàn)的那一刻起就注定成為這個故事的結局,扯遠一點,這似乎也是美學上固定的模式!懊廊酥馈彼坪跏沁@個世界上最為崇高、最為凄美的畫面。所以莎士比亞、所以各個狗血電視劇都會以美人之死為結局。死亡作為一個生理上的消亡也伴隨著其精神的消亡。
最大的收獲還是發(fā)現(xiàn)了榮格心理學,我這孤陋寡聞的,又有研究的興趣了。
《荒原狼》讀后感 篇12
老師推薦我們暑假里讀一本書,名叫《白狼荒原上的三天三夜》。爸爸立刻到書店給我買了一本。爸爸一把書帶回家,我就津津有味地讀了起來。這本書的作者是英國的貝爾·格里爾斯。這本書屬于荒野求生少年生存小說系列叢書,是作者寫給兒子的求生秘籍。讀了這本書,我感到受益匪淺。
這本書主要講了貝克一行三人秘密前往北極圈,但飛機不幸遭遇冰風暴,墜落在阿拉斯加冰原上。阿爾伯伯的腿部因飛機墜落而受傷。貝克和小伙伴緹堪尼果斷決定去安娜卡特——一個距離他們最近的村莊去尋求救援隊,來救治阿爾伯伯。我感到他們做的很對。他們很勇敢,而且做事果斷。由貝克我想到了自己。前幾天,媽媽帶我去商場買衣服時,我為買一件綠色的裙子還是黃色的裙子而猶豫不決。當我看到貝克遇事果斷的做法后,我感到很慚愧。我以后要向貝克學習,處理問題時要果斷一些。
貝克和緹堪尼漸漸學會了怎樣合作。他們用挖掘雪洞的方式來躲避風雪,用自制的繩索爬過冰橋,用馴鹿苔蘚充饑,用蟲子做魚餌、瓶子做魚鉤來釣魚……他們倆懂得團結合作,遇到困難時互相鼓舞。由此我想到了自己。前天,我和好朋友為了爭奪一塊餅干而發(fā)生了爭執(zhí),我感到很不應該。我以后要像貝克那樣,對朋友要寬容,要和朋友團結友愛。
這本書的扉頁上有這樣一句話:“永遠不要失去希望,這是生存技能的基石。除此之外,野外生存的第一條法則就是永遠要保持微笑,只要你活著就還有希望!边@本書的主人公貝克就是這樣做的。貝克面對困難時總是保持微笑,相信只要活著就會有希望,只要努力,一切皆有可能。因此在遇到困難時,他總能開動腦筋,積極想辦法解決問題。記得有一次,我在做數(shù)學作業(yè)時,被一道題難住了,我絞盡腦汁也想不出來,正打算放棄,爸爸說:“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一種方法行不通時,再換一種方法,相信自己,你一定能解決這個問題!庇谑牵异o下心來,一遍又又一遍地仔細讀題,不斷在稿紙上畫圖、寫算式……過了好長時間,我終于攻克了那道難題。以后再遇到困難時,我要向貝克學習,永不言棄。
這本書的內容非常精彩,實在讓我癡迷。讀了這本書,我懂得了很多野外生存的技巧,比如意外受傷時如何處理傷口:先是消毒,以防止傷口感染,然后用干凈的繃帶止血。還有,在野外生存,最不可缺少的是食物和水。在雪地里,雪不能直接吃,要先把雪放進瓶子里,等雪融化了再喝。雪山上雪發(fā)黑并下陷的地方很危險,那里也許是一道很深的裂口。今后我要多了解一些野外生存的知識,這樣才能在需要時派上用場。
讀著這本書,我仿佛跟隨著貝克在歷險,每一次驚險的逃離,都好像身臨其境一般。我非常喜愛這本書!聽了我的介紹,你是不是也喜歡上了這本書?如果喜歡的話,就趕快讀一讀吧!
《荒原狼》讀后感 篇13
貝爾在荒無人煙的小島上生火、燒水求生,夜晚在夢中時不時被野獸驚醒,在沉船、墜機、沙漠、雨林等多種危險環(huán)境中,生動地展現(xiàn)了上百種簡單而又實用的求生技能。我對他在困難面前沉著冷靜、毫不畏懼、自做工具進行自救的精神佩服得五體投地!
這是我在朋友家發(fā)現(xiàn)的一本書——《荒野求生》中的情節(jié)。一看見封面上那張臟兮兮的臉上露出的笑容,我就知道這是電視上正在播放的有關貝爾求生的故事。我萬分驚喜地把它借回了家。
暑假里,我?guī)е痘囊扒笊ぐ桌腔脑系娜烊埂穮⒓恿恕爸袊鴱,少年強”夏令營活動。特種兵夏令營的活動艱苦而又緊湊,我只能用飯后的一點點時間來看書。
在第一天的活動中,我們進行了枯燥的隊列訓練。大家一動不動地站著。十分鐘過去了,腿開始發(fā)酸了,真想偷偷地休息一下。但是,我想起了書中主人公貝爾鼓勵同伴的話:“戰(zhàn)勝你自己的疼痛,你會發(fā)現(xiàn)自己還可以再邁出一步,然后還能再邁出一步。很快,你的身體就會適應這種節(jié)奏!蔽覉猿种就炅岁犃。回到了休息大廳,發(fā)現(xiàn)墻上掛著一塊黑板,上面寫著“逃兵名單”四個大字,下面是十幾個“逃兵”的名字。我慶幸自己堅持了下來,沒有當逃兵,否則也一樣上墻了。
在拓展訓練中,一看到操場上八米高的圓柱子時,我的心就涼了一大截,那么高怎么爬呀!教官給我們戴好安全帽、系上安全帶,開始一步一步地往上攀爬。手心開始冒汗了,腿在微微發(fā)抖,大家在下面的吶喊聲激勵著我只有向上攀登。到了頂端,我用力一蹬,伸手去抓三腳架。架子沒抓著,我“摔”下來了,蕩在半空中。
雖然沒有成功,但我努力去做了,克服了害怕的心理。就像學習一樣,功課越來越多,但只要我們認真、堅持,就能戰(zhàn)勝自己,取得一個良好的成績!
【《荒原狼》讀后感(精選13篇)】相關文章:
走過荒原閱讀答案09-04
狼王夢的讀后感(匯編15篇)03-15
笨狼的故事讀后感(匯編15篇)03-09
七匹狼廣告詞精選05-22
讀《白狼》有感(精選5篇)03-20
四年級狼王夢讀后感3篇03-22
四年級狼王夢讀后感15篇03-20
讀《暖狼》有感03-20
《狼殺》閱讀答案10-30
《狼》教學設計15篇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