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蜥蜴》讀后感
當看完一本著作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后感吧。怎樣寫讀后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蜥蜴》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蜥蜴》讀后感1
還記得小學六年級的時候,班主任陳老師要求我們去讀《讀者》,其實我早就迷上了《讀者》里面每一篇文章,不說全部是精讀,但至少我一字一句都看了進去。
不知是哪一期《讀者》,里面有一篇文章,題目真的不怎么吸引人,叫《蜥蜴》,普普通通的開頭,簡簡單單的結尾,可就是這樸實無華的語句,打入了我的心房,以至于讓我提筆寫下了這篇“不起眼”文章的讀后感。
大概內容是這樣的:作者去沙漠旅行,走到了一棵仙人掌面前,有一只蜥蜴正仰著頭,等著仙人掌上的露水滴落下來,作者沒看兩眼就走了。返程時,又遇到了那只蜥蜴,一成不變地仰著頭,唯一變了的,是仙人掌上的水珠不見了,對!被太陽蒸發(fā)了。作者不忍心把蜥蜴丟在沙漠里,于是把它裝入自己剛喝完的空塑料瓶中。第二天,當作者想把它埋葬時,奇跡地發(fā)現(xiàn)蜥蜴活了,于是把它又送回了原來的沙漠。
文章記敘的是作者去旅游時發(fā)生的一件事,這件事讓我感受很深。蜥蜴可以說是起死回生。這一切,還要歸功于文中這只蜥蜴的求生意識;塑料瓶中僅剩的一點點水滴救活了蜥蜴,這一點點水是蜥蜴唯一的希望,雖然很渺小,但它并沒有放棄,反而用自己的意志戰(zhàn)勝了死亡的威脅。蜥蜴很像一個眾所周知的名人,或許大家都已猜到,霍金。
霍金一生十分的坎坷,一個有著如此多的智慧的人,身上都有著疾病的禁錮,有著疾病的煩擾。就是在這種惡劣的情況下,他也能夠完成一部部巨著,為人類的發(fā)展做出巨大的貢獻。他沒有消極,沒有沉默,反而和正常人的心態(tài)一樣,樂觀,積極,向上……
和霍金,和文中的蜥蜴一樣的人有很多,海倫·凱勒,史鐵生等等。這些名人的故事,讓我感到一種挫敗感,想到自己平時的抱怨,平時對生活的不滿,慚愧油然而生。
這些人,這些物,每一件都在啟示著我們要在逆境中生長,我們有健全的身體,而他們沒有,他們都沒有抱怨自己,抱怨生活的不公,我們又有什么資格去這樣做呢?由這篇《蜥蜴》我聯(lián)想與感悟到了許多。希望大家可以像蜥蜴一樣,在逆境中升華。
《蜥蜴》讀后感2
暴龍又名霸王龍,是目前唯一的有效種雷克斯暴龍,或稱雷克斯龍。
暴龍是一種大型肉食性恐龍,長13米,臀高度約4米,體重6.8公噸。霸王龍生活在白堊紀的馬斯特里赫特階最后300年,距今約6858~6550萬年。霸王龍在古希臘文中意為“暴君蜥蜴”。霸王龍的咬合力驚人,可達13000噸(就是牙齒有多強壯)。霸王龍的牙齒長有30厘米(帶牙根)。有的科學家認為暴龍科勇士特暴龍就是暴龍科的二屬。
霸王龍的祖先是始盜龍,最讓我不可思議的是一個雜食性的小塊頭原本有五個趾,“升級”后怎么又變成兩根趾啦?看來我還要對霸王龍好好研究!
原來霸王龍身上就有這么多難題,讓我怎么想也想不出來答案。只有好好看書,多多查資料。
《蜥蜴》讀后感3
南非的沙漠里,干旱缺水,奇熱無比。動物們各施所長,來躲避毒辣日頭的炙烤。
蜥蜴的辦法是挖洞。它們挖的洞只比自己的身長稍長一些,以陽光照不到為準則。它們進洞以后,將頭朝向洞口,以便呼吸到新鮮的空氣。不過,蜥蜴進入洞里以后就如同進入了死穴。一旦有敵人來襲,就會輕而易舉地得手,想跑也跑不掉。
黑蝎子雖然沒有蜥蜴那樣打洞的本領。但是,它們也有躲避太陽暴曬的辦法。它們爬進蜥蜴的洞里,而且就棲息在蜥蜴頭部洞口的周圍。
黑蝎子侵犯了蜥蜴的領土,蜥蜴卻既不驅逐,也不吃掉黑蝎子。因為有黑蝎子在洞口,就如同多了一個荷槍實彈的哨兵,再也沒有敵人敢來襲擾了。
劇毒的黑蝎子呢,對趴在自己身邊的美味既不冒犯,也不用自己的毒針去蟄身邊的蜥蜴,它們也知道,如果蟄死了蜥蜴,誰來給自己挖洞遮陰呢?
蜥蜴與黑蝎子,二者看似水火不相容,卻能友好相處,相安無事。為什么呢?因為它們都知道:倘若毒害別人,非但自己沒沾著好處,反而危及自身;倒不如多一份寬容,和諧共處。
物猶如此,人何以堪?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兄弟姐妹間,鄰里間,朋友同事間相處,難免彼此冒犯。一旦有了誤會,不管誰是誰非,我們都不應該敵視對方,也不該惡語相向,更不該打擊報復,甚至是迫害對方。一時沖動非但解決不了問題,還會使我們失去理智而做出愚蠢的事情。在這種情況之下,我們需要冷靜下來思考,從大局出發(fā),以大局為重,權衡利弊。犯錯者,理應賠禮道歉,爭取對方的諒解,并吸取經(jīng)驗教訓,引以為戒。無過者,也應多一些寬容,不可得理不饒人,方能體現(xiàn)大家風范。
家和,則萬事興;國和,則國泰民安;筛隇橛癫饲Ч琶饔;和諧共處,乃至理名言;和者,得人心,此乃智者之舉也。
《蜥蜴》讀后感4
看完了李潼的一些書之后我決定用大蜥蜴這一本書來完成我的讀后感不是因為較有趣也不是因為較簡易而是因為很單純的三個字「我喜歡」里頭是用二十四篇小說編的每一個跟每一個之間沒有什麼串聯(lián)性像是在寫日記一般只差沒有將日期天氣及心情特別寫出罷了!而其中這二十四篇中我最喜歡的一篇應該就是和書名相同的大蜥蜴這一篇了吧!里頭有他們第一次看見大蜥蜴的經(jīng)驗和第一次到大蜥蜴的驚奇真的很有趣之后我又將書本翻到封面看見的插圖是一只很大的蜥蜴上面站了一個人手上還有個繩子好像要駕馭他似的雖然圖畫并沒有多麼的精美細致但卻將作者的幻想給描繪了出來。除了和書名同名的大蜥蜴外我也很喜歡狐貍洞那一篇故事。
也許是因為本人滿喜歡動物的吧!故事的開頭有點小冒險雖然很短只有三頁多而已但我覺得挺不錯的我也覺得不該將那些制式的想法套在動物們的身上例如:狐貍就一定是奸詐的;豬一定是笨的'………。
等等諸如此類的想法自以為是的套在動物身上這樣的錯誤觀念會影響到后代說不定還會傷害到那些動物所以除非是親眼所見的話就不要將那些想法放到動物們的身上不然我們這些愛好動物的人就會感到很不值?赐炅舜藭蚁胄」适履軉l(fā)大道理這話肯定是正確的有些故事雖然短但卻能引起人心的共鳴。
《蜥蜴》讀后感5
看完了李潼的一些書之后我決定用大蜥蜴這一本書來完成我的讀后感不是因為較有趣也不是因為較簡易而是因為很單純的三個字「我喜歡」里頭是用二十四篇小說編的每一個跟每一個之間沒有什麼串聯(lián)性像是在寫日記一般只差沒有將日期天氣及心情特別寫出罷了!而其中這二十四篇中我最喜歡的一篇應該就是和書名相同的大蜥蜴這一篇了吧!里頭有他們第一次看見大蜥蜴的經(jīng)驗和第一次到大蜥蜴的驚奇真的很有趣之后我又將書本翻到封面看見的插圖是一只很大的蜥蜴上面站了一個人手上還有個繩子好像要駕馭他似的雖然圖畫并沒有多麼的精美細致但卻將作者的幻想給描繪了出來。除了和書名同名的大蜥蜴外我也很喜歡狐貍洞那一篇故事。也許是因為本人滿喜歡動物的吧!
故事的開頭有點小冒險雖然很短只有三頁多而已但我覺得挺不錯的我也覺得不該將那些制式的想法套在動物們的身上例如:狐貍就一定是奸詐的;豬一定是笨的………。等等諸如此類的想法自以為是的套在動物身上這樣的錯誤觀念會影響到后代說不定還會傷害到那些動物所以除非是親眼所見的話就不要將那些想法放到動物們的身上不然我們這些愛好動物的人就會感到很不值?赐炅舜藭蚁胄」适履軉l(fā)大道理這話肯定是正確的有些故事雖然短但卻能引起人心的共鳴
【《蜥蜴》讀后感】相關文章:
《匆匆》讀后感05-09
邊城讀后感05-09
童年讀后感05-09
簡愛讀后感05-08
《簡愛》讀后感05-07
《鯨》讀后感04-22
誡子書讀后感04-26
美人樹讀后感04-25
軍犬黑子讀后感04-25
雷雨讀后感【熱】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