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的觀察報告精華【15篇】
隨著個人素質(zhì)的提升,報告十分的重要,其在寫作上具有一定的竅門。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報告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的觀察報告,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的觀察報告1
觀察時間:
12月13—23日
觀察地點:
中一班
觀察對象:
琪琪
觀察目的:
觀察幼兒生活行為方面,改善幼兒健康的生活態(tài)度
兒童表現(xiàn)及行為:
最近在不經(jīng)意中發(fā)現(xiàn)琪琪小朋友常有不健康的生活行為:經(jīng)常搶占別人的東西,活動中總是喜歡自由走動或與同伴交談。交談資料以“奧特曼”為主要資料,如果談得興趣盎然時,拳腳相交。但平時他喜歡幫忙老師做事——分碗筷,擺椅子,搬桌子等,但是總是一馬當先,和同伴爭執(zhí)。
分析:
好動是孩子的天性,喜歡做事是他的本質(zhì),他喜歡做事,他并不明白做某件事的行為是對還是錯的,總是期望得到同伴和老師們對他的這種行為作出評價和認同、贊賞。同時期望在一些行為上得到老師和同伴的注意和信任。
措施:
糾正不健康的生活行為:在我與他交談后,讓他明白一些他人物品與自我物品區(qū)別的道理。我向家長反饋了他的狀況,請家長在家中多留意幼兒的.行為,推薦家長說理育兒。在活動中,我把他調(diào)到前面,可隨時注意到他的行為,繼續(xù)觀察他的表現(xiàn),在必要時可立刻制止他,適宜時表揚他;顒雍螅医(jīng)常與他聊天,說說家里,說說幼兒園的好朋友,引導他多看一些有益的電視,談談智慧樹等少兒電視里的資料。
幼兒的觀察報告2
案例背景
小可,四歲半,是家里的第二個孩子。她還有一個大她七歲的姐姐和一個僅有半歲的弟弟。父母忙著輔導姐姐的學習,照顧弟弟。小可則由已經(jīng)七十多歲的爺爺接送照管。小可兩歲半就上幼兒園,比同班的小朋友小一歲。
案例描述
每一天早上入園時教師和小可打招呼,她面無表情,從不回應,只顧低頭走進活動室。教師點名時,她從不答到,也不抬頭看教師,沒有任何響應;顒又,她從不主動回答問題,教師叫她時,她不抬頭,也不說話。她在幼兒園僅有的交流只限于她和旁邊的小伙伴小聲地說話,但當她發(fā)現(xiàn)有人看到她時,她便立即停止說話,趴在桌子上。
今日早上,小可媽媽打電話給班主任教師說昨日有小朋友把小可的衣服脫了,話語間顯得很生氣。但事實是昨日午時天氣太熱了,班上有小朋友已經(jīng)穿短袖馬褲了,小可還穿的是厚T恤加毛馬甲。新來的教師不了解情況,中午讓孩子減衣服時,小可不會脫,旁邊的一位小朋友幫小可把毛馬甲脫掉了。
案例分析
1、客觀因素:過早上幼兒園,和班級中大她一歲的小朋友相比,小可語言、與人交往本事發(fā)展就慢一點,孩子交流的不主動構成了孩子的自卑心理。孩子語言表達能力較弱,導致孩子在給媽媽講述脫衣服事件時不清楚,只反復強調(diào)了別的小朋友脫了她的衣服,而沒有說為什么要脫掉衣服,這才造成了媽媽對教師的誤解。
2、家庭因素:家中缺少積極交流的環(huán)境。父母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了姐姐的學業(yè)和小弟弟的照顧上,對小可的關愛太少。在家庭中,孩子不能引起家長的注意和重視,構成了孩子的失落與自卑的心理。雖然小可有爺爺照顧,但爺爺年齡大,以自我的冷暖為孩子穿衣,孩子穿的比其他孩子厚。老人比較愛安靜,和孩子交流的機會不多。和孩子最親近的家人對孩子的關愛和言語上交流較少,構成孩子人際交往中的不自信和自卑心理。
3、幼兒園因素:孩子交流中的不響應,使之成為了語言交流中的被忽視者。教師對孩子缺少長期的關注與引導。
措施與方法
1、作為教師,積極接納孩子的表現(xiàn),幫忙孩子構成心理上的安全感,增強孩子與人交流的自信。班級教師應從心理上真正關愛孩子,細心詢問孩子的需要,能夠請小可坐到自我的旁邊,循序漸進地引導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服務他人的事情,讓孩子真正感受到自我是被重視的.且受人喜歡的。
2、活動中教師及時鼓勵和肯定孩子的表現(xiàn)。哪怕是一個抬頭看的小舉動。教師能夠抓住機會大肆表揚:“教師剛才在點名時,小可都抬頭看我了,教師心里真高興,下次真期待小可能大膽地說一聲‘到’”。另外,多引導小可和性格外向的孩子合作交流,發(fā)揮小伙伴的引導作用,并為孩子開辟必須的說話空間,多鼓勵,讓孩子明白教師喜歡她大膽地表達。
3、和孩子一齊閱讀諸如《麗塔和鱷魚迷路了》的繪本,讓幼兒認識到其實安靜也沒有錯,但大聲說話,積極地與人交流是一件十分重要和開心的事情。
4、積極與父母溝通交流,讓孩子體驗到交流的歡樂,克服心理的自卑和失落,增強孩子的自信心。經(jīng)過家訪等多種形式,讓孩子的父母明白,雖然小可不像小弟弟那樣需要手把手照顧,也不需要像姐姐那樣有繁多的作業(yè)需要檢查,但她也渴望得到父母的關愛。有時間盡量多接接孩子,陪孩子做做游戲,詢問孩子的需要,請孩子來做父母的小幫手,讓孩子感受到自我是被重視的,也是真正有用的家庭成員,從而逐步增強孩子的自信。
案例反思
一個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對待像小可那樣的孩子,作為孩子最親近的教師和家人,我們不能簡單粗暴地只一味強調(diào)讓孩子多說話。我們應當多一份接納和包容,讓孩子明白愛安靜其實并沒有錯,但大膽主動地與人交流也是一件十分重要和開心的事情;讓孩子真正感受到她是受重視的真正有用的一員;不期望朝令夕改,只求越來越好。用情感化,用愛引導,讓孩子的人生因我們的努力而更加精彩!
幼兒的觀察報告3
案例描述:今天中午飯后,我又讓小朋友先折紙,按照規(guī)定折完的小朋友就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書看。小朋友好像很愿意這樣去做,他們紛紛拿了正方形的紙之后,就坐在位置上,或跪在椅子前面折了起來。有些小朋友自己會折的,就在那里專心致志地折著,有些小朋友不會折,就跑到別人的座位邊,去求別人幫助教一教。不一會兒就有小朋友拿著折好的作品來給我看,告訴我他會折了。我看了他們的作品之后,有些看作品還成型就算通過了,有些我讓他當著我的面展開后重新折一遍。但是,我發(fā)現(xiàn)其實他們不會折,也許是其他小朋友幫他完成的。今天折的是知了,我看見浩浩前兩天已經(jīng)會折了,浩浩媽媽來的時候,我還告訴她浩浩已經(jīng)會折了。但是浩浩媽媽卻告訴我說,浩浩其實不會折。我覺得還挺驚訝,于是把浩浩叫過來又讓他當著我的面折一遍。我真的發(fā)現(xiàn)浩浩在一些小細節(jié)上面確實還沒有掌握。
我的反思:
折紙活動進行了一段時間,最近小朋友好像對折紙更加感興趣了。但是如果他們一直局限于一些原來的`折紙內(nèi)容,不求進步,可能他們的折紙興趣會慢慢消退。所以我在想一直要要讓他們有新的內(nèi)容學會。所以,我一般是對孩子的折紙內(nèi)容一個個地進行過關,學會一項,再進行下一項,這樣才能扎扎實實地學下去。
本來以為小朋友告訴我說自己會了,應該就真的已經(jīng)會了,但是從今天的表現(xiàn)來看,可能孩子的所謂會了還是有含有水分的。所以我應該更加細致地確認他會了,才算通過。
所以,今天中午接下來,我讓浩浩又一次折了,發(fā)現(xiàn)不會的地方也及時幫他教會了。
我慶幸自己細心的問了浩浩的媽媽,如果不問的話,想當然地認為浩浩會了,會使他產(chǎn)生隨便應付的心理,而且對他后面再學習也沒有好處。
所以以后,對于孩子的表現(xiàn),我還是要多觀察,再觀察。要以實事求是的方法來下定義,要做到眼見為實,才能對孩子更負責,對自己更負責,對教育更負責,也才能對自己的教學工作更有促進作用。
幼兒的觀察報告4
幼兒的行為表現(xiàn)和教師的回應過程:
區(qū)角活動時,楊晨曦和何梓煬一起玩搭積木,楊晨曦不答應:“你很笨的,什么都不會,我才愿意和你一起玩!”說完還沖著楊晨曦瞪眼。楊晨曦委屈極了。陳樽岳走過來拉了拉楊晨曦的手說:” 何梓煬你怎么這么驕傲,這樣說別人是沒有禮貌的老師說每一個孩子都有優(yōu)點的,晨曦吃飯就比棒!而且他很有愛心,經(jīng)常幫老師做事情,我愿意和他做朋友!”說完陳樽岳拉著楊晨曦走了,留下何梓煬站在積木旁邊發(fā)愣。
評析與反思:
5歲的以后,兒童的個性特征有了較明顯的表現(xiàn),其中最突出的是兒童自我意識的發(fā)展。在日常生活中,教師對兒童的評價必須適當客觀公正任何過高,過低或其他不恰當?shù)脑u價都是對孩子有害的,設計情景,給幼兒以表現(xiàn)自己的能力,特長的機會,讓孩子們通過競賽,如疊被子比賽、跳繩比賽、折紙比賽等,看到自己別人好的、強的.一面,從而增進對自我的積極體驗,增進對自己的認識,樹立起對自己的信心。特別是要幫助那些做事不積極主動,總是跟在別人后面,經(jīng)常被別人忽視的孩子。給予機會展示他們的閃光點,讓他們感到自己在同伴中是很有地位的。同時也讓那些過分自信的幼兒擺脫以自我為中心,學會正確地評價他人,發(fā)現(xiàn)別人的優(yōu)點并虛心向他人學習。
幼兒的觀察報告5
幼兒觀察記錄:幫忙幼兒多開口說話
觀察幼兒:張璐
觀察時間:20xx.10.12
觀察目的:幫忙幼兒多開口說話
觀察過程:張璐是九月底來我們班的,性格很內(nèi)向,在班上很少和教師小朋友說話。
觀察一:
有一天,吃完飯,我讓吃完飯的小朋友端著椅子坐到操場上,只見她坐在椅子上一動不動,在一旁的卞琦小朋友就對她說:“你怎樣不出去啊?”張璐看了一眼卞琦,不做聲,把頭低下去。
觀察二:
午時快放學了,我拿出已學的字卡讓小朋友來認,我先出示一張字卡對小朋友說,看哪位小朋友還認識這個字寶寶?”我一說完小朋友都很踴躍的把自我的小手舉起來了,張璐想舉又不敢舉的`小手,我看著她說:“張璐,你能告訴教師這個字寶寶怎樣讀嗎?她緩緩地站起來,小眼睛一眨一眨地看著我不說話,我微笑地對她說:“不要怕,教師明白你是最棒的!”只見她小聲地讀:“紫色的紫”我讓小朋友為她鼓掌,表揚了她。
措施:
1、創(chuàng)造條件,讓她多開口說話。
2、多鼓勵她,并多開設一些談話活動。
效果:
經(jīng)過這一個月的觀察,張璐的性格活潑開朗了許多,發(fā)現(xiàn)眼神里有了光彩,有時候還能看見她高興的笑容,有時候點她回答問題,也不會向以前那么小聲地回答我,和教師小朋友交流比以前明顯多。我想,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們會更加多對她引導,讓她歡樂成長!
幼兒的觀察報告6
xx幼兒園是一所以情感教育為特色的幼兒園,他們把育人的目標定位為——培養(yǎng)一個大氣的孩子,幼兒園見習報告。第二次來到xx,不免有更親近、更熟悉的感受。這次來到xx主要是在家庭教育方面進行觀摩學習。
首先,想談談我對家庭教育的認識。家庭教育對于一個孩子的成長有著相當重要的影響,如今的父母文化水平普遍有了較大的提高,他們對于孩子的教育問題越加關注,加上社會上許多早教、特長班等的火熱宣傳,非學前專業(yè)的父母對于如何在家庭中教育子女有各自的困惑、思考與策略,所以家園結合可以為家庭教育提供更有利有效的方法,更寬領域的交流平臺,更專業(yè)化的指導。作為幼兒教師,在開展這方面的家長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這次見習是一次非常寶貴的學習機會。
這次的家教沙龍活動首先以托班的一堂公開課開場,教師用木偶劇的形式生動形象地告知幼兒分享可以帶來快樂的收獲,并在活動中嘗試讓幼兒體驗通過分享草莓所帶來的快樂,實習報告《幼兒園見習報告》。縱觀整個集體教育活動,活動的.形式非常吸引孩子,教師的表述、引導很到位,孩子的配合也比較積極?墒鞘冀K令我感到疑惑的是難道通過一節(jié)課就能養(yǎng)成孩子的分享意識了嗎?即使孩子在課堂上表現(xiàn)出了分享行為,那這種行為又能持續(xù)多久呢?孩子分享行為的表現(xiàn)會不會受到當時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呢?由此,沒有真正理解這堂公開課所起到的作用。在緊接著的家教沙龍活動中,我逐漸了解之前的一堂公開課或許是為了更好的告訴家長在家庭教育活動中可注意運用多種情境與方法。
第一次接觸家園結合的家庭教育活動,感覺上整個家教沙龍活動的形式、氛圍還不錯,活動主要以一位老師有層次地引導,家長在活動中自由地表述各自家庭中孩子對某一行為發(fā)展程度、自己的教育策略、教育理念、對幼兒園活動開展的意見等等。首先,很多家長會講述自己孩子在分享行為的發(fā)展情況,家長間的交流,可以讓家長對同年齡段的孩子就某一行為的發(fā)展水平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可以衡量自己孩子的程度,把握家庭教育中的階段性重點。其次,在介紹各自對孩子在家庭中培養(yǎng)分享行為的不同方法是父母之間的經(jīng)驗交流是一個取長補短的好機會,掌握的好方法多了,途徑多了,孩子的家庭教育也就更有效了。相反,一些不好的方法,父母也可以及時地避免。第三,父母交流中的集中困惑往往是幼兒園活動中所需要彌補的重點,家長與老師通過交流可以更好的明確孩子需要發(fā)展的方向,互相得到更好的配合。第四,每次討論末都會有幼兒園專業(yè)教師闡述對問題的看法,教師與家長的溝通可以為家長提供更科學、更有效的教育方法,使家庭教育避免盲目性,一些心理、保育方面的知識是家長更了解孩子的發(fā)展規(guī)律,在家庭教育中更具有針對性、科學化?梢哉f,家長與家長間、家長與老師間的討論都是促進家庭教育方面非常有效的途徑。
作為幼兒教師,一般承擔整個活動的組織、引導環(huán)節(jié),就像那位老師她在活動前預設了一系列提問,而且各個相關,從孩子在家庭中的分享行為表現(xiàn),到分享行為對于孩子社會性發(fā)展的重要性,再到評述觀摩分享行為集體活動的方法,引向家長在家庭中對于孩子在分享行為培養(yǎng)時的方法,接著提供一些專業(yè)的、常用的分享行為教育方法,展開對家庭教育更多的環(huán)節(jié)中的遷移?梢,幼兒教師對整個活動各個環(huán)節(jié)的把握、相關教育方法經(jīng)驗的總結,都必須事先統(tǒng)籌妥當,在討論中對于家長的不同的教育理念與方法需要作出判斷,能夠充分地體現(xiàn)出自身的專業(yè)性。因而,這是需要我們掌握扎實的專業(yè)知識、積累一定的經(jīng)驗后才能達到的。
幼兒的觀察報告7
餐后活動時,有幾個小朋友在玩小火車的游戲?蔁o淪他們怎樣撥弄小火車的開關,小火車就是不動。承走來對我說:“老師,小火車壞了!薄笆菃?它怎么啦?哪生病了呀?”“我也不知道,反正它就是不會走了!蔽矣煤吞@的眼神看廠看他:“我們一起來當醫(yī)生吧。找一找它哪里生病了。”承看了看小火車說:“我找不到它哪兒生病了!”我用鼓勵的口氣對他說:“慢慢來,我們一起找找!”“我不找,我就是找不到廣!”承急躁地說。面對他的急躁,我沒有把結果直接給他,而足期待他能自己找到問題!鞍ィ缓猛,我不找r!碑斔艞墪r,我拿來兩節(jié)5號電池給他,“看老師這里有什么?”“電池!哦,是不是小火車沒有電了?”“你去試一試吧廠我鼓勵他自己裝上去,但當承把電池裝上去后,打開開關,小火車還是一動不動。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當然,他是沒有弄清楚電池是有正極與負極之分。同樣的,我所做的仍是給予他充足的時間,鼓勵其進行探索,相信他能行。另外,我還鼓勵其他幼兒幫助承一起來解決問題。通過多次的擺弄、嘗試,他們似乎明白了其中的秘密。原來在安裝電池時,必須看清楚“+”和“-”,電池上有“+”、“-”的標記,小火車的電池蓋上也有“+”、“-”的'標記,只要按電池蓋上的標記相應地放好電池,小火車就會動了。由此看出:期待,也是對孩子很好的鼓勵。
學生精彩的表現(xiàn)與教師熱切的期待是密不可分的,期待是過程,精彩是結果。我相信,我們的期待一定會讓孩子這么想:老師對我這么有信心,我有什么理由讓他們失望呢!
幼兒的觀察報告8
自然角之劫
六月的一天,游戲時間結束,小朋友們收拾好玩具了。保育老師在整理桌子的時候大叫一聲:“啊?誰干的?”看著她慍怒的臉色,我連忙過去一看:桌面上撒滿泥土,旁邊窗臺上的自然角植物東倒西歪,還有一個花盆是反扣在臺面上的。玩具柜里塑料小動物身上也撒滿了土,柜底還有揉碎的葉子和草片。顯然,小動物們和自然角遭遇了一場“浩劫”。清理這些玩具、泥土對于保育老師來說是多么大的一場麻煩,尤其在開飯之前這短暫而又繁忙的時間里發(fā)生這樣的事件,她是有多么的著急上火!但是,當我轉過頭來,看到孩子們怯怯的眼神、緊張凝固的空氣,我提醒自己這時候應該冷靜。我請小朋友們安靜地聽故事,同時迅速地幫助保育老師將桌面和地面清理干凈。但我知道,事情剛剛開始。
找出真相
小朋友們吃完飯,我端著一筐撒滿了土的小動物玩具坐在小朋友中間。如果這個時候我用審問的語氣發(fā)問,一定會有小朋友來匯報“元兇”是誰。但這樣做會使那個孩子立刻在眾目睽睽之下無所遁逃,在小朋友眼中成為“壞孩子”。我想,還是讓真相慢慢浮出水面吧!我說道:“小動物的身上都沾滿了土,今天和它們做過游戲的小朋友幫它們?nèi)ハ聪丛璋?”立刻有三四個孩子站起來端著塑料筐走到水池邊。洗玩具的時候,源源說:“老師,它們身上不是土,是雪!”嗯?我一時間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斑@黑黑的是雪?”“是涵涵說玩下雪的游戲!”一邊的涵涵早已紅了臉,眼淚在眼眶里打轉了!
午睡的時候,我坐在涵涵的床邊,一邊拍著他,一邊和他說悄悄話:“你們今天和小動物玩的是什么游戲啊?聽起來很有趣呢!”涵涵害羞地說:“老師,對不起,那些土是我撒的!薄芭丁D阋呀(jīng)幫它們清理干凈了!能告訴我為什么撒嗎?涵涵囁嚅著:“我只是想讓小動物們看看下雪!”多浪漫的想法啊!我輕輕地在他的耳邊說:“小動物都很感謝你呢!它們和你一樣都喜歡下雪的日子,看飄落的雪花!
下雪天是每個孩子都喜愛的天氣。大自然饋贈的潔白禮物讓世界煥然一新,這神奇的變化讓幼兒心靈受到震撼。每當天空中飄落雪花時,都在孩子心里種下了一個溫柔的夢。
靈光乍現(xiàn)
下午起床吃完點心,大家圍坐在一起。我覺得應該對上午發(fā)生的事情給予一定的解釋和引導,因為從班級常規(guī)和幼兒習慣培養(yǎng)方面來說,將土灑在玩具筐里的行為的確不合適。我對孩子們說:“今天上午,小朋友們玩游戲的時候,有幾個小朋友和塑料小動物們一起玩。他們很喜歡這些小動物,還想帶著它們一起看看下雪!可是現(xiàn)在是夏天,能不能看到飄落的雪花呀?”“不能。”“但是他們想出了一個辦法,把花盆里的土當成雪花,從天空中灑下來。讓小動物們看到下雪。他們是不是很有愛心啊?”“是!”小朋友們異口同聲地回答!暗沁@樣的辦法合適嗎?”“合適!”“不合適!”孩子們七嘴八舌議論開來!罢堄X得不合適的小朋友說說你的理由。”彤彤站起來說:“雪花是白色的,泥土是黑色的,根本就不像下雪。而且泥土很臟。也許小動物們覺得不是下雪,是在下土!彼齽傉f完,小朋友們嘰嘰喳喳鬧開了:“土不像雪,白糖才像雪呢!”“還有什么東西像雪呢?”“碎紙片!”“鹽!薄懊娣邸!泵娣?聽到這個答案,我靈光乍現(xiàn):能不能用面粉來玩下雪的游戲呢?當即就請保育老師到廚房要了一點面粉來。小朋友們看著我抓起白白的面粉從天空中灑下來,驚喜萬分!這時源源說:“老師,下雪的時候雪花是飄啊飄啊的,不是直接掉下來的!蔽乙宦犛械览怼?磥硪屵@白白的雪從天空中美美地飄落下來,還得要想出新的辦法。怎么辦?我想到了小時候在外婆家用來過濾面粉的細篩子,F(xiàn)代家庭細篩子可能難得一覓,但是漏勺卻是有的。當晚,我就給家長發(fā)短信,請他們找找家中縫隙最小的漏勺,明天一早給孩子帶來。
達成所愿
第二天,我準備了更多的面粉,用黑色的KT板裁成方形當土地。小朋友們用從家中帶來的漏勺舀出面粉,輕輕拍打漏勺的邊緣,面粉就從漏勺細小的縫隙里飄飄灑灑落到黑色“土地”上的小動物身上了!孩子們看到這樣美麗的畫面不禁激動地大聲叫喊著:“下雪啦!下雪啦!下雪啦!”隨著白色的面粉漸漸飄落,小天地里落滿了雪。孩子們嬉笑著:“雪太大了!我下的是鵝毛大雪!”“老師我這里已經(jīng)造成雪災啦!哈哈哈哈哈!”“快看,我的小兔子快要被大雪壓死了!”涵涵把玩具兔子從“雪地”里拿起來,驚奇地叫道:“呀,還有一只小兔子!”大家循聲看過去,發(fā)現(xiàn)落滿面粉的KT板上,小兔子移走后,留下了清晰的黑色輪廓印記。小朋友們對這個奇妙的現(xiàn)象充滿興趣,紛紛嘗試。大家小心翼翼地把小天地里的小動物們移走,雪地上留下了各種印記!靶∝堖涞挠白映鰜砝!”“小熊的影子出來啊!”“小狗的影子出來啦!”“老師,我發(fā)現(xiàn)這就是一幅漂亮的黑白的畫呀!”教室里一片快樂的笑聲。
意外收獲
伴隨著孩子們各種新奇的發(fā)現(xiàn),我忽然意識到這不就是一節(jié)欣賞雪、玩雪的美術活動嗎?于是我設計了一節(jié)中班的美術活動“下雪了”。在玩下雪游戲這樣一個有趣的情境中,孩子們運用漏勺灑面粉,創(chuàng)作出非常漂亮的面粉漏印畫作品。后來,這個活動參加區(qū)好課評比,獲得了一等獎的好成績!
案例反思
孩子愛搞“破壞”是其創(chuàng)造性萌芽的一種體現(xiàn),是對這個世界的積極探索。我們應呵護孩子這種天性。心理學家指出,孩子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展最需要得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陳鶴琴先生說過:“凡是兒童能做的,就讓他自己做。凡是兒童能想的`,就讓他自己想,鼓勵幼兒去發(fā)現(xiàn)他自己的世界!迸囵B(yǎng)孩子的好奇心,保持和發(fā)展其良好的興趣,引發(fā)他們動腦去思考,支持他們動手去實踐是我們幼兒教師的職責。
一切果必有因。孩子的每一件行為背后一定有自己的道理和原因。而這樣的理由和原因就是智慧的種子、興趣的源泉。每一顆智慧的種子都需要我們?nèi)ス喔、培育。你選擇的道路,決定了你的心離孩子有多遠。
經(jīng)常思考《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這三個詞的含義,在日常的教育教學中對照自己的行為,反思自己做得如何。一名智慧的教師要善于觀察,善于捕捉教育契機,從孩子感興趣的事情著手,讓幼兒憑借已有的知識去理解和重構新的經(jīng)驗。
“我和孩子一起共成長”,在努力幫助孩子們實踐自己的想法的同時,我也獲得了很多啟迪和靈感,我的收獲源于孩子們的智慧。
幼兒的觀察報告9
星期五區(qū)域活動前,我找亮亮小朋友和我合作玩擲骰子游戲,并把這新游戲介紹給大伙。玩法為:兩人玩。每人手持一支筆、一張記錄紙(白紙),一個紙制的六面體骰子。骰子的每一面都有一個數(shù)字(1~6)或為1~6的圓點、數(shù)量1~6不等的物品圖,準備好這些,游戲開始。甲乙兩人以“石頭、剪子、布”定出勝負,由勝者先擲骰子,用筆在白紙上記錄剛剛擲出來的骰子朝上面的數(shù)字,如是“6”,就在紙上寫下數(shù)字“6”,接著由另一方擲骰子,同樣在自己的白紙上記錄擲出來的數(shù)字,如:“4”,那么6和4比大小,擲出數(shù)字6的人就在該數(shù)字后面打一個“√”,游戲繼續(xù)下去,直至游戲結束,看誰紙上的“√”多,誰就獲勝,到老師這兒領一份獎品“一個小紅花貼紙”。
由于是新游戲,加上有貼紙的誘惑,因此人氣挺旺的,這一次有詩媛、亮亮、雅雅、子劍、光光等8名幼兒進入,平常冷清的數(shù)學區(qū)由于操作材料的更新頓時熱鬧起來。我從游戲的合作者慢慢變成了觀察者,從孩子們的記錄情況來看,能力不一的孩子記錄方式不一,針對雜亂無章的幼兒,發(fā)現(xiàn)這張紙很不夠用,一會就記錄慢了,需要換紙了。我提問:“你這么記錄,這張紙很快就會記不下了,想想看,怎樣記錄方便又看起來清楚呢?”我繼續(xù)觀察著,突然發(fā)現(xiàn)能干的幼兒了,于是我把晞晞的記錄紙給大伙看,并說:“晞晞把這張紙分成了三大豎格,寫數(shù)字時一個對著一個,看起來真清楚!绷亮梁脱叛乓豢淳蛯W會這么記了,過了一會兒,亮亮的記錄方式又遞進了一層,他往大豎格里添上了幾條橫線,這不就成了一個一個小方格,成為了表格式的記錄,嘩!亮亮真可謂舉一反三哦,我不禁為他喝彩。個別孩子也就依樣畫葫了。
記錄方式的'演變圖:
1.游戲開始時的記錄
2.能力強的幼兒(晞晞等)的記錄方式
3.游戲末的記錄
孩子們從剛開始的雜亂無序的記錄到有序記錄再到表格式的記錄,記錄下了他們的游戲情況,也記錄了他們探索、學習的過程。他們在游戲中探索學習,并在解決問題中發(fā)展自己的能力。
在這一過程中,我做好幼兒活動中的支持者、合作者、觀察者,適時啟發(fā)他們,發(fā)揮同伴同化的功效來,讓個別幼兒對數(shù)字6的錯誤書寫在同伴的影響下糾正過來。巧妙借助幼兒同伴的記錄紙示范,遠比老師灌輸式的知識傳授效果佳,給了幼兒充足的時間去探索、體驗、發(fā)現(xiàn),在實踐中滿足了他們的探究欲,初步發(fā)展了他們的統(tǒng)計能力。
骰子游戲還有好多種玩法,上面只不過是其中的一種,相信我班的那些鬼精靈一定會發(fā)現(xiàn)更多、更好玩、更有趣的玩法來。
幼兒的觀察報告10
病假后,我去上班,孩子們見到我問這問那,我一下子被“包圍”了。清漪說:“老師,你怎么這么長時間不來!”家麒問:“老師,你生啥病了啊?”呂家歡偷偷地在我耳邊說:“老師,我好想你啊!”“老師,你病了在家想我們嗎?”……看到孩子們對我的關心和親熱,這一刻我感到好溫暖,這群小東西還真的有點懂事啦。
這時,梅天潤眨巴眨巴小眼睛說:“看,老師像被記者采訪!
對,何不來個“記者采訪”?于是,我說:“你們想了解我嗎?今天請你們做小記者,來采訪老師吧,只要你們想知道關于老師的一切,我都告訴你們,好嗎?”這樣一來,孩子們可來勁了。
梅天潤小朋友第一個采訪我:“你為什么會生病呢?”
“我啊,平時缺少運動和鍛煉,累了不注意休息就病了。”
接著,采訪我的孩子一個又一個。
“你在家做飯嗎?吃點什么菜?”
“你吃過晚飯做點什么呢?”
“你夜里睡覺做夢嗎?有沒夢到過我?”
“你小時候上過幼兒園嗎?尿過床嗎?”
“你有男朋友嗎?”
“老師要讀書嗎?”
孩子們的問題一個接一個,問得我還真有點招架不住。不過,面對孩子們的采訪,我真過足了“明星”的癮頭,我一一給予回答,直到他們滿意為止。
有時,孩子也是我們的老師,會給我們很多的啟發(fā)和靈感。我們和孩子都是平等的、獨立的個體,孩子有權利了解老師,這樣我們的`心和孩子才能貼得更緊,我們也才能和孩子的世界走得更近。同時,也讓孩子在了解老師的行蹤,觀察老師的行為,思考老師的言論中學會生活、學會做人。
幼兒的觀察報告11
【摘要】
本研究圍繞《大班幼兒合作意識培養(yǎng)》課題研究,采用觀察法對大班幼兒在游戲與學習中合作情況進行觀察、研究與分析,結果表明孩子們開始合作時的意識指數(shù)較低,后經(jīng)過指導意識指數(shù)較高。通過深入研究和探討,為我們《大班幼兒合作意識培養(yǎng)研究》此課題打下基礎,更好地了解了幼兒的基本情況。
【前言】
合作能力在當今社會是一個人很重要的素質(zhì)之一,在競爭激烈的現(xiàn)代社會,學會合作是社會發(fā)展的需要,是時代發(fā)展的需要,注重培養(yǎng)孩子合作意識是我們幼兒園教育中必不可缺的一項內(nèi)容,對孩子今后取得成功相當重要!毒V要》中也指出:要讓幼兒養(yǎng)成對他人、社會親近、合作的態(tài)度,學習初步的人際交往技能。
因此,本著《綱要》精神,我申報了課題《大班幼兒合作意識的培養(yǎng)研究》,目的是想通過對客體的研究與實施,提高幼兒的合作意識與能力,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社會習慣。本研究是對大班幼兒合作習慣的情況進行深入研究和探討,為我們的課題研究打基礎。
【方法與步驟】
1.被試
本研究我選擇了我園大班全體幼兒,被試共22人(男幼兒11人,女幼兒11人),平均年齡約為5歲。
2.研究方法與內(nèi)容
根據(jù)我們已掌握的兒童合作情況,參考相關的研究資料,采用觀察法對幼兒在游戲與學習中合作情況進行觀察、記錄與分析。
在本研究中,我融觀察于游戲及學習中,在游戲與學習中隨機觀察。觀察中我制定了詳細的觀察目標,并進行了分類:在項目上分為:是否合作游戲;是否分享玩具;是否幫助同伴。在程度上區(qū)分為:能、基本能、很少能、不能。在此基礎上,對幼兒合作的情況進行了觀察記錄,主要觀察了幼兒合作意識指導前與指導后的不同情況。
【討論與分析】
1.討論與分析
首先是指導前孩子們合作的指數(shù)不高,不愿意與人合作,喜歡獨自占有玩具或?qū)W習材料。從觀察記錄中看到22個孩子中只有六個人能在觀察的三項中都表現(xiàn)為能,占總數(shù)的27.2%,有兩項以上表現(xiàn)為能的也只有8人,占總數(shù)的36.3%。可見當今孩子們合作的狀況,更使我們認識到了做合作課題研究的重要性。
其次是受同伴影響。本次觀察采取分組觀察法,我們發(fā)現(xiàn)了這樣的情況:每組中若有1-2個程度好的幼兒,本組中其他幼兒的表現(xiàn)也較平常好,這也充分說明了幼兒易受同伴的影響。
再次是孩子的合作習慣與家長的教養(yǎng)方式有很大關系。由于現(xiàn)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家里幾代人的嬌生慣養(yǎng),使許多孩子形成了不良的習慣和性格,如蠻橫、自私、狹隘。在幼兒園里,幼兒都要一起玩、生活,不免會因為一些小事而發(fā)生爭執(zhí),這當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孩子的蠻橫、不講理,而發(fā)生爭執(zhí)時又不會謙讓,導致孩子經(jīng)常的哭鬧、告狀。 從各種事例中可看出,有很多幼兒的自我中心意識都非常的.強烈,遇事都為自己考慮的多,不會謙讓和合作。盡管他們現(xiàn)在還小,但有很多不良習慣都是在小時候形成的,因此從小對幼兒進行合作的教育非常有必要。
2.意義
實踐中,我們發(fā)現(xiàn)幼兒合作的好,他們拼擺積木的速度也就快,他們干什么也就得心應手,拼擺中間他們會互相謙讓。還發(fā)現(xiàn)越是合作的不好,他們就會亂搶別人手中的積木塊。看到合作不好孩子愁眉苦臉的樣子,我們的心里也很難受,這與教師平時是否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有很大關系,這也增強了我們對課題研究的信心。
時代在發(fā)展,需要會交往、會合作的人才,合作不僅能夠提高工作效率,合作也能使人各顯其能,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我們教師也本著對孩子的未來負責的態(tài)度,肩負起研究課題的重任。
3.小結
通過本階段對大班幼兒觀察與分析,我們一致認為,大班幼兒合作意識有待提高,我也需要有計劃、有目標,一步步悉心培養(yǎng),以此逐步提高孩子的合作意識。一是多為幼兒設計能體現(xiàn)合作的游戲,讓幼兒游戲中感受合作的好處。遇到幼兒發(fā)生爭執(zhí)時,教師要及時解決,讓幼兒明白什么時候該如何做。二是幫助家長改變自己的教養(yǎng)方式,密切配合幼兒園培養(yǎng)幼兒各方面的行為習慣。
幼兒的觀察報告12
像往常一樣,我挨個給午睡剛起床的小女孩梳頭。當輪到茂容時,她對我說:“我不要你給我梳頭!薄盀槭裁囱?”我很納悶。她用那雙清澈的大眼睛看著我,欲言又止。
班上許多小女孩剛人園時都是理的短發(fā),很少有扎小辮的。有的孩子為了親近老師,硬是讓媽媽給自己扎上了小辮,也不管好看不好看。有的實在扎不上,也擠到老師跟前讓老師用梳子在頭上梳理兩下,才高興地離去。為什么茂容不讓我給她梳頭呢?難道是我這兩天表現(xiàn)得有些嚴厲,讓她不敢跟我接觸?但這些天無論是在盥洗室還是戶外游戲,趁我不備“偷襲”我或撓我癢癢的就是她了。我感到有些奇怪而又不服氣地把她拉到我懷里:“你為什么不讓我給你梳頭?”她的眼神有些躲閃,是十自我還是擔心說出的話傷害我?我裝著難過的樣子說:“你今天要是不說,我會傷心死的,是不是你不喜歡我了?”她看了看我,咂了兩下嘴,還是很難開口的樣子。我又說:“你看你頭發(fā)亂糟糟的.,要是不梳的話,別的小朋友會不跟你玩的。”沒想到她卻一本正經(jīng)地說:“我待會兒讓邵老師給我梳呀。”看來,還是我有做得不對的地方,讓孩子對我有意見了。讓我最難受的是不知道自己到底哪兒做得不好。
我借機上寢室,囑咐邵老師問問孩子原因。過了一會兒,邵老師笑著悄悄說:“你知道茂容剛才說你什么?”我搖搖頭!八f你梳的頭不好看,我梳的頭好看。我問她為什么,她說邵老師家有個小姐姐,喻老師家沒有。”
聽完之后我不禁感到慚愧,說到梳頭的技術,我雖一頭長發(fā),但的確沒有邵老師的手巧,經(jīng)常給孩子們變換發(fā)型。我感謝孩子如此給我面子,如此不愿傷我自尊心。我驚奇于孩子的邏輯推理能力,孩子的眼睛是雪亮的,他們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一點兒也不亞于成年人。看來,做任何事情都不能一成不變,都應該有創(chuàng)新精神。只有這樣,孩子們才能不斷地感受到有新鮮的東西充實著他們的生活;只有這樣,你才會進一步受到孩子們的愛戴。
幼兒的觀察報告13
一、觀察背景:
笑笑是一個活潑好動、情緒外顯的小朋友,她樂意并且能夠主動與人交往,對周圍環(huán)境中發(fā)生的事反應敏捷,非常愿意去嘗試并接受新的事物,但注意力卻較容易分散。
今天笑笑、雯雯、琦琦、小宇這四個小朋友選擇了娃娃家的區(qū)域游戲,在老師的引導下,小朋友們在選擇了自己喜歡的角色后開始游戲。笑笑對超市里的小推車產(chǎn)生了興趣,把桃子放到了小推車里,和琦琦一起推著小推車來到雯雯家做客。
二、觀察目的:
觀察游戲中的笑笑在角色意識及社會性互動方面的表現(xiàn)。
三、實況描述:
雯雯拿著勺子給寶寶喂飯,一邊喂一邊說“吃飯”。笑笑聽到后說“我來吃飯,我要吃飯”,說著走過去取食物。取完食物后又走到雯雯那,雯雯說“我當媽媽”。笑笑聽到后拿著食物走回去,用一只手拎起桃子,一邊說“小寶寶,吃飯啦”一邊把桃子放到小推車上。之后她試著松了幾次手,但桃子都朝后倒去。接著笑笑把桃子拎起來放到地上,一邊拿出推車里的奶粉罐,一邊說“這有一個奶粉,擋住。”接著她跪在地上,說“小寶寶,我來喂你吃早飯吧”。邊說邊把奶粉罐往旁邊放了放,又迅速拿起來往杯子里倒,說“弄點粉”。接著她試著把桃子往上抬了幾次,可桃子還是陷在小推車里,笑笑就把勺子送到了桃子額頭的位置,假裝喂她吃飯。
小宇用小茶杯給寶寶喂水,笑笑走過去對小宇說“我要水,她要喝水了”。笑笑伸手去拿小茶杯,小宇就迅速地把茶杯拿走了。笑笑拿起茶杯下面的調(diào)色盤,舉在手上晃動著,踮起腳尖,咧著嘴、大聲地說“老師,我找到這個了,這是涂顏料的!苯又πD過身去,發(fā)現(xiàn)了小椅子,隨手扔下調(diào)色盤,捧起小椅子說,“嘿,我想要這樣”,她用手拍了拍小椅子,接著站在了椅子上。
雯雯一邊攪動勺子一邊說,“這里面有奶粉”,笑笑聽到后從小宇手里把酸奶杯拿了過來說“我要,我要,是我放在這里的”。笑笑拿到酸奶杯后走到桃子那,趴在小推車上,把手伸到推車里面往桃子的嘴里送飯。笑笑說“看,小寶寶吃完了”,琦琦說“啊,這么快”。“嗯,這么快,小寶寶又吃完了”笑笑邊說邊起身走到后面,又玩起了小椅子。
四、行為分析:
笑笑在游戲中已經(jīng)表現(xiàn)出一定的角色意識,知道作為媽媽要給寶寶喂飯。但是,笑笑在游戲中的興趣和注意力不穩(wěn)定,較易受到外界環(huán)境的影響。在三分鐘的觀察中,她多次轉變了游戲主題,從一開始給桃子喂飯,到發(fā)現(xiàn)調(diào)色盤并與教師分享信息,再到玩小椅子,接著又回到喂飯的游戲情節(jié)上,反映出笑笑在游戲中有一定的目的`性但是角色意識不強。
觀察中發(fā)現(xiàn)笑笑滿足于擺弄操作材料,經(jīng)常忘記自己所扮演角色的身份。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笑笑把桃子一個人放在小推車里,自己去做其他的事情了,沒有能夠很好地完成自己作為媽媽這一角色的相關任務。喜歡模仿是該年齡段幼兒的特性,笑笑看到周圍同伴的游戲行為便很快去模仿,所以她頻繁地更換游戲材料。同時該年齡段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較為缺乏,整個觀察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在她照顧寶寶的游戲情節(jié)中只是不斷重復喂飯的動作,游戲表現(xiàn)出內(nèi)容簡單、情節(jié)單一、零散的特點。
笑笑的游戲水平處于平行游戲階段,獨自操作材料,和同伴一起玩時也是各玩各的,專心于自己的游戲,有時也出現(xiàn)了一些簡單的對話,但都是圍繞模仿的材料開展的。例如:琦琦和笑笑之間圍繞寶寶吃飯的對話情景,笑笑說“看,寶寶吃完了”,琦琦說 “啊,這么快”,笑笑說“嗯,這么快,小寶寶又吃完了”。隨即琦琦就走開了,笑笑也開始了自己的新游戲。
在游戲中笑笑以自己的需要為中心,想要什么就立即從物品所有者手里拿走,雖然有協(xié)商和交換意識,卻不能夠理解他人的想法和需要。例如:雯雯邊攪動勺子邊說“這里有奶粉”,笑笑聽到后想起了自己的酸奶杯,便直接從小宇的手里把杯子拿了過來,說“我要,我要,是我放在這里的”,沒有考慮到小宇的需要也不知道要經(jīng)過他的同意。
在給桃子喂飯的環(huán)節(jié)中,笑笑表現(xiàn)出了自主解決問題的意識。她在發(fā)現(xiàn)桃子坐不穩(wěn)時,嘗試把奶粉罐拿出來,當她把桃子再放進去的時候,發(fā)現(xiàn)桃子陷進去了,然后她又嘗試著把桃子往上提了幾次,沒有成功后便放棄了,而沒有能夠借助老師和同伴的力量來解決問題。但是在之后喂飯的環(huán)節(jié)中,有了上次的失敗經(jīng)驗,她改變了方法,把勺子伸到小推車里面去給桃子喂飯。笑笑能夠通過不斷觀察、嘗試并愿意做出調(diào)整來解決問題的行為是值得肯定的。
五、支持策略:
1.豐富幼兒的生活和游戲經(jīng)驗
角色游戲是孩子通過扮演角色,創(chuàng)造性地反映生活經(jīng)驗的游戲。在此類游戲中要豐富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增強幼兒的角色意識。笑笑在扮演媽媽的過程中,只知道幾個簡單的游戲行為,其實作為媽媽還有很多的角色任務,例如安撫寶寶,給寶寶做飯、換衣服等。教師可以通過談話引導幼兒有意識地觀察爸爸、媽媽的行為,同時為幼兒創(chuàng)造更多參與生活實踐活動的機會,讓他們通過直接感知和實際操作來積累更多的生活經(jīng)驗。
2.教師適時介入指導游戲
小班幼兒對成人的依賴性強,他們喜歡游戲又不太會游戲,有時他們迫切需要教師的具體指導和幫助。當教師扮演角色,成為他們游戲的伙伴時,幼兒會格外開心;當教師以角色身份提出意見時,他們也更容易接受。笑笑在游戲過程中頻繁地轉換游戲主題,角色扮演活動持續(xù)時間較短、情節(jié)不夠豐富。教師可以在游戲情節(jié)無法繼續(xù)發(fā)展時,直接參與到游戲中。例如,教師可以提出“我的寶寶哭了”這樣一個新的游戲情節(jié),引導幼兒想辦法來安撫寶寶的情緒,從而幫助他們調(diào)動和積累有關媽媽這一角色的經(jīng)驗。
3.調(diào)整區(qū)域材料投放,激發(fā)幼兒游戲興趣
在幼兒缺乏相應的游戲經(jīng)驗時,教師對區(qū)域游戲材料也需進行調(diào)整,例如增加一些與該扮演角色相關的典型角色標志,在娃娃家中可以給笑笑增加一條圍裙來強化她的角色意識,激發(fā)游戲興趣。由于小班幼兒的表征能力較差,當茶杯被小宇拿走的時候,笑笑沒有能夠賦予調(diào)色盤以一定的象征意義,而是將興趣點轉移到調(diào)色盤上,并終止了角色游戲行為。所以教師要對游戲區(qū)域中已有的操作材料進行篩選,提供更加形象、逼真的材料,盡可能地減少無關刺激對幼兒游戲興趣的影響。同時需要增加同類游戲材料投放的數(shù)量,以滿足平行游戲階段幼兒對相同或類似玩具的需求,從而避免因材料的缺失而限制游戲發(fā)展的問題。
4.提高幼兒的社會交往技能
小班幼兒具有自我中心性的特點,往往以自己的需要為中心,笑笑雖然知道要運用協(xié)商、交換等方式來獲得他人的物品,但是每次在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和需要時,就已經(jīng)把手伸過去拿物品了,不懂得應該征求別人的同意!吨改稀分兄赋鼋處熞Y合具體情境,引導幼兒換位思考,學習理解別人。因此,教師要通過幫助幼兒回憶游戲情景,學習對自己和他人的行為做出一定的判斷。另一方面也可以將游戲中較好的行為表現(xiàn)拍成照片展示出來引導幼兒學習,幫助他們掌握更多的交往技能。交往能力是在不斷的交往實踐中發(fā)展起來的,除了要營造良好的班級交往氛圍,幫助幼兒建立良好的同伴關系,還要幫助他們學會更多簡單的交往語言,例如“請你幫我”“請你借給我”“謝謝你”等等,來豐富幼兒的交流語言,讓角色游戲更加生動、有趣。
幼兒的觀察報告14
這天早上,小三班的王老師帶著孩子“開火車”出來做操,我看見小小突然離開隊伍跑到小花壇邊,伸手在開放的一朵月季花上摘下了一片花瓣。我立即來到小小跟前抱住了小小,其實我并不是要批評小小,只是想跟他交流一下。沒想到還沒等我開口,小小扔掉手里的花瓣,繃著臉、怒目圓睜,發(fā)起了脾氣,什么都不說,只是發(fā)出憤怒的“哼”、“哼”聲,從我手中掙脫掉,跑到班級的隊伍里。我一下子笑了:這個孩子,已經(jīng)認識到自己摘花的行為是錯誤的,但是明白做錯了也不能這樣發(fā)脾氣啊。我早就聽他班上的老師說,小小是一個個性有個性、個性倔強、個性愛發(fā)脾氣,還是個只能夸不能批評的孩子。
老師分析小小的這些個性跟家長對孩子的溺愛有關。
確實是這樣,有一天早上,我親眼看到:小小的奶奶送小小來到班上,當老師跟小小的奶奶交流小小的《個體成長檔案》帶回家被小小畫的亂七八糟的事情時,小小的奶奶當著小小的面,立刻對老師說:“不是小小畫的呀,老師千萬不要批評小小啊,是奶奶畫的。”小小奶奶又拉著小小的手說:“不是我們小小畫的,我們小小是好孩子,是奶奶不好,都是奶奶不好。老師不會批評小小的,老師要批評就批評奶奶吧!”我和老師都嘆著氣、搖著頭:維護孩子也不能當著孩子的面撒謊!老師每次跟小小的家長交流小小的表現(xiàn),想跟家長達成教育的共識時,每次都以失敗告終。
小小做完操,我來到小小跟前,努力的試探著想接近小小,想跟小小能進行好的溝通。小小一看我又開始發(fā)脾氣了,這次脾氣發(fā)得比上一次更厲害,臉使勁憋著,眼淚都要出來了,雙手叉著腰,一邊跺著腳嘴里一邊發(fā)出憤怒的`“哼”、“哼”的聲音。我依然笑著說:“小小,徐老師跟你說說話好不好?”小小一下子哭出來了,對著我就踢了一腳。
挨了一個三歲多的孩子的一腳,我不覺得有絲毫的怨氣。
我只是擔憂:這樣的孩子如果一向在這樣的家庭教育中長大,如果教師和家長都任由孩子的個性和性格如此發(fā)展,孩子的將來會怎樣呢?家園共育中教師究竟怎樣與家長達成教育的共識呢?應對家長對孩子過度的溺愛,教師應采取怎樣的策略改變家長的錯誤觀念呢?
我反思:我這天的做法是不是也太性急了。對這樣的孩子,我是不是不就應直截了當。是不是就應找一個適宜的時機,比如在孩子喜歡我的時候,孩子高興的時候,我再悄悄地跟孩子交流,說不定會有效呢!
即使家長工作做不通,教師也不能放下對孩子的教育。克自捳f“不打不成交”,這一腳踢得我有了“今后多多跟小小接觸”的想法。
幼兒的觀察報告15
本學期,幼兒升入中班后,比原來活躍了許多,再加上活動空間大了,孩子們在班里經(jīng)常跑來跑去,或者學奧特曼互相打著玩。
xx就是這些孩子中比較典型的一個,他喜歡和老師在一起,但是他經(jīng)常會與周圍小朋友發(fā)生矛盾,也常常有小朋友跑來向老師告狀,說xx打了他等等之類的話。
在我觀察了xx之后發(fā)現(xiàn),其實并不是xx愛打人,而是他處理問題的方法不恰當。例如:早上活動區(qū)時xx在建筑去玩搭積木,他搭了一個特別漂亮的游樂場,而這時洋洋正巧坐在xx搭的建筑物旁穿鞋,不小心擋住了xx的搭建,于是xx就推了洋洋一把,結果手重了,洋洋哭著向我告狀說xx打他了。我將這一切都看在眼里,于是我走過去把xx叫了下來,對他說:“xx,你為什么打他?”xx說:“我沒打他,他碰到我的樓房了。”我又問他:“你是不是想讓他讓開一些。俊眡x點點頭,我又告訴他:“你想想,如果你不用手推洋洋,還能怎么告訴他?”xx想了想,對我說:“請你讓一下行嗎?”我笑了,摸著xx的頭說:“對!你要是這么對洋洋說,他不就不會給你告狀了嗎?”xx點點頭,對我說:“老師,我改了!
中班幼兒的`行為問題增多,更多的是源于中班幼兒社會交往能力的缺乏。作為老師,要不斷觀察幼兒的社會交往情況,并有針對性的進行指導,使幼兒的社會交往技能不斷改善,從而減少行為沖突問題發(fā)生,保證幼兒順利進入“社會化”。
【幼兒的觀察報告】相關文章:
幼兒的觀察報告05-18
幼兒觀察報告03-13
幼兒的觀察報告03-18
幼兒的觀察報告【推薦】05-18
(精品)幼兒的觀察報告05-18
幼兒的觀察報告(經(jīng)典15篇)05-18
幼兒園中班觀察報告03-09
幼兒的觀察報告(通用20篇)03-29
課堂觀察報告范文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