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教育發(fā)展現狀調研報告
一、**市義務教育發(fā)展現狀
(一)基本概況
我市現有義務教育學校208所,其中:小學168所(含教學點51個),初中40所(含九年一貫制學校6所,十二年一貫制學校4所,完全中學7所)。20xx-20xx學年度,全市小學師生比1:14.7,其中:城區(qū)小學師生比1:18.2,農村小學師生比1:12.7;全市初中師生比1:10.6,其中:城區(qū)初中師生比1:15.4,農村初中1:7.3。
(二)發(fā)展狀況
1.義務教育經費投入逐年增長。市委、市政府始終將教育擺在優(yōu)先發(fā)展戰(zhàn)略地位,認真落實“以縣為主”的義務教育管理體制,財政教育投入保持穩(wěn)定增長。20xx年,全市義務教育經費預算內撥款59438.1萬元,比20xx年53060.6萬元增長了12 %,20xx年義務教育生均預算內教育事業(yè)費6878元,比20xx年5886元增長了 16.9 %。城鄉(xiāng)義務教育學校公用經費(農村小學585元/生、年,初中785元/生、年;城市小學384元/生、年,初中530元/生、年)按時足額撥付到位!皟擅庖谎a”范圍不斷擴大,城鄉(xiāng)義務教育學生同等享受免除學雜費、課本費。全市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全部享有生活補助并及時打卡發(fā)放到人。
2.義務教育辦學條件不斷改善。全市義務教育校安工程建設于20xx年基本結束,義務教育公辦學校的校舍,分別進行了加固或拆除新建,義務教育學校校舍安全有了切實保障。自20xx年起,我市計劃用5年左右時間,全面推進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從圖書(初中每生20冊,小學每生15冊)、多媒體教學設備(班班通)、中小學實驗室設備儀器及中小學教學器材(音樂、體育、美術、衛(wèi)生、數學、地理)等4個項目,對全市義務教育學校進行教育教學技術裝備。目前,已完成115所中小學裝備任務,完成率達73.72%,余下學校將于20xx年底前全部完成。
在不斷改善辦學條件,全面推進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的同時,多措并舉,著力加強優(yōu)質教育資源建設。結合城市發(fā)展建設,城區(qū)相繼新建了11所設施優(yōu)良、功能比較完善的標準化小學,6所初中實施了擴容和配套設施建設;結合新農村建設,全市12個鄉(xiāng)鎮(zhèn)所在地的中心小學,分別建設了集學習、健身、娛樂等多功能為一體的“鄉(xiāng)村少年宮”;結合義務教育標準化建設項目,在配齊配足常規(guī)教學設備、器材的前提下,努力加強中小學現代教育設施設備配置,“寬帶網絡校校通”和“優(yōu)質資源班班通”的普及率逐步提高,40 所中小學更新了計算機教室,37所中小學的教室安裝了教學電子“白板”,全市義務教育優(yōu)質資源不斷擴大。
3.義務教育師資隊伍得到加強。認真貫徹落實《安徽省級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強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按照新的標準,重新核定了全市中小學教師編制;建立教師正常補充機制,努力優(yōu)化教師結構。20xx年以來,全市在師范類高校畢業(yè)生中,共招錄156名中小學教師,重點向農村義務教育缺科教師學校傾斜,使中小學開齊課程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緩解;充分發(fā)揮政策導向和激勵作用,鼓勵教師在農村中小學任教。對在農村中小學工作的教師,分別給予每月70元、100元的崗位補貼,堅持教師職務評聘須有農村學校1年以上工作經歷,堅持城區(qū)補充教師從農村中小學公開選調;扎實開展師資培訓,提高師資隊伍整體素質。健全完善了市、鄉(xiāng)、校三級培訓網絡,**市教師培訓基地通過了省級考評驗收。僅20xx-20xx學年度,各層次、各類別教師培訓達9000人次,中小學教師的綜合素質和業(yè)務能力進一步提升;推進學校結對合作,以強幫弱共同發(fā)展。建立了城鄉(xiāng)間和跨區(qū)域中小學結對合作機制,城鄉(xiāng)學校結對合作數量進一步擴大,首批12所義務教育學校與廬陽區(qū)相應學校順利對接。結對學校圍繞教育理念、學校管理、教學實踐、學生活動、質量提升等方面,進行全面交流幫扶,不斷豐富學校內涵,提升辦學水平。加強中青年教師培養(yǎng),打造一支骨干教師隊伍。全市擁有省級以上各類稱號優(yōu)秀教師33人,市級學科帶頭人100人,骨干教師330人,師德先進個人12人。一支由優(yōu)秀教師、學科帶頭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師等組成的優(yōu)質教師隊伍已基本形成。
4.素質教育質量提升成效明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根本任務,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堅持德育為首的教育理念,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德育工作網絡初步形成,以愛國主義讀書教育、弘揚雷鋒精神、傳承中華優(yōu)秀文化等活動為載體的德育工作效果明顯。中小學體育、藝術教育進一步加強,青少年科技活動有效開展。僅20xx年,我市中小學在參加省及合肥市舉辦的各項競賽中,有近100項獲獎。烔煬中學的機器人足球參賽隊,榮獲省一等獎并代表我省參加全國比賽,獲得三等獎。人民路小學的書法選手,榮獲全國中小學生書法大賽二等獎。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深入推進,體育列入中考科目并得到加強,適應學生全面發(fā)展而富有個性成長的新課程體系基本形成。中招制度改革不斷深化,將省示范高中招生計劃的80%分解到全市初中學校,城區(qū)3所省級示范高中順利實行聯(lián)合招生,進一步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和素質教育深入實施。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必須清醒認識到我市義務教育與先進縣區(qū)相比,與新形勢下人民群眾對優(yōu)質教育的期盼,還有相當差距。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中小學現有布局不夠合理
隨著城鎮(zhèn)化進程加快,**市區(qū)規(guī)模不斷擴大,入住人口日益增多,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逐年增加,城區(qū)學齡人口不斷上升。同時,受此影響農村學齡人口下降。全市義務教育學,F有布局與適齡兒童少年就學不相適應問題比較突出。
1.主城區(qū)公辦初中布點不夠,容量不足,大班額嚴重。城區(qū)現有公辦初中8所,位于主城區(qū)6所,城鄉(xiāng)結合區(qū)2所。近年來,城區(qū)義務教育公辦學校就學人數逐年增加,20xx至20xx年平均每年遞增4%,每年增加在校生約700人,其中:初中學校每年增加200人。20xx年,城區(qū)公辦初中在校生7564人。從學生分布情況看,主城區(qū)二、三、四、七中四所學校在校生6673人,占城區(qū)公辦初中在校生總數88.22%。就其規(guī)模容量而言,二、三、四、七中四所學校初中總規(guī)模為108個班,標準容量5400人,而實際在校生已超標準容量1273人,導致各校班學額都在58人以上,均超過了省定50人以下的班額標準,三中和七中甚至存在60人以上的過大班額問題。就主城區(qū)初中現有布局來說,城東區(qū)域僅有油泵廠學校且為單班規(guī)模、辦學條件又相對較差,已不能適應該區(qū)域適齡兒童少年上學需求。同時,隨著城東區(qū)域的建設發(fā)展,就學供需矛盾將更加突出。
2.農村小學布點多,生源少,教育資源分散。由于進城入住人口和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不斷增加,農村學齡人數逐年減少,20xx至20xx年平均每年遞減4.6%,每年減少在校生約1500人(小學800人,初中700人)。農村中小學布局雖然作了不斷調整,但就目前現狀而言,布點多、生源少、教育資源分散的問題依然明顯,尤其在小學表現突出。20xx年,全市農村完全小學97所,小學教學點51個,僅完全小學數則占全市完全小學總數82.9%,而農村小學在校生22640人,卻只占全市小學在校生總數53.98%。從農村小學學生分布情況看,全市17所鄉(xiāng)鎮(zhèn)中心小學在校生11771人,而另外80所村級完小和51個教學點的在校生只有10721人。據調查,在80所村級完小中,50名學生以下學校有18所;在51個小學教學點中,20名學生以下教學點有35個,其中10名學生以下的還有24個。這些規(guī)模過小的完全小學和教學點,不僅占有了相當的.教育資源,也成了我市推進義務教育發(fā)展的瓶頸。
(二)城鄉(xiāng)間、校際間辦學條件差距仍然較大
一是城鄉(xiāng)間學校辦學條件差距較大。近年來,城區(qū)中小學辦學條件有了很大改善。20所小學有11所為新建的標準化小學,8所初中有6所實施了改造工程,具有良好辦學條件的中小學已達到了61%。農村中小學的辦學條件雖然也得到一定改善,但與省頒辦學標準要求,與主城區(qū)學校相比,依然落后。據統(tǒng)計,農村現有113所義務教育學校中,55所農村中小學教輔用房不足,須設置的實驗室、電腦室、圖書室、音樂室、美術室、語音室等沒有配齊,其中:38所學校僅有教室和辦公室,相應功能室嚴重缺失;所有學校運動場地沒有達到標準要求,相當一部分學校的運動場僅僅是一塊圈地,體育教學和學生健身運動難以正常開展;38個農村中小學食堂,有27 個沒有達到標準要求,未能取得餐飲許可證。
二是區(qū)域內學校辦學條件差距較大。城區(qū)仍有11所義務教育公辦學校的辦學條件相對薄弱,尤其是油泵廠學校和亞父初中,僅有一幢教學樓,缺乏基本的配套設施。農村大多數村級完小在教學輔助用房、功能室配置,校園道路、運動場地等基礎設施方面也都相對較差,明顯落后于中心小學。
(三)義務教育學校教師結構失衡
目前,我市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教師隊伍主要存在結構性不合理。
一是學科教師結構不夠合理。表現在音樂、體育、美術、信息技術學科專任教師嚴重不足。據統(tǒng)計,全市義務教育階段音樂教師50人,體育教師157人,美術教師93人,信息技術教師19人。從這些教師任教學?,主要集中在城區(qū)中小學和部分鄉(xiāng)鎮(zhèn)中心學校。農村絕大多數學校缺乏音、體、美、信息技術等學科教師,開齊開足規(guī)定的課程難以有效落實。按照部頒課程計劃測算,須增配音樂教師 73人、體育教師15人、美術教師38人、信息技術教師74人。
二是教師年齡結構不夠合理。據統(tǒng)計,全市初中、小學51歲以上的教師占義務教育階段教師總數的23.5%,而30歲以下的教師只占7.6%。農村中小學51歲以上的教師,大部分是七、八十年代教育規(guī)模擴張時吸收的民辦轉正教師,普遍存在教育觀念更新不夠、使用現代教育設備能力較差、教學質量相對較低等問題,也對教育創(chuàng)新、增強教育活力產生直接影響。
(四)義務教育信息化建設滯后
一是校園網絡連通不足。我市中小學寬帶網絡接入161所中小學,還有37所小學及教學點寬帶沒有接入,寬帶開通率只有80%;再根據省定標準,義務教育6—12班級的學校要配備1—2個計算機教室進行計算,我市義務教育學校計算機教室缺少近90間。
二是計算機數量生機比偏低。目前,我市計算機生機比為15.2:1,師機比為3.9:1,與省定生機比12:1,和師機比1:1標準相比,缺少學生用機1000臺,缺少教師用機2730臺。
三是信息化設施缺乏。我市現有學校廣播系統(tǒng)98套,監(jiān)控系統(tǒng)54套,對照省定基本標準,校園廣播系統(tǒng)缺48套,監(jiān)控系統(tǒng)缺92套。對于其他語音教室、課堂教學錄播系統(tǒng)、電子閱覽室、在線課堂教室、校園電視系統(tǒng)、一卡通系統(tǒng)和移動學習終端等選配標準我市基本沒有配備,缺口更大。
(五)教育教學目標管理缺位
一是教育主管部門自身指導、監(jiān)管缺乏精細。在義務教育改革和發(fā)展上,按照上級規(guī)定動作部署多,創(chuàng)新超前舉措少;在教育教學管理建設上,宏觀條款要求多,出臺細化辦法少;在中小學辦學行為規(guī)范監(jiān)管上,以文轉文、以會貫徹多,具體檢查督促督辦少。
二是一些學校辦學質量目標和競爭意識淡薄。一些學校校長辦學思想模糊,沒有清晰的辦學理念和明確的發(fā)展目標,自以為學校設施落后,師資力量弱,只求平安無事,不求提高辦學質量和推進學校內涵發(fā)展,教育教學管理粗放,工作缺乏計劃性、統(tǒng)籌性,只應付主要科目教學,不能開齊開足全部課程,藝體和實踐活動不正常,學生素質教育要求難以落實,教育教學質量低下。
三是少數學校執(zhí)行辦學行為規(guī)范不嚴。少數學校貫徹落實辦學行為規(guī)范自覺性和主動性不足,應有管理制度未建立,已有規(guī)章制度執(zhí)行不到位,學校管理松散,對教師教育教學放任自流,缺少檢查、督促、考核等監(jiān)管機制,違規(guī)辦學行為時有發(fā)生。
(六)校園安全保障比較薄弱
校園安全是教育管理的第一要務,發(fā)展教育的同時更要全力維護廣大師生的生命安全。我市校園安全形勢基本良好,但仍存在影響校園安全的薄弱方面,主要表現在:
一是校園安全管理隊伍不完善。校園及學生安全管理涉及面廣,范圍大,頭緒多,任務繁雜。我市校園及學生安全工作任務主要由學校的政教處、總務處或德育處承擔,有的學校涉及到幾個部門,管理人員也都是處室負責人兼任,容易造成主次不分,職責不明,多頭管理,相互推逶的混亂局面。因此市教育局和各校成立專門的校園及學生安全管理機構,配備專職的管理人員,是做好校園及學生安全工作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