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级毛片大全,毛片一级在线,毛片免费观看的视频在线,午夜毛片福利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應急管理工作調研報告

時間:2023-06-18 07:04:09 調查報告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應急管理工作調研報告3篇

  加強應急管理,提高預防和處置突發(fā)公共事件的能力,是關系國家經濟社會發(fā)展全局和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大事,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是堅持以人為本、執(zhí)政為民的重要體現;是全面履行政府職能,進一步提高行政能力的重要方面。以下是關于應急管理工作調研報告3篇,僅供參考!

應急管理工作調研報告3篇

  應急管理工作調研報告

  和管理制度,救援裝備、應急物資儲備與管理工作進行調研。調研采取座談交流和實地考察兩種方式,分別與兩省政府應急辦及其相關部門進行了座談交流,實地考察了廣東省政府應急指揮中心、值班室、專家會商室、

  應急指揮車、東莞市松山湖應急產業(yè)園和陜西省應急指揮中心、省級應急平臺中心基站、移動應急指揮車等。通過這次調研,我們開闊了眼界,取得了收獲,找到了差距,明確了我省應急管理工作下步努力方向,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廣東、陜西兩省應急管理工作現狀

  (一)廣東省應急管理工作走在了全國前列。

  廣東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應急管理工作,省政府應急辦人員配備強,工作思路新,資金投入大,多項工作全國領先。 二是工作思路清晰,措施配套完善。1、應急志愿者隊伍建設制度健全,管理規(guī)范。廣東省應急志愿者隊伍建設分三步走。第一步, 制訂組建方案。2012年 1月,以省政府辦公廳名義印發(fā)《廣東省應急志愿者隊伍組建方案》,創(chuàng)新應急志愿服務的組織動員方式,著

  手打造一支著裝統(tǒng)一、訓練有素、服務專業(yè)、經驗豐富、反應迅速、覆蓋全省的應急志愿者隊伍。明確了應急志愿者隊伍的組織形式、招募注冊程序、工作職責、管理制度和工作分工。第二步,出臺條例。2012年 6月,廣東省第十一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審議通過《廣東省突發(fā)事件應對條例》,規(guī)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建立應急志愿者服務工作聯席會議制度,負責統(tǒng)籌、協(xié)調和指導應急志愿者隊伍的招募、培訓、演練、參與應急救援等活動。具體辦法由省人民政三是資金投入大,救援指揮裝備先進。自 2008年開始,利用一年半的時間,省財政投入 2.3 億元,建成省政府應急指揮中心、值班室、專家會商室;投入 2100萬元,購置裝配應急指揮車3輛,具備了遠程指揮、數據傳輸、現場會商等功能,有力地保障了突發(fā)事件的處置工作。

  目前,廣東省正在籌建配備擁有若干架直升機的實戰(zhàn)型空中救援隊、實用性水下救援隊和核應急救援隊。

  (二)陜西省應急管理工作亮點突出、富有特色。

  二是創(chuàng)造性開展工作,多項舉措具有示范意義。1、應急救援隊伍建設。組建了省應急救援總隊、11個應急救援支隊和醫(yī)療救護、森林滅火、礦山搶險、地震救援及戰(zhàn)勤保障 5 支專業(yè)救援隊伍;依托團省委、省紅十字會,積極開展應急志愿者募集活動,全省組建了 2 萬多人的應急志愿者隊伍,廣泛參與搶險救災、事故救

  援等工作;省應急委先后聘請了閃淳昌等 5位全國著名應急管理專家擔任省應急管理高級顧問,指導應急管理工作;聘請 49位省內著名教授、專家、學者為省應急管理六大類專家?guī)鞂<,并制訂了《陜西省應急管理專家(guī)旃芾頃盒修k法》。與省軍區(qū)共同印發(fā)《關于進一步加強民兵預備役部隊應急救援力量建設的意見》,明確了預備役部隊在突發(fā)事件處置中的責任,健全了軍地聯動機

  制,完善了軍地聯合保障體系,F正與駐軍籌建核生化應急救援隊伍。2、應急物資保障體系建設。2011年 7月,省政府辦公廳印發(fā)《關于進一步加強應急物資保障體系建設工作的意見》,明確了“十二五”期間應急物資保障體系建設目標,成立了由分管副省長任組長,省政府秘書長、省發(fā)改委分管副主任和省應急辦主任任副組長的省應急物資保障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省發(fā)改委,明確了領導小組職責。4 批 162 個省級基層應急管理示范點,并對示范點給予專項資金補助,幫助基層完善應急基礎設施。連續(xù)三年由省政府下發(fā)文件,表彰各地各部門涌現出的先進單位和先進工作者。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創(chuàng)新思路,研究措施,積極穩(wěn)妥推進應急志愿者隊伍建設。目前,我省應急志愿者隊伍建設相對滯后,管理缺乏制度規(guī)范。我們打算,借鑒廣東、陜西等省經驗,結合山東實際,與有關部門加強研究,盡快以省政府辦公廳名義出臺我省加強應急志愿者隊伍建

  設與管理的辦法(或意見),加強應急志愿者隊伍的建設和管理,在建設規(guī)模和管理規(guī)范方面取得突破。

  二是摸清底數,健全機制,加強救援裝備配備和應急物資儲備。 年底前后,通過開展應急物資、救援裝備普查,建立應急物資和救援裝備數據庫。在摸清底數的基礎上,按照國家有關要求

  ,借鑒兄弟省市的經驗,積極與有關部門協(xié)商配合,制定省、市、縣三級救援隊伍裝備配備標準,制訂應急物資儲備目錄,推動裝備配備和物資儲備,盡早研究出臺我省救援裝備、應急物資管理辦法,健全救援裝備、應急物資的儲備調用機制,滿足保障突發(fā)事件處置工作的需要。

  三是找準差距,借鑒吸收,創(chuàng)新開展應急管理工作。深入分析我省應急管理工作現狀,找準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學習借鑒兩省工作經驗做法,創(chuàng)新工作思路,及早制定明年的工作要點。在省法制辦的精心指導下,按程序加快推動《山東省突發(fā)事件應對條例》早日出臺。在今年完成好省政府應急平臺一期工程的基礎上,明年下大氣力抓好省政府應急平臺二期工程建設,配套完善應急管理輔助決策系統(tǒng),推動我省應急管理工作邁臺階,上水平。

  縣政府應急管理工作調研報告

  根據新政辦《**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統(tǒng)計調查突發(fā)事件應急預案體系和應急管理組織體系建設情況的通知》精神,我縣對全縣應急預案體系和應急管理組織體系建設情況進行了認真調查,現將調查情況匯報如下:

  **縣根據《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應急條例》(國務院第376號令)和《**市突發(fā)事件應急處理工作總預案》的精神及有關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結合本

  縣實際,于2003年8月6日以**縣人民政府令的形式出臺了《**縣突發(fā)事件應急處理工作總預案》,成立了**縣突發(fā)事件應急處理委員會作為我縣處理突發(fā)事件的最高層面,統(tǒng)一領導、指揮在全縣范圍內發(fā)生的特大突發(fā)事件的應急處理工作。突發(fā)事件應急處理委員會由縣委、縣政府、駐獲部隊主要領導、省市駐獲有關單位負責人、縣政府有關職能部門及各鄉(xiāng)鎮(zhèn)黨政主要負責人組成。委員會總指揮由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兼任,副總指揮由四大班子領導兼任,委員會成員單位由縣政府相關部門組成。委員會下設辦公室,由縣委、縣政府辦公室主任、鄉(xiāng)鎮(zhèn)負責人及有關單位負責人組成。特大突發(fā)事件發(fā)生后,縣突發(fā)事件應急處理委員會總指揮根據有關機構,對發(fā)生的特大突發(fā)事件有關情況的報告和制訂的該類型突發(fā)事件應急預案,立即召開由處理突發(fā)事件相關單位主要負責人參加的啟動預備會,作出是否啟動縣突發(fā)事件應急處理委員會的決定。委員會還可根據需要設立新的協(xié)調指揮機構,負責處理一些重大突發(fā)事件。對于尚未設立相應協(xié)調指揮機構的重大突發(fā)事件,由縣突發(fā)事件應急處理委員會辦公室負責處理。對于全縣的重大突發(fā)事件由**縣安全生產委員會、**縣防汛抗旱指揮部、**縣護林防火指揮部、**縣治安管理委員會、**縣防震抗震指揮部、**縣地質災害防災救災領導小組、**縣應對公共衛(wèi)生突發(fā)事件領導小組、**縣重大動物疫病應急防控指揮部、**縣抗災救災領導小組、**縣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工作指揮部等10個專項應急管理機構負責處理。

  **縣各專項應急機構都建有應急指揮平臺。**縣安全生產委員會應急平臺日常維護機構為**縣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機構設在**縣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局;**縣防汛抗旱應急平臺日常維護機構為**縣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機構設在**縣水利局;**縣護林防火指揮部應急平臺日常維護機構為**縣護林防火指揮部辦公室,機構設在**縣林業(yè)局;**縣治安管理委員會應急平臺日常維護機構為**縣治安管理委員會辦公室,機構設在**縣公安局;**縣防震抗震指揮部應急平臺日常維護機構為**縣防震抗震指揮部辦公室,機構設在**縣科技局;**縣地質災害防災救災領導小組應急平臺日常維護機構為**縣地質災害防災救災領導小組辦公室,機構設在**縣國土局;**縣應對公共衛(wèi)生突發(fā)事件領導小組應急平臺日常維護機構為**縣應對公共衛(wèi)生突發(fā)事件領導小組辦公室,機構設在**縣衛(wèi)生局;**縣重大動物疫病應急防控指揮部應急平臺日常維護機構為**縣重大動物疫病應急防控指揮部辦公室,機構設在**縣畜牧局;**縣抗災救災領導小組應急平臺日常維護機構為**縣抗災救災領導小組辦公室,機構設在**縣民政局;**縣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工作指揮部應急平臺日常維護機構為**縣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工作指揮部辦公室,機構設在**縣畜牧局。各專項應急辦公室分別由政府各相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主管部門負責人擔任辦公室主任。應急辦公室設有專線,其中含110、119、120等特殊服務號,安排專人24小時值班,配備電腦、打印機、傳真等辦公設備,負責應急事件信息的收集、分析、報告、通報;負責應急事件預防、現場控制、技術處理和監(jiān)測;負責各應急事件的分級和應急處理方案制訂;負責應急處理專業(yè)隊伍的建設和培訓。

  應急事件采取舉報制度,各專項應急機構均分布統(tǒng)一的報告、舉報電話,對舉報有功的單位或個人,鄉(xiāng)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予以獎勵。受理單位接到突發(fā)事件報告時,做好記錄,弄清事件發(fā)生的時間、地點、單位、原因、傷亡損失情況等內容,并依據建立起的基礎數據庫和專業(yè)數據庫數據,嚴格按應急預案時限要求,以電話、書面報告或圖像資料的形式向本應急機構最高領導匯報。應急工作的開展由縣委辦、政府辦、專項應急辦公室、各鄉(xiāng)鎮(zhèn)辦負責溝通協(xié)調、總指揮或小組啟動預備會,由預備會作出是否啟動應急預案。突發(fā)事件采取信息發(fā)布制度,縣政府負責向社會分布突發(fā)事件相關信息,必要時政府授權處理突發(fā)事件有關部門向社會發(fā)布。

  根據我縣應急管理工作的開展情況,特建議如下:

  一、擴大各專項應急機構文件發(fā)放范圍;當地黨政部門制作專項應急機構一覽表;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等媒介加強宣傳力度,擴大專項應急機構的知名度。

  二、配備報話機、車載通訊等設備,強化應急處理中的溝通;建立完善縣鄉(xiāng)行政區(qū)內政府系統(tǒng)局域網絡,推進視頻會議系統(tǒng),完善應急平臺建設。

  三、加強應急隊伍的專業(yè)培訓,定時定量開展應急演練,切實提高應急的實戰(zhàn)能力。

  下步工作打算:

  一、根據省、市有關要求,不斷完善我縣整體應急預案、專項應急預案及部門應急預案,進一步建全突發(fā)事件應急體系。

  二、嚴格按照應急預案演練的要求,繼續(xù)組織有關部門積極參與,進行有關應急預案的實戰(zhàn)演練,以期達到戰(zhàn)則能出,出則能勝的良好效果。

  三、積極籌措資金,進一步加大對突發(fā)事件應急體系

  建設的投入力度,為其提供充足的資金保障。

  全市應急管理工作調研報告

  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市應急管理工作按照“一案三制”要求,明確責任,狠抓基礎,強化落實,應急預案基本完善,應急管理體制初步建立,應急機制不斷完善,應急保障能力得到加強,為全市社會經濟發(fā)展作出了應有的貢獻。為進一步掌握我市應急管理資源狀況和應急保障能力,有效應對可能發(fā)生的高層建筑失火、危險化學品事故、山洪地質災害、森林火災和雨雪冰凍災害等突發(fā)事件,我辦對全市有關應急管理單位進行了調研,F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全市應急管理工作基本情況

  (一)應急預案基本完善。目前,全市已制定完善市總體應急預案1個,市專項應急預案34個和50多個部門預案,基本覆蓋了常見的各類突發(fā)事件。8個區(qū)縣(市)政府(管委會)均編制了總體應急預案,同時還編制了大量專項和部門應急預案。大部分鄉(xiāng)鎮(zhèn)(街道)制定了應急預案,學校、社區(qū)、鄉(xiāng)村、企業(yè)等各類基層單位的預案基本完善,全市應急預案體系基本形成。市水務局結合歷年防汛抗災經驗和水情的新變化,修訂和完善了重點垸防守、山洪災害防御等預案;市國土資源局每年在認真排查勘摸地災隱患點的基礎上,會同有關部門有針對性地編制地質災害防治方案;市住建系統(tǒng)根據自身工作特點,對應急預案進行了細化,制定了十多個工作預案;電力部門針對可能發(fā)生的雨雪冰凍天氣,對各種高低壓線路均制定了不同的融冰方案;市公安部門完善公共安全事件預案基礎上,還建立了“110”社會應急聯動方案。各相關單位還通過采取各種形式的預案演練,增強預案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進一步提高應急處置能力。

  (二)應急管理體制初步建立。全市各級各部門高度重視應急管理工作,把應急管理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抓好抓實。市政府成立了由市長任主任,市政府各位副市長任副主任的突發(fā)事件應急委員會。全市大部分區(qū)縣(市),市直和中央、省屬駐益單位成立了應急管理辦事機構或明確了承擔應急管理工作的相關職能科室,有專門的應急管理工作人員。市防汛抗旱、抗震救災、森林防火、安全生產、公共衛(wèi)生、通信、公安等專業(yè)機構應急指揮與協(xié)調職能進一步強化,全市應急管理體制初步建立。

  (三)應急機制不斷完善。一是強化監(jiān)測預警機制。各級各部門加強對突發(fā)事件發(fā)生、發(fā)展規(guī)律的研究,加大裝備建設投入,完善監(jiān)測預警網絡,提高綜合監(jiān)測和預警水平。公安、衛(wèi)生、氣象、地質災害、防汛抗旱等監(jiān)測預警系統(tǒng)已初步建立并發(fā)揮作用。公安部門在全市城區(qū)范圍建立了治安環(huán)境視頻防控體系;市水務局建設了山洪防御預警系統(tǒng),對全市在冊的517座中小型水庫實現了水庫信息采集、監(jiān)視和調度自動化;市住建局對資江一橋、三橋建立了橋梁視頻預警監(jiān)控系統(tǒng);市海事局對重點水域進行了實時監(jiān)控。二是健全了應急值守和信息報送機制。各單位嚴格落實應急值守工作制度,堅持24小時值班和領導帶班制度。嚴格按突發(fā)事件信息報送規(guī)定,規(guī)范報送程序,強化報送紀律。近年來未發(fā)生較大以上突發(fā)事件信息遲報、瞞報、漏報等問題;三是形成了部門聯動機制。各級政府和部門把日常值班和應急管理有機結合起來,切實加強與有關部門、單位和部隊、武警的聯系,建立了一個承上啟下、聯系左右、溝通內外的應急聯動機制。如大橋管理所加強了與海事、交警部門的聯動,確保大橋安全;中石化益陽分公司加強與安監(jiān)、交通等部門的聯動;市公安局“110”指揮中心加強了同22個成員單位的聯動,增強了聯動處置實效。四是完善了安全隱患排查機制。按照分類指導、分級管理、重點突出、全面推進的原則,各單位每年開展風險隱患排查,對可能引發(fā)突發(fā)事件的各類隱患點、隱患區(qū)域進行調查、監(jiān)控,制定整改措施。市國土資源局從2000年開始,每年組織專業(yè)隊伍對全市地災隱患點進行1-2次巡查,目前共查明各類地質災害隱患點471處,需重點防范的重要地質災害點69處;中石化益陽分公司投入大量資金,大力開展庫、站隱患治理項目及“碧水藍天”環(huán)保隱患治理項目;益陽中燃公司對境內600多公里的管線,按區(qū)域進行劃分,明確責任人,每天安排專人進行巡查。

  (四)應急保障得到加強。一是加強了應急隊伍建設。目前,我市基本形成了以公安、武警、軍隊和民兵預備役人員為骨干和突擊力量,醫(yī)療急救、森林防火、防汛抗旱、道路交通等專業(yè)救援隊伍為基本力量,以企事業(yè)單位專兼職隊伍、應急志愿者為輔助力量的應急隊伍體系。公安、衛(wèi)生、交通、水務、建設、安監(jiān)、林業(yè)、電力、石油、燃氣等部門單位均建有專業(yè)或半專業(yè)的應急救援隊伍,每年至少開展一次應急預案演練,增強技能,積累經驗,提高應急處置能力。國土、衛(wèi)生、安監(jiān)等部門還聘請了有關專家,建立了專家?guī)欤瑸閼碧幹脹Q策提供技術保障;二是加強了應急物資儲備。各單位根據預案和實際要求,積極籌措資金,認真落實應急物資儲備。針對可能發(fā)生的雨雪冰凍災害天氣,建設、交通、電力等部門儲備了工業(yè)鹽、麻袋、電纜、鋤頭等應急物資。水利部門按照防汛抗旱物資儲備原則,增補了防汛搶險物資器材。

  (五)應急宣教培訓扎實開展。各級各部門利用電視、報刊、互聯網等媒體,依托防災減災日、安全生產月等活動,采取媒體宣傳、街頭宣傳、板報、培訓和演練等多種形式,有效開展了應急知識宣傳活動。2014年,國土部門在電視臺連續(xù)舉辦了10期“地質災害防治知識”專題節(jié)目;桃江縣對全縣284個行政村村支部書記和17個居委會主任進行了防汛抗災培訓。中石化益陽分公司、國網益陽供電公司多次開展應急演練,有效提高公司應急管理水平,提高員工的應急處置能力。通過宣傳,進一步提高了干部職工的防災減災技能和廣大人民群眾的應急意識。

  二、當前全市應急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應急管理工作是政府的核心職能之一,市應急辦從2007年成立運行至今八年時間了,從肩負的職責使命來看,還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問題需引起重視并加以改進。

  (一)體制機制有待進一步理順。全市應急管理“一案三制”的工作格局雖已基本形成,但全市八個區(qū)縣(市)和專業(yè)部門的體制機制還不健全。一是體制不健全。目前,仍有資陽、南縣、高新區(qū)沒有日常的專門機構和專門人員負責應急管理工作;住建、交通、教育等部門沒有相應的管理機構。二是機制不完善。全市應急聯動響應機制不靈活,從上到下指揮不協(xié)調,部門間聯動運行不充分,在處理突發(fā)事件過程中,響應不到位的現象還比較普遍,還存在職責不清、責任不明的問題。

  (二)基礎性工作有待進一步加強。應急管理是一項基礎性工作,是一項只有社會效益和長遠效益的工作。目前全市主要有四個方面基礎性工作應予關注。一是沒有預算的問題。全市各級各部門沒有將應急管理經費納入各級財政預算,資金沒有來源,開支沒有口子,已嚴重制約了工作的開展;二是市縣兩級沒有建立應急管理專家?guī)欤绾巫龅綄I(yè)的事情專家做,專業(yè)的事故專家處,已是我市需迫切解決的問題;三是應急管理沒有納入各級各類學校培訓課程。目前全市應急管理知識培訓沒有全面展開,培訓教育工作處于起步階段,應急知識進學校、進課堂不夠深入,還沒有完全進入各級黨校培訓主體班課程;四是基層應急管理工作薄弱。基層應急管理人員、資金、物資、裝備不足,應急救援的基礎條件薄弱,特別是農村公共基礎設施較差,突發(fā)事件預警信息獲取慢,先期處置能力弱,應急救援能力有待提高。

  (三)突出問題有待抓緊解決。一是消防裝備設施落后。消防部隊是主要的應急救援現場處置力量,目前全市市縣兩級消防裝備能力不強,全市云梯消防車僅3輛,其中只有1輛最大舉高53米,只能開展15層以下高樓的應急救援工作,一旦高層建筑失火,撲救難度大,后果不堪設想;二是危險化學品生產、運輸、使用監(jiān)督管理不到位。我市生產、運輸、使用;菲髽I(yè)較多,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第一、農用三輪車運輸危化品監(jiān)管不到位。目前,全市農用三輪車運輸氧氣、乙炔、液化氣等工業(yè)氣體的現象比較普遍,且無人監(jiān)管,存在較大安全隱患。第二、加油站內社會車輛亂停亂靠,妨礙公共安全。中石化益陽分公司目前在全市設有92個加油站點,社會車輛在加油站內亂停亂靠現象比較嚴重,僅憑中石化益陽分公司難以有效扼制,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第三、會龍山油庫、雙強化工、宏源稀土等涉危企業(yè)均處在資江城區(qū)段,一旦發(fā)生泄漏或爆炸,污染水源等突發(fā)事件,嚴重影響城區(qū)幾十萬人飲用水安全;每天穿行的數十臺運輸液氨、氣油、柴油的車輛也是較大的安全隱患。三是地質災害發(fā)展趨勢和地質環(huán)境問題依然嚴竣。全市地質災害點多面廣,防治任務重、難度大,特別是新農村建設開山修路、村民不合理切坡建房引發(fā)的地質災害等呈上升勢頭,建設工程地質災害防治“三同時”制度沒有得到較好的落實。

  三、加強應急管理工作的建議

  (一)進一步理順市縣兩級應急管理體制。理順體制,確保有機構理事,有人員辦事;利用市縣兩級機構改革的契機,把政府辦系統(tǒng)應急管理人員落實好。

  (二)進一步加大對應急管理經費的投入!锻话l(fā)事件應對法》第三十一條規(guī)定: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采取財政措施,保障突發(fā)事件應對工作所需經費。《湖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fā)事件應對法>辦法》第七條規(guī)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突發(fā)事件應對工作經費列入財政預算。目前,我市市縣兩級財政未將應急管理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對應急管理經費投入不足,不利于應急管理工作的開展。各級應加大應急管理工作經費的投入力度。

  (三)進一步強化基層應急管理工作。突發(fā)事件主要發(fā)生在基層,防范和處置也主要在基層。加強基層應急管理工作是全面做好應急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礎,是深入推進應急管理的關健所在。目前,我市基層的應急救援和保障能力差距大,人員、資金、裝備、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因資金困難投入不夠;各類突發(fā)事件信息獲取能力較差,綜合預警能力不強;應急機制不健全,應急知識宣傳教育不深入,遇到突發(fā)事件,先期處置能力較弱。應急管理工作重心應下沉、關口應前移,基層應急管理組織應健全,經費保障應有力,采取有力措施,逐步強化基層應急管理工作。

  (四)進一步提高全社會風險防范意識和災害應對能力。一是加強全社會防災減災宣傳教育。將公共安全知識納入教育體系。認真落實《中小學公共安全教育指導綱要》,針對幼兒教育、中小學教育不同階段,開設不同課程。組織編寫應急知識手冊,向社區(qū)、農村等基層組織單位群眾發(fā)放;利用各種新聞媒體,介紹普及應急知識,宣傳應急預案,提高社會公眾防災避險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二是加強對各級干部應急管理知識能力的教育培訓。制定培訓規(guī)劃,明確培訓內容、標準和方式,綜合運用多種方法和手段,有計劃地對領導干部進行應急管理輪訓,開展應急管理人員綜合業(yè)務培訓,努力提高各級領導干部和從業(yè)人員的應急管理能力;三是加強對企業(yè)應急管理培訓工作。嚴格落實高危行業(yè)及其工作人員的崗前、崗中教育培訓制度,抓好各類涉危企業(yè)應急管理工作。

【應急管理工作調研報告】相關文章:

應急調研報告11-27

應急救援調研報告范文12-31

城市管理工作調研報告03-20

城市管理工作調研報告11-09

關于市區(qū)管理工作調研報告03-20

檔案管理工作的調研報告10-30

應急管理隊伍建設調研報告11-19

關于城市管理工作的調研報告07-29

關于檔案管理工作調研報告03-20

社會組織管理工作調研報告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