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調研報告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報告的使用成為日常生活的常態(tài),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邏輯的合理性。你所見過的報告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社會調研報告,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社會調研報告 篇1
近年來,銅陵市堅持以人為本,高度關注民生,在加快發(fā)展中加強社會建設、在惠民利民中創(chuàng)新社會管理,連續(xù)兩次榮獲“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優(yōu)秀城市。”去年7月,該市被確定為全省社會管理創(chuàng)新綜合試點城市后,把上級精神具體化,把外地經驗本地化,研究出臺了《銅陵市關于加強社會建設創(chuàng)新社會管理工作的意見》,將社會管理創(chuàng)新工作分解成60個實事和項目,納入全市規(guī)劃和年度民生工程,各項目標任務均由市領導領銜實施,目前已取得階段性成效。最近,我們對該市進行了調研。
一、突出體制創(chuàng)新,形成創(chuàng)新社會管理整體合力
在全國率先實施“區(qū)直管社區(qū)”綜合體制改革。為實現基層社會管理服務的“無縫對接”,該市于去年7月在主城區(qū)銅官山區(qū)啟動了“區(qū)直管社區(qū)”綜合體制改革。這是我國第一個在全區(qū)范圍內撤銷街道辦,實現區(qū)直管社區(qū)的市區(qū)社區(qū)直管改革。
一是創(chuàng)新社區(qū)運行模式。將原有的6個街道辦事處、49個社區(qū)整合調整為18個新社區(qū)。重新界定社區(qū)職能、將經濟發(fā)展、城管執(zhí)法等主體職能收歸區(qū)直部門。按照“權隨責走”、“費隨事轉”的原則,將計生、民政、社保等服務職能全部下放到社區(qū),進一步實現重心下沉。社區(qū)取消坐班制,實行開放式辦公、窗口式服務,各項服務工作均“前臺一口受理、后臺分類處置”,促進了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更加貼近基層、更加方便群眾。
二是提升為民服務效能。社區(qū)工作者實行“網格化”服務,以300戶/人為基數,劃分一個網格,配備網格責任人,定期開展上門走訪服務,對責任區(qū)范圍內的公共服務投訴、公共設施投訴、公共事務服務等負全責。實行居民工作代理服務制,對辦事不便或不需要居民本人親自辦理的事項由網絡人員開展工作代理。三是健全目標考核體系。考核分為工作實績、業(yè)務技能和群眾滿意度3個部分,實行百分制考核,分值按415的比例合成,在網格服務對象中隨機取樣考核?己私Y果作為調整、使用和推薦提拔社區(qū)干部的重要依據。此項改革運行半年多來,有效提升了為民服務的效率與質量。
持續(xù)深入開展“四進四大四送”活動。從底開始,連續(xù)三年組織全市各級干部深入開展“四進四大四送”(進社區(qū)進鄉(xiāng)村進企業(yè)進家庭,開展大走訪大調研大排查大調處,給群眾送服務送溫暖送法律送平安)活動。
一是動態(tài)掌握情況。通過走村入戶,深入企業(yè)和重點工程建設現場,傾聽群眾呼聲、了解企業(yè)訴求,幫助解決實際困難。
二是化解矛盾糾紛。重點排查化解拆遷安置、重點工程、環(huán)境污染、安全生產、勞資糾紛等領域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
三是開展法治教育。面對面地向群眾做好法制宣傳教育工作,引導群眾通過合法渠道冷靜、理智地表達訴求,維護合法權益。
四是廣泛征求意見。廣泛聽取人民群眾和社會各界對推進社會矛盾化解、社會管理創(chuàng)新和公正廉潔執(zhí)法的意見和建議,不斷改進工作,以實際行動取信于民。自活動開展以來,共走訪城鄉(xiāng)居民25萬戶、私營企業(yè)和個體戶2萬家,所有困難群眾均建立了民情檔案,收集社情民意信息8000多條,排查化解矛盾糾紛1200多件(次),對群眾反映集中的熱點難點問題,均發(fā)出督辦通知單,逐件落實化解責任,實現了將矛盾化解在當地、將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tài)的目的。,全市發(fā)生群體性的事件同比下降10%、群眾信訪總量下降11.3%,進京非正常訪排在全省末位。
全面實施重大事項社會穩(wěn)定風險評估。針對征地拆遷、工程建設、企業(yè)改制等容易引發(fā)社會矛盾的特點,去年6月份出臺了《銅陵市重大事項社會穩(wěn)定風險評估實施辦法》。一是強化風險評估。明確規(guī)定與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重大決策、重要改革、重點項目等重大事項在出臺或審批前,要廣泛征求群眾意見,充分考慮群眾利益,對重大事項實施可能出現的`穩(wěn)定風險實行先期預測、先期研判、先期介入,堅決做到“三個不出臺”:得不到多數群眾理解和支持的政策不出臺,可能引發(fā)群體性矛盾的政策不出臺,與民爭利的政策不出臺。去年共對21個重大事項實施了維穩(wěn)風險評估,對群眾的走訪率均達到100%,排查化解矛盾糾紛895件(次)。二是強化行業(yè)調解。成立了全市“大調解”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城市房屋拆遷、農村土地征用、企業(yè)改制、安全生產、醫(yī)患糾紛等12個行業(yè)性調解中心,分別由12個部門牽頭,全面促進行政調解、人民調解、司法調解的銜接和聯動。三是強化責任融合。在重大事項決策和實施過程中,調解中心組織人員開展走訪調研,排查調處活動,做到項目實施與群眾工作同步、發(fā)現矛盾與化解矛盾同步。凡跨行業(yè)矛盾和重大疑難矛盾由市“大調解”工作領導小組出面協(xié)調化解,使上下、條塊、左右的責任融為一體。對評估、化解工作顧此失彼而釀成事端的,嚴肅追究責任。風險評估與行業(yè)調解的有機結合,從源頭上化解了社會矛盾糾紛,使各部門各負其責、形成合力。
二、突出改善民生,營造創(chuàng)新社會管理和諧氛圍
實施人居環(huán)境升級工程。不斷提高城鄉(xiāng)建設管理水平,扎實開展了“三年城鄉(xiāng)大建設”,城市框架進一步拉開。一是將棚戶區(qū)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建設作為“一號民生工程”,舉全市之力加以推進。作為全省棚戶區(qū)改造試點市,今年將開工所有剩余的棚戶區(qū)改造項目,實施“無缺口安排供地計劃”,保障性住房、棚戶區(qū)改造及中小套型住宅用地2200畝一次性安排到新開工地塊中。累計籌建各類保障性住房2.66萬套,實施廉租住房保障1萬戶。
二是圍繞“讓城市更靚麗、讓市民更幸!钡墓ぷ髂繕耍e極爭創(chuàng)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wèi)生城市和國家環(huán)保模范城。大力實施“惠民、便民、育民、親民”四大工程,改變過去搞創(chuàng)建就是突擊迎檢查的工作思路,做到了創(chuàng)建工作與群眾需求相契合,短期整治與長期規(guī)劃相結合,爭創(chuàng)措施順民心、合民意,實現了環(huán)境整治由點到面的提升、人文景觀由亂到美的提升、管理水平由粗到細的提升,使城鄉(xiāng)環(huán)境更加優(yōu)美、群眾出行更加方便、公共服務更加便捷。
三是堅持綠色可持續(xù)發(fā)展,不斷改善城鄉(xiāng)生態(tài)環(huán)境質量。通過關閉小煤礦、小水泥、小發(fā)電、小高爐,節(jié)約煤炭資源40萬噸、石灰石90萬噸,節(jié)電約5億千瓦,減少二氧化硫排放約3.06萬噸,全市萬元gdp綜合能耗由1.846噸標煤下降到1.527噸標煤,連續(xù)三年被評為“節(jié)能減排先進市”。長期積壓的“三座大山”,“紅山”(硫酸燒渣)已經削平,“黑山”(冶煉爐渣)蕩然無存,“白山”(磷石膏)五年內將徹底消失。去年,全市空氣質量達到或優(yōu)于ⅱ級的天數為353天,空氣質量優(yōu)良率96.7%。
加快民生事業(yè)發(fā)展步伐。采取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新模式,大力推進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體系、社會保障體系、公共教育體系、醫(yī)療衛(wèi)生體系、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等建設。自以來,堅持將新增財力的70%用于民生工程建設,共投入資金20.8億元,在省確定的88項民生工程基礎上,增項、擴面、提標,組織實施了143項民生工程項目,受益人口超過70萬,受益面達95%以上;人均受益額達1083元,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倍左右。教育文化、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社會保障、醫(yī)療體育等各項社會事業(yè)處于全省乃至全國先進水平。均衡教育工作經驗在全國推廣。在全省率先建立城鎮(zhèn)居民社會養(yǎng)老保險,新農合和新農保實現全覆蓋,人均籌資標準位居全省前列。公共文化建設提步加速,社區(qū)文化家園項目獲文化部群星獎,為率先建成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qū)奠定了良好基礎。,市民幸福指數已經接近90%,較上年提高4.7個百分點。
構建新型城鄉(xiāng)社會救助體系。作為全省社會救助體系建設示范市,率先建立起以城鄉(xiāng)低保、自然災害應急救助、農村五保供養(yǎng)以及教育、住房、醫(yī)療、司法、就業(yè)等10項重點救助制度為支撐,以臨時救助為補充的“10+1”新型城鄉(xiāng)社會救助體系。其中:“誠信低保”、“七位一體專項救助制度”被民政部授予社會救助工作“探索創(chuàng)新獎”。目前,全市城鄉(xiāng)低保實現應保盡保,農村“五保戶”供養(yǎng)水平全省領先。先后10次提高城市低保保障標準,今年城鄉(xiāng)最低生活保障金統(tǒng)一為310元,全市社會救助體系的結構和功能日益優(yōu)化提升。同時,將穩(wěn)定物價作為硬任務,在增加生活必需品儲備的同時,對全市優(yōu)撫對象、城鄉(xiāng)低保對象、農村五保供養(yǎng)對象發(fā)放價格聯動補貼320萬元。除國家統(tǒng)一出臺的調價項目外,暫停上調供熱、供水、燃氣、城市公交等公共服務價格。在全省率先開展“價比三家”信息監(jiān)測發(fā)布活動,選擇食品、蔬菜、藥品等141品種,及時公布對比價格信息,有效維護了市場價格和秩序穩(wěn)定。
三、突出群眾工作,注入創(chuàng)新社會管理不竭動力
暢通民意,健全訴求表達機制。積極促進一切有利于社會進步的意愿得以充分表達,把群眾的愿望和要求作為想問題、作決策、抓工作的根本依據。一是開設“行風熱線”專欄。安排全市重要部門輪流上線,接聽群眾咨詢投訴,宣傳政策,解決問題。經過6年的運作,現已發(fā)展成廣播、電視、報紙、網絡聯動,62家單位上線,群眾參與面廣的品牌欄目,被評為安徽省廣播電視十佳欄目。從市長、副市長,到政府組成部門、基層單位主要負責人,走進直播間的頻次增加,解決問題力度加大。,共播出直播節(jié)目365期,咨詢答復率100%,反映投訴辦結率90%以上,已成為政府聯系群眾、群眾監(jiān)督政府的連心線、監(jiān)督線、服務線和發(fā)展線。
二是開辟網絡問政新路。相繼開設了“市民論壇”、“民生在線”、“地方領導留言板”及“市長信箱”等網絡平臺,制定了市委常委在線訪談、網絡留言督辦制度,組建了網宣辦和網絡發(fā)言人隊伍,收集網上輿情,加強研判引導,充分聽取群眾的意見建議,廣泛汲取群眾智慧。對網上群眾反映突出的問題,一旦核實就堅決查處,并及時在網上反饋,做到“網上問事”和“網上問人”的知行統(tǒng)一。去年,在制定發(fā)展規(guī)劃時,通過銅陵新聞網、銅陵市政府網、市民論壇發(fā)布公告,廣泛征求網民意見,廣大網友對此高度關注,紛紛點擊回帖,積極建言獻策,提出了不少好建議、金點子,為科學制定規(guī)劃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是開展機關作風評議。在全國率先出臺《機關作風效能“有效投訴”問責追究暫行規(guī)定》,以投訴辦理為抓手、以問責處罰為手段,廣泛調動社會各方面的力量,將機關及工作人員置于全方位監(jiān)督之下。共查處有效投訴112件,集中對10起典型的有效投訴在市委全委會上進行通報,對14家單位、2名當事人、20名責任領導追究責任,給予組織處理,在全市上下引起強烈反響。
維護權益,健全利益調節(jié)機制。為進一步做好新形勢下群眾工作,今年春節(jié)后上班的第二天,舉辦了全市縣科級干部做好新形勢下群眾工作專題培訓班,近千名縣科級干部參加了專題培訓,此次培訓主題突出,注重學用結合,干部反映收獲很大,是近年來干部專題培訓中規(guī)模最大、影響最廣的一次。廣大黨員干部以創(chuàng)先爭優(yōu)和“四百工程”(百家組織大聯建、百名干部下基層、百個項目促發(fā)展、百件實事惠民生,構建城鄉(xiāng)黨建統(tǒng)籌發(fā)展新格局)為載體,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辦民之所需。如在企事業(yè)單位改革中,堅持按程序辦事,按政策規(guī)定辦事,切實維護職工權益;在醫(yī)藥衛(wèi)生體制改革中,把所有縣區(qū)都納入藥品零差價試點范圍,去年直接為群眾節(jié)省醫(yī)藥費1383萬元;千方百計提升城鄉(xiāng)居民工資性收入,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連續(xù)三年保持兩位數增長。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70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940元,分別增長11.5%、12%。市財政每年安排100萬元作為司法救助專項經費,主要對“于法已結、于情可憫”的“骨頭案”實施救助,有效化解了一批歷史沉案和重復訪。建立健全新經濟組織和新社會組織管理與服務機制,寓管理于服務,為新經濟組織在政策咨詢、法律援助、安全防范指導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務,切實維護了新經濟組織及其經營者、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加強監(jiān)督,健全民主參與機制。積極推進基層民主,擴大公民有序政治參與。扎實推進黨務、政務、村務、廠務公開,建立了黨委新聞發(fā)言人和新聞發(fā)布會制度。除了請黨代表參加外,還邀請普通市民參加全市性大會、全委會等,聘請普通市民作為行風、黨風監(jiān)督員,使市民了解市委、市政府的一些重大決策是否符合自己的意愿。落實聽證會制度,在城市管理和決策上,在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重大決策出臺前,虛心問計于民、問政于民,使民主決策和公共政策不斷從群眾的實踐中獲得啟示。繼市委常委帶頭在新聞媒體公開年度重點工作之后,今年又實行重點工作向社會公開承諾制度,市委常委、副市長按照“年初公開承諾,年中承諾進展,年底兌現承諾”的“三步曲”,進行廣播電視錄播或直播,向全市人民作出承諾,自覺接受群眾監(jiān)督。同時,堅決查處群眾反映突出的問題,進一步深化機關作風和效能建設。
四、突出源頭治理,夯實創(chuàng)新社會管理基礎根基
以爭創(chuàng)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長安杯”為目標,把更多的人力、財力、物力投向基層。全市所有鄉(xiāng)鎮(zhèn)(街道)均設置了綜治維穩(wěn)辦公室,由黨政副職擔任主任,配備一名副科級的專職副主任,兩名以上工作人員。各鄉(xiāng)鎮(zhèn)(街道)均設立了綜治維穩(wěn)工作中心,全面實行“六聯”工作機制,將化解矛盾糾紛的觸角延伸至最基層。自今年起,設立社會管理創(chuàng)新工作專項經費,市財政每年安排100萬元作為辦公經費,提升保障能力,努力把銅陵建設成為全省、全國最穩(wěn)定的城市之一。
在軟件建設方面,實施六項行動計劃優(yōu)化實有人口管理。一是實施實有人口、實有房屋“兩實全覆蓋計劃”。今年上半年完成全市實有人口、流動人口、重點人群以及房屋、場所、組織、網絡等底數和登記錄入,構建包括實有人口和實有房屋管理、社會治安視頻監(jiān)控等六大信息化管理平臺。二是實施流動人口服務管理“牽手計劃”。按照“以業(yè)管人是基礎、以房管人是抓手、以證管人是平臺”的思路,通過“辦證即享受服務”,在全市實行以居住證為核心的流動人口服務管理“一證通”制度。三是實施刑釋解教人員和社區(qū)矯正人員的“新生計劃”。建立集食宿、教育、培訓、救助等職能為一體的“陽光中途之家”安置重點幫教對象,推動安置幫教和社區(qū)矯正工作的專業(yè)化。四是實施閑散青少年“關護計劃”。建立對不在學、留守未成年人、服刑在教人員未成年子女和農民工子女的就學救助和幫扶制度。開展青少年違法及輕罪記錄消除工作。對符合消除條件的未成年人,其違法犯罪事實不再在對社會公開的各種資料中載明,不再記入本人檔案,除法律有明確限定的職業(yè)外,其在升學、就業(yè)等方面與其他未成年人享有同等權利。五是實施精神病人“康復計劃”。將精神病人服藥救助工作納入民生工程。,按年人均450元的標準,免費解決了1500人的服藥救助費。六是實施“邪教”人員“教育轉化計劃”。建設市級教育轉化基地,力爭三年內完成對現有癡迷人員教育轉化任務。
在硬件保障方面,建設三項監(jiān)控系統(tǒng)健全社會面防控體系。一是建設“四大系統(tǒng)”和“兩大平臺”。按照城鄉(xiāng)一體化建設的總體要求,投資7650萬元,建設集視頻監(jiān)控、情報信息研判、智能交通管理、指揮調度“四大系統(tǒng)”和城市地理信息、數據交換與共享“兩大平臺”,今年上半年全面完成,實現全省一流、全國先進的目標。二是開展“平安e家”電話報警系統(tǒng)建設。目前,全市已安裝“平安e家”電話報警4000戶,兩年內將完成2萬戶。三是全面推行出租車視頻監(jiān)控系統(tǒng)建設。目前,全市所有出租車均安裝了gps設備,可享受集安全監(jiān)控、出租車調度、后臺數據與匯總、實時路況、信息發(fā)布、城市應急指揮、城市“一卡通”等七大功能的優(yōu)質服務,同時為社會治安管理提供了直接依據。今年1月,又全面推行了乘客“叫車”服務,實現了安全與便民的“雙贏”。據統(tǒng)計,出租車新上技防項目以來,實際報警80多起,有效解決了出租車在動態(tài)環(huán)境下遇到的糾紛調處和犯罪預防、處置問題。全市出租車運營水平總體處于全省運管系統(tǒng)領先地位。
在應急管理方面,完善三項工作機制提高快速反應能力。一是信息發(fā)布與輿論引導機制。切實增強信息透明度,把握輿論主動權。如在每一次的雨雪天氣災害處置中,通過廣播、電視、網絡等媒體和手機短信、電話等方式滾動預報,及時提供氣象資料,發(fā)布預警信息,提醒各方落實好防范措施。報紙、電視等主流媒體積極宣傳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宣傳各級各部門和廣大群眾奮起抗災的典型事跡。在處置較大的突發(fā)事件中,及時召開新聞發(fā)布會,通報應急處置進展情況,提高主動引導和把握輿論的能力。
二是社會動員機制。針對極端天氣頻繁的情況,在認真總結抗雪救災經驗的基礎上,基本形成了各部門聯動、機關干部和黨員干部參加、社區(qū)居民參與的社會動員機制。如在應對雨雪天氣等自然災害和防范甲型流感等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中,采取領導分片包干、包保負責等措施,組織群眾、發(fā)動群眾,在防范和應對各類突發(fā)事件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三是調查評估機制。從開始,市政府應急辦每年初都組織相關部門,對突發(fā)事件進行總結評估,對下年度的相關情況進行分析預測,并提出防范的重點和工作措施。從今年2月份開始,按照突發(fā)事件四大類別,按月統(tǒng)計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wèi)生事件、社會安全事件發(fā)生起數、傷亡人數、經濟損失等情況,據實強化相應舉措。另外,對重大活動期間不穩(wěn)定因素或苗頭性情況,以及突發(fā)事件處置情況,都組織相關部門和專業(yè)機構予以梳理評估,確保應急有效、處置妥當。
社會調研報告 篇2
通過調研,同學們加深了對農民和農村的認識,他們在思考,農業(yè)是中國的根本問題,農民是中國最廣大的群體,卻還在承受著最大的辛苦和勞累,同學們也希望能再有機會與農民的充分交流,了解了農民的疾苦,切實地了解、反映“三農問題”,為問題的解決盡自己的微薄之力。
此次調研,對于村落和被調查人完全采取了隨機取樣調查,保證了數據采集的客觀性和科學性。調研團雖然結束了在xx的調研活動,但為了保證調研的可比性和普遍性,調研團的成員又決定加印問卷返回各自的家鄉(xiāng),展開追加調研,為此次調研能真實地反映問題增加素材和數據。近年來,我國的“三農”問題受到了越來越多的人的關注。黨的“十六大報告”用了很大的篇幅討論了“三農”問題!爸醒朕r村工作會議”更是將“三農”問題的解決提到了很高的位置,認為:“農村工作是全黨工作重中之重,沒有農村的現代化,就沒有全國的現代化;沒有農村小康社會的全面建設,就沒有全國小康社會的全面建設。據不完全統(tǒng)計,目前我國65歲以上的農村留守老人有近2000萬,這是一個多么驚人的數字啊!子女闖天下,老人守 “空巢”。生活孤獨,缺乏照顧,卻時刻掛念兒女,這就是農村留守老人的縮影啊。然而,在外務工的子女普遍地只把贍養(yǎng)義務理解為源源不斷的物質供給,忽略了對父母精神上的噓寒問暖。留下的是踽踽獨行的老人每日不斷地守望家門,盼星星盼月亮,盼著自己孩子早日回來。這讓我想起之前我們走訪的那些老人,每一個都是蹣跚而行,有的由于年老身體不適還要照看自己的孫子。兒女離開,孫子尚小,為了整個家,不得不自給自足。一輩子就這么辛勞度過,沒有享受過一天的福,這真是做兒女的悲哀!
如今,留守老人問題還未引起廣泛的重視。但無論如何,他們是為我們的成長付出辛勞的功臣。先在他們已是日薄西山,他們缺乏社會的關愛,承受骨肉兩地分離的痛苦。在物質文明逐步走向發(fā)達的今天,留守老人的大量出現是社會發(fā)展尤其是農村經濟社會轉型時期的必然現象。我們應該理智看到留守老人是社會群體中的弱勢者:他們年老力衰,他們動作遲緩,他們招人嫌棄,他們是經濟上的低收入者,他們是生活上的低層次者。正是由于這些的特殊性,就決定了他們很難依靠自己安度晚年。因此,這需要社會的廣泛關注,更需要家庭子女的理解與關心?偠灾谕獯蚬さ霓r民工子女們,掙錢只是一個生存目的,老人則是自己的至上親人。當有一天老人已不在人世,那時候想著盡孝早己為時已晚!所以,留守老人的問題一方面需要政府的關心與社會的關注,另一方面也需要子女常回家看看。只有這樣,他們才會快樂地安度晚年。在中央政策的扶持下,很多農民的種糧積極性得以保護,農民基本能夠解決溫飽問題,但農民普遍抱怨種子、農藥、化肥、管理等導致種植成本居高不下,中央惠農政策不到位等問題,同時靠天吃飯、種糧不賺錢等狀況還是沒有得到根本改變。在走訪中,他們還注意到,一個村子的領導的水平就直接決定了整個村子的發(fā)展狀況,“三農”問題的解決首先需要一批眼界開闊,踏實為民的村干部。見到了農村醫(yī)療資源的缺乏、農民生活的困苦、農民居住環(huán)境的差亂,但給我印象最深的是農民文化水平的低下。
首先,解決“三農”問題必須增加農民的收入,無論是理論研究還是中外的歷史經驗都表明,增加農民收入的根本途徑就是將農村勞動力向城市的工業(yè)和第三產業(yè)轉移。只有實現農村勞動力不斷的、大量的從農業(yè)轉移到非農產業(yè),才能有效的提高農民收入。要實現農村人口的轉移,一方面城市要有足夠的勞動密集型的就業(yè)機會,另一方面,轉移出來的農村人口必須有足夠的勞動力素質,來適應城市里面的工作,農村勞動力素質則關鍵取決于農村教育水平。農民的素質決定了他們在城市只能從事最底層的工作,本來背井離鄉(xiāng)與親人分離就是很悲哀的事,再加上在城市身份地位的低下,給農民工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農民工在城市的工資也是最低的,除去生活開支以及兩次農忙和過年三次回家的路費,使微薄的收入所剩無幾。由于文化水平低,農民工沒有法律上的自我保護意識,在外出務工時不會意識到要與用人單位簽訂合同,即使簽合同也不了解合同中的內容,以至于很多農民工勞累了一年,到年底卻拿不到工資。從心理和經濟方面考慮,農民都不愿意外出務工,用濉溪縣一位領導的話說就是“農民在有飯吃的情況下都不會外出打工”,這主要是由農村低下的教育水平引起的。農村居民受教育年限低阻礙了農村勞動力向城市轉移,農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也很難提高。
其次,由于農民文化水平低,農業(yè)技術很難在農村推廣,推廣速度慢。農村田地產量低、種植的作物品種單一,再加上安徽省農村居民人均耕地較少,大多數農民只是把農業(yè)種植作為一年口糧的來源。在調研中,濉溪的'一位四十多歲的農民說他們多年來都是冬季種小麥,夏季種大豆,種植方法也從沒改變過。他給我們算了一筆帳:小麥一畝地最多產900斤,價格是7角/斤,大豆一畝地最好能收入400元,一畝地一年的毛收入一千元左右,扣除化肥、農藥等,一畝地一年的凈收入為500—600元,除去家人的口糧剩的就更少了。當問到是否需要農業(yè)技術時,他立即作了肯定的回答,但又說“書上關于種植、養(yǎng)殖的都看不懂,要政府派人‘手把手’的教是不可能的,農民太多了”。第一產業(yè)作為農民增收的來源之一,所起的作用太小,他們不能把先進的農業(yè)生產技術應用到生產中。
再次,以農民現在的文化水平很難了解和理解國家的經濟政策。農民受教育的程度決定了他們的娛樂活動主要是打牌、看電視和聊天,但看電視又很少看新聞,所以他們幾乎沒有了解國家經濟政策的途徑。在調研過程中,像“社會治安”、“最低生活保障”、“環(huán)境保護”等最常用的詞語,都要給他們解釋很多,他們才能理解,更談不上理解國家經濟政策的條款了。因此也不知道國家經濟政策的引導方向,抓不住致富的機會。由于知識水平有限,農民參與管理及創(chuàng)新的積極性較低,大多數人都是隨大流,不愿意積極的尋求致富之路。
農村教育的現狀是由很多原因引起的。一是國家的教育管理體制,建國至1986年以前,在中央集中統(tǒng)一的財政管理體制下,農村義務教育經費都是直接或間接的由中央財政負責,但這段時間,農民和各級政府沒有注意農村教育的重要性,農村的辦學水平較低,教育經費數額也不大。隨著農村經濟的發(fā)展,農村教育越來越重要,1987年之后,中央把義務教育的責任交給了地方,實行地方負責、分級管理這給鄉(xiāng)鎮(zhèn)財政以及農民增加了負擔,以至于學校教育負債嚴重、拖欠教師工資的現象普遍,即使后來教育體制由“分級負責,以鄉(xiāng)為主”改成“以縣為主”,這些后果仍沒有太大改善。教學水平高的老師留不住,農村學校中的老師或者是知識老化、教學方法陳舊的老教師,或者是本身知識水平就不高的年輕教師。很多學校的美術、音樂、體育、電腦等提高素質的課程無法開課,這樣的教學水平也很難要求農村學生能有較高的學習興趣和文化素質水平。
二是農民比較看重眼前利益,在多數農民的觀念中,如果沒有考上大學,上了高中與只上初中或小學沒什么區(qū)別,還是要回家務農。因此,很多農村父母在孩子上初中時看到孩子成績不好,想到將來不一定能考上大學,不如現在就外出打工掙錢,解決家庭貧困問題。即使考上了也不一定有錢去上大學,每年高考后都有媒體報道許多考上大學而又沒錢上學的學生,這也影響了農村孩子學習的積極性,造成農村學校較高的輟學率。
現在越來越多的農村父母也開始明白讓孩子受教育的重要性,很多父母將孩子送進城市的學校學習,雖然這樣會造成農村教育資源的流失,也會給農村家庭帶來沉重的負擔,但是在現階段農村教育水平低下的情況下,能讓農村孩子享受與城市孩子同樣的教育未必不是一件好事。雖然目前中國農村的教育狀況還不盡如人意,從問卷中可以看出農村教育已經在改善,年齡在30歲以下的人群受教育程度相比年齡在40歲以上的較高,在兩個縣189份問卷中,40歲之上的有119份其中初中以上水平的有9人,占7。5%,30歲以下的有21份其中初中以上水平的有8份占38%。從2007年春季學期開始,安徽省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將不用再交雜費,從而可以享受真正意義上的義務教育。政府已經在采取強有力的措施解決這個問題,相信中國農村教育狀況在不遠的將來會有較大的改善。
社會調研報告 篇3
作為一名現代大學生,大家是否對自己周圍的人、事、物做過深入的調研與分析?是否發(fā)現隱藏其中的內在價值呢?其實,對我們身邊的每件小事進行一次調研,都會發(fā)現許多有價值的東西,對我們的學習、工作、生活都會有很大幫助。
理論學習和社會實踐應該是我們大學生活的兩個重要部分。大家都非?释呦蛏鐣,進行社會實踐活動,把所學知識與社會實際問題結合起來。大一第二學期,裴云老師教授的《社會調研》課程就給了我們這樣一個鍛煉的機會。
整個學習過程分為四個階段,先是每位同學各寫出自己的一份調研方案,接著每人設計自己的問卷和提綱,然后分別展開調研,最后寫出自己的調研報告。
第一階段:設計調研方案。
“萬事開頭難”,大家畢竟是第一次寫調研方案,不免會出現一些錯誤,如:格式不對,項目不夠,內容不符,質量欠缺等等。但是,所有這些錯誤,在裴老師的認真指導下,都逐漸地改正過來。他一次一次地指點學生,學生也一次一次地改,一次又一次地取得進步。由開始的被動(只要完成任務就行),到以后的積極主動(盡力做好該做的事),大家從心態(tài)上發(fā)生了很大的改變。大家都想,第一次進行社會調研,一定要認真仔細地完成好。全班47位同學設計出了各不相同,各具實際意義和特色的調研方案。如:趙旭英的《關于某村兒童入學問題的調研研究》,趙建欣《關于現代大學生“拇指族”的調研研究》,李衛(wèi)芬《關于武鄉(xiāng)一中學生學則文科情況的調研》,張世娟《關于“網戀”的個案調研》……在裴老師的帶領下,全班呈現出一派積極上進,激情高漲的火熱氣氛。
第二階段:設計問卷和提綱。
調研方法很多,有問卷法,訪談法,觀察法,文獻法等。也有同時采用幾種方法的。采用問卷法的.同學設計了問卷,采用訪談法、觀察法的同學設計出了提綱。所有這些問卷和提綱都由裴老師親自來批改,每個人的問卷或提綱都至少修改過三次。有21位同學采用了問卷法,他們將最后定稿的問卷存入軟盤。在院系領導的支持下,由教務處為我們印制了將近800份問卷。在這一階段中,楊亞林和張俊花設計的調研問卷,翟琪和黃佳慧設計的訪談提綱,是優(yōu)秀典型,格式規(guī)范,內容全面,設計新穎、合理。
第三階段:展開調研。
問卷和提綱設計好以后,接進入調研的展開階段。同學們紛紛出動,利用課余時間,尋找對象,采訪和詢問對方,努力使被調研者以自己的真實想法填寫問卷和回答問題,從而讓我們獲得可靠信息。大家想方設法,采取各種方式,通過各種途徑,親自到各個現場進行實地調研。例如:李君霞同學到華美超市調研關于商品包裝情況,黃佳慧,孫志芳堅持每天到閱覽室觀察大家閱覽的情況,王玉英到忻一中采訪高中補習生的學習和生活狀況,李衛(wèi)芬同學利用暑假到武鄉(xiāng)中學調研,成俊敏在家鄉(xiāng)深入農戶訪談,趙旭英走訪輟學兒童的家長,……!皩嵺`出真知”,大家在實際的調研過程中獲得了許多可靠的第一手材料,鍛煉和提高了我們參加社會實踐能力,豐富和增長了我們的學習和生活閱歷。
第四階段:總結并寫出調研報告。
這是最后一步,但也是最難的一步了。同學們經過認真細致地觀察和分析,調研與研究,收集資料,整理數據,最后得出結論,提出建議,寫成報告。可以說,我們在這一階段付出的努力更多,花費的時間也最多,大部分同學都寫出了十幾頁紙的報告。裴老師對每份報告都逐字逐句地一次次地批啊改啊,然后同學們再加啊改啊寫啊,一次次地完善著自己的作品,自己的勞動成果。好多同學都在報告上傾注了大量的時間與精力。比如王瑋、郭躍同學將長達三千字的報告進行了四次“改良”,盡最大努力完善著自己的作品。趙旭英調研關于某村兒童入學問題,也做了數次修改,在裴老師的精心指點下逐漸成為一份成功的報告。黃佳慧同學憑著自己的細心觀察和對幾位同學的耐心訪談,寫出了五千多字的報告。就是在打印這些報告的過程中,大家也費了很多心血。不只是需要掌握打字、排版、制表的技術,最苦惱的是病毒的侵擾,大多數同學都因此付出了更多的精力。
孫志芳同學的報告,四次因為病毒侵害,部分乃至全部文件丟失;黃佳慧同學的報告被病毒損害,五千字全部重新打印,……盡管如此,大家熱情不減,反復修改,不斷追求規(guī)范和美觀。
這門課程從開始到結束共用了7個多月的時間,最后在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圓滿成功。大家寫出了47篇各具價值和特點的報告。在整個學習、調研過程中,師生都付出了很多努力,占用了大量時間,然而也收獲了許多……
我們首先體會到了裴老師的嚴謹認真,孜孜不倦,百教不厭,一絲不茍,和藹可親,熱情奉獻和全心負責。我們也體會到了同學們的積極配合與努力上進。學習委員張俊花同學做了大量組織工作,無數次的收回、發(fā)放,無數次的督促、幫助,在每一份報告上撒下了她的汗水。李君霞等同學,為了展覽加班加點,廢寢忘食。特別要說的是楊嬋娟同學,她只上了兩次課,就轉到了法律系,但她從開始的設計方案和問卷,到后來展開調研和寫作報告,整個過程都跟著同學們的進度,一步步地修改完善,直到課程結束寫出了優(yōu)秀的調研報告。這種學習精神實在令人敬佩。
在學習、調研的過程中,我們感受到的不僅是在完成一項任務,更是在熱情追求完美和執(zhí)著探索知識。調研結束后,大家都受益匪淺,獲得了很多我們課堂上學不到的東西,以及對我們今后學習,生活,工作都有價值和幫助的東西。大家真正體會到的是理論聯系實際的意義,體味到學有所用的樂趣。同學們將會把這種精神用于今后的學習中,嚴格要求自己,盡最大努力把自己該做和想做的事情都做得最好,最棒!
馬上要和這門課說再見了,還真有點依依不舍。每個人在自己的一生中能夠認認真真地完成幾件事確實是很不容易的。所以,在我們決定去做一件事時一定要全身心投入!耙床蛔,要做就要最好”。
我們的調研之所以能取得一些成績,還依賴學院各方面領導和老師的重視和支持。學院副院長王志連博士作出批示并提出重要意見,學院科研處處長李丹博士親自指導黃佳慧和孫志芳寫作調研報告,學院教務處處長徐翠先教授、教科所所長王華榮副教授熱情支持并幫助印制調研問卷,外語系王建青老師指導楊亞林等同學設計調研問卷。政史系領導齊虎田、賈志強、趙新平等老師在整個社會調研過程中更是始終給予關懷和指導……在此,我們全班同學對他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由于我們才疏學淺,初次嘗試,調研報告中的資料難免有片面、模糊之處,分析難免有膚淺、偏頗之處,建議難免有空泛、不當之處,所以懇請觀看展覽的老師和同學提出寶貴意見。為此我們專門準備了意見簿,請大家不要吝惜紙張筆墨。
最后,希望我們的成果對大家的學習、工作和生活帶來一些益處;祝愿我院的教學和實踐活動取得更大的成績!
社會調研報告 篇4
一、實踐調研背景
文化,是一種高層次的管理軟件,就像空氣,是看不見但能感覺得到的一種氛圍。城市文化是一所城市的靈魂和精神支柱,是保障城市良好運行的潤滑劑,是推動城市大發(fā)展、大繁榮的不竭動力,文化的力量,熔鑄在民族的創(chuàng)造力和凝聚力中。21世紀是一個經濟高速發(fā)展的新紀元,也是文化建設舉足輕重的時代。天津文化則在建設富有獨特魅力和創(chuàng)造活力的城市發(fā)展中起著強有力的推進作用。
天津文化的定位是關乎天津這個城市,這個地區(qū)未來發(fā)展的大事,縱觀天津歷史和現狀,我可以看出:天津擁有深厚的歷史底蘊和豐富的人文資源,為文化發(fā)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笆晃濉逼陂g,天津加大了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建設,提升服務水平,使全市城鄉(xiāng)居民享受到更多更好的文化服務,推動天津多項公共服務指標名列全國前列;拘纬膳c現代化國際港口大都市地位相匹配的文化格局,文化實力明顯增強,文化品味越來越好,整個城市的文化氛圍更加濃烈!笆濉逼陂g,將實施天津文化中心建設、“公共圖書館文化館免費開放計劃”等八大文化惠民工程,在提升市民文化素質的同時建設文化強市。看著收獲的如此多可喜可賀的成績,我不禁會發(fā)問一句,究竟"文化"這張牢靠的成績單會對天津的城市建設又有哪些深遠的影響呢?
二、實踐調研目的
天津市是歷史文化名城。天津地區(qū)在特有的自然經濟和社會歷史條件下,祖先們創(chuàng)造了豐厚的文化遺產,形成了天津市特有的津味兒文化特色,而這些都具體的體現于天津的語言,飲食,風俗等各個方面。為了深入了解天津我選擇了以天津文化為主線的實踐活動。
中華民族歷史源遠流長,歷史文化博大精。天津是一座文
化古城,而小站作為“百年中國看天津”之一,也是歷史文化沉淀的代表之一,更對天津發(fā)展產生了不可忽視的影響,所以想要了解天津的歷史文化,我當然要前往該地探尋歷史文化在城市發(fā)展中的作用。
中國文化既包括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也包括發(fā)生劇烈演變的現代文化。而在如今文化沖突愈演愈烈的時代,文化也在全方位地轉換和發(fā)展,古文化傳承與現代文化融合也成了我關注的焦點,故我選擇了參觀文化中心,一個有著濃厚現代文化風格,卻展示歷史文化積淀的地方。
文化既具有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更具有時代特征。說到現代文化,我很自然的會想到近幾年發(fā)展迅速的網絡文化。網絡文化作為一種全新的現代文化現象,這是一種新興文化,年輕一代對它都很熟悉,我則想要探尋在老人群體中,這個占到總人口數10%的群體,該文化對他們又產生了什么影響,所以我來到了養(yǎng)老院。
三、實踐調研內容
天津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市,文化也是源遠流長,以探索天津文化對城市建設的意義和影響為宗旨,全面開展“追尋天津文化足跡”的社會實踐活動。
享受文化大餐,古往今來新體驗天津文化中心之旅
(一)資料調查及活動意義
20xx年5月,天津文化中心正式對外開放,它是位于天津市河西區(qū)的市級行政文化中心。天津市文化中心四至范圍為友誼路以東、隆昌路以西、樂園道以南、平江道以北的整個區(qū)域,總占地面積約90萬平米。天津市文化中心的項目包括天津圖書館、天津博物館、天津美術館、天津大劇院、天津青少年活動中心、天津銀河購物中心、生態(tài)島等。文化中心已經成為津城百姓獲取知識,提升文化品位的好去處。
文化中心博美圖三館試開館,讓津城市民在這個逐漸酷熱起來的夏季,有了內心的一份歸宿之地。在書的世界,美的海洋里徜徉,與歷史對話,和知識共舞,體驗一份清新和愜意,
而作為當代大學生,我更有責任了解體驗全新的文化生活,感受城市的文化脈搏,探求文化發(fā)展的蹤跡。
(二)前期準備:
針對參觀文化中心的市民可能出現的想法以及文化中心在市民心中的影響設計了調查問卷,來了解在不同年齡段的市民對于文化中心的想法及感受,以及文化中心的宣傳力度以及對市民不同的吸引之處。與此同時,在網上積極查閱文化中心建設的背景資料,也與天津文化影視局溝通來了解更多文化中心的情況,多角度對于天津文化中心的情況進行了解考察,使實地調研更豐富更全面。
(三)實地調查:
天津文化中心是本市有史以來規(guī)模最大的公共文化設施,集公益文化場館,城市公園,市民休閑中心,青少年活動場所為一體,是文化展示,交流,休閑,消費最集中地區(qū)域,是天津標志性文化建筑群。
通過前期一系列準備工作,為了能全面了解天津文化中心的情況,感受天津文化發(fā)展的脈搏,我來到了天津文化中心進行實地調研。
1、先對天津文化中心做了整體了解。天津文化中心本著文化、人本、生態(tài)的宗旨,不僅僅文化中心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的建筑風格很和諧,中央人工湖,生態(tài)島也給人優(yōu)美的環(huán)境和高雅的享受,在整個文化中心也聚集了天津大劇院,天津科技館,天津自然博物館,青少年兒童活動中心等大型文化活動中心。
2、感受了天津圖書館的文化氛圍,嚴格的管理以及熱情的服務在優(yōu)質硬件保障的基礎上有了更多的加分,一進圖書館濃濃的書卷氣息包圍了我,這里全部采用電腦管理,是一個現代化的圖書館。其中設有29個專門閱覽室,坐席20xx余個,現有藏書280余萬冊,還設有兩個視聽閱覽室,裝有四路同聲翻譯系統(tǒng),可供學術報告會用。安靜舒適的環(huán)境以及專業(yè)化的管理,使人們的閱讀更加便捷。
3、其次來到了天津美術館,這是一座集收藏、展覽、征集和研究功能為一體的大型專業(yè)美術館,是本市美術領域的最高藝術殿堂。這不僅是全市畫家期盼已久的一項重大工程,也是面向全市百姓普及藝術、傳播先進文化的一項重要民心工程。感受每個藝術品獨特的藝術氣息以及作者的藝術思想和對于作品的獨到見解,對于自己的藝術鑒賞能力也有一定提高。
4、最后來到天津博物館,它是一座歷史藝術類綜合性博物館,其前身可追溯到1918年成立的天津博物院,是國內較早建立的博物館之一。其收藏特色是中國歷代藝術品和近現代歷史文獻、地方史料并重,現有古代青銅器、陶瓷器、法書、繪畫、玉器、璽印、文房用具、甲骨、貨幣、郵票、敦煌遺書、竹木牙角器、地方民間工藝品及近現代歷史文獻等各類藏品近20萬件,圖書資料20萬冊。觸摸著古文化的脈搏,體會到歷朝歷代的經濟政治文化發(fā)展以及人民的生活狀況的逐步改變過程,循著先人的腳步來探索未來的發(fā)展。
四、實踐調研總結
傳承給予我力量文化中心對天津的影響
如果說天津的歷史文化和現代文化是一幅美麗的畫卷,文化中心無疑成為了畫筆最為堅挺,著色最為絢麗得部分,其為天津得發(fā)展更是添上了濃墨重彩得一筆。
文化中心是天津大都市進步的象征,也是天津核心競爭力和綜合實力的體現,反應了天津與時俱進的脈搏和快速發(fā)展。文化中心落成體現出天津文化定位的要求、是我市科學發(fā)展和諧發(fā)展率先發(fā)展的迫切需要。突出了天津文化特色,不僅是天津的一種建筑之美,新穎的理念和建筑風格,也是天津文化的一道靚麗風景,展示出天津環(huán)境文化的英姿,而且更是天津古典文化和現代文化的完美結合。
就博物館來說,博物館收藏20萬件文物,有圖書資料20萬冊,展示了天津自戰(zhàn)爭后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恩一百年間的風雨歷程,表現天津人民在爭取民族獨立,實現國家富強的`歷史進程中,在屈辱中奮起斗爭,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在津沽大地上進行的艱苦卓絕的探索和不屈不撓的奮斗。從抵御外侮,政治變革,經濟發(fā)展,文化交融等方面突出了近代天津在中國的歷史地位。而其設計以“世紀之窗”的概念為原點,“世紀之窗”作為一個完整的空間序列貫穿整個建筑,既是展覽空間也是容納各種公共活動的“城市殿堂”。運用現在建筑的設計理念,首先在外觀上就給了人美的享受,而豐富的館藏,又讓人感受到濃厚的歷史文化氣息,是現代文化與歷史文化集合的典型代表。文化中心的開放大大豐富和充實了我市居民的業(yè)余生活,而其傳承歷史,發(fā)揚現代文化的做法更增添了其參觀價值,不斷激發(fā)我市群眾熱愛天津、建設天津的熱情,增強了市民共同把天津建設好、管理好、發(fā)展好的信心與決心。
通過調查問卷我了解到,當地居民對于天津文化中心的開放評價很高。八月三日,盡管天氣陰沉,前來圖書館借閱的讀者仍然絡繹不絕,開館兩個多月,文化中心圖書館已接待讀者近五十萬人次,其受歡迎的程度不亞于時尚購物中心。可見圖書館以智慧之窗為理念的設計,實踐性相當高,開館盡管才兩個月,對于激發(fā)天津市民的讀書興趣相當有成效。而且調查問卷統(tǒng)計中有80%的人表示參觀后對圖書館印象最為深刻,相信市民遨游書海的渴望將使天津離文化強市更近一步,滿足了當地居民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更能從自身踐行天津文化,做文明市民。問卷結果還表示當地居民通過參觀文化中心,對于天津的文化有了一個更宏觀的認識,而文化中心對天津文化的整合,是提升市民文化素養(yǎng)的一個有效平臺。
社會調研報告 篇5
一、低保福利捆綁問題
目前,社會救助標準普遍偏低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低保救助根本不足以使受助者能夠完全依賴救助金而生活。對大多數低保戶而言,低保救助金只是其家庭收入的一個方面。低收入和貧困戶爭相進入低保,一旦進入,即使收入有改善也不愿意退出。這一事實與福利依賴看起來相矛盾。主要原因是低保資格附帶著很多連帶利益,例如,很多輔助性的社會救助制度如醫(yī)療、教育和住房保障等都是優(yōu)先甚至完全針對低保戶的。如果失去低保資格,就會自動失去這些利益,而這些幫助對很多低保戶來說更為重要。這也是眾多有勞動能力的低保戶并不是不愿意工作,他們?yōu)楸3制涞捅YY格,要么隱瞞工作或收入,要么對找工作采取消極的態(tài)度,甚至在工作與低保資格發(fā)生沖突時,寧愿放棄工作也不愿放棄低保資格。
現行社會救助制度強調生存,忽視發(fā)展,只能“保肚皮”,不能“保臉面”。低保制度本質上是收入維持制度,意在保障受助者的基本生活,政策目標是提供最低層次的保障和最低限度的穩(wěn)定,從這個意義上講,這項制度本身是“被動的”和“消極的”,并不能幫助受助者脫貧,卻導致一批有勞動能力的低保對象長期依賴福利為生。
(一)福利依賴造成的影響
社會福利原本是使窮人與低收入階層免于生存危機,國家的福利可以保障他們的基本生活,可以為貧困人員公平參與社會競爭提供保障,通過各種措施來滿足他們在生活服務、保健、教育等方面的福利需求。但是低保對象的福利依賴、不愿勞動的問題卻日益加重,如果這樣的情況不采取措施加以制止,會造成嚴重的影響。
1.會增加政府長期的負擔,降低人民的生活水平。隨著社會福利覆蓋面和服務深度的發(fā)展,社會福利支出占GDP的比列也明顯上升。我國是發(fā)展中國家,經濟處于上升發(fā)展的狀態(tài),當具有剛性的社會福利依賴的增加會造成過重的財政負擔,影響人民的生活水平。
2.影響勞動者就業(yè)積極性,造成人際效仿。具體的低保制度中能給低保對象家庭帶來的福利收入。當工作收入增加多少時,低保金相應減少多少而總體收入基本不變。那么,部分社會成員當然缺乏動力和就業(yè)意愿。同時,社會福利使得部分低保家庭的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而無后顧之憂。人們不用勞動照樣可以生活,甚至有的能工作的家庭還不如低保家庭依靠國家低保生活得自在悠閑。這樣就會形成更多的社會福利依賴。
3.造成道德責任的缺失。從發(fā)達國家和地區(qū)的經驗以及我國的.實際情況可以看出,要求社會福利政策和制度具有前瞻性、全面性和科學性,既要對貧困社會成員進行有效的福利救助,體現社會公平,滿足社會成員的基本需求,保障社會成員的基本權利,又要有助于促進被救助者能夠在自助和他助的基礎上,尋找自我發(fā)展的道路,努力參與社會、經濟的發(fā)展,成為自食其力的勞動者。既要體現社會公平又要促進發(fā)展效率;既要保障社會成員的公民權利又要履行社會成員的基本義務;既要增進社會福利又要強調道德責任。
(二) 對策及建議
首先,要積極探索實施適度普惠型福利的可能性。除了“三無”人員之外,在職人員與退休人員的貧困率值得社會關注,雖然人數占“低保”總數不大(4%左右),但卻反映了社會保障程度偏低的現象和一定程度的歷史“欠賬”問題。一方面,勞動工資制度有無得到嚴格地執(zhí)行,“低工資”所帶來的貧困問題還不能得到有效解決。在我國,由于普惠型福利基本上是一個空白,需要社會救助的人群非常龐大,沒有保險保障的高風險人群大量存在,導致貧困家庭為了享受到和低保資格捆綁到的一起的保險保障而被困在其中;對于有勞動能力的低保家庭,要把低保福利和其他捆綁福利拆開。就是說低保戶并不當然享受與之捆綁在一起的其他福利,比如醫(yī)療保險、教育救助等。這樣有助于減少低保福利的替代率和對勞動積極性的削弱。
其次,堅定不移地深化社會經濟體制改革,實現下崗失業(yè)人員再就業(yè),是解決福利依賴的根本出路。下崗失業(yè)人員在就業(yè)競爭中往往處于弱勢地位,尤其是“4050”人員。應該通過專項措施促進下崗失業(yè)再就業(yè),
第三、改進社會救助的實施程序,尤其是對低保動態(tài)管理程序。改進方向包括專職人員的配備、資產和收入核查的程序、各部門的信息共享、喪失勞動能力鑒定等。這樣做的目的是減少申請障礙以及使隱性收入顯性化。對于參加工作的低保戶、在計算其救助金時,應當給予一定比例的獎勵,或者免除一定的收入額。以上問題制約低保政策的調節(jié)作用,必須很好地加以解決,提出以下建議:
1、推行“低!比藛T重新就業(yè)申報制度。要告知申請低保的人員,自覺履行再就業(yè)申報條例,一旦再就業(yè)就應當及時向社區(qū)、街道或區(qū)民政部門申報經濟收入,自覺要求相關部門根據收入狀況扣減或停發(fā)低保費。與此配套建立對低保違規(guī)行為的處罰制度。對享受低保的人員如果謀求到新的工作崗位或獲得了新經濟來源必須及時申報,否則一經查實,不僅追回發(fā)放的低保費,還要對其進行罰款。當然光平社區(qū)、街道及民政部門追回發(fā)放的低保費任然有太多困難,應該賦予一定法律效應,與其他部門建立聯動機制,共同執(zhí)行。
2、救助漸退時間應當適當延長。目前,實施救助漸退政策的城市,從開始工作到低保金全部不發(fā)的太短。因為有些不正規(guī)企業(yè)錄取員工之后往往在三個月后就無故辭退員工,這樣義得重新申請低保。而從申請低保到確定成為低保對象往往又需要一兩個月時問審查,這期間既沒有工資,也沒有低保,生活便沒有了保障。所以,救助漸退的時間最好延長。
3、建議對有勞動能力的部分低保對象規(guī)定救助期限。規(guī)定救助期限的目的,主要是明確身體健康的福利享受者應當承擔社會責任和履行相應義務,避免產生長期的福利依賴者。
二、社會救助制度“碎片化”問題
當前,我國發(fā)展進入新階段,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qū),一系列重大問題和尖銳矛盾逐步浮出水面,制約著經濟社會發(fā)展。就社會救助工作來說,建立一套打破“碎片化”、逐步實現“一體化”的救助制度勢在必行。
(一)成因分析
現階段,我國社會救助制度主要分為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員供養(yǎng)、受災人員救助、醫(yī)療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業(yè)救助、臨時救助共8類,并由多個部門分頭負責。其中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員供養(yǎng)、受災人員救助、醫(yī)療救助、臨時救助這5類由民政部門負責(其中的醫(yī)療保險又由人社、計生衛(wèi)生部門負責);教育救助由教育部門負責;住房救助由住卡部門負責;就業(yè)救助由人社部門負責。一些地方還建立了司法救助、取暖救助等制度。單從民政內部來看,又分散在多個處室?梢哉f,社會救助不僅體系“碎”,而且分支“碎”;不僅面上“碎”,而且點上“碎”。其次,“碎片化”矛盾突出。社會救助“碎片化”問題,是隨著社會保障制度的全面建立和社會救助分類越來越細、覆蓋面越來越寬、受助人群越來越多而出現的新情況和新問題。社會救助的“碎片化”,必然導致九龍治水、政出多門,難以從經濟社會發(fā)展全局和困難群眾生活實際的雙重角度來考慮與實施救助工作,救助的對象、標準、程序、目標等諸多方面也難以有效銜接,多頭救助、遺漏救助、重復救助等現象不可避免,“托底線、救急難、可持續(xù)”的救助原則也受到了沖擊和影響。第三,“碎片化”不能回避。破解社會救助“碎片化”問題,涉及到多個管理部門和一些深層次問題,推進過程中必將遇到諸多困難和阻力。但問題不能回避,發(fā)展瓶頸早晚要破解。我們應站在適應改革發(fā)展形勢、順應困難群眾生活需要的角度來面對這一矛盾。當前,要全面破解“碎片化”問題還為時過早,因此應從“破冰”的角度,先打開“一扇窗”,而后持續(xù)給力、循序漸進、逐步解決。
(二)對策及建議
1.破冰“碎片化”須信息互通、資源共享,破冰“碎片化”、推動“一體化”的基礎是實現救助信息“一體化”,即搭建一個互聯互通、公開透明、資源共享的居民家庭經濟狀況信息平臺,切實把各類“信息孤島”有機連接起來,形成一套全面系統(tǒng)、互通共享的“信息體系”,為社會救助各管理部門科學施救提供基本依據。一要健全核對機構。成立各級居民家庭經濟狀況核對機構,是確保有人核對、有機構核對、有可能實現信息互通的基礎環(huán)節(jié)。去年來,我省積極推動在各級成立居民家庭經濟狀況核對機構,已實現省、市、縣三級全覆蓋。目前,急需健全這一機構。首先應通過內部調劑、政府購買服務、設置公益性崗位等多種形式,切實配齊配強工作人員;其次應及時設立辦公場所,配備電腦、打印機等必要的工作設施;第三應想方設法解決工作經費問題,使核對機構盡快運轉起來,真正發(fā)揮其作用。二要強化核對合力。要變各類“信息孤島”為“一體化信息庫”,僅靠各級核對機構是遠遠不夠的。作為主管核對工作的民政部門,應按照相關規(guī)定,牽頭社會救助各管理部門,攜手監(jiān)察、統(tǒng)計、金融等相關部門,盡快建立分類別、跨部門、多層次的居民家庭經濟狀況核對機制,不斷強化核對合力、增強核對實效,為實現社會救助信息互通共享奠定基礎。三要建立信息系統(tǒng)。《社會救助暫行辦法》明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按照國家統(tǒng)一規(guī)劃建立社會救助管理信息系統(tǒng),實現社會救助信息互聯互通、資源共享!睘榇耍h級以上人民政府應提早謀劃建立覆蓋各救助類別的信息系統(tǒng)。民政部門應按照政府的統(tǒng)籌謀劃,積極開發(fā)信息系統(tǒng);社會救助各管理部門應主動配合完善信息數據。力爭盡快建成橫向互聯社會救助各管理部門、縱向互通社會救助各業(yè)務部門的信息系統(tǒng)。四要堅持動態(tài)管理。居民家庭經濟狀況不是靜止的,而是不斷變化的,因此信息管理也應采取動態(tài)的方式進行。一方面,要按程序、按要求全面核對初次申請救助家庭的經濟狀況,并及時錄入他們的相關信息。另一方面,要定期復查、復核、復對已經接受救助家庭的經濟狀況,適時更新相關數據。再一方面,要圍繞“救急難”的原則,對因各種突發(fā)性、臨時性原因導致基本生活出現困難的家庭,要及時收集和補充他們的信息?傊,信息管理要動態(tài)化,要有進有出、隨進隨出,努力提高救助信息的準確性、時效性和權威性。
2.破冰“碎片化”當理順機制、務實推進。破冰“碎片化”的關鍵在于理順機制。各級應著眼在現行體制內不斷建立和完善打破“碎片化”的運行機制,逐步推動體制改革,最終實現社會救助“一體化”。當前,至少應理順“五個機制”。一是政策聯動機制。《社會救助暫行辦法》的出臺和實施,為推動社會救助“一體化”提供了機遇。同時,社會救助橫向各管理部門應盡快出臺配套措施、縱向各業(yè)務部門應盡快出臺相應的方案或細則,不斷強化“一體化”意識,凝聚“一體化”合力,努力使社會救助在政策上、對象上、程序上、目標上、措施上相互銜接,逐步達到宏觀統(tǒng)、微觀分,面上統(tǒng)、點上分,主體統(tǒng)、個體分。二是工作協(xié)調機制!渡鐣戎鷷盒修k法》指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社會救助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規(guī)劃,建立健全政府領導、民政部門牽頭、有關部門配合、社會力量參與的社會救助工作協(xié)調機制!笨h級以上人民政府應著力健全這一機制,定期組織聯席會議、通報有關情況、協(xié)調工作矛盾、研究解決棘手問題,不斷把社會救助“一體化”推向前進。民政部門應全力做好相關基礎和服務保障工作,努力發(fā)揮牽頭作用。三是急難救助機制。救急難,是《社會救助暫行辦法》的重點內容,政策上涉及到救助工作的方方面面,對象上既包括低保對象,也包括非低保對象,需統(tǒng)籌規(guī)劃,合力施救,持續(xù)推進。救急難,主要通過臨時救助來實施。以社會救助經辦機構為依托,充分利用各級政務大廳、綜合服務窗口等平臺,盡快建立健全“一門受理、協(xié)同辦理”機制,切實暢通救助申請和受理渠道,優(yōu)化工作流程,及時受理、轉辦申請救助事項,確保困難群眾求救有門、受助及時。四是分類整合機制。當前,首先需要解決社會救助各管理部門內部“碎”的問題。比如,民政涉及的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員供養(yǎng)、醫(yī)療救助、臨時救助由社會救助處負責;受災人員救助、冬令春荒救助由救災處負責;孤兒、孤殘救助由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yè)促進處負責;流浪乞討救助由社會事務處負責。應采取科學有效的辦法,逐步進行整合,努力化“大碎”為“小碎”、化“多片”為“少片”,不斷推進內部救助“一體化”。五是監(jiān)督管理機制!渡鐣戎鷷盒修k法》要求:“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社會救助管理部門應當加強對社會救助工作的監(jiān)督檢查,完善相關監(jiān)督管理制度!睘榇耍h級以上人民政府應按照這一要求,盡快建立統(tǒng)籌監(jiān)管機制,適時組織財政、監(jiān)察、審計等部門依法對社會救助資金、物資籌集、分配、管理使用等情況進行監(jiān)督;社會救助各管理部門應分類建立監(jiān)管機制,適時對職能內救助情況進行監(jiān)管。同時,還應將救助條件、標準、程序以及受助對象等公布于眾,自覺接受社會監(jiān)督,促進社會救助陽光透明、公平公正,切實為推動“一體化”提供良好的外部氛圍。
社會調研報告 篇6
高校生活是緊急而又布滿期望的日子,學習的閑暇時總是向往著背起行囊,遠離親人伴侶以及師長護佑,去走真正屬于自己的路。然而當我們最終可以像剛剛長滿羽毛的雛鷹般離開長者們搭建好的巢穴,獨自一人走上社會工作這個大舞臺時,卻發(fā)覺人生的道路原來是如此的坎坷不平,任何人的勝利都是經受過一番狂風暴雨的。當今社會,無論什么工作,都總是“有閱歷者優(yōu)先”。所以,為了拓展自身的學問面,擴大與社會的接觸面,以及熬煉與提升自身的力量,在這個暑假我開頭了自己的社會實踐。
20xx年夏天,我的大二暑假,我如愿的參與了學校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社會實踐是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對于促進高校生了解社會、了解國情、增長才能、奉獻社會、培育品行、增加社會責任感具有重要作用。而學校對每年的假期實踐都相當的重視,為同學供應了一個良好的平臺與機會,并為我們保駕護航,期盼著我們能從中得到熬煉,學到在學校里學不到的學問與力量。而我們也正是本著對自己負責對社會熱心的態(tài)度,樂觀響應學校的號召參與了這次實踐。
社會實踐是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對于促進高校生了解社會、了解國情、增長才能、奉獻社會、培育品行、增加社會責任感具有重要作用,F代高校生,大多是在書本學問中成長起來的,對我國的國情、民情知之甚少,而社會的簡單程度,遠不是僅憑讀幾本書,聽幾次講座,看幾條新聞就能了解的,社會實踐則為我們打開一扇窗口。它讓高校生廣泛地接觸社會,了解社會,不斷地參加社會生活,在實踐中不斷動手、動腦、動嘴,直接和社會各階層、各部門的人員打交道,培育和熬煉實際的工作力量,并且在工作中發(fā)覺不足,準時改進和提高,使之更新學問結構,獵取新的學問信息,以適應社會的需要。通過社會實踐,高校生能以現實主義的眼睛,以人文關懷的深度,去觀看、體驗這個我們既熟識又生疏的社會。
而我,作為這次實踐隊的隊長,這項活動亦給了我更多的責任與挑戰(zhàn),同時,我也從中獲得了更多的的力量與熟悉。從課題選定的一開頭到組建好我們的團隊再到隊員一起為活動奔赴來回,到最終完成我們的成果,一步步一每天,我與它同在,牽掛著它,與它一起成長。我明白了要帶領大家去做成一件事,首先自己要成竹在胸,有比較成型完整的想法,并且要有肯定的自信,這樣隊員們才有可能信服你,與你一起完成任務。同時,溝通,這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隊員之間相互溝通彼此的看法,我們要的是一個開放自由的合作氛圍,大家各抒己見,不時的改善我們的`活動,使我們的行動向著更有效的方向進展。但在這一點,自己做的就不很好了,沒能把男生女生帶活躍起來。另外,作為隊長,還需要協(xié)調好外部與內部的關系帶領隊員適應不同的新形勢。
每天的努力,讓我們體會到了學習的重要性,每天我們各自奔波在我們的實踐崗位,盡管辛苦,也有不同程度的身體不適,但我們照舊沒有放棄,相互鼓舞,以一個集體的力氣堅持下去。作為一個同學團隊,雖然我們缺乏相應的系統(tǒng)性學問,而且并不像政府部門那樣具有權威性,但是通過我們大家的努力,緊密的聯系,一起爭論,一起做事,一起總結,一起面對困難,實事求是,求真務實,同樣能把最真實的成果呈現在大眾面前,讓人們熟悉到恩施地區(qū)煙葉的生長現狀、煙農對煙葉評價及以后的進展如何,消失問題能夠準時提出并能找到解決的方法,給自己增長學問,信任通過這個活動大家的團隊精神、合作意識以及成果意識都有了進一步的提高。
雖然在活動進行時,不行預見的辛苦與看不到的成果讓我的一些隊員退出了,但我看著我的其他隊員,他們依舊能不懼艱辛,他們和我一樣,不甘放棄,這已是責任,背在肩上,我們年輕,我們不怕輸。我們倔強的信任我們能堅持到最終,我們能做出一份成果,這就是回報。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這短暫而又充實的實踐,我認為對我走向社會起到了一個橋梁的作用,過渡的作用,是人生的一段重要的經受,也是一個重要步驟,對將來走上工作崗位也有著很大關心。向他人虛心求教,與人文明交往等一些做人處世的基本原則都要在實際生活中仔細的貫徹,好的習慣也要在實際生活中不斷培育。這一段時間所學到的閱歷和學問是我一生中的一筆珍貴財寶。這次實踐也讓我深刻了解到,和團體保持良好的關系是很重要的。做事首先要學做人,要明白做人的道理,如何與人相處是現代社會的做人的一個最基本的問題。對于自己這樣一個即將步入社會的人來說,需要學習的東西許多,他們就是最好的老師,正所謂三人行,必有我?guī),我們可以向他們學習許多學問、道理。
與人交往,關鍵在與真誠。初到辦公室,四周都是些新面孔,一句早上好,就能拉近同事間的距離,都會獲得別人的微笑。有時候盡管只是一些微小的東西,比如早晨的一聲問候,給同事倒杯水,都會博得大家的關懷和重視,由于它表達了對同事敬重,也讓他人感覺到被重視與被關懷。我和同事們我相處非常融合,我想,應當是我的真誠,換取了同事的信任。他們信任我,也情愿把工作安排給我。其次就是要擅長與他人溝通。溝通是一種重要的技巧和力量,時時都要奇妙運用。熟悉一個人,首先要記住對方的名字。了解一個人,則需要深化的溝通。而這些,都要自己主動去做。做事要保持一種熱忱和信念。其實,不管在哪個崗位,熱忱和信念都是不行或缺的。雖然是處理一些日常的小事,熱忱讓我對手上的工作布滿激情;急躁又讓我仔細的對待工作,哪怕是小事,我都想方法把它做好。俗話說:事在人為,成事在心。只要你有心去做,沒有做不好的工作。在工作中,要主動出擊。當你可以選擇的時候,把主動權握在自己手中。做雜活”是工作的必需,卻無法讓我學到什么。份內的工作當然要仔細完成,但英勇的“主動請纓”卻能為你贏得更多的機會。要想收獲更多,只有勤問、勤學、勤做,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通過這次的的社會實踐活動,我們逐步了解了社會,開闊了視野,增長了才能,并在社會實踐活動中認清了自己的位置,發(fā)覺了自己的不足,對自身價值能夠進行客觀評價。這在無形中使我們對自己的將來有一個正確的定位,增加了自身努力學習學問并將之與社會相結合的信念和毅力。對于即將走上社會的高校生們,更應當提早走進社會、熟悉社會、適應社會。高校生暑期社會實踐是高校生磨練品行、增長才能、實現全面進展的重要舞臺。在這里我們真正的熬煉了自己,為以后踏入社會做了更好的鋪墊,以后假如有機會,我會更加樂觀的參與這樣的活動。
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
在本次的社會實踐中我們還同諸多群眾談心溝通,思想碰撞出了新的火花。從中學到了許多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吸取了豐富的養(yǎng)分,理解了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真正涵義,熟悉到只有到實踐中去、到基層去,把個人的命運同社會、同國家的命運的進展聯系起來,才是高校生成長成才的正確之路。
這次實踐活動,豐富了我們的實踐閱歷,提高了我們的團隊合作力量,使我們通過這次實踐更加了解社會,這次實踐活動意義深遠,對我們的關心享用一生。作為一個21世紀的高校生,社會實踐是引導我們走出校門、步入社會、并投身社會的良好形式;我們要抓住培育熬煉才能的好機會;提升我們的修身,樹立服務社會的思想與意識。同時,我們要樹立遠大的抱負,明確自己的目標,為祖國的進展貢獻一份自己的力氣!
能夠參與這次實踐活動,我是覺得很榮幸的;能夠到貴州去切身地感受它的風土人情和文化特色,也是我很難擁有的經受之一。在我們的實踐活動開頭之前,我們隊就開頭開會爭論一些相關的事宜,分課題組預備實踐中的一些課題預習和討論,安排實踐中的一些詳細的工作,做最充分的預備。這些預備工作就做得很好,而且很難得。所以,我是抱著學習的心態(tài)加入這支隊伍的。那么我就先談談自己的收獲吧。
首先是團隊合作的閱歷。其實作為一個高校生,自己的團隊合作閱歷特別少,自己支配自己的學習生活,很難跟這么多同學做同一件事情。在這個團隊里,我們一起生活,一起工作,我也有機會接觸其他各個院系的同學,學到更多東西;而且,在團隊中我們更簡單學會敬重別人,敬重集體。在正安縣的時候,我們一起完成了課題的調查討論,一起解決了許多問題,一起爭論我們的行程、活動和調研結果,雖然有時候也會有許多爭辯,但是大家都是本著對集體負責、求同存異的態(tài)度的。我覺得我們隊的同學們在團隊合作里表現出來的特色,是很值得我學習的,也是我們的實踐能夠圓滿結束的重要保證。
自信也是在社會立足所必需的。開頭放假的時候,知道要打暑假工時,自己就可怕了,這都是自悲的心態(tài)在搗蛋。感覺困難挺多的,自己的社會閱歷缺乏,與別人溝通的技能又不怎樣等等緣由使自己覺得很渺小。自己怯弱、自悲就這樣表露出來。戰(zhàn)勝自我,只有制服自己才能制服世界。要對自己的力量做出確定。這是找工作時舍友給我的忠告。在多次面試中,明白了自信的重要性。沒有社會工作閱歷沒有關系,重要的是我的力量不比別人差。社會工作閱歷也是積累出來的,有自信才更有活力更有精神。
我們正青春,我們正漸漸走向成熟。我們要用成熟的眼光看問題,用自己年輕的熱忱去追求,用自己青春的熱忱去追求,用自己青春的活力去拓展,爭取把這次活動做得更好,讓年輕不失敗,讓青春無悔。奉獻青春收獲明天。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在短暫的實踐過程中,我深深的感覺到自己所學學問的膚淺和在實際運用中的專業(yè)學問的匱乏,無從下手,茫然不知所措,這讓我感到特別的難受。在學?傄詾樽约簩W的不錯,一旦接觸到實際,才發(fā)覺自己知道的是多么少,這時才真正領悟到“學無止境”的含義。
在實踐的這段時間里,我通過自己的努力奮斗,體會到了工作中的酸甜苦辣,這時才發(fā)覺自己是最幸福的。由于我還在學習的階段,還沒能真正地接觸事業(yè),沒能真正地了解到工作的難處和辛苦。想起來,還是覺得自己現在還是不錯的了,能在這么好的環(huán)境下讀書,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礎,只是,我覺得個別慚愧,都怪自己不夠爭氣,不珍惜這好的時間和機會去好好讀書,成天都無所事事,在家里一點事也不會做。是這一次社會實踐給了我學習的機會,同時也給了我一次記憶深刻的經受。
在炎炎夏日,我和我的隊員們穿著志愿者服裝奔跑在大街小巷,一起用汗水澆灌青春,用笑容同陽光比絢爛。這是一筆寶貴的財寶和一份不行多得的回憶,我們的暑假由于有它而沒有虛度,我們的閱歷由于有它而更加豐富!
社會調研報告 篇7
根據上級通知要求,按照調研方案開展調研工作。通過走訪村干部、村小組長、黨小組長、貧困戶及部分群眾,對xx村村情民意、組織建設、精準扶貧、社會穩(wěn)定等方面的基本情況進行了詳細的調查,并梳理了存在的問題和下一步發(fā)展的思路,現將此次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xx村經濟社會發(fā)展基本情況
(一)基本情況。xx村位于xx縣城東北面距縣城10公里左右,是xx鎮(zhèn)最分散、交通最僻遠的村。全村有x個村小組,總戶數x戶,人口x人。全村轄區(qū)面積x平方公里,其中耕地x畝,山地面積x畝。該村主要產業(yè)有臍橙、花卉、苗木、養(yǎng)殖等,經濟結構比較單一,主要經濟來源是靠種臍橙及外出務工收入,農作物種植以水稻為主。又因靠近縣城,多數青壯年都在縣城務工并租房居住,村中農業(yè)生產主要由留守人員耕作。
(二)貧困人口基本情況。xx村屬省級貧困村,有建檔立卡貧困戶xx戶xx人。其中低保貧困戶有xx戶,一般貧困戶27戶,無五保戶。截止到20xx年已脫貧xx戶(注:20xx年整戶退出一戶),未脫貧xx戶。
(三)黨組織建設情況。該村設有黨支部1個,黨小組2個,黨員xx人(正式黨員xx人,預備黨員xx人),其中女黨員12人,60歲以上老黨員10人,平均年齡48歲。20xx年12月對村兩委換屆進行了民主選舉,選舉出支委5人,村委4人,一批在群眾中具有較高威信和較強能力的村民進入班子。村“兩委”班子作風較為務實、正派,多數群眾對班子比較滿意。
(四)教育和社會保障情況。原設有鄉(xiāng)級初中一所,村初級小學一所,后因進城務工人員增多,子女隨父母進城就讀,兩所學校停辦,沒有一所幼兒園。全村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yī)療保險率達96.5%,參加農村養(yǎng)老保險700多人,參保率90%。全村60歲以上老人全部享受了養(yǎng)老金。
(五)村級基礎設施建設情況。村級道路86%小組通水泥路,水渠水圳已基本得到改善。家家戶戶可通電話,無線信號覆蓋全村,有線電視基本戶戶接入。
(六)“空心房”整治摸底情況。因多數青壯年都在縣城務工并租房居住,村中存在大量“空心房”,全村拆除任務數為xx戶,xx平米,修繕任務數為89戶,4486.3平米。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農業(yè)產業(yè)結構單一。村民基本上以種植水稻為主,其他副業(yè)主要以種植果樹為主,果業(yè)發(fā)展品種單一,養(yǎng)殖業(yè)發(fā)展緩慢。養(yǎng)殖業(yè)主要以生豬為主,規(guī)模化養(yǎng)殖比較少,農戶養(yǎng)殖主要解決柴米油鹽問題;
(二)公共基礎設施薄弱。村莊分布散,地理位置相較偏遠,公共基礎設施配套不齊全,沒有教育機構和醫(yī)療機構;
(三)村風民風有局限。大擺大辦婚喪嫁娶民風氣較盛,增加村民負擔,留守的人員觀念過于保守,難以接受外部創(chuàng)新和新鮮事務,部分困難戶“等靠要”思想嚴重,村風轉變較慢;(四)群眾主動發(fā)展意識較弱。重務工輕務農,外出務工的勞動力比例大,在家老年人多,在改善基礎設施建設籌資方面,積極性和主動性不高。
(五)村級集體經濟薄弱。除了村級光伏發(fā)電,村級店面出租,幾乎沒有自營的村級集體經濟收入。
三、解決思路和對策
對標省級貧困村退出標準,推進整村推進步伐,實現村莊整治全覆蓋,重點在產業(yè)發(fā)展、就業(yè)幫扶、住房幫扶等方面精準施策。發(fā)揮整體山清水秀,發(fā)展特色農業(yè)產業(yè),特別是開辟蔬菜產業(yè)基地建設;積極謀劃集體經濟對策,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力爭達到5萬元/年的'目標;繼續(xù)推進鄉(xiāng)風文明建設,發(fā)揮貧困戶內生動力助脫貧,樹立好事簡辦新辦、懶漢可恥、不贍養(yǎng)父母違法、依靠勞動致富的共識,營造良好的村風民風。確保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同步實現小康水平,為xx振興發(fā)展添磚加瓦!
(一)解決公共配套設施不齊全問題。
一是大力發(fā)展基礎設施建設。積極向上爭取資金,著力解決龍?zhí)链逍〗M通組硬化道路等方面基礎設施建設,;解決垇上飲用水基礎設施建設。
二是推進農村環(huán)境整治工作。加強改水改廁:潯項目的實施,組織實施排水溝渠清淤暢通工程,切實解決污水橫流現象,同時完善聘請保潔員等長效機制,加強村莊的衛(wèi)生環(huán)境保潔工作,努力提升環(huán)境衛(wèi)生水平。
(二)解決農民收入不高的問題。
一是通過引導就業(yè),增加農戶勞務性收入。一方面重點發(fā)揮距離縣城工業(yè)園較近的優(yōu)勢,積極宣傳各企業(yè)的招工政策,引導農村剩余勞動力進廠務工,另一方面發(fā)揮本村自然生態(tài)尚好、果園較多的特點,組織貧困戶到果因務工增加收入;
二是通過鼓勵創(chuàng)業(yè)、發(fā)展產業(yè)脫貧致富。鼓勵貧困戶自主創(chuàng)業(yè),并及時為其申請農業(yè)產業(yè)獎。
三是組織貧困戶用活各項幫扶政策。比如鼓勵貧困戶辦理產業(yè)扶貧信貸通貸款、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貸款、貸款投資旅投公司等,幫助貧困戶發(fā)展產業(yè)提高收入。
(三)解決村集體無自營經濟收入和農業(yè)產業(yè)滯后的問題。一是圍繞流轉土地260畝,建設200畝花卉苗木基地一個、40畝商品草基地一個、20海荷花基地一個的目標,大力發(fā)展產業(yè)。一方面村委會幫助投資人流轉土地;獲得管理經費,增加了村集體經濟收入,一方面又可以增加本村的勞務就業(yè)崗位,吸引安排貧困戶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
(四)關心關愛貧困戶子女就學問題。繼續(xù)加強xx村圓夢助學基金的管理。每年組織一次圓夢助學教育基金發(fā)放儀式,對就學的貧困戶子女給予200-600元/人的資金扶持,結對干部一年不少于4次上門教育幫扶,與貧困戶交流育兒方法、教導貧困學生學習意義、贈送書籍和學習用品、幫助辦理助學貸款手續(xù)等,開展“扶貧扶智扶志”感恩教育,從思想上、物質上、行動上幫扶貧困學生。
(五)解決村風民風轉變問題。針對村風民風中存在的大擺大辦婚喪嫁娶、養(yǎng)懶漢、不履行贍養(yǎng)義務等問題,制定方案,成立紅白理事會,發(fā)布宣傳資料,推進移風易俗,摒棄陋習,積極引導村民轉變觀念,好事簡辦、新辦,對懶漢、不履行贍養(yǎng)義務等陋習,通過黨員示范戶引導,產業(yè)示范戶引領,小組長、社委會干部、村干部、紅白理事會、村民理事會開展勸說開導仍無效的,在享受政策和福利等方面做出適當傾斜,促其改變。
社會調研報告 篇8
一、實踐報告撰寫的內容與要求:
一份完整的實踐報告應由以下部分組成:
1.報告題目
報告題目應該用簡短、明確的文字寫成,通過標題把實踐活動的內容、特點概括出來。題目字數要適當,一般不宜超過20個字。如果有些細節(jié)必須放進標題,為避免冗長,可以設副標題,把細節(jié)放在副標題里。
2.學院及作者名稱
學院名稱和作者姓名應在題目下方注明,學院名稱應用全稱。
3.摘要(有英文摘要的中文在前,英文在后)
報告需配摘要,摘要應反映報告的主要內容,概括地闡述實踐活動中得到的基本觀點、實踐方法、取得的成果和結論。摘要字數要適當,中文摘要一般以200字左右為宜,英文摘要一般至少要有100個實詞。
4.正文
正文是實踐報告的核心內容,是對實踐活動的詳細表述。這部分內容為作者所要論述的主要事實和觀點,包括介紹實踐活動的目的.、相關背景、時間、地點、人員、調查手段組成,以及對實踐活動中得到的結論的詳細敘述。
正文是調查報告的主體。它對調查得來的事實和有關材料進行敘述,對所做出的分析、綜合進行議論,對調查研究的結果和結論進行說明。正文的結構有不同的框架。 ①根據邏輯關系安排材料的框架有:縱式結構、橫式結構、縱橫式結構。這三種結構,以縱橫式結構常為人們采用。 ②按照內容表達的層次組成的框架有:“情況--成果--問題--建議”式結構,多用于反映基本情況的調查報告;“成果--具體做法--經驗”式結構,多用于介紹經驗的調查報告;“問題--原因--意見或建議”式結構,多用于揭露問題的調查報告;“事件過程--事件性質結論--處理意見”式結構,多用于揭示案件是非的調查報告。
5.結束語
結束語包含對整個實踐活動進行歸納和綜合而得到的收獲和感悟,也可以包括實踐過程中發(fā)現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辦法。
6.謝辭
謝辭通常以簡短的文字對在實踐過程與報告撰寫過程中直接給予幫助的指導教師、答疑教師和其他人員表示謝意。
7.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是實踐報告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它反映實踐報告的取材來源、材料的廣博程度和材料的可靠程度,也是作者對他人知識成果的承認和尊重。
8.附錄
對于某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又具有參考價值的內容可以編入實踐報告的附錄中。
二、撰寫實踐報告的準備與主要步驟:
實踐報告的寫作過程應包括以下步驟:收集資料、擬訂報告提綱、起草、修改、定稿等。各個步驟具體做法如下:
1.收集資料
資料是撰寫實踐報告的基礎。收集資料的途徑主要有:通過實地調查、社會實踐或實習等渠道獲得;從校內外圖書館、資料室已有的資料中查找。
2.擬訂報告提綱
擬訂報告提綱是作者動筆行文前的必要準備。根據報告主題的需要擬訂該文結構框架和體系。我們在起草報告提綱后,可請指導教師審閱修改。
3.起草
報告提綱確定后,可以動手撰寫實踐報告的初稿。在起草時應盡量做到“綱舉目張、順理成章、詳略得當、井然有序”。
4.修改、定稿
報告初稿寫之后,需要改正草稿中的缺點或錯誤,因此應反復推敲修改后,才能定稿。
社會調研報告 篇9
利用今年暑假的時間,我們進行了一項社會調查,調查的對象是我校已畢業(yè)的部分學生。 此次調查的主要目的是想總結一下畢業(yè)生的閱歷、感受,并以次為借鑒。
被調查人數共計376人,勝利調查并記錄在案的的共188人。在18個區(qū)縣中,重點以朝陽、海淀、東城、西城、懷柔幾區(qū)?傮w講,我院代表的調查人員表現優(yōu)秀,圓滿完成任務。同時,調查中出現的問題也反映幾個方面的不足,找到了我們解決問題的出入點,以便我們加強改善。 調查進行不順當的緣由有以下幾點:一是我們駕馭的畢業(yè)生信息不夠精確,使得我們在聯絡畢業(yè)生時遇到不少困難;二是時間支配不當,我們去采訪的時間有時會與對方的工作時間或活動相沖突,使得調查不能順當進行;三是畢業(yè)生所在地較為分散,調查時間緊迫;四是有些畢業(yè)生看法不佳,對我們這次活動不與以協(xié)作。 雖然如此,這次活動收獲仍是頗豐的。絕大部分畢業(yè)生都能進取協(xié)作我們,反映了一些他們遇到的問題,正是我們在以后的社會交際中須要重視和留意的。
調查中,我們也發(fā)覺了自身存在的問題: 第一,學生的`人際交往的本領欠佳,在日后的日常生活、交際中有待加強和學習。
其次,缺乏社會閱歷,在為人處事方面尚不成熟,處理事物的看法和方法往往不得當。
雖然在調查中發(fā)覺一些問題,可是我們仍無法忽視那些值得我們傲慢的閃光點。參與調查的學生有著不畏困難的精神,敢于實踐,對工作充溢熱忱,細心真誠。經過那些畢業(yè)生,我們相識到,在生活中吸取周遭人的閱歷和閱歷,駕馭一些社會禮儀的技巧是極為必要的。充分發(fā)揚我們自身的優(yōu)點,取長補短,總結閱歷,吸取教訓,使我們對自我的將來充溢信念,也為以后真正融入社會奠定堅實的基礎。 在這次調查過程中,學院對我們的支持是不行忽視的。假如沒有學校供應畢業(yè)生的資料,沒有學院老師的正確的指導和幫忙,我們就無法開展調查工作。在此,我們對賜予我們莫大幫忙的學院領導和老師說一聲:老師,多謝您。 這次調查活動使我們的調查人員多了一次與社會充分接觸的機會,增加了在校生的社交本領及實踐本領;顒拥膭倮,為我們下一次調查做了較好的鋪墊,為建設我院完備的明天打下了堅決的基礎。
社會調研報告 篇10
夏季,對以長江沿岸地區(qū)的人們來說,要時刻做好防汛準備,而對于山東大部分地區(qū)來說,則是做好防旱工作。山東省境內的寧陽縣,曾是一個美麗的農業(yè)縣,由于最近幾年的干旱。寧陽縣各城鎮(zhèn)的糧食產量停留在98年水平甚至還有些下降。
今年暑假走訪了最南的一個城鎮(zhèn),發(fā)現干旱給他們帶來的危害著實不小,許多地方由于井水短乏,造成一些農業(yè)絕產。有一個沙莊村今年的受害情況就整個城鎮(zhèn)來說是中等的。那里的農田,干的崩崩的,用鋤,用鏟,都是十分困難的。人們從早到晚,不分晝夜。由于地下水短缺,從水井帶了流出的水量可以和茶碗里倒出的水相提并論,以往井里有水,不是太缺乏的時候,交易畝的大概用7,8個小時。用電大概有35良,可今年,澆一畝地14個小時還多。而電每小時大約4度。這種情況無疑是給人們雪上加霜,水流的地方,能有水澆地,多也罷少也罷,這還是比較樂觀的事,花錢多少不說。至少還有玉米吃。想那些無水之地的人們只能眼睜睜地看別人干。想象一下吧,天地間最大的悲哀莫過于此,游人曾夸張的說那些地方放一把火就可以讓整塊田著火?梢韵胂筇锢锏拿缍伎斐墒裁礃恿?
地下水水位下降的現象,早就不是什么隱蔽的問題了。只不過今年表現得尤為突出而已。以我家鄉(xiāng)來說,我們現在沒安上自來水,以往的用水是靠壓水機來滿足的,今年暑假期間竟然旱到壓水機都不行了,只有靠挑水來維持日常的用水情況,而造成這情況的原因是地下水下降太快,而地下水水位下降太快的.原因,有時人們無節(jié)制的用水,以及人們無意見的對地下水的破壞。
不敢想象在未來的幾年里,、如果人們還沒意識到地下水的使用問題,將是什么樣的情況?
我們肆意的行為,熱鬧了大自然,這是大自然對我們敲響的警鐘,為了我們的生存,讓我們?yōu)楸Wo地下水資源,保護大自然貢獻出我們的一份力吧!
社會調研報告 篇11
引領青年學生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踐行“八字真經”投身“四個全面” 。根據《關于開展20xx年吉林省大中專學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衛(wèi)生“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活動暨“百基千隊服務萬村行動”》的通知精神,吉林建筑大學城建學院暑期社會實踐小分隊決定于20xx年7月15日-7月21日到吉林省洮南市橋南村進行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走進基層橋南村,科技支農我先行”社會實踐小分隊在指導教師盛群、尹建平的帶領下,以及學生隊伍的中堅力量,黨帶團建,協(xié)同開展。通過前期調研和社會采訪,我們準確的把暑期社會實踐目標定在了洮南市橋南村。
一、活動前期調研
。ㄒ唬┣捌谡{查
利用假期期間,小分隊成員劉葉、侯奉坤在指導教師盛群、尹建平帶領下前往本次社會實踐地點吉林省洮南市橋南村,進行前期的實踐調研。小分隊從以下的幾個方面進行調研:
1、調查洮南市及橋南村的發(fā)展史,并采集相關圖片信息。
2、聯系村干部配合社會實踐活動的進行。
3、調查洮南市橋南村的發(fā)展歷史及風土人情。
4、與村民進行溝通,以便更好的開展暑期社會實踐調研。
5、與當地報社聯系、洽談報紙的可行性與相關事宜。
。ǘ┊數爻鞘斜尘
1、洮南市隸屬于吉林省白城市,位于吉林省西北端,白城市西南部,地理坐標為:東經121°38′-123°20′、北緯45°02′-46°01′。東鄰大安市,南接通榆縣,西與內蒙古自治區(qū)突泉縣為鄰,北與內蒙古自治區(qū)科爾沁右翼前旗相連,東北和白城市洮北區(qū)接壤。總面積5102.8平方公里,總人口44萬人。2012年,洮南市經濟發(fā)展迅速,實現地區(qū)生產總值115億元;固定資產投資96億元;一般預算全口徑財政收入5.8億元。其中地方級財政收入4.16億元;城鎮(zhèn)居民可支配收入17535元;農民人均純收入7726元。
2、橋南村位于吉林省洮南市西北部,南距松原市區(qū)10公里,北面接壤北大壩,洮兒河分支穿過村子。全村面積10平方公里,人口5千人。橋南村是以農業(yè)、畜牧業(yè)為主的村子。村內具有當地著名洮南香酒廠分廠及蒙牛旗下奶站。在改革開放后橋南村人民以吃苦耐勞艱苦奮斗的精神完成了生活翻天覆地的變化。
3、通過前期實地調研及收集相關資料,了解到吉林省洮南市橋南村村民對田地的面積測量,田間道路的修建及村中危房該如何改造等問題存在疑惑。經過多方面考慮,土木工程系將暑期社會實踐地點定在了洮南市橋南村,并確定主題為“走進基層橋南村,科技支農我先行”。
二、活動日程
(一)7月15日,召開隊員動員大會,分組編隊,分配任務,明確職責,并簽訂安全承諾書。負責人聯系橋南村相關人員,確定具體信息。
(二)7月16日上午,在長春火車站集合,乘坐長春白城火車,轉乘白城洮南客車。歷經7個多小時的車程,小分隊成員到達洮南市橋南村。經過了簡單的休息之后,到達橋南村村委會,在村委會做前期動員,同時聆聽村主任對本村的現狀分析及對未來的展望。
(三)7月17日上午8時30分,土木工程系暑期社會實踐小分隊在村干部的帶領下來到農田,與村民一起勞作。做到與村民們“同行同吃同住”,真正感受從農活中帶來的艱辛與收獲。
(四)7月18日上午,小分隊成員在當地領導的帶領下,結合專業(yè)知識,進行土地丈量和道路勘測,并提出專業(yè)化建議。
(五)7月19日上午,結合當地政府對危房的改造計劃,對村中危房進行統(tǒng)計并提出改造方案。下午,拜訪洮南好人代表“馬淑云”同志,學習雷鋒精神。
(六)7月20日,開展主題為“走進基層橋南村,科技支農我先行”的座談交流會。
(七)7月21日準備離開,召開內部總結會議。
三、總結與感悟
(一)7月17日上午,小分隊深入基層幫助村民干農活。小分隊成員分成兩組,在當地村民的帶領下來到農田里,一組幫助村民采摘蔬菜,另一組則幫助除雜草,同學們積極向上的勞作精神得到了村民們的一致好評。農活實踐活動結束后,從小在城市長大的隊員蘇展超感嘆道:“我終于體會到農民的辛苦了,我為我以前浪費糧食的行為而感到羞愧,我想這次以后我再也不會像以前一樣了!贝舜紊钊胩锏剞r活實踐行動讓隊員們了解到了農民生活的艱辛,同學們在付出辛苦汗水的同時也更加堅信了大學生應努力學習文化知識,今后為新農村建設作出貢獻的決心。
(二)7月18日上午8點,土木工程系社會實踐小分隊秉承著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態(tài)度來到橋南村一處即將動工修建的路段進行道路勘測。勘測現場由帶隊老師盛群指揮,其他成員各司其職,有的負責測量工具的搭建和擺放,有的.負責現場觀測,還有的負責記錄數據,雖然當天的氣溫很高,但是同學們毫不怠慢,測量工作有條不紊的進行著。經過一上午的努力,小分隊完成了整條路段的勘測工作,并于午間休息時將測量數據轉交給了當地政府,政府人員表示他們會充分參考我們給予的建議,同時也非常感謝我們大學生為橋南村新農村建設所作出的貢獻。
(三)土木工程系社會實踐小分隊在村民那兒了解到,近兩年來,橋南村在政府惠民政策的扶持之下,村里300多處住房基本全部改造,但由于種種原因,仍有10多家土房。于是在7月19日上午,小分隊再次來到橋南村進行危房數量統(tǒng)計和實地照片的拍攝。統(tǒng)計結果顯示橋南村共有13處危房,絕大多數為土房,平日里的大風大雨給村民帶來極大的安全隱患。中午,小分隊召開危房改造討論大會,結合所學專業(yè)知識,為13處危房設計出了理想的改造方案。
(四)7月19日下午,帶隊老師盛群在采訪馬淑云同志的過程中我們了解到:馬淑云,女,1946年4月生,中共黨員,洮南市洮府鄉(xiāng)橋南村黨支部副書記、婦女主任。18歲入黨,后來一直在大隊工作,初期任大隊保管員,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后任婦女主任至今。1998年洮南市遭遇特大洪水。在抗洪搶險的日子里,時任村長的馬淑云天天巡邏在一線,曾同突擊隊員一道連續(xù)5天奮斗在國堤上,成功阻止了洪水進入市區(qū)……馬淑云,一個年近古稀之人,在平凡的生活和工作中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跡,她時刻將老百姓的冷暖裝在心里,舉過頭頂,她用幾十年如一日的實際行動秉持了共產黨人的德行與操守。馬淑云的事跡感動了在場所有的隊員,更加激勵了大學生關注身邊發(fā)生的微末小事,更多地關心身邊的親朋鄰里和陌生人。
社會調研報告 篇12
近期,我們對我縣加強和創(chuàng)新社會管理情況進行了調研,專題聽取了縣綜治辦關于我縣加強和創(chuàng)新社會管理工作的情況匯報,先后走訪了柯橋街道和齊賢、夏履、安昌等鎮(zhèn),廣泛征求意見。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近年來,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縣綜治辦積極發(fā)揮在加強和創(chuàng)新社會管理工作中的牽頭協(xié)調作用,及時出臺制度、召集會議、落實任務、抓好成效,各成員單位和鎮(zhèn)(街、開發(fā)區(qū))認真領會和貫徹落實縣委縣政府關于加強和創(chuàng)新社會管理的具體文件精神,各司其職,抓好具體工作,我縣社會管理整體格局逐步完善,綜合治理扎實推進,創(chuàng)新亮點不斷涌現,加強和創(chuàng)新社會管理工作已經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一)管理格局逐步完善。
一是黨委的領導核心地位更加鞏固。明確規(guī)定鎮(zhèn)級綜治委主任由同級黨委(工委)書記擔任,綜治辦主任由黨委(工委)副書記擔任,確立了黨委對社會管理工作的領導作用。
二是政府的社會管理職能更加強化。成立了特殊人群、社會治安、公共安全等10個專項組,對社會管理職能進行了歸納和細化,每個專項組明確一個牽頭單位,將任務分解落實到各成員單位,做到職責分明、落實到位。
三是社會各界和人民群眾參與社會管理的積極性日益調動。我縣社會管理工作初步呈現出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xié)同、公眾參與的生動格局。
(二)綜合治理扎實推進。結合我縣實際,牢牢抓住社會管理的15項重點工作,全面加強流動人口、特殊人群、“兩新組織”服務管理,積極推進社會穩(wěn)定風險評估、社會矛盾化解、公共服務和網絡輿論研判導控等重點工作,扎實開展平安創(chuàng)建活動,構建社會治安防控體系,落實寬嚴相濟刑事政策,著力構建社會誠信體系、社會穩(wěn)定指數評價體系建設,以解決影響社會穩(wěn)定突出問題為突破口,通過大量深入細致的群眾工作,協(xié)調社會關系、化解社會矛盾、規(guī)范社會行為,維護好群眾根本利益,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維護了良好的社會秩序。
(三)創(chuàng)新亮點不斷呈現。從調研情況看,我縣的社會管理工作由點到面、由上至下都不乏亮點。
一是社會穩(wěn)定指數評價體系。該體系通過科學設立社會穩(wěn)定評價指標,定期通報和分類預警,制定不同的應對策略,第一時間掌控、分析和化解社會不穩(wěn)定因素,化抽象為具體,化被動為主動。
二是網格化管理、組團式服務。這項工作目前已全面推開并日漸成熟,已成為收集民情民意、化解基層矛盾、方便服務群眾、實現精細化社會管理的'重要手段,展現了新時期社會管理的主體多元化、內容多樣化趨勢,意味著社會管理將由政府管制為主向社會協(xié)調、多方參與轉變。
三是網絡輿情研判導控服務平臺建設?聵蚪值馈耙徽镜降住鄙鐣⻊展芾碇行慕ㄔO、齊賢“1+_”大調解模式、夏履“一站二室三中心”村級社會管理創(chuàng)新機制、安昌的社團組織協(xié)同平臺建設和村務監(jiān)督積分管理等,都可圈可點、各具特色,成效也較為明顯。
二、存在問題
我縣加強和創(chuàng)新社會管理工作雖然取得了較好成績,但也存在著一些問題:
一是認識仍需提升。各成員單位之間、各鎮(zhèn)街之間在領導重視程度、工作舉措力度、工作創(chuàng)新能力等方面,存在著不平衡性。少數干部對社會管理創(chuàng)新工作的意義和作用認識不足,重視不夠。
二是服務仍需強化。政府社會管理職能重心有所偏頗,重管理輕服務、重審批輕監(jiān)督、重懲罰輕教育、重形式輕實質的現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管理方式上還比較習慣于采取行政手段和強制方式解決社會矛盾。
三是基礎仍需夯實。政府職能由管理型向服務型轉變還沒有完全到位,公共財政投入社會建設的比重相對偏少,社會管理基層力量有待加強,專業(yè)化社會管理人才較為缺乏。
三、幾點建議
(一)切實轉變理念,進一步形成社會管理整體合力。要進一步把思想和行動統(tǒng)一到黨中央和縣委的決策部署上來,把加強和創(chuàng)新社會管理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將社會管理與經濟發(fā)展一同部署、一起推動,加強組織領導,搞好統(tǒng)籌協(xié)調,加強督促檢查,推動社會管理工作不斷向縱深發(fā)展。要切實轉變社會管理理念。不斷樹立關口前移、源頭治理的理念,從習慣“滅火”到注重“防火”;樹立多方參與、共同治理的理念,改變政府“包打天下”的格局;樹立統(tǒng)籌兼顧、協(xié)商協(xié)調的理念,正確反映和協(xié)調各種利益訴求;樹立依法管理、綜合施策的理念,從青睞硬性行政手段,到重視運用經濟、行政、道德、科技等手段綜合管理。要進一步形成社會管理整體合力。逐步構建黨委統(tǒng)一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xié)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社會管理格局?h綜治辦要切實加強對社會形勢的分析研判,統(tǒng)籌解決社會管理中的重點難點問題,履行好組織協(xié)調、督導檢查職責;政府有關部門要依法履行好社會管理、公共服務職能,10個專項組牽頭單位要充分發(fā)揮牽頭協(xié)調作用,各成員單位要齊心協(xié)力、相互配合,共同做好社會管理相關工作;司法機關要創(chuàng)新司法工作機制,規(guī)范司法行為,嚴格執(zhí)法程序,促進公正司法;各鎮(zhèn)人大要適時把黨委有關決策部署按法定程序轉化為人民的共同意志,并履行好監(jiān)督職能,努力營造社會管理良好的法治環(huán)境,各級人大組織要重視發(fā)揮好人大代表密切聯系群眾的優(yōu)勢,整合各級代表力量,精心組織代表圍繞社會管理創(chuàng)新、推動民生改善等方面開展活動,引導群眾依法有序參與社會管理。
(二)更加重視民本,進一步提升社會管理服務效能。一是要立足民本抓好社會管理。必須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執(zhí)政為民,把群眾滿意指數、幸福指數作為加強和創(chuàng)新社會管理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著力解決好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社會管理,既是治理更是服務,既要維穩(wěn)更要維權,要寓管理于服務之中,努力實現管理與服務的有機統(tǒng)一。
二是要改善民生推進社會建設。加快推進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加快發(fā)展各項社會事業(yè),著力解決當前群眾反映強烈的環(huán)境保護、社保、醫(yī)療、住房等民生問題,使發(fā)展成果更好惠及民眾。
三是要優(yōu)化服務提升工作效能。著力完善社會服務管理平臺,實行“近距離、一站式、一條龍”服務,方便群眾反映問題和解決問題,充分尊重和保障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jiān)督權,拓寬群眾訴求表達渠道,切實提高服務效率和質量,探索建立對群眾求助、投訴的聯動受理、快速處理和及時反饋機制,做到投訴必接、求助必應,加大力度推進服務型政府建設。
(三)統(tǒng)籌社會資源,進一步夯實社會管理基礎。社會管理的重點在基層、難點在基層,希望也在基層。沒有強有力的基層基礎工作,再好的社會管理理念和機制也難以真正落到實處,必須夯實社會管理基礎。
一是要善于統(tǒng)籌社會資源。發(fā)揮好社會力量在社會管理中的協(xié)同、自治、自律、他律、互律作用,強化各類企事業(yè)單位社會管理和服務職責,引導各類社會組織加強自身建設,支持人民團體參與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要繼續(xù)加強“網格化管理、組團式服務”,配備必要的基層管理力量,實施精細化動態(tài)管理,使網格管理員承擔起傳遞信息、服務群眾、化解矛盾等職能,讓社會管理服務工作做到群眾身邊。
二是要建立健全基層組織。牢固樹立固本強基的思想,把人力、財力、物力更多投入到基層,鞏固和健全基層組織,特別要加強社區(qū)、村級的社會管理和服務力量,注重與群眾的密切聯系,建立健全社會管理長效工作機制,強化社區(qū)、村級自治和服務功能,構建組織群眾、宣傳群眾、服務群眾的基層組織體系。
三是要扎實做好基礎工作。緊緊圍繞我縣社會管理綜合治理的15項重點項目,進一步加強和創(chuàng)新流動人口、特殊人群、“兩新組織”服務管理機制,著力推進社會穩(wěn)定風險評估、網絡輿論研判導控和社會應急聯動救助,深入開展平安創(chuàng)建活動,建立健全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重視發(fā)揮好基層維穩(wěn)“三道防線”的作用,把不和諧不穩(wěn)定因素化解在基層、消除在萌芽狀態(tài),進一步強化源頭治理、動態(tài)管理、應急處置相結合的社會管理機制。
社會調研報告 篇13
近年來,**縣的社會救助工作開展得卓有成效,為全縣的救助對象做了許多實實在在的工作,對扶貧濟困、緩解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wěn)定起到了積極作用。近日,為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fā)展觀活動,更好地保障**縣人民群眾的基本生活,由縣人武部匯同縣民政局一道對全縣的社會救助工作進行了專題調研。
一、救助現狀
。ㄒ唬└黜椌戎贫冗M一步完善。一是成立了城鄉(xiāng)社會救助工作領導小組。民政、教育、財政、勞動保障、衛(wèi)生、農林水、城建、環(huán)保、國土、司法、工商、稅務、規(guī)劃、宣傳等部門和工會、婦聯、共青團、殘聯等團體相互配合,團結協(xié)作,逐一明確職責,落實責任,基本建成了以城鄉(xiāng)社會救助領導小組和鄉(xiāng)鎮(zhèn)、村(居)委會為依托的管理平臺,形成了齊抓共菅,整體聯動的工作合力。縣人民政府出臺了《**縣城鄉(xiāng)貧困群眾醫(yī)療救助實施辦法》、《**縣城鄉(xiāng)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辦法》、《**縣農村低保實施方案》、《**縣農村低保實施細則》、《農村低保核查辦法》、《農村低保指導人數分配表》、《農村低保核查表》等,有效地保障了**縣社會救助工作的施行。
。ǘ┚仍芰M一步增強。全縣制定出臺了《**縣自然災害應急預案》,規(guī)范細化了報災查災救災、災情評估、應急保障、安置轉移、生活保障、災后重建等工作,建立了排險防災、轉移安置、查災核災、資金籌措、物資動員、災后重建等六大機制,先后對清江水布埡庫區(qū)景陽段、花坪鄉(xiāng)黃木埡滑坡險情等進行了成功救助,確保了災民“有飯吃、有衣穿、有水喝、有房住、有醫(yī)療”。
。ㄈ┚戎秶鸩皆龃蟆**縣先后建立了城鄉(xiāng)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鄉(xiāng)醫(yī)療救助制度、農村五保供養(yǎng)制度、臨時救助制度,建立健全了自然災害應急救助機制、慈善捐贈辦法等。各項社會救助制度執(zhí)行情況良好,社會救助效果明顯:農村低保對象9135戶18673人,其中孤兒219戶234人,占全縣農業(yè)人口的4%,月人均補助47元,較好地保障了農村特困群眾的基本生活權益。今年州民政局給**縣增加農村低保對象指標8763人,從7月1日起農村低保對象將達到27200人,保障比例占全縣農業(yè)人口的5.9%;城市低保對象4229戶7405人;農村五保老人1361人(其中,集中供養(yǎng)五保對象1177人,分散供養(yǎng)五保對象184人);40%救濟對象53人;城鎮(zhèn)定救對象28人;一般救濟對象11人;其他救濟對象5人。
。ㄋ模┐壬凭栀浄諊鷿夂。5.12四川汶川地震后,全縣人民踴躍向災區(qū)捐款捐物,縣慈善協(xié)會共接受捐款355.9萬元、大米150斤、衣物3150件、消毒藥品一件。**縣還將僅有的113頂帳篷在最短的時間內連夜送往武漢,由省民政廳統(tǒng)一送到四川災區(qū)。2月28日,全縣在船兒島廣場舉行了“抗冰雪、送溫暖”捐贈活動,共接收捐贈款68萬元。今年5月12日,**縣又開展了“慈善一日捐”活動和5.12賑災彩票義賣活動,共募集資金12萬元。
。ㄎ澹┍O(jiān)督機制逐步完善。**縣在農村低保的上運作,提倡“對有錢的事實行無權操作”,擴大群眾的參與面,把決策權交給群眾,重點抓住評議和公開、公示環(huán)節(jié),發(fā)揮民主監(jiān)督作用,確保農村低保啟動的公平和納入對象的準確。通過多種方式將民政工作職能、服務承諾、監(jiān)督電話、有關政策、收費標準等公布于眾,讓群眾心中有數、監(jiān)督有據。全縣低保工作按照“開好三個會,搞好三公開,實行三統(tǒng)一,確保三到位”的方法把這項好事辦好,實事辦實。即:開好“三個會”:開好村委會成員會,講解低保程序。開好村民代表會,宣傳低保政策。開好享受低保對象的會,宣傳黨和國家方針政策。搞好“三公開”:首先由村民代表推選,在村務公開欄上公開。再上報到鄉(xiāng)(鎮(zhèn))、縣民政局審批后返回到該村的村務公開欄上公示。最后到**縣財政與編制政務公開網上公開。實行“三統(tǒng)一”:全縣統(tǒng)一時間,統(tǒng)一標準,統(tǒng)一操作程序,確保這項工作不走樣。確!叭轿弧保喝霊粽{查到位,操作程序到位,資金發(fā)放到位。通過以上“四個三”達到了四個嚴禁。嚴禁優(yōu)親厚友;嚴禁暗箱操作;嚴禁拿低保送人情;嚴禁不深入村、組、農戶家中,在辦公室摳老殼,想報誰就報誰。在資金管理上,堅持按“村組評議,張榜公示,鄉(xiāng)鎮(zhèn)審核,民政局審批”的程序分配民政經費,對低保、五保供養(yǎng)、醫(yī)療救助、優(yōu)撫等民政經費實行了銀行“一卡通”發(fā)放,有效地杜絕了社會救助資金被截留、挪用、貪占現象。
二、存在的問題
**縣在社會救助工作方面雖然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時代的發(fā)展,人民群眾的期望還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現在:
(一)思想觀念落后,“等、靠、要”思想嚴重。城鄉(xiāng)低保對象、部分優(yōu)撫對象對社會救助的期望值過高,認為救助金額過低,對社會救助過分的依賴,“等、靠、要”思想嚴重。部分農民素質較低,對農村低保金有不拿白不拿的思想。主要表現在:
。1)沒有兒子,女兒已出嫁,或者雖有兒子,但父子多年分家立戶,兒子不履行瞻養(yǎng)義務,申請享受低保;
。2)重病住院,花去了一大筆醫(yī)藥費,很容易博得村民代表的'同情,而獲得低保。
。3)殘疾人、老年人認為自己有殘疾或年歲已大理應享受低保。
。4)人為剝離家庭中的殘疾人、老年人等無收入的貧困人口,單獨立戶,騙取低保。
。ǘ┺r村居民收入難界定。農村居民除未享受五保待遇、無勞動能力且生活特別困難的鰥寡孤獨對象,家庭主要成員癡呆傻殘、無勞動能力且子女未成年、生活特別困難的家庭以外,其他農民的家庭收入難以準確界定,特別是隱性收入,是困擾農村低保救助,阻礙公平、公正的一個難點。民政部門面對數量龐大的個人申報農村低保,在開調查核實工作時遇到難度極大,可能導致家庭收入難以界定準確。
(三)低保工作機構、人員與經費嚴重不適應工作需要。目前,農村困難居民多,工作難度大,縣鄉(xiāng)兩級幾乎沒有低保工作專職人員,缺乏必要的工作經費。由于民政部門編制人員少,縣鄉(xiāng)兩級都只能靠兼職人員開展農村低保工作,大部分鄉(xiāng)鎮(zhèn)社會事務辦公室負責民政的也只有2個工作人員。隨著各項救助制度日益完善,社會救助工作的重心不斷下移,運行機制不斷規(guī)范,鄉(xiāng)鎮(zhèn)一級的工作任務不斷增加,但鄉(xiāng)鎮(zhèn)機構改革以來,鄉(xiāng)鎮(zhèn)從事民政工作的機構掛靠到鄉(xiāng)鎮(zhèn)社會事務辦公室,工作人員減少,與所承擔的工作量成反比,直接影響到各項救助工作的開展和落實。
三、幾點思考
。ㄒ唬┨岣哒J識,完善救助體系。隨著改革的深入,利益關系的調整,各種社會問題和社會矛盾還會不斷出現。完善弱勢群體救助體系,切實解決困難群眾生活中面臨的各種困難,有利于從源頭上解決社會問題和社會矛盾,促進社會公平,維護社會穩(wěn)定。關注和救助弱勢群體是一項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是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迫切需要。要進一步提高對社會救助工作的認識,把加強此項工作作為建設“和諧**”的重要方面來認真抓好抓實。要建立政府領導,民政主管,部門分工負責的救助工作領導體系,將關注和救助困難弱勢群體的工作納入目標考核,增強剛性約束。民政部門是城鄉(xiāng)社會救助的主管部門,承擔管理、綜合、協(xié)調的職能。勞動保障、財政、衛(wèi)生、扶貧、教育、國土資源、農業(yè)、司法等部門要各司其職,密切配合,要形成多形式多渠道的扶貧濟困網絡。
。ǘ┱腺Y源,完善救助機制。加大對社會救助工作的財政投入,強化監(jiān)督,確保地方救助配套資金到位。要按照建立公共財政的要求,加大財政支出結構調整力度,將社會救助所需資金列入同級財政預算,保證各項社會救助政策的落實。建立社會救助資金的自然增長機制,每年社會救助資金的增長幅度應略高于當地財政收入增長的幅度。要挖掘社會資源,加大宣傳力度,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參與社會救助工作,建立以經常性救助為基礎,臨時配套為補充的社會救助體系。要大力發(fā)展慈善事業(yè)、福利彩票事業(yè)籌集社會救助資金,變單一投入為多元化投入。
。ㄈ┎块T配合,建立長效機制。加強部門協(xié)調配合,構筑救助工作新平臺,著力解決困難群眾住房、醫(yī)療、教育方面存在的實際困難。進一步完善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對低保家庭中因大病、重殘、年老等喪失勞動能力的人員給予重點救助,實行應保盡保。進一步做好分類施保工作,建立貧困預警機制,提高低保管理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健全災害應急救助體系,確保在重大自然災害發(fā)生后,災民的吃、穿、住、飲用水、醫(yī)療等救助能夠就近、及時到位。進一步鞏固、完善和提高農村低保,對喪失勞動能力的特困人口實行社會救濟;對因病、因殘、因災導致家庭喪失主要勞動力而難以維持日;旧畹霓r村家庭,實施定期定量的常年救助;對有勞動能力,但因病、因殘、因災、因自然條件差等原因造成基本生活困難的農村家庭,實施臨時救濟。完善城鄉(xiāng)醫(yī)療救助,積極實施就業(yè)、法律援助,完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制度。
。ㄋ模┓鲐殦嶂,變“輸血”為“造血”。在社會救助方面要發(fā)動社會力量,發(fā)展、扶持和興建多種所有制形式的社會救助機構,為弱勢群體的救助提供有效保障。完善經常性社會捐助服務網絡,充分發(fā)揮公益慈善組織的作用,積極探索新的社會捐助方式,發(fā)展慈善事業(yè)。要以社區(qū)為依托,積極推進救助工作社會化發(fā)展進程,通過整活社區(qū)資源,扶持家政服務等壯大基層服務機構,拓展救助服務功能,擴大救助服務項目。要有組織、有計劃地培訓社會救助工作志愿者,不斷提高社會救助工作的質量和水平。要完善救助對象在生產和經營中的優(yōu)惠扶持政策,對有條件的救助對象要從文化教育、勞動技能、生產發(fā)展、經營服務等方面進行切實可行的幫助和扶持,不斷提高他們的自身造血功能,增強自我解困能力,使他們適應現代社會發(fā)展需要,從根本上脫貧致富。
社會調研報告 篇14
今年,省政府出臺了《關于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yǎng)老保險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試點工作將于今年在省內全面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yǎng)老保險制度以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為主,具有保障水平適度、交費方式靈活、適合農民實際的特點。為促進該項工作的開展,筆者根據**實際對新型農村養(yǎng)老保險制度推行進行了調研。
一、基本情況
**地處漢江上游,川陜渝交界的大巴山北麓,南與重慶市毗鄰,北接漢陰漢濱、東連嵐皋、西與漢中鎮(zhèn)巴接壤。總面積2204平方公里,全縣轄25個鄉(xiāng)鎮(zhèn),212個村(居)委會,1367個村小組,總人口339281人,全縣農業(yè)人口288290人,占總人口數的84%,農村18周歲至60周歲之間的人數(不含在校生)154196人,占總人口數的45%,60歲以上(含60歲)38000人,占總人口數的11%。20xx年農民人均純收入2167元。全縣已參加農村養(yǎng)老保險人數3750人,占農村適齡人口的2%。
二、農村居民繳費及財政補貼資金測算情況
1、18歲至60歲之間的農村居民,以上年度農民人均純收入為繳費基數,費率按10%、15%、20%、25%、30%分別為216.7元、325.1元、433.4元、541.8元、650.1元,根據我縣農民人均純收入和農民生活消費水平,18至45歲年齡段費率按8%、46至59歲年齡段費率按10%比較合適。
2、新型農保財政補貼:我縣農村60歲以上居民人口為38000人,按每人每月給予50元養(yǎng)老補貼,全年共需資金2280萬元;參保人員繳費補貼標準,按我縣20xx年農民人均純收入2167元為繳費基數,年繳費額為216.7元,財政給予2%的繳費補貼,每人每年補43.34元,共需補貼668.28萬元,如財政給予2.5%、3%、3.5%、4%的繳費補貼,每人每年補貼分別為54.17元、65.01元、75.85元、86.68元,所需補貼分別為835.35萬元、1002.42萬元、1169.49萬元、1336.57萬元。
以上兩項按照最低標準測算,縣財政全年共需補貼2948.28萬元。
三、存在的問題
通過測算存在以下問題:
1、縣財政對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yǎng)老保險的農村居民實施養(yǎng)老保險繳費補貼,以2%的標準按20%的參保率計算,全年需資金133.65萬元,按照我縣財政收入情況,縣財政無力全額承擔。
2、我縣60歲以上的(含60歲)農村居民38000人,如按照政策規(guī)定本人不繳納養(yǎng)老保險費,由財政每月補貼50元,需資金2280萬元/年,占我縣20xx年財政收入的27%,縣財政更無力承擔。
3、目前我縣農村養(yǎng)老保險工作尚未移交,機構、編制、經費等諸多方面制約此項工作的.開展。
四、建議
1、按照省政府辦公廳《關于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yǎng)老保險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陜政辦發(fā)[20xx]4號)文件要求,采取重點突破、以點帶面、逐步推進的方法,主要抓好村組干部、外出務工經商農民、失地農民、農村專業(yè)大戶、計劃生育獨生子女戶(雙女戶)等重點人群率先參保,逐步向有經濟條件且有參保愿望的農民擴展,不斷擴大農保覆蓋范圍。
2、落實農保人員編制,明確管理和經辦機構性質,統(tǒng)一農保機構名稱,落實工作經費。建議縣級勞動保障部門內設“農村社會保險股”,設置行政編制2-3名;設置參照公務員管理的全額事業(yè)單位“農村社會保險經辦中心”,編制5-10名。
3、把宣傳發(fā)動作為推進新型農保試點工作的重要抓手,采取的多形式、多層次、多渠道宣傳方式,使新型農保工作得到較快發(fā)展。一是通過“點對面”的宣傳方式,充分利用縣有線電視開辦專題欄目,采取立體式的宣傳;二是采取“面對面”的宣傳方式,組織流動宣傳車進行新型農保政策宣傳和咨詢服務活動;三是實施“點對點”的宣傳方式,聘請有宣講能力的參保者或到期領取戶作為新型農保政策義務宣講員。通過多角度全方位的宣傳,實現新舊體制的順利過渡,為加快建立新型農村社會養(yǎng)老保險制度奠定良好的群眾基礎。
4、建立健全基金監(jiān)管機制,確;鸢踩。財政部門要建立健全農保基金管理辦法,農保機構要建立基金內審稽核制度;社會保險基金監(jiān)督部門要將農;鸺{入日常監(jiān)管業(yè)務范圍,切實履行監(jiān)督職責,對基金的征繳、支付、管理等進行定期檢查。同時還要加強財政、監(jiān)察、審計監(jiān)督和社會監(jiān)督。
【社會調研報告】相關文章:
社會扶貧調研報告03-20
社會調研報告11-13
社會實踐調研報告06-23
社會治安調研報告02-16
鎮(zhèn)社會調研報告01-05
寒假社會調研報告11-15
社會組織調研報告04-06
社會實踐調研報告09-04
農村社會調研報告10-22