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霓裳羽衣成語故事
霓裳羽衣成語故事1
釋義
本意是指珍貴的絲綢和羽毛織成的衣服。后成為一種舞蹈和樂曲的代稱。形容精美無比使人如入仙境的音樂、舞蹈。
出處
宋·李等《太平廣記·卷二十二錄·逸史》。
故事
中秋之夜,天上一輪明月往往引起人們無限的遐思。距今一千多年前的唐開元年間的一個中秋月圓之夜,唐玄宗也在遙望一碧如洗的天空,對著那一輪圓盤忘情地贊嘆。方士羅公遠便討好地問道:“陛下是否愿意到月中游覽一番?”
唐玄宗很樂意,羅公遠便取出身邊的拐杖,用力向空中擲去,拐杖到了天上,頓時化成一座銀色的大橋。羅公遠請?zhí)菩谔虻窃。月宮前面寬廣的庭院里,幾百名身穿雪白絲綢衣服的仙女翩翩起舞,舞姿輕柔,那一支舞曲尤為動人。羅公遠告訴說:“這是天上的.仙樂,叫霓裳羽衣。”唐玄宗暗暗記下了樂譜。
回到皇宮,唐玄宗召樂師按記下的樂譜、聲調(diào)作出了《霓裳羽衣》曲。唐玄宗最寵愛的楊貴妃按他月中所見,穿上雪白的衣裙,輕舒廣袖,跳起了《霓裳羽衣》舞。仙樂、美女、舞蹈使唐玄宗陶醉不已,以至終日沉緬其中,幾乎忘了治理國事。
霓裳羽衣成語故事2
成語名稱:霓裳羽衣
成語拼音:ní cháng yǔ yī
成語用法:作賓語、定語;用于女性。
實用性:生僻
感情色彩:中性詞
成語結(jié)構(gòu):聯(lián)合式
成語年代:古代
成語解釋:以云霓為裳,以羽毛作衣。形容女子的裝束美麗。
成語來源: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輕攏慢捻抹復挑,初為《霓裳》后《六幺》!
成語造句:清·魏秀仁《花月痕》第49回:“他霓裳羽衣,怎樣也接了唐明皇?”
霓裳羽衣的成語故事
唐朝時期,唐玄宗中秋節(jié)在皇宮與方士羅公遠欣賞月景,方士取出拐杖拋向天空,頓時化作巍峨華麗的廣寒宮。他們立即進入廣寒宮,見仙女們翩翩起舞,伴著幽雅的'仙樂。唐玄宗暗中記下樂曲回來后讓樂師作成《霓裳羽衣》,楊貴妃也扮仙女跳舞。
霓字開頭的成語
霓裳羽衣
包含有霓字的成語
大旱望云 霓裳羽衣
霓裳羽衣成語故事3
【拼音】ní cháng yǔ yī
【典故】輕攏慢捻抹復挑,初為《霓裳》后《六幺》。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釋義】以云霓為裳,以羽毛作衣。形容女子的裝束美麗。
【用法】作賓語、定語;用于女性
【結(jié)構(gòu)】聯(lián)合式
【同韻詞】什伍東西、言語高低、束肩斂息、年近古稀、偷狗戲雞、仰承鼻息、三百甕齏、游蕩不羇、監(jiān)市履狶、移東補西.
【年代】古代
【成語故事】唐朝時期,唐玄宗中秋節(jié)在皇宮與方士羅公遠欣賞月景,方士取出拐杖拋向天空,頓時化作巍峨華麗的廣寒宮。他們立即進入廣寒宮,見仙女們翩翩起舞,伴著幽雅的仙樂。唐玄宗暗中記下樂曲回來后讓樂師作成《霓裳羽衣》,楊貴妃也扮仙女跳舞。
【成語示列】這些仙女,名為素娥,身上所穿白衣,叫做霓裳羽衣。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七卷
【成語造舉】
◎ 在開元(公元713-741年)中,西涼節(jié)度使楊敬述還進天竺的《婆羅門曲》,后經(jīng)唐玄宗修改為《霓裳羽衣曲》,并配以舞蹈,成為我國歷史上有名的舞蹈之一。
◎ 其中還編配了許多京昆曲牌和新的舞蹈和身段,如霓裳羽衣舞的載歌載舞身段,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動,進入了化境。
◎ 《霓裳羽衣》舞不斷地變換著表演的方式,從樂曲到舞蹈也發(fā)生著變化。
◎ 到唐文宗開成元年(公元836年)七月,教坊挑選了300個15歲以下的少年舞者表演《霓裳羽衣》舞。
◎ 《霓裳羽衣》舞的演出方式不太固定。
◎ 白居易的《霓裳羽衣舞歌和微之》詩,是研究這部樂舞的`最可靠的文獻。
◎ 《霓裳羽衣》舞則是根據(jù)樂曲的意境編排出來的。
◎ 意思是《霓裳羽衣》開頭為"散序"六奏。
◎ 唐明皇問是什么曲子,回答說是《霓裳羽衣》。
【霓裳羽衣成語故事】相關文章:
讀《母親的羽衣》有感04-28
經(jīng)典成語故事10-13
亡羊補牢的成語故事07-26
背道而馳的成語故事04-13
釜底抽薪的成語故事02-14
偷天換日的成語故事04-12
雍門刎首的成語故事04-11
妒賢嫉能的成語故事11-07
愛鶴失眾的成語故事及解釋05-16
有關枕戈待旦的經(jīng)典成語故事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